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变网络条件下避免电池和网络资源耗尽的辅助退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710发布日期:2019-03-02 01:2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在可变网络条件下避免电池和网络资源耗尽的辅助退避的制作方法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述不旨在专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体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体的范围。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包括提供用于在不良或不利的网络条件下避免电池和/或网络资源耗尽的辅助退避(back-off)规程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允许设备用户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辅助退避规程,该辅助退避规程在被启用时延长从设备发送到网络的失败的服务请求之间的时间。当服务请求失败时,并且当设备未被配置成在由特定原因导致失败的服务请求的情况下执行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时,辅助退避规程可被用于该特定原因。在一示例实现中,如果设备确定服务请求是失败的并且无响应被接收自网络(即,当服务请求未被网络接收到时或当服务请求被网络忽略时),则辅助退避规程可被使用。当从网络接收到服务请求拒绝消息并且该服务请求拒绝消息指示拒绝原因(即,包括了拒绝代码,设备对此不具有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来遵循)时,辅助退避规程也可以被使用。

各实施例包括一种设备,该设备可被配置成向网络传送网络服务请求,基于事件确定网络服务请求已经失败,确定是否没有针对该事件定义退避规程,以及在没有针对该事件定义退避规程的情况下确定辅助退避规程是否被启用。如果确定辅助退避规程被启用,则设备可接着执行辅助退避规程,或者如果确定辅助退避规程被禁用,则设备可被配置成在不使用退避的情况下传送一个或多个第二网络服务请求。在一示例实现中,设备可被配置成接收用户界面处的输入,该输入启用或禁用辅助退避规程。网络服务请求藉此被确定为失败的事件可包括接收服务请求拒绝消息的事件。确定是否没有针对事件定义退避规程可包括:确定服务请求拒绝消息是否包括拒绝原因或拒绝代码的指示,设备对此不具有要遵循的针对该特定原因或拒绝代码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网络服务请求被确定为失败的事件还可包括服务请求被网络忽略的发生,即在设备已发送了一个或多个服务请求之后网络还没有发送响应。

在一实现中,辅助退避可包括对最大服务请求尝试计数器的使用。当辅助退避被发起时,设备可被允许在辅助退避定时器被启动之前传送多达如计数器所跟踪的最多次数的服务请求。设备可接着在辅助退避定时器运行期间抑制传送服务请求。当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时,设备可接着再次传送服务请求,直到服务请求成功或者直到已再次传送了最大次数的失败的服务请求。

在另一实现中,辅助退避可被用于特定的拒绝原因,即使这些特定的拒绝原因可能与经定义的退避相关联。在该实现中,辅助退避可被用来补充或替换经定义的退避。例如,特定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可被视为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并且辅助退避可以在服务拒绝消息包括该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时被发起。在一个示例中,辅助退避可被实现以供当以下情形时使用:被发送到网络的服务请求是失败的并且从网络接收到包括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网络指示的退避定时器(网络藉此向设备定义退避规程)的服务拒绝消息。在其中网络定义服务拒绝消息中的退避的该示例中,所接收的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网络指示的退避定时器可基于将特定类型的退避定时器包括在内而被视为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

附图简述

图1a是解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被实现到其中的示例网络的简化图;

图1b是解说示例设备的各部分的简化框图;

图2a是解说在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b是解说根据图2a的一实现在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c是解说在另一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a是解说当设备接收到具有未经定义的原因的服务请求拒绝消息时的示例辅助退避信号交换的信号流图;

图3b是解说当由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被忽略时的示例辅助退避信号交换的信号流图;以及,

图4是解说示例设备的简化框图。

详细描述

现在将通过使用示例实施例来描述该系统和方法。各示例实施例在本公开中出于解说的目的来被呈现且并非旨在约束或限制本文中所呈现的本公开或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当设备正在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内工作时,设备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通过发送服务请求以向网络请求数据承载信道来尝试访问网络服务。在其中网络不能够准予来自设备的服务请求的情形中,网络可通过发送响应于服务请求消息的拒绝消息来拒绝该服务请求。然后,设备可最终向网络发送重复的服务请求。

