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9154发布日期:2018-07-13 20:0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侧发声的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导声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中,所述壳体的前腔的内壁为光滑平坦结构,其阻尼较小,而所述扬声器箱由于前腔谐振作用,会产生2次、3次等失真尖峰,从而造成前腔出声时失真和较大的高频噪声,影响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和听感。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失真小且声学性能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及吸音颗粒;所述发声单体包括振膜和贴设固定于所述振膜的球顶,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吸音颗粒收容于所述前声腔内且固定于所述球顶;所述球顶对应所述前声腔的一侧设有向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形成的与所述吸音颗粒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吸音颗粒分别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吸音颗粒为纳米级微粒聚合的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音颗粒的粒径小于100μm。

优选的,所述吸音颗粒通过胶水或胶带粘贴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吸音颗粒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导声通道,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且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共同形成前腔。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在所述球顶开设多个凹槽,并将多个所述吸音颗粒分别粘设于所述凹槽内并收容于所述前声腔内,从而使得所述前声腔的内壁粗糙,通过该吸音颗粒的贴设增大了所述前腔的阻尼,从而降低所述扬声器箱发声的失真尖峰,有效抑制了发声高次谐振导致的谐波失真及高频噪声;同时将所述球顶外产生的高频谐波与底噪直接被吸收,进而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和听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包括下盖1、盖设于所述下盖1的上盖2、发声单体3、导声通道4和吸音颗粒5。

所述上盖2与所述下盖1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0。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盖1可为一体结构。

所述发声单体3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发声单体3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31和贴设固定于所述振膜31的球顶32。

所述振膜31与所述上盖2间隔设置并共同围形成前声腔6;所述振膜31与所述上盖2及所述下盖1共同围成后腔101。

所述导声通道4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具体的,所述导声通道4形成于所述上盖2。所述导声通道4也可与所述上盖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声通道4将所述前声腔6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体3将所述收容空间10分隔成前腔102和所述后腔101,其中,所述前腔102包括所述前声腔6与所述导声通道4,用于出声;所述后腔101用于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所述吸音颗粒5包括多个,皆收容于所述前声腔6内且固定于所述球顶32。所述球顶32在高频振动时,由于气流的瞬时速度较大以及所述球顶32本身的分割振动等,产生高频谐波与底噪,这些杂波会被所述前腔102共振放大。通过在所述球顶32上粘合一层所述吸音颗粒5后,可将在所述球顶32外产生的高频谐波与底噪直接吸收,可有效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音质。

本实施方式中,更优的,所述球顶32对应所述前声腔6的一侧设有向远离所述上盖2的方向凹陷形成的与所述吸音颗粒5配合的多个凹槽321,所述吸音颗粒5分别固定于所述凹槽321内。

所述凹槽321的结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所述吸音颗粒5与所述球顶32的有效胶合面积,即增加固定牢固度,从而提高稳定性;另一方面所述凹槽321本身起到了导向定位作用,使得装配时使所述吸音颗粒5可以更容易无缝布满球顶32的内侧。

所述吸音颗粒5的固定方式不限,比如通过胶水(图未示)粘贴固定于所述凹槽321内。使用胶水时可通过喷胶方式或点胶方式均可。或者通过凹槽321的结构使所述吸音颗粒5卡设固定于所述凹槽321内,这都是可行的。

所述吸音颗粒5的设置使得所述前声腔6的内壁粗糙,即增大所述前腔102的阻尼,从而降低所述扬声器箱100发声的失真尖峰,有效抑制了发声高次谐振导致的谐波失真及高频噪声,进而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颗粒5固定所述球顶32且收容于所述前声腔6内,但其并不限设置于所述前声腔6内,也可以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声通道4相对的上盖2,这也是可行的,其原理都一样。

上述固定所述吸音颗粒5的方式不需要额外在所述前腔102内设置收容结构,结构更简单。

所述吸音颗粒5的排布方式不限,可为无规则分布,也可换一定规则分布设置,比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颗粒5呈阵列分布。

具体的,所述吸音颗粒5为纳米级微粒聚合的多孔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吸音颗粒5的吸音效果更明显且声阻明显增大,即能有效的抑制发声高次谐振导致的谐波失真及高频噪声。更优的,所述吸音颗粒5的直径小于100μm,节省所述前腔102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吸音颗粒5本身的聚合形状不限,大小均有效。

请参阅图4-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频率响应曲线图。由图4中可见,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100的频率响应曲线中,所述前腔102的谐振峰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与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总谐波失真曲线图,由图5中可见,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总谐波失真曲线中,所述前腔102失真尖峰有效降低,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将所述上盖的正对所述前腔的内壁粘设所述吸音颗粒,使得所述前腔的内壁粗糙,通过该吸音颗粒的贴设增大了所述前腔的阻尼,从而降低所述扬声器箱发声的失真尖峰,有效抑制了发声高次谐振导致的谐波失真及高频噪声,进而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和听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