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6898发布日期:2018-09-29 05:4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送信号的发送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这种发送装置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与近年来电子设备的高功能性和多功能性相关联,电子设备安装有各种装置,例如,半导体芯片、传感器和显示装置。在这些装置之间交换许多数据段,并且随着电子设备的高功能性和多功能性,这些数据量已经增加。因此,通常使用高速接口交换数据。例如,高速接口能够以数gbps发送和接收数据。

已经公开了用于进一步增加发送容量的方法的各种技术。例如,ptl1和ptl2均公开了一种使用三条发送路径发送三个差分信号的通信系统。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h06-261092号

ptl2:美国专利第8064535号



技术实现要素:

顺便提及,电子设备通常安装有从各种供应商供应的装置。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装置可能具有彼此不同的接口。因此,要求与这些装置交换数据的装置能够实现各种接口。

期望提供一种发送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其可以实现各种接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发送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第一发送器。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第一发送器包括第一容量设置部,第一容量设置部根据由所述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发送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第一发送器。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对应于由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的信号格式,第一发送器包括彼此并联耦接的多个第一电路。多个第一电路每个都包括设置在从第一电源到第一输出端子的路径上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一晶体管,并且多个第一电路每个都包括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第二电阻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第一发送器。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第一发送器,包括第一容量设置部,第一容量设置部根据由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发送装置和通信系统中,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并且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具有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的第一信号。此时,根据所选择的工作模式设置负载容量。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发送装置中,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并且第一发送器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具有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的第一信号。第一发送器包括多个第一电路。第一电路均包括设置在从第一电源到第一输出端子的路径上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一晶体管。第二电阻器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发送装置和通信系统,输出具有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的第一信号,并且根据所选择的工作模式设置负载容量。因此,可以实现各种接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发送装置,输出具有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的第一信号,并且提供耦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第二电阻器。因此,可以实现各种接口。

应该注意,在此处描述的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具有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描述了由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发送和接收的信号的电压。

图3描述了由图1a和1b中的每一个中所示的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图1a所示的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图6描述了图5所示的接收器中的接收操作的示例。

图7是示出图1b所示的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图4所示的容量设置部的操作示例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比较示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示例的眼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比较示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示例的眼图。

图13描述了图10所示的驱动器部的操作示例。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示例的特征图。

图15是示出根据修改示例的发送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6是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智能电话的外观配置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应用处理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8是示出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图像传感器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19是示出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车辆控制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应该注意,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例

2、第二实施例

3、应用示例

<1、第一实施例>

【配置示例】

图1a和图1b均示出应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发送装置10)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图1a示出了通信系统1a,图1b示出了通信系统1b。

通信系统1a包括发送装置10和接收装置30。通信系统1a使用三条线路110a至110c将来自发送装置10的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30。通信系统1b包括发送装置10和接收装置40。通信系统1b使用两条线路120a和120b将来自发送装置10的信号发送到接收装置40。发送装置10具有四种工作模式ma1、ma2、mb1和mb2。在应用于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以工作模式ma1或工作模式ma2操作。在应用于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或工作模式mb2操作。

(通信系统1a)

如图1a所示,发送装置10包括三个输出端子touta、toutb和toutc。接收装置30包括三个输入端子tina、tinb和tinc。发送装置10的输出端子touta和接收装置30的输入端子tina经由线路110a彼此耦接。发送装置10的输出端子toutb和接收装置30的输入端子tinb经由线路110b彼此耦接。发送装置10的输出端子toutc和接收装置30的输入端子tinc经由线路110c彼此耦接。在这个示例中,线路110a至110c的每个特征阻抗大约为50[ω]。在应用于这种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或工作模式ma2中操作。

在工作模式ma1中,发送装置10使用具有两个电压电平的信号来以(例如)10[mbps]的比特率发送包括控制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在工作模式ma1中,发送装置10从输出端子touta、toutb和toutc输出相应的单端信号。接收装置30经由输入端子tina、tinb和tinc接收单端信号。

此外,在工作模式ma2中,例如,发送装置10使用具有三个电压电平的信号来以例如2.5[gsps]的符号率发送包括成像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在工作模式ma2中,发送装置10分别从输出端子touta、输出端子toutb和输出端子toutc输出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接收装置30经由输入端子tina、输入端子tinb和输入端子tinc分别接收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信号siga、sigb和sigc均在三个电压电平(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之间转变。

图2示出了信号siga、sigb和sigc中的每一个的电压。发送装置10使用三个信号siga、sigb和sigc来发送六个符号“+x”、“-x”、“+y”、“-y”、“+z”和“-z”。例如,在发送符号“+x”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高电平电压vh、低电平电压vl和中电平电压vm。在发送符号“-x”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低电平电压vl、高电平电压vh和中电平电压vm。在发送符号“+y”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中电平电压vm、高电平电压vh和低电平电压vl。在发送符号“-y”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中电平电压vm、低电平电压vl和高电平电压vh。在发送符号“+z”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低电平电压vl、中电平电压vm和高电平电压vh。在发送符号“-z”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将信号siga、信号sigb和信号sigc分别设置为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

在工作模式ma2中操作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使用这种三相信号(信号siga、sigb,sigc)来发送数据信号。

图3示出了从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发送装置10在到时刻t1之前的时段期间在工作模式ma1中操作。这允许发送装置10发送单端信号。发送装置10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时段期间在工作模式ma2中操作。这允许发送装置10发送信号siga、sigb和sigc。发送装置10在时刻t2以及时刻t2之后的时段期间在工作模式ma1中操作。这允许发送装置10发送单端信号。以这种方式,发送装置10选择性地在工作模式ma1或工作模式ma2中操作。

(通信系统1b)

如图1b所示,发送装置10包括两个输出端子touta和toutb。接收装置40包括两个输入端子tina和tinb。发送装置10的输出端子touta和接收装置30的输入端子tina经由线路120a彼此耦接。发送装置10的输出端子toutb和接收装置30的输入端子tinb经由线路120b彼此耦接。在这个示例中,线路120a和120b的每个特征阻抗大约为50[ω]。在应用于这种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或工作模式mb2中操作。

在工作模式mb1中,与工作模式ma1类似,发送装置10使用具有两个电压电平的信号,以(例如)10[mbps]的比特率发送包括控制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在工作模式mb1中,发送装置10从输出端子touta和toutb输出相应的单端信号。接收装置40经由输入端子tina和tinb接收单端信号。