如果网络继续发送响应于服务请求的服务请求拒绝消息,则设备可最终重复地重新发送失败的服务请求。当网络故意忽略或未接收到服务请求以及设备根本接收不到重复地重新发送服务请求消息的响应时,设备也可最终重复地重新发送失败的服务请求。在一些无线网络中,服务请求消息可以以每分钟3-4个服务请求的高频率被发送。在具有阻止网络向设备准予服务的持续不良的网络拥塞问题或弱rf信号条件的网络中,设备可能会陷入重复地重新发送失败的服务请求。重复地发送具有很小机会被准予的失败的服务请求可致使不必要的设备电池耗尽和高网络rf信道资源消耗/拥塞。

一些无线网络标准要求设备遵循针对出于特定原由或原因而被网络拒绝的服务请求的特定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拒绝的原因通常作为服务拒绝消息中的信息元素被发送。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指定用于降低一段时间内的服务请求尝试次数的规程。例如,用于长期演进系统(lte)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范指定针对其中服务请求拒绝消息包括一组特定服务请求拒绝代码之一的情况的退避规程。然而,对于其中在服务请求拒绝消息中返回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不相关联的某些服务请求拒绝代码的情况,3gpp规范没有指定设备行为。另外,对于其中设备未接收到对服务请求的响应,因为网络接收该服务请求并决定不响应,或者网络未接收到服务请求且不能够响应的情况,没有为3gpp设备指定经定义的退避规程。

所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技术优点,其在于设备的用户可基于网络条件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辅助退避规程。当辅助退避在不良网络条件下有用时,辅助退避的选择性启用避免了电池和网络资源的耗尽。辅助退避的选择性禁用允许用户在退避非必要时(诸如当网络条件有利时)避免辅助退避中所花费的不必要的时间。在各实现中,设备用户可以在设备上的用户界面处启用或禁用辅助退避。当辅助退避被启用时,设备在发送一个或多个失败的网络服务请求之后将使用辅助退避规程,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失败的服务请求的原因未被定义为设备中特定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的触发条件。当辅助退避被禁用时,设备在发送一个或多个失败的服务请求之后将不使用辅助退避规程,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失败的服务请求的原由未被定义为设备中特定的退避规程的触发条件。

未被定义为特定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的触发条件的失败的服务请求的原因可包括当服务拒绝消息指示未经定义的服务拒绝时,响应于服务请求而被接收的该服务拒绝消息。未经定义的服务拒绝原因与经定义的退避不相关联。附加地,未被定义为经定义的退避的触发条件的失败的服务请求的原由可包括在服务请求被有效地忽略时未从网络接收到任何响应。其中网络忽略服务请求的情形包括其中网络接收到服务请求并且网络出于一些原由没有响应的情形或者其中服务请求没有被网络接收所以没有响应被发送的情形。

在当网络服务条件不良并且对任何连续的服务请求的服务请求准予的机会低时的情形中,各实施例的实现提供了优点。在不良网络服务条件的这些情形中,如果辅助退避被启用,则可针对未经定义的拒绝原因避免浪费的多个服务请求。当网络服务条件良好并且对任何连续的服务请求的服务请求准予的机会相对高时,各实施例也提供了优点。在良好网络服务条件的这些情形中,用户可禁用辅助退避并阻止设备花费浪费的时间针对未经定义的拒绝原因执行辅助退避规程。

在各实现中,启用辅助退避规程可以在其中设备在由不同服务提供商操作的多个网络中被使用的情况下提供优点。例如,根据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要求被配置的设备可配置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定义由网络发送的服务请求拒绝消息中的拒绝代码指示的特定的经定义的服务拒绝原因将触发针对该拒绝原因的特定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设备可配置有包括一组经定义的拒绝代码的存储器,每个代码指示服务请求拒绝的原因并且每个代码与特定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然而,该组经定义的拒绝代码可以在多个服务提供商中的每一者之间不同。当针对由第一服务提供商运营的网络配置的设备在第二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被操作时,该设备可接收指示不在它的一组经定义的拒绝代码中的拒绝代码的服务拒绝消息。另外,服务提供商可引入对可在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操作的设备而言未知的新的拒绝代码。当未经定义/未知拒绝代码在服务拒绝消息中被接收到时,没有任何辅助退避能力的设备将不执行任何经定义的退避并且将重复地发送服务请求。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辅助退避被启用,则设备可接着使用辅助退避以避免重复地发送失败的服务请求。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辅助退避规程的能力还提供了在多个网络中操作的优点。如果受访网络提供不良网络服务(即具有不良覆盖或者拥挤到额定级别),则辅助退避可被启用。如果受访网络提供良好的网络服务,则辅助退避可被禁用以避免在退避时浪费时间。

