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的平板电视LED恒流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3002发布日期:2018-07-11 05:0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恒流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的平板电视LED恒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平板电视竞争日趋激烈,技术不断更新,引入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完善并优化设计方案。在目前平板电视LED恒流设计方案中,传统的反激设计方案在遇到背光高电压时,MOS管及二极管选型困难且需要串或并的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器件温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的平板电视LED恒流控制电路,提高平板电视的电源设计可靠性,降低MOS管及二极管选型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的平板电视LED恒流控制电路,包括AC-DC准谐振控制模块、恒流电路、反馈环路;

AC-DC准谐振控制包括第一控制芯片、MOS管、第一二极管、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主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主绕组的初级的两端分别连接PFC电源、MOS管的漏极,所述主绕组的次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地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平板电视LED的正极连接,平板电视LED的负极与恒流电路连接;所述辅助绕组的初级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助绕组的初级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脚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脚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芯片的反馈脚与反馈环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为FA5641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环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光电耦合器;其中,光电耦合器的一次侧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的反馈脚连接,光电耦合器的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的二次侧的一端与芯片电源连接,光电耦合器的二次侧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MOS管周围增加第一控制芯片,第一控制芯片对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电压进行检测,控制驱动MOS管始终在关断后的震荡谷底再次导通,进而控制变压器输出到平板电视LED端的整流二极管D1始终处于低开关损耗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工作于准谐振下的LED恒流控制电路,提高平板电视的电源设计可靠性高,优化系统控制电路,而且实施简单、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AC-DC准谐振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恒流电路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反馈环路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编号:R1-R5为第一至第五电阻,T1为变压器,U1为第一控制芯片,U2为恒流控制芯片,D1-D2为I至第二二极管,A为光电耦合器,Q1为MOS管,VLED+为平板电视LED的正极,VLED-为平板电视LED的负极,V1为第一控制芯片的芯片电源,V2为恒流芯片和光电耦合器的芯片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工作于准谐振模式的平板电视LED恒流控制电路,包括AC-DC准谐振控制模块、恒流电路、反馈环路;

如图1所示,AC-DC准谐振控制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变压器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其中,所述变压器T1包括主绕组和辅助绕组,所述主绕组的初级的两端分别连接PFC电源、MOS管Q1的漏极,所述主绕组的次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地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平板电视LED的正极VLED+连接,平板电视LED的负极VLED-与恒流电路连接;所述辅助绕组的初级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助绕组的初级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控制芯片U1的检测脚ZCD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1的输出脚OUT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反馈脚FB与反馈环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源脚VCC与芯片电源V1连接。本例中,第一控制芯片U1可以选用富士电机的FA5641芯片。

如图2所示,恒流电路包括恒流控制芯片U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其中,第三电阻R3一端与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3脚IN1+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第三二极管D3串联,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负极与U2输出第7脚OUT2连接;第五电阻R5一端与U2输出第7脚OUT2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

如图3所示,反馈环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A;其中,光电耦合器A的一次侧的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反馈脚FB连接,光电耦合器A的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光电耦合器的二次侧的一端与芯片电源V2连接,光电耦合器A的二次侧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恒流电路连接。

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AC-DC准谐振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芯片U1通过变压器T1耦合过来的副边绕组过零电压时间来调节并控制驱动MOS管Q1始终在关断后的震荡谷底再次导通,进而控制变压器T1输出到平板电视LED端的整流二极管D1始终处于低开关损耗状态。第一控制芯片U1通过变压器T1耦合过来的辅助绕组的电压控制设定LED过电压保护点Vovp,其中Vovp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分压后R2上的电压,即Vovp=VN12*R2/(R1+R2),VN12=VN69*N12/N69),N12为辅组绕组线圈匝数,N69为LED输出绕组线圈匝数,VN12为辅组绕组电压,VN69为LED电压。

恒流控制芯片U2的IN2+脚的电压通过IN1+脚(内部基准2.5V)提供一个参考基准电压Vin(Vin=(2.5-VD3)*R4/(R3+R4),VD3为二极管D3导通压降),IN2-脚与基准IN2+脚通过比较电压后得到输出OUT2,OUT2上的电压调节控制D7二极管的导通与截至,进而传输到反馈回路:在第一控制芯片U1高频工作下,IN2-电压与IN2+基准电压相等,因此LED的电流I=Vin/R5;通过上述过程达到LED恒流控制的目的。

反馈环路中,若二极管D2导通,光电耦合器A开始工作,则若反馈环路反馈到第一控制芯片U1的FB信号为高电平;若二极管D2不导通,则反馈到第一控制芯片U1的FB信号为低电平。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特征,说明书的描述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