此外,在工作模式mb2中,例如,发送装置10使用具有两个电压电平的信号来以(例如)2.5【gbps】的比特率发送包括成像数据等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在工作模式ma2中,发送装置10分别从输出端子touta和输出端子toutb输出信号sigp和信号sign。信号sigp和sign配置差分信号。接收装置40经由输入端子tina和输入端子tinb分别接收信号sigp和信号sign。

在通信系统1b中,类似于通信系统1a(图3)的情况,发送装置10选择性地在工作模式mb1或工作模式mb2中操作。

(发送装置10)

发送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处理器12、调节器13、发送器14a、14b和14c以及发送器15a、15b和15c。

控制器11控制发送装置1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11选择四个工作模式ma1、ma2、mb1和mb2中的一个来控制发送装置10在所选择的工作模式中操作。具体地,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a(图1a)的情况下,控制器11选择工作模式ma1和工作模式ma2中的一个。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b(图1b)的情况下,控制器11选择工作模式mb1和工作模式mb2中的一个。

处理器12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根据工作模式的处理,以向发送器14a、14b、14c、15a、15b和15c提供信号。

例如,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处理器12根据从工作模式ma1和ma2中选择的工作模式执行预定处理,以向发送器14a、14b、14c、15a、15b和15c提供信号。具体地,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处理器12向每个发送器14a、14b、14c提供信号。此外,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ua和pda、信号pub和pdb、信号puc和pdc分别提供给发送器15a、发送器15b和发送器15c。

此外,例如,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处理器12根据从工作模式mb1和mb2中选择的工作模式执行预定处理,以将信号提供给发送器14a、14b、15a和15b。具体地,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该信号提供给每个发送器14a和14b。此外,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ua和pda、信号pub和pdb分别提供给发送器15a和发送器15b。

调节器13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电压vreg。具体地,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或工作模式ma2中操作的情况下,调节器13生成电压vrega。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或工作模式mb2中操作的情况下,调节器13生成电压vregb。例如,电压vrega可以被设置为高于电压vregb的电压。调节器13将生成的电压vreg(电压vrega或电压vregb)提供给每个发送器15a、15b和15c。

在工作模式ma1和mb1中,发送器14a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生成单端信号,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a发送生成的单端信号。此外,发送器14a还具有在工作模式ma2和mb2中将输出阻抗设置为高阻抗的功能。

在工作模式ma1和mb1中,发送器14b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生成单端信号,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b发送生成的单端信号。此外,发送器14b还具有在工作模式ma2和mb2中将输出阻抗设置为高阻抗的功能。

在工作模式ma1中,发送器14c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生成单端信号,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c发送生成的单端信号。此外,发送器14c还具有在工作模式ma2中将输出阻抗设置为高阻抗以及在工作模式mb1和mb2中停止操作的功能。

在工作模式ma2中,发送器15a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pua和pda生成信号siga,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a发送生成的信号siga。在工作模式mb2中,发送器15a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pua和pda生成信号sigp,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a发送生成的信号sigp。

在工作模式ma2中,发送器15b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pub和pdb生成信号sigb,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b发送生成的信号sigb。在工作模式mb2中,发送器15b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pua和pda生成信号sign,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b发送生成的信号sign。

在工作模式ma2中,发送器15c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pub和pdb生成信号sigb,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b发送生成的信号sigb。发送器15c还具有在工作模式mb1和mb2中停止操作的功能。

图4示出了发送器15a的配置示例。应该注意,这同样适用于发送器15b和15c。除了发送器15a之外,该图4还示出了控制器11和处理器12。发送器15a包括阻抗控制器21、预驱动器部22u和22d、驱动器部23和容量设置部24。

阻抗控制器21基于信号pua和pda以及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信号puu1至puu24和pdd1至pdd24。

预驱动器部22u基于信号puu1到puu24生成信号pu1至pu24,以使用信号pu1至pu24驱动该驱动器部23的晶体管92(稍后描述)。预驱动器部22d基于信号pdd1至pdd24生成信号pd1至pd24,以使用信号pd1至pd24驱动该驱动器部23的晶体管94(稍后描述)。

驱动器部23基于信号pu1至pu24和pd1至pd24生成信号siga。在这个示例中,驱动器部23包括24个驱动器dva1至dva24。驱动器dva1基于信号pu1和pd1进行操作,并且驱动器dva2基于信号pu2和pd2进行操作。这同样适用于驱动器dva3至dva23。驱动器dva24基于信号pu24和pd24进行操作。驱动器dva1至dva24的相应输出端子彼此耦接,并且耦接至输出端子touta。应该注意,虽然在这个示例中提供了24个驱动器dva1到dva24,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或者,可以提供23个或更少,或25个或更多驱动器。

作为示例,参考驱动器dva1,下面给出驱动器dva1至dva24的配置的描述。驱动器dva1包括晶体管92和94以及电阻器91和93。在这个示例中,晶体管92和94均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fet)。向晶体管92的栅极提供信号pu1,晶体管92的漏极耦接到电阻器91的第二端,晶体管92的源极耦接到电阻器93的第一端并经由电阻器25耦接到输出端子touta。向晶体管94的栅极提供信号pd1,晶体管94的漏极耦接到电阻器93的第二端,并且晶体管94的源极接地。向电阻器91的第一端提供电压vreg,并且电阻器91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92的漏极。电阻器93的第一端耦接到晶体管92的源极并且经由电阻器25耦接到输出端子touta。电阻器93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94的漏极。在这个示例中,电阻器91的电阻值和导通状态下晶体管92的电阻值之和大约为1000[ω]。类似地,电阻器93的电阻值与处于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4的电阻值之和为大约1000[ω]。