对各实施例的使用提供了优于目前所使用的方法的优点。例如,当拒绝原因在服务请求拒绝消息中被指示时,当前所使用的3gpplte退避方法仅发起针对经定义的拒绝代码的退避规程。如果指示未经定义或未知拒绝代码的服务请求拒绝消息被接收到,则不为3gpplte系统指定退避规程并且设备不执行退避。在某些情形中,设备可重复地向网络重新发送服务请求,直到其电力耗尽或被关闭。这浪费了设备电力并且可促成诸如接入信道之类的网络资源上的拥挤。尽管某些服务提供商已指定其订户设备操作系统应该包括针对服务提供商不时地添加的附加的经定义的拒绝代码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但这并不能防止在由以上所讨论的多个服务提供商运营的网络中操作的问题,因为附加的经定义的拒绝代码在其中设备可操作的各网络之间可能不同。它还没有计及其中服务提供商指定新的拒绝原因的情况,该新的拒绝原因具有在订户设备中未被更新且对订户设备而言未知的经定义的退避。本公开中的辅助退避提供了可以在这些情况下使用的辅助退避:其中拒绝代码对于设备是未知的并且经定义的退避不可用。附加地,对于其中服务请求被网络忽略的情形,3gpplte系统未被指定来执行退避。在这两种情形中,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可被启用或禁用以在合适的网络条件下执行退避。

各实施例还在其中辅助退避可被用来补充或替换经定义的退避的实现中提供优点。例如,特定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可被视为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并且辅助退避可以在服务拒绝消息包括该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时被发起。例如,辅助退避可被实现以供当以下情形时使用:被发送到网络的服务请求是失败的并且从网络接收到包括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特定网络定义的退避定时器(网络藉此定义退避规程)的服务拒绝消息。在没有辅助退避的这种类型的情况中,当网络发送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经定义的退避并且网络条件不良时,设备将以根据为服务拒绝中所指示的定时器定义的间隔的时间间隔继续发送服务请求。即使存在根据相关联的定时器值来执行的一些经定义的退避,当多个服务请求被重新发送时,设备功耗或网络耗尽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出现。使用例外的经定义的退避原因的实现允许设备用户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针对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的辅助退避,使得辅助退避的特征(诸如最大尝试计数器)可被使用。辅助退避规程可被实现为在例外的经定义的退避被初始地执行或者例外的经定义的退避的初始部分被执行之后开始。

现在参考图1a,其中是解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被实现到其中的示例网络的简化图。图1a示出了包括核心网络基础设施108、演进型b节点110和演进型b节点112的系统100。核心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服务网关(sgw)108a、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08b、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108c,以及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108d。sgw108a、mme108b、pcrf108c和pdngw108d提供用于网络100的整体控制和管理的功能。演进型b节点110和演进型b节点112提供用于核心网络108与诸如设备102、104和106之类的设备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的无线电信道接口。示例设备102、104和106被示为在演进型b节点110和演进型b节点112的rf覆盖区域中操作。设备102、104和106可被配置成包括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的合适的电路系统/处理器和程序指令。设备102被示为在上行链路信道103上向演进型b节点112传送信号并且在下行链路信道105上从演进型b节点112接收信号。类似地,设备104被示为在上行链路信道107上向演进型b节点112传送信号并且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从演进型b节点112接收信号,并且设备106被示为在上行链路信道109上向演进型b节点110传送信号并且在下行链路信道111上从演进型b节点110接收信号。在示例场景中,上行链路信号103、107和109可包括被发送以向网络100请求服务的服务请求,并且下行链路信号可包括由网络108响应于服务请求而发送的信号。

现在参考图1b,其中是解说示例设备的各部分的简化框图。图1b示出了可被配置在设备内的示例功能框,所述设备诸如在辅助退避的示例实现中的图1a的设备102、104和106。图1b的功能框可以是设备的控制辅助退避的各部分。图1b示出了服务请求器114、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辅助退避控制器118、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以及拒绝原因数据库122。图1b的功能框可配置有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的任何合适的电路系统/处理器和程序指令。可以参考图2a的流程图解释图1b的功能框的操作。

