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扬声器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9995发布日期:2018-09-08 01:0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膜,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扬声器振膜。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市场的扩大,大量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重要的声学部件,扬声器具有广泛的需求。随着人们对消费类电子产品要求的提高,扬声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扬声器装置的发声部件,扬声器振膜直接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传统结构的扬声器振膜,包括中心部、固定部以及将固定部与中心部结合的折环部,其中,中心部位于振膜中心位置,固定部位于边缘位置。该结构的扬声器振膜,在振动过程中,振膜上下振动时容易造成振膜折痕或下陷,使振膜产生偏振,影响扬声器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定性好的扬声器振膜,稳定性好,保证了声学性能,提高了强度,增加了使用寿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性好的扬声器振膜,包括内膜组件和外膜组件;内膜组件包括内膜主体和内膜环,内膜主体水平设置且其上、下两个端面均为圆形结构,圆环形结构的内膜环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内膜主体的外部,内膜环的厚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加,内膜环的上表面与内膜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165-168°;圆环形结构的外膜组件水平的固定在内膜环的外部,外膜组件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拱膜,拱膜的厚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内膜主体的底部相互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膜主体的顶部呈发射状的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第二加强筋之间交替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一凹槽,第一凸台为向上突出的圆台形结构,第一凹槽为向内凹陷的圆柱体结构,第一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二加强筋的高度,第一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一凸台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膜主体为四层式结构,自上而下,第一层为聚氨酯层、第二层为纳米纤维网层、第三层为石墨膜层,第四层为聚丙烯层。

进一步的,纳米纤维网层由直径10-30nm的纳米纤维纺织而成。

进一步的,内膜环的上表面与内膜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166°。

进一步的,内膜环的外侧厚度为内侧厚度的两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保证了声学性能,提高了强度,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膜主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

内膜主体1、内膜环2、外膜组件3、拱膜4、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6、第一凸台7、第一凹槽8、聚氨酯层9、纳米纤维网层10、石墨膜层11、聚丙烯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稳定性好的扬声器振膜,包括内膜组件和外膜组件;内膜组件包括内膜主体1和内膜环2,内膜主体水平设置且其上、下两个端面均为圆形结构,圆环形结构的内膜环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内膜主体的外部,内膜环的厚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加,内膜环的上表面与内膜主体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165-168°;圆环形结构的外膜组件3水平的固定在内膜环的外部,外膜组件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拱膜4,拱膜的厚度自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加;

所述内膜主体的底部相互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外膜主体的顶部呈发射状的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结构;相邻两个第二加强筋之间交替设有第一凸台7和第一凹槽8,第一凸台为向上突出的圆台形结构,第一凹槽为向内凹陷的圆柱体结构,第一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二加强筋的高度,第一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一凸台的高度;

所述内膜主体为四层式结构,自上而下,第一层为聚氨酯层9、第二层为纳米纤维网层10、第三层为石墨膜层11,第四层为聚丙烯层12;其中的纳米纤维网层由直径10-30nm的纳米纤维纺织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