利用该配置,例如,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发送器15a例如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基于信号pua和pda,将信号siga的电压设置为三个电压(高电平电压vh、中电平电压vm和低电平电压vl)中的一个。具体地,例如,在信号siga的电压被设置为高电平电压vh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ua设置为“1”,并将信号pda设置为“0”。这允许发送器15a的阻抗控制器21将信号puu1至puu24中的20个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uu1至puu24中的剩余四个以及信号pdd1至pdd24设置为“0”。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器部23中,使24个晶体管92中的20个进入导通状态。结果,信号siga变为具有高电平电压vh,驱动器部23具有约50[ω](=1000/20)的输出终端电阻器(输出阻抗)。此外,在信号siga的电压被设置为低电平电压vl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da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ua设置为“0”。这允许阻抗控制器21将信号pdd1至pdd24中的20个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dd1至pdd24中剩余的四个和信号puu1至puu24设置为“0”。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器部23中,使24个晶体管94中的20个进入导通状态。结果,信号siga变为具有低电平电压vl,驱动器部23具有约50[ω]的输出终端电阻器(输出阻抗)。此外,在信号siga的电压被设置为中电平电压vm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ua和pda都设置为“1”。这允许阻抗控制器21将信号puu1至puu24中的十个和信号pdd1至pdd24中的十个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uu1至puu24中剩余的十四个和信号pdd1至pdd24中剩余十四个设置为“0”。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器部23中,24个晶体管92中的十个进入导通状态,并且24个晶体管94中的十个进入导通状态。结果,信号siga变为具有中电平电压vm,驱动器部23具有约50[ω]的输出终端电阻器(输出阻抗)。

应该注意,在工作模式ma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处理器12将信号pua和pda都设置为“0”。结果,在驱动器部23中,可以将输出阻抗设置为高阻抗。

此外,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例如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发送器15a例如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基于信号pua和pda将信号sigp的电压设置为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具体地,例如,在信号sigp的电压被设置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ua设置为“1”,并将信号pda设置为“0”。这允许发送器15a的阻抗控制器21将信号puu1至puu24中的20个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uu1至puu24中的剩余四个以及信号pdd1至pdd24设置为“0”。结果,信号sigp变为具有高电平电压,驱动器部23具有约50[ω](=1000/20)的输出终端电阻器(输出阻抗)。此外,在信号sigp的电压被设置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处理器12将信号pda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ua设置为“0”。这允许阻抗控制器21将信号pdd1至pdd24中的20个设置为“1”,并且将信号pdd1至pdd24中的剩余四个和信号puu1至puu24设置为“0”。结果,信号sigp变为具有低电平电压,驱动器部23具有约50[ω]的输出终端电阻器(输出阻抗)。

应该注意,在工作模式mb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处理器12将信号pua和pda都设置为“0”。结果,在驱动器部23中,可以将输出阻抗设置为高阻抗。

容量设置部24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设置驱动器部23的负载容量。容量设置部24包括电容器81至83、晶体管84至86以及斜率控制器89。电容器81至83例如均由金属-氧化物-金属(mom)电容器构造。应该注意,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电容器。电容器81的第一端耦接到每个驱动器dva1到dva24中的晶体管92的源极和电阻器93的第一端,并耦接到电阻器25的第一端。电容器81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84的漏极。电容器82的第一端耦接到每个驱动器dva1到dva24中的晶体管92的源极和电阻器93的第一端,并且耦接到晶体管84的第一端。电容器82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85的漏极。电容器83的第一端耦接到每个驱动器dva1到dva24中的晶体管92的源极和电阻器93的第一端,并且耦接到电阻器25的第一端。电容器83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86的漏极。在这个示例中,晶体管84到86均是n沟道mosfet。向晶体管84的栅极提供信号src2,晶体管84的漏极耦接到电容器81的第二端,并且晶体管84的源极接地。向晶体管85的栅极提供信号src1,晶体管85的漏极耦接到电容器82的第二端,并且晶体管85的源极接地。向晶体管86的栅极提供信号src0,晶体管86的漏极耦接到电容器83的第二端,并且晶体管86的源极接地。斜率控制器89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设置三个晶体管84至86之中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的数量。应该注意,虽然在这个示例中提供三个电容器81至83以及三个晶体管84至86,但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提供两个或四个或更多个电容器以及两个或四个或更多个晶体管。这使得在发送器15a中可以根据工作模式来设置驱动器部23的负载容量的容量值。结果,在发送器15a中,可以根据工作模式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

设置电阻器25,以增强对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的抵抗力。电阻器25的第一端耦接到驱动器部23的输出端子并耦接到电容器81到83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电阻器25的第二端耦接到输出端子touta。例如,电阻器25具有几[ω]的电阻值。

(接收装置30)

如图1a所示,接收装置30用于通信系统1a。接收装置30包括控制器31、接收器32a至32c、接收器33和处理器34。

控制器31控制接收装置3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31还具有通过向接收器33提供控制信号来控制终端电阻器的导通/断开的功能,如稍后所述。

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2a经由输入端子tina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类似地,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2b经由输入端子tinb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2c经由输入端子tinc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

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3分别经由输入端子tina、tinb和tinc接收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siga、sigb和sigc。

图5示出了接收器33的配置示例。接收器33包括电阻器35a、35b和35c、开关36a、36b和36c、以及放大器37a、37b和37c。

电阻器35a、35b和35c均用作通信系统1a的终端电阻器,并且在这个示例中,均具有大约50[ω]的电阻值。电阻器35a的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端子tina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a,并且电阻器35a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a的第一端。电阻器35b的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端子tinb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b,并且电阻器35b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b的第一端。电阻器35c的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端子tinc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c,并且电阻器35c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c的第一端。

开关36a的第一端耦接到电阻器35a的第二端,并且开关36a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b和36c的相应第二端。开关36b的第一端耦接到电阻器35b的第二端,并且开关36b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a和36c的相应第二端。开关36c的第一端耦接到电阻器35c的第二端,并且开关36c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36a和36b的相应第二端。基于从控制器31提供的控制信号,导通/断开开关36a、36b和36c。具体地,当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中操作并且接收装置30接收到单端信号时,开关36a、36b和36c进入断开状态。此外,当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2中操作并且接收装置30接收到信号siga、sigb和sigc时,开关36a、36b和36c进入导通状态。

放大器37a的正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c的负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a的第一端,并被提供有信号siga。放大器37a的负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b的正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b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b。放大器37b的正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a的负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b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b。放大器37b的负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c的正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c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c。放大器37c的正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b的负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c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c。放大器37c的负输入端子耦接到放大器37a的正输入端子和电阻器35a,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a。

利用该配置,放大器37a输出对应于信号siga和信号sigb之间的差ab的信号(siga-sigb)。放大器37b输出对应于信号sigb和信号sigc之间的差bc的信号(sigb-sigc)。放大器37c输出对应于信号sigc和信号之间的差ca的信号siga(sigc-siga)。