图2a是解说在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可以使用图1a的设备102作为示例设备来解释图2a,该示例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实现图1b的功能框的电路系统/处理器和程序指令。过程开始于240,其中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向演进型b节点112传送服务请求。图1b的服务请求器114可以在当设备102需要数据承载信道上的服务时接收到在设备102内所生成的请求服务信号124之际在上行链路103上发起服务请求的传输。这可以在设备102具有要传送的传出数据时或在设备102从网络108接收到指示网络具有要传送到设备102的数据的寻呼时发生。服务请求器114可接着在设备102内生成服务请求信号128,该服务请求信号128致使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传送服务请求。

在242,设备102确定服务请求是否是成功的。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可以基于以下来执行242处的确定:可包括接收到由设备102的接收器提供的服务请求响应130的指示的事件。作为242处的确定的一部分,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还可以基于以下来执行关于服务请求是否在242处被忽略的确定:在服务请求被发送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从网络接收或从网络接收到服务请求响应的事件。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42确定服务请求响应指示服务请求是成功的,则该过程移动到244。在244,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提供成功访问的指示,并且服务请求器114向设备提供请求被准予指示126。设备102接着访问所请求的数据承载信道上的服务。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42确定服务请求响应是失败的(即服务请求响应包括拒绝消息),或者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对服务请求的响应,因为服务请求由网络接收并被忽略,或者因为服务请求没有被网络接收到,则该过程移动到246。

在246,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是否从网络100接收到指示失败的服务请求的拒绝原因的任何服务请求响应。如果没有从网络100接收到服务请求响应,因为网络没有接收到或忽略该请求,则该过程移动到250。

然而,如果在246确定接收到包括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响应,则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拒绝原因数据库122发送查询以确定所指示的拒绝原因是否被定义以及在设备102中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如果所指示的拒绝原因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则该过程移动到248,其中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发送指示,以指示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应该控制服务请求器114来执行经定义的退避规程。如果所指示的拒绝原因在设备102中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不相关联,则该过程移动到250。

在250,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发送查询以确定辅助退避是否被启用。辅助退避可以通过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来被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该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接收由设备102上的用户界面生成的启用/禁用信号132。用户界面可被配置成允许用户选择辅助退避是否要被启用。在替代实现中,在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处接收到的启用/禁用信号132可以在设备102接收到远程控制信号之际被生成。例如,设备102可接收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接收来自网络100的由网络100的运营商发送的控制信号。

如果辅助退避不被启用,则过程移动到254,并且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发送在没有辅助退避的情况下继续的指示。服务请求器114接着在不使用任何退避的情况下发起后续服务请求的传输。如果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辅助退避被启用,则该过程移动到252,其中辅助退避控制器118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来执行辅助退避。

由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在252处执行的辅助退避可包括使用控制服务请求器114的最大尝试计数器,使得服务请求器114可以在辅助退避被实际发起之前发起多个失败的服务请求的传输。在图1b中的该最大尝试计数器的实现中,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可保持失败的服务请求的计数。这可包括其中网络响应指示未经定义的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或者被网络忽略了的失败的服务请求。如果最大尝试计数器小于最大被允许的失败尝试的预定值,则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将控制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和服务请求器114继续重传服务请求,直到失败的尝试的最大次数被达到。当最大尝试计数器达到所允许的失败尝试的最大次数时,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启动辅助退避定时器并提供合适的信号以向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指示服务请求在辅助退避时间段期间将不会被传送。当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时,过程返回到240并且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再次开始发送服务请求的过程。

现在参考图2b,其中是解说根据图2a的一实现在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可以参考图1a和1b使用设备102和网络100作为根据lte标准操作的示例设备和网络来解释图2b。

图2b的过程开始于202,其中设备202被上电。在204,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传送网络访问请求,并且在下行链路105上接收对成功地附连到lte网络100的访问准予响应。在206,设备102没有要传送的数据并且进入空闲状态。

在208,设备102确定其具有要传送的数据并且发起针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承载信道的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器114可以在接收到由设备102内的用户调制解调器生成的请求服务信号124之际在上行链路103上发起由设备102所作的服务请求的传输。服务请求器114可生成服务请求信号128,该服务请求信号128致使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向网络100传送服务请求消息。

