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915发布日期:2018-08-17 22:5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这些产品大多采用玻璃屏幕,且整个屏幕的占比非常大,一旦出现掉落就会造成损坏,因此,现有大多数人为了保护这些电子设备,一般都会再购买一保护套形成保护,但是,现有技术的手机套基本上是由一主体塑料一次成型制造而成,而手机套的主体主要是根据手机的外形结构予以成型,例如:手机套主体主要由于包括边缘包覆部和背部一成成型。因此,造成这种手机套在成型时模具结构较为复杂,不容易脱模,且必须采用可变形的塑胶材料成型,从而方便其利用塑料的塑性与手机进行配合;即便是这样,也让使用者在将手机套与手机进行配合时操作较为不便,特别是针对儿童及老人来说,其可操作性的缺点更加明显。有鉴于此,发明人对此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本手机保护套在与手机配合时,操作方便,可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模具结构也更加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包括套本体,所述套本体包括背板和用于包覆手机的侧边壁,所述侧边壁与背板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空间,所述背板设置有供手机的摄像头拍照的拍摄孔,所述套本体包括至少第一组合件和与第一组合件相互扣接受第二组合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的卡接开口处设置有卡位,第二组合件的卡接开口处设置有可伸入卡位的凸条。

优选的,卡位和凸条均为C形状,所述凸条的外侧设置有硅胶层,且所述凸条凸起于背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卡位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组合件的侧边壁,所述卡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组合件的侧边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体按键,所述第二组合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体按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合件的下侧边壁设置有第一音源孔,所述第一音源孔的旁侧设置有充电孔位,所述第二组合件的下侧边壁设置有第二音源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的左侧边壁设置有两个套绳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的左侧壁和第二组合件的右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对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包括套本体,所述套本体包括背板和用于包覆手机的侧边壁,所述侧边壁与背板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空间,所述背板设置有供手机的摄像头拍照的拍摄孔,所述套本体包括至少第一组合件和与第一组合件相互扣接受第二组合件,本手机套使用时,先将第一组合件从手机的左侧套入,然后将第二组合件从手机的右侧套入,并使第二组合件与第一组合件相互对接扣合即可,这种手机套的结构在成型模具上更加简单,也无须采用强行脱膜的方式,综上可见,本手机套具有制造模具简单和产品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背板--1,侧边壁--2,空间--3,拍摄孔--4,第一组合件--5,卡位--51,第一连体按键--52,第一音源孔--53,充电孔位--54,套绳孔--55,第二组合件--6,凸条--61,第二连体按键--62,第二音源孔--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组合扣接结构的手机套,包括套本体,所述套本体包括背板1和用于包覆手机的侧边壁2,所述侧边壁2与背板1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空间3,所述背板1设置有供手机的摄像头拍照的拍摄孔4,所述套本体包括至少第一组合件5和与第一组合件5相互扣接受第二组合件6,本手机套使用时,先将第一组合件5从手机的左侧套入,然后将第二组合件6从手机的右侧套入,并使第二组合件6与第一组合件5相互对接扣合即可,这种手机套的结构在成型模具上更加简单,也无须采用强行脱膜的方式,综上可见,本手机套具有制造模具简单和产品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具体地说,在所述第一组合件5的卡接开口处设置有卡位51,第二组合件6的卡接开口处设置有可伸入卡位51的凸条61。当第一组合件5与第二组合分别套入手机上时,卡位51与卡条即可相对形成卡合,从而使第一组件和第二组合件6形成一个整体将手机包覆于套本体的中间。

作为一种易于实施的方式,将卡位51和凸条61均为C形状,所述凸条61的外侧设置有硅胶层,且所述凸条61凸起于背板1的外表面。卡位51和凸条61分别为C形状,卡接时形成相互钩扣的连接结构,还有一个优点需要说明的时,凸条61凸起于背板1的外表面时,可以避免了背板1与桌面等形成吸附,使孩童或老年人更易于取拿,而硅胶层可以防止在载有手机的手机套在桌面等形成滑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卡位5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组合件5的侧边壁2,所述卡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组合件6的侧边壁2。本方案中使第一组合件5的宽度占整个手机套的约2/3,第二组合件6的宽度占整个手机套的约1/3,这种非对称的布局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手机相关孔位形成干涉,保证如充电孔等的完整性,而且卡位51和卡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相互扣接的长度,稳定性更佳。

在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合件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体按键52,例如可适用于手机的音量键,所述第二组合件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体按键62,例如可适用于手机的开关键等。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组合件5的下侧边壁2设置有第一音源孔53,所述第一音源孔53的旁侧设置有充电孔位54,所述第二组合件6的下侧边壁2设置有第二音源孔63。

为了使手机套便于安装挂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5的左侧边壁2设置有两个套绳孔5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件5的左侧壁和第二组合件6的右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理。利用防滑纹理,让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握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