图6示出了在接收装置30接收符号“+x”的情况下的接收器33的操作示例。应该注意,由于每个开关36a、36b和36c的导通状态,省略了开关36a、36b和36c的说明。在这个示例中,信号siga处于高电平电压vh,信号sigb处于低电平电压vl,并且信号sigc处于中电平电压vm。在这种情况下,电流iin按照输入端子tina、电阻器35a、电阻器35b和输入端子tinb的顺序流动。此外,放大器37a的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分别被提供有高电平电压vh和低电平电压vl,以促使差ab为正(ab>0),因此,放大器37a输出“1”。此外,放大器37b的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分别被提供有低电平电压vl和中电平电压vm,以促使差bc为负(bc<0),因此,放大器37b输出“0”。此外,放大器37c的正输入端子和负输入端子分别被提供有中电平电压vm和高电平电压vh,以促使差ca为负(ca<0),因此,放大器37c输出“0”。

处理器34基于由接收器32a、32b和32c中的每一个以及接收器33接收的信号并且基于从控制器3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预定处理。

(接收装置40)

如图1b所示,在通信系统1b中使用接收装置40。接收装置40包括控制器41、接收器42a至42c、接收器43和处理器44。

控制器41控制接收装置4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41还具有通过向接收器43提供控制信号来控制终端电阻器的导通/断开的功能,如稍后所述。

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42a经由输入端子tina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类似地,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42b经由输入端子tinb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

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43分别经由输入端子tina和tinb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sigp和sign。

图5示出了接收器43的配置示例。接收器43包括电阻器45、开关46a和46b以及放大器47。电阻器45用作通信系统1b的终端电阻器,并且在这个示例中,具有大约100[ω]的电阻值。电阻器45的第一端耦接到开关46a的第二端,并且电阻器45的第二端耦接到开关46b的第二端。开关46a的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端子tina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p,并且开关46a的第二端耦接到电阻器45的第一端。开关46b的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端子tinb并被提供有信号sign,并且开关46b的第二端耦接到电阻器45的第二端。开关46a和46b基于从控制器4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导通/断开。具体地,当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中操作并且接收装置40接收到单端信号时,开关46a和46b进入断开状态。此外,当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2中操作并且接收装置40接收到信号sigp和sign时,开关46a和46b进入导通状态。放大器37a的正输入端子耦接到开关46a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p,并且放大器37a的负输入端子耦接到开关46b的第一端并且被提供有信号sign。

处理器44基于由接收器42a和42b以及接收器43中的每一个接收的信号并且基于从控制器4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预定处理。

在此处,控制器1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控制器”的具体示例。发送器15a、15b和15c分别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发送器”、“第二发送器”和“第三发送器”的具体示例。例如,“发送器14a”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四发送器”的具体示例。电阻器91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电阻器”的具体示例。晶体管9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晶体管”的具体示例。工作模式ma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工作模式”的具体示例,并且信号siga、sigb和sigc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一信号格式”的具体示例。工作模式mb2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工作模式”的具体示例,并且信号sigp和sign对应于本公开中的“第二信号格式”的具体示例。

【工作和作用】

接下来,给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a和1b的工作和作用的描述。

(总体操作的概述)

首先,参考图1a和图4,给出通信系统1a的总体操作的概述的描述。在通信系统1a的发送装置10中,控制器11控制发送装置1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11选择工作模式ma1和工作模式ma2中的一个,以控制发送装置10在所选择的工作模式中操作。处理器12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与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并且将信号提供给发送器14a、14b、14c、15a、15b和15c。调节器13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电压vreg(电压vrega)。在工作模式ma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发送器14a、14b和14c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来生成相应的单端信号,并且分别经由输出端子touta、toutb和toutc发送所生成的单端信号。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发送器15a、15b和15c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来生成信号siga、sigb和sigc,并且分别经由输出端子touta、toutb和toutc发送所生成的信号siga、sigb和sigc。

例如,在发送器15a中,阻抗控制器21基于信号pua和pda以及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信号puu1至puu24和pdd1至pdd24。预驱动器部22u基于信号puu1至puu24来生成信号pu1至pu24,以使用信号pu1至pu24来驱动驱动器部23的晶体管92。预驱动器部22d基于信号pdd1至pdd24生成信号pd1至pd24,以使用信号pd1至pd24来驱动驱动器部23的晶体管94。驱动器部23基于信号pu1至pu24和pd1至pd24生成信号siga。容量设置部24根据工作模式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设置驱动器部23的负载容量。

在通信系统1a的接收装置30中,控制器31控制接收装置3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31还通过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接收器33来控制终端电阻器的导通/断开。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2a、32b和32c分别经由输入端子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tina、tinb和tinc。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33分别经由输入端子tina、tinb和tinc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siga、sigb和sigc。处理器34基于由接收器32a、32b和32c以及接收器33中的每一个接收的信号并且基于从控制器3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预定处理。

接下来,参考图1b和图4,给出通信系统1b的总体操作的概述的描述。在通信系统1b中,控制器11选择工作模式mb1和工作模式mb2中的一个,以控制发送装置10在所选择的工作模式中操作。调节器13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电压vreg(电压vregb)。处理器12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与工作模式对应的操作,并且将信号提供给发送器14a、14b、15a和15b。在工作模式mb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发送器14a和14b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来生成相应的单端信号,并且分别经由输出端子touta和toutb发送生成的单端信号。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发送器15a和15b基于从处理器12提供的信号来分别生成信号sigp和sign,并且经由输出端子touta和toutb发送生成的信号sigp和sign。例如,在发送器15a中,容量设置部24根据工作模式,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设置驱动器部23的负载容量。

在通信系统1b的接收装置40中,控制器41控制接收装置40中的操作。此外,控制器41还通过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接收器43来控制终端电阻器的导通/断开。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1(单端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42a和42b分别经由输入端子tina和tinb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单端信号。在发送装置10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接收器43分别经由输入端子tina和tinb接收由发送装置10发送的信号sigp和sign。处理器44基于由接收器42a和42b以及接收器43中的每一个接收的信号,并且基于从控制器4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执行预定处理。

(容量设置部24的详细操作)

容量设置部24根据工作模式基于从控制器1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设置驱动器部23的负载容量。具体地,容量设置部24的斜率控制器89根据工作模式分别使用信号src2、信号src1和信号src0来控制晶体管84、晶体管85和晶体管86的导通/断开。在这个示例中,例如,在信号src2为“1”的情况下,晶体管84进入导通状态。在信号src2为“0”的情况下,晶体管84进入断开状态。这同样适用于信号src1和src0。在电容器81至83中的每一个的容量值被设置为大约250[ff]的情况下,容量设置部24可以将容量值设置在以250[ff]为单位的从0[ff]至750[ff]的范围内。这使得发送器15a、15b和15c能够根据工作模式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

图8示出了容量设置部24的操作示例。图8的(a)表示从发送装置10发送的每个信号的波形。图8的(b)表示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的信号src2、src1和src0中的每一个的示例。图8的(c)表示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的信号src2、src1和src0中的每一个的示例。在图8的(b)和(c)中,三位数字按照该顺序表示信号src2、src1和src0的值。“xxx”是随机设置。

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a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的时段期间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并且发送三相信号(信号siga、sigb和sigc)。此时,在这个示例中(图8的(b)),信号src2、src1和src0均被设置为“000”。在这个示例中,这使得在通信系统1a中容量设置部24能够具有减小的容量值,从而使得可以增加每个信号siga、sigb和sigc的斜率。

此外,在发送装置10应用于通信系统1b的情况下,发送装置10在从时刻t1至时刻t2的时段期间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并且发送差分信号(信号sigp和sign)。此时,在这个示例中(图8的(c)),信号src2、src1和src0均被设置为“xxx”(随机设置)。在这个示例中,这使得在通信系统1b中可以将每个信号siga、sigb和sigc的斜率设置为期望值。

以这种方式,在发送装置10中,可以根据工作模式来改变斜率,从而可以实现各种接口。即,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允许通过使用三相信号(信号siga、sigb和sigc)的信号格式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1a与允许通过使用差分信号(信号sigp和sign)的信号格式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1b之间,在斜率所要求的规格中存在差异。甚至当以这种方式要求的规格中存在差异时,在发送装置10中,可以根据工作模式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从而可以将输出信号的斜率设置为满足所要求的规格。结果,可以实现发送装置10中的各种接口。

此外,发送装置10在时刻t1之前和之时的时段期间以及在时刻t2之时和之后的时段期间发送单端信号。此时,在这个示例中(图8的(b)和图8的(c)),信号src2、src1和src0均被设置为“111”。这使得例如容量设置部24中的晶体管84至86不太可能经受绝缘击穿。即,例如,在时刻t1之前和之时的时段期间以及在时刻t2之时和之后的时段期间,信号src2、src1和src0均被设置为“000”的情况下,晶体管84至86进入断开状态,从而促使每个晶体管84至86的漏极处于电浮动状态。因此,当在每个电容器81至83的第一端处出现单端信号时,晶体管84至86的每个漏极的电压根据单端信号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晶体管84至86的每个漏极的电压可能根据累积在每个电容器81至83中的电荷而增加,导致晶体管84至86经受绝缘击穿。在时刻t1之前和之时的时段期间以及在时刻t2之时和之后的时段期间,信号src2、src1和src0在发送装置10中被设置为“111”,因此,促使晶体管84至86进入断开状态,从而可以降低晶体管84至86可能经受绝缘击穿的可能性。

以这种方式,发送装置10可以具有以下配置,其中,提供多个工作模式ma1、ma2、mb1和mb2,以使输出信号的格式能够根据工作模式而变化,并且能够根据工作模式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因此,可以实现各种接口。

例如,这使得可以增强设计电子设备的系统的自由度。即,在发送装置10安装在处理器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三相信号(信号siga、信号siga、sigb和sigc)在信号格式中执行数据通信的外围装置来配置电子设备。也可以使用通过差分信号(信号sigp和sign)在信号格式中执行数据通信的外围装置来配置电子设备。此外,例如,可以使用单个处理器来实现各种接口,从而消除了为每个接口准备处理器的必要性。这可以减少处理器类型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比较示例)

接下来,与比较示例相比,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的描述。本比较示例通过改变预驱动器中的延迟时间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

图9示出了根据比较示例的发送器9r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示例。发送器9r包括预驱动器部22r和驱动器部23r。

预驱动器部22r基于信号sin生成信号s1、s2和s3。预驱动器部22r包括预驱动器221至223。预驱动器221将信号sin延迟预定量的延迟,从而生成信号s1。预驱动器222将信号sin延迟对应于控制信号sel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2。将信号sin延迟对应于控制信号sel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3。

具体地,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0”的信号的情况下,预驱动器221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1,预驱动器222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2,并且预驱动器223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3。

此外,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1”的信号的情况下,预驱动器221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1,预驱动器222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三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2,并且预驱动器223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四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3。

此外,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2”的信号的情况下,预驱动器221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1,预驱动器222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四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2,并且预驱动器223将信号sin延迟相当于六个缓冲器的延迟量,从而生成信号s3。

驱动器部23r基于信号s1、s2和s3生成信号sout。驱动器部23r包括驱动器231、232和233。驱动器231基于信号s1进行操作。驱动器232基于信号s2进行操作。驱动器233基于信号s3进行操作。驱动器231至233的相应输出端子彼此耦接。

利用该配置,发送器9r基于控制信号sel来控制信号sout的斜率。具体地,例如,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0”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器9r中,预驱动器221至223中的延迟量大致相等。因此,发送器9r可以增大信号sout的斜率。此外,例如,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1”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器9r中,预驱动器222中的延迟量比预驱动器221中的延迟量长相当于一个缓冲器的量,并且预驱动器223中的延迟量比预驱动器222中的延迟量长相当于一个缓冲器的量。因此,在发送器9r中可以降低信号sout的斜率。此外,例如,在控制信号sel是指示“2”的信号的情况下,在发送器9r中,预驱动器222中的延迟量比预驱动器221中的延迟量长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量,并且预驱动器223中的延迟量比预驱动器222中的延迟量长相当于两个缓冲器的量。因此,在发送器9r中,可以进一步降低信号sout的斜率。

然而,在发送器9r中,预驱动器221至223中的缓冲器的延迟量可能根据处理的偏差、电源电压的波动、温度波动等而显著变化,从而导致斜率可能显著变化。此外,缓冲器的每一级的延迟量例如是大约几十[psec.],这作为调整阶是大的,从而导致粗调。而且,例如,在斜率被设置为低的情况下,使用许多缓冲器,从而相应地增大功耗。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发送装置10改变容量设置部24中的容量值,从而控制斜率。这使得调整阶例如能够被设置为几[psec.],从而可以精细地进行调整。此外,与上述比较示例不同,因为不使用缓冲器,所以可以抑制功耗。此外,与上述比较示例的情况相比,在发送装置10中,可以抑制由于电容器81至83的处理的偏差而引起的斜率的偏差量,这是由于电容器81至83由mom电容器配置。

【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以下配置,其中,提供多个工作模式,以使输出信号的格式能够根据工作模式而改变,并且能够根据工作模式来控制输出信号的斜率。因此,可以实现各种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容量设置部中的容量值改变,从而控制斜率,从而可以允许精细地调整并且抑制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电容器81至83均由mom电容器配置成,从而可以抑制斜率的偏差量。

【修改示例1-1】

在前述实施例中,20个晶体管92进入导通状态,从而生成高电平电压vh;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生产期间,元件偏差导致电阻器91的电阻值与在导通状态下晶体管92的电阻值之和小于1000[ω]的情况下,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可能减少。此外,在电阻器91的电阻值和处于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电阻值之和大于1000[ω]的情况下,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可能增加。这同样适用于生成低电平电压vl的情况。

【修改示例1-2】

在前述实施例中,十个晶体管92和十个晶体管94进入导通状态,从而生成中电平电压vm;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生产期间,元件偏差导致电阻器91的电阻值与在导通状态下晶体管92的电阻值之和小于电阻器93的电阻值与晶体管94的电阻值之和的情况下,可能使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小于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4的数量。此外,在电阻器91的电阻值和处于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电阻值之和大于电阻器93的电阻值和晶体管94的电阻值之和的情况下,可能使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大于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4的数量。这可以使中电平电压vm更接近高电平电压vh和低电平电压vl之间的中间电压。

【修改示例1-3】

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时刻t1之前和之时的时段期间以及在时刻t2之时和之后的时段期间,晶体管84至86进入导通状态,如图8所示;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或者,例如,在时刻t1之前和之时的时段以及在时刻t2之时和之后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内,晶体管84至86可以进入导通状态。

<2、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给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5a和5b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将关注点放在驱动器部的输入信号的边缘上,以允许信号siga、sigb和sigc以及信号sigp和sign中的每一个不具有太高的斜率。应该注意,与根据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a和1b的部件基本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省略其描述。

如图1a和1b所示,通信系统5a和5b均包括发送装置50。发送装置50包括发送器55a、55b和55c。

图10示出了发送器55a的配置示例。这同样适用于发送器55b和55c。发送器55a包括驱动器部53。驱动器部53基于信号pu1至pu24和pd1至pd24来生成信号siga。在这个示例中,驱动器部53包括24个驱动器dvb1至dvb24。

驱动器dvb1包括晶体管92和94以及电阻器91、93和99。换言之,根据前述实施例,驱动器dvb1包括电阻器99,作为驱动器dva1(图4)的附加。电阻器99由与电阻器91和93相同类型的电阻器(例如,所谓的多晶硅)配置。应当注意,这不是限制性的;电阻器99可以由与电阻器91和93不同类型的电阻器配置。电阻器99的第一端被提供有信号pu1,并且电阻器99的第二端耦接到晶体管的栅极92。这同样适用于驱动器dvb2至dvb24。

以这种方式,发送装置50具有以下配置,其中,电阻器99插入每个驱动器dvb1至dvb24的晶体管92的栅极。因此,如下所述,发送装置50可以允许输出信号不具有太高的斜率。

图11示出了发送装置50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时在信号sigp与sign之间的差异的波形的示例。图12示出了在发送装置50中去除电阻器99的情况下在信号sigp和sign之间的差异的波形的示例。如图12所示,在去除电阻器99的情况下,斜率高。此外,在这个示例中,由于高斜率引起发生所谓的过冲和下冲。在以这种方式斜率高的情况下,例如,存在可能发生例如电磁干扰(emi;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插入了电阻器99,所以在发送装置50中,可以将斜率设置为适当的值,如图11所示。结果,在发送装置50中,可以抑制过冲和下冲,并且可以降低发生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应该注意,在这个示例中,已经给出了作为示例的描述,参考在工作模式mb2中操作发送装置50的情况;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这同样适用于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发送装置50的情况。

接下来详细描述电阻器99的作用。

图13示意性地示出发送器55a的操作示例。应该注意,该图示出了驱动器dvb1至dvb24中的驱动器dvb1,并且为了方便描述,在预驱动器部22u和22d中仅示出了向驱动器dvb1提供信号的电路。在图13中,使用电容器c92指示晶体管9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在这个示例中,预驱动器部22u基于信号puu1生成信号pu1,并且将信号pu1提供给驱动器dvb1的电阻器99的第一端。此外,预驱动器部22d基于信号pdd1生成信号pd1,并将信号pd1提供给驱动器dvb1的晶体管94的栅极。例如,在没有电阻器99的情况下,信号pu1的转变可以经由寄生电容(馈通效应)传递到晶体管92的源极,导致发送器55a的输出信号的斜率可能高。

当晶体管9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时,更可能发生这种馈通效应。然而,如下所述,由于各种原因,晶体管92的栅极宽度w可取地较宽,导致晶体管9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从而更可能发生馈通效应。即,例如,电阻器91中的电阻值的偏差量通常小于处于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中的电阻值的偏差量。因此,可取地,晶体管92的导通电阻的贡献较小。特别地,由于反向偏置效应,晶体管92的电阻值倾向于增大。由于这些原因,晶体管92的栅极宽度w可取地较宽。此外,在发送装置50在工作模式ma2(三相信号发送模式)中操作的情况下,电压vreg被设置为比在工作模式mb2(差分信号发送模式)中的操作情况更高的电压(电压vrega)。因此,为了使高电平电压vh的电压成为期望的电压,期望在发送装置50中晶体管92的栅极宽度w较宽。结果,可能发生馈通效应。

此外,特别是在发生偏差过程的情况下,这种馈通效应变得显著,在该偏差过程中,每个晶体管92和94的导通电阻减小并且每个电阻器91和93的电阻值增大。其中一个原因是,首先,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预驱动器部22u和22d的驱动性能增强,促使预驱动器部22u的输出信号pu1的转变急剧。其中另一个原因是,其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的晶体管92和94的数量增加,以便将驱动器部53的输出阻抗设置为大约50[ω]。

因此,在发送装置50中,电阻器99插入每个驱动器dvb1至dvb24中的晶体管92的栅极。这允许电阻器99用作去除高频分量的滤波器,从而可以抑制馈通效应。

图14示出了当电阻器99的电阻值变化时每个信号sigp和sign的上升时间tr和下降时间tf的示例。特征w1是其中上升时间tr和下降时间tf均变成最长的处理条件中的特征。该处理条件是每个晶体管92和94的导通电阻增大并且每个晶体管91、93、99的电阻值减小的条件。特征w2是其中上升时间tr和下降时间tf均变成最短的处理条件中的特征。该处理条件是每个晶体管92、94的导通电阻减小并且每个晶体管91、93、99的电阻值增大的条件。

在由特征w2表示的处理条件中,每个电阻器91、93和99的电阻值增加,从而增加要使用的晶体管92和94的数量,以便将驱动器部53的输出阻抗设置为大约50[ω],如上所述。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每个晶体管92和94的导通电阻减小,所以每个预驱动器部22u和22d的驱动性能增强,导致预驱动器部22u的输出信号pu1急剧转变。即,该处理条件是其中馈通效应可能显著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电阻器99去除与信号pu1的转变有关的高频分量,因此,电阻器99的较大电阻值可以抑制馈通效应。结果,可以使信号sigp和sign不具有太高的斜率。

此外,例如,在由特征w1表示的处理条件中,每个电阻器91、93和99的电阻值减小,从而减小要使用的晶体管92和94的数量,以便将驱动器部53的输出阻抗设置为大约50[ω]。此外,由于每个晶体管92和94的导通电阻增大,所以每个预驱动器部22u和22d的驱动性能降低,导致预驱动器部22u的输出信号pu1平缓转变。即,该处理条件是馈通效应削弱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与信号pu1的转变相关的频率分量具有低频带,因此,该频率分量没有被电阻器99去除太多。因此,即使当电阻器99的电阻值变化时,上升时间tr和下降时间tf变化不大。结果,在发送装置50中,电阻器99的较大电阻值可以促使上升时间tr和下降时间tf(特征w1至w2)中的每一个的偏差范围变窄。

此外,例如,在发送装置50中,电阻器99由与电阻器91和93相同类型的电阻器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斜率。具体地,例如,在由于工艺偏差而使每个电阻器91和93的电阻值增大的情况下,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增大,以便将驱动器部53的输出阻抗设置为大约50[ω]。因此,如上所述,馈通作用可能显著。然而,在这种处理条件下,电阻器99的电阻值也增大,从而增强了去除高频分量的作用。这使得可以有效控制斜率。此外,例如,在由于工艺偏差而使每个电阻器91和93的电阻值减小的情况下,要进入导通状态的晶体管92的数量减小,以便将驱动器部53的阻抗设置为大约50[ω]。因此,如上所述,馈通作用削弱。然而,在这种处理条件下,电阻器99的电阻值也减小,从而削弱了去除高频分量的作用。这使得可以有效控制斜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电阻器插入驱动器中的晶体管92的栅极处,从而可以抑制馈通效应。结果,可以允许输出信号不具有太高的斜率。

在本实施例中,电阻器99由与电阻器91和93相同类型的电阻器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斜率。

【修改示例2-1】

在前述实施例中,例如,在发送器55a中,提供容量设置部24和包括电阻器99的驱动器部53;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或者,例如,也可以提供包含电阻器99的驱动器部53,而不提供容量设置部24,与图15所示的发送器65a中一样。

<3、应用示例>

接下来描述已经在前述实施例和修改示例中的任一个中描述的通信系统的应用示例。

(应用示例1)

图16示出应用了根据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的智能电话300(多功能移动电话)的外观。在智能电话300中安装有各种装置。根据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在这些装置之间交换数据的通信系统。

图17示出了在智能电话300中使用的应用处理器310的配置示例。应用处理器3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11、存储器控制器312、电源控制器313、外部接口314、图形处理单元(gpu)315、媒体处理器316、显示控制器317和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接口318。在这个示例中,cpu311、存储器控制器312、电源控制器313、外部接口314、gpu315、媒体处理器316和显示控制器317耦接到系统总线319,以允许经由系统总线319进行相互数据交换。

cpu311根据程序处理在智能手机300中处理的各种信息。存储器控制器312控制在cpu311执行信息处理时使用的存储器501。电源控制器313控制智能电话300的电源。

外部接口314是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在这个示例中,外部接口314耦接到无线通信部502和图像传感器410。无线通信部502执行与移动电话基站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部502包括例如基带部分、射频(rf)前端部和其他部件。图像传感器410获取图像,并且包括例如cmos传感器。

gpu315执行图像处理。媒体处理器316处理诸如语音、字母和图形等信息。显示控制器317经由mipi接口318控制显示器504。mipi接口318将图像信号发送到显示器504。作为图像信号,例如,可以使用yuv格式信号、rgb格式信号或任何其他格式信号。例如,mipi接口318基于从包括晶体谐振器的振荡器电路330提供的参考时钟来进行操作。例如,根据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mipi接口318与显示器504之间的通信系统。

图18示出了图像传感器410的配置示例。图像传感器410包括传感器部411、图像信号处理器(isp)412、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编码器413、cpu414、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15、只读存储器(rom)416、电源控制器417、内部集成电路(i2c)接口418和mipi接口419。在这个示例中,这些块耦接到系统总线420,以允许经由系统总线420进行相互数据交换。

传感器部411获取图像,并且由例如cmos传感器配置成。isp412对由传感器部411获取的图像执行预定处理。jpeg编码器413对由isp412处理的图像进行编码,以生成jpeg格式图像。cpu414根据程序控制图像传感器410的相应块。ram415是在cpu414执行信息处理时使用的存储器。rom416存储要在cpu414中执行的程序、通过校准获得的设置值以及任何其他信息。电源控制器417控制图像传感器410的电源。i2c接口418从应用处理器310接收控制信号。虽然未示出,但是除了控制信号,图像传感器410还从应用处理器310接收时钟信号。具体地,图像传感器410被配置为能够基于各种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操作。mipi接口419向应用处理器310发送图像信号。作为图像信号,例如,可以使用yuv格式信号、rgb格式信号或任何其他格式信号。例如,mipi接口419基于从包括晶体谐振器的振荡器电路430提供的参考时钟来进行操作。例如,根据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mipi接口419与应用处理器310之间的通信系统。

(应用示例2)

图19示出了应用了根据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的车辆控制系统600的配置示例。车辆控制系统600控制汽车、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两轮车辆等的操作。该车辆控制系统600包括驱动系统控制单元610、车身系统控制单元620、电池控制单元630、车外信息检测部640、车内信息检测单元650以及集成控制单元660。这些单元经由通信网络690彼此耦接。作为通信网络690,例如,可以使用符合任何标准的网络,例如,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本地互联网络(lin)、局域网(lan)和flexray(注册商标)。每个单元包括例如微型计算机、存储部、驱动要控制的装置的驱动电路、通信i/f等。

驱动系统控制单元610控制与车辆的驱动系统有关的装置的操作。车辆状态检测部611耦接到驱动系统控制单元610。车辆状态检测部611检测车辆的状态。例如,车辆状态检测部611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器踏板和制动踏板的操作量或转向角度的传感器、或者任何其他传感器。驱动系统控制单元610基于由车辆状态检测部611检测到的信息来控制与车辆的驱动系统有关的装置的操作。例如,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驱动系统控制单元610和车辆状态检测部611之间的通信系统。

车身系统控制单元620控制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装置的操作,例如,无钥匙进入系统、电动车窗装置和各种灯。

电池控制单元630控制电池631。电池631耦接到电池控制单元630。电池631向驱动电机供电,并且包括例如二次电池、冷却系统等。电池控制单元630从电池631获取诸如温度、输出电压和剩余电池量等信息,并且基于该信息控制电池631的冷却系统等。例如,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电池控制单元630和电池631之间的通信系统。

车外信息检测单元640检测车辆外部的信息。成像部641和车外信息检测部642耦接到车外信息检测单元640。成像部641捕获车辆外部的图像,并且包括例如飞行时间(tof)相机、立体相机、单眼相机、红外相机等。车外信息检测部642检测车辆外部的信息,例如,包括检测天气和气候的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障碍物、行人等的传感器、以及任何其他传感器。车外信息检测单元640基于由成像部641获取的图像以及由车外信息检测部642检测到的信息来识别例如天气和气候、路面状况等,并且检测物体,例如,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障碍物、行人、标志、道路上的文字,或者检测物体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例如,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在车外信息检测部640与成像部641和车外信息检测部64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系统。

车内信息检测单元650检测车辆内部的信息。驱动器状态检测部651耦接到车内信息检测单元650。驱动器状态检测部651检测驱动器的状态,并且包括例如相机、生物传感器、麦克风等。车内信息检测单元650基于由驱动器状态检测部651检测到的信息来监测例如驾驶者的疲劳程度或驾驶者的集中程度、驾驶者是否打瞌睡以及任何其他因素。例如,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车内信息检测单元650和驱动器状态检测部651之间的通信系统。

集成控制单元660控制车辆控制系统600的操作。操作部661、显示部662和仪表板663耦接到集成控制单元660。乘客操作该操作部661。操作部661包括例如触摸面板、各种按钮、开关等。显示部662显示图像,并且例如由液晶显示面板等配置成。仪表面板663显示车辆的状态,并且包括诸如速度计、各种警告灯等仪表。例如,前述实施例等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应用于在集成控制单元660与操作部661、显示部662和仪表板663中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系统。

尽管上面已经参考一些实施例和修改示例以及电子设备的应用示例描述了该技术,但是该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等,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

例如,在前述各个实施例等中,在发送装置10和50均在例如工作模式ma2中操作的情况下,使24个晶体管92中的十个和24个晶体管94中的十个进入导通状态,从而生成中电平电压vm;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或者,例如,可以使24个晶体管92和24个晶体管94进入断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33中的电阻器35a至35b基于高电平电压vh和低电平电压vl生成中电平电压vm。

应该注意,在本文中描述的作用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能具有其他作用。

应该注意,该技术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以及

第一发送器,包括第一容量设置部,所述第一容量设置部根据由所述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所述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

(2)根据(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信号格式包括第一信号格式和第二信号格式,

所述第一信号格式在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之间转变,所述第三电压在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信号格式在第四电压和第五电压之间转变。

(3)根据(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量设置部将所述第一信号具有所述第二信号格式的情况下的容量值设置为高于在所述第一信号具有所述第一信号格式的情况下的容量值。

(4)根据(2)或(3)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器,包括第二容量设置部,所述第二容量设置部根据所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所述第二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二输出端子输出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具有所述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以及

第三发送器,包括第三容量设置部,所述第三容量设置部根据所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所述第三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三输出端子输出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具有所述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

(5)根据(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并且

在所选择的工作模式是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具有所述第一信号格式,并且

所述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彼此不同的电压。

(6)根据(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选择的工作模式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具有所述第二信号格式,并且

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彼此不同的电压。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器包括彼此并联耦接的多个第一电路,所述多个第一电路每个都包括设置在从第一电源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路径上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一晶体管。

(8)根据(7)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路每个还都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第二电阻器。

(9)根据(7)或(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器还包括彼此并联耦接的多个第二电路,所述多个第二电路每个都包括设置在从第二电源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路径上的第三电阻器和第二晶体管。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向所述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四信号的第四发送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控制所述第四发送器在除所述第一发送器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的时段以外的期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时段期间,输出所述第四信号。

(11)根据(10)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量设置部包括设置在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到第三电源的路径上的电容器和开关。

(12)根据(1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量设置部在所述第四发送器输出所述第四信号的时段中的至少一部分时段期间,使所述开关进入导通状态。

(13)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以及

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对应于由所述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的信号格式,

所述第一发送器包括彼此并联耦接的多个第一电路,所述多个第一电路每个都包括设置在从第一电源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的路径上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一晶体管,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电路每个都包括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的第二电阻器。

(1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装置;以及

接收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控制器,选择多个工作模式中的一个工作模式;以及

第一发送器,包括第一容量设置部,所述第一容量设置部根据由所述控制器选择的工作模式来设置负载容量,所述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能够向第一输出端子输出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具有多个信号格式中的与所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信号格式。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6-022012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其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