在210,设备102确定服务请求是否被拒绝或被忽略。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可以基于以下来在210执行对服务请求是否被拒绝的确定:服务请求响应130由在下行链路105上接收到该服务请求响应的设备102的接收器提供给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的指示。作为210处的确定的一部分,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还基于以下来执行关于服务请求是否在210处被忽略的确定:在服务请求被发送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是否从网络接收到任何服务请求响应。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10确定服务请求响应指示服务请求没有被拒绝或被忽略,则该过程移动到216。在216,当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提供成功访问的指示,并且服务请求器114向设备102提供请求被准予指示126时,该过程结束。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10确定服务请求响应被拒绝或被忽略(即服务请求响应包括拒绝消息),服务请求由网络100接收并被忽略,或者服务请求未被网络接收且被有效地忽略,则该过程移至212。

在212,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是否从网络100接收到指示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响应,并且如果存在拒绝原因的话,则确定所指示的拒绝原因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如果在212确定所指示的拒绝原因被定义并且在设备102中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则该过程移动到214。在214,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发送指示,以指示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应该控制服务请求器114来执行针对拒绝原因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

然而,如果在212,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来自网络100的响应中所指示的拒绝原因未被定义并且在设备102中没有与经定义的第一退避规程相关联,或者不存在经指出的拒绝原因,因为服务请求被忽略达预定时间段,则该过程移动到218。

在218,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发送查询以确定辅助退避是否被启用。如果辅助退避不被启用,则过程移动到220,并且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发送在没有辅助退避的情况下继续的指示。服务请求器114接着在不使用辅助退避的情况下发起后续服务请求的传输,直到设备102接收到访问或被断电。然而,如果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辅助退避被启用,则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提供指示以发起辅助退避,并且该过程移动到222。

在222,辅助退避控制器118递增最大尝试计数器,并且在224确定最大尝试计数器是否被设置为针对所允许的失败服务请求的预定最大值。如果最大尝试计数器小于预定最大值,则过程返回到208,其中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指示服务请求器114重传服务请求。从222回到208的循环将发生以发起重复的服务请求,直到在210确定服务请求成功为止、直到在212确定存在来自网络的包括经定义的退避的原因的响应为止,或者直到在224最大尝试计数器达到预定的最大值为止。

在224,当辅助退避控制器118确定最大尝试计数器已达到预定的最大值时,该过程移动到225。在225,辅助退避控制器118重置最大尝试计数器,并且过程移动到226。

在226,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启动辅助退避定时器并提供适当的信号以向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指示服务请求在定时器正运行的退避时段期间将不会被传送。例如,辅助退避定时器可被设置为运行达x分钟的时段,在此期间无服务请求可被传送。在228,辅助退避控制器118确定辅助退避定时器是否已经期满。如果辅助退避定时器未期满,则过程返回到226并且辅助退避控制器继续控制设备102规避发送服务请求。当辅助退避控制器118确定辅助退避定时器已经期满时,过程返回到208,其中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指示重传服务请求并再次启动服务请求过程。

现在参考图2c,其中是解说在另一示例设备中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图2c示出了图1a的实现,其包括附加操作。在图2c中,该过程允许辅助退避被用于特定的拒绝原因,即使这些特定的拒绝原因可能与经定义的退避相关联。在该实现中,辅助退避可被用来补充或替换经定义的退避。例如,特定的拒绝原因可被视为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并且辅助退避可以在服务拒绝消息包括该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时被发起。在一个示例中,辅助退避可被实现以供当以下情形时使用:被发送到网络的服务请求是失败的并且从网络接收到包括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网络指示的退避定时器(网络藉此定义退避规程)的服务拒绝消息。在其中网络定义服务拒绝消息中的退避的该示例中,所接收的拒绝原因和相关联的特定网络指示的退避定时器可基于将特定的退避定时器包括在内而被视为例外的经定义的拒绝原因。

可以使用图1a的设备102作为示例设备来解释图2c,该示例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实现图1b的功能框的电路系统/处理器和程序指令。过程开始于256,其中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向演进型b节点112传送服务请求。图1b的服务请求器114可以在当设备102需要数据承载信道上的服务时接收到在设备102内所生成的请求服务信号124之际在上行链路103上发起服务请求的传输。这可以在设备102具有要传送的传出数据时或在设备102从网络108接收到指示网络具有要传送到设备102的数据的寻呼时发生。服务请求器114可接着在设备102内生成服务请求信号128,该服务请求信号128致使设备102在上行链路103上传送服务请求。

在258,设备102确定服务请求是否是成功的。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可以基于包括接收到由设备102在下行链路105上接收的服务请求响应130的指示的事件而执行258处的确定。作为258处的确定的一部分,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还可以基于以下来执行该确定:在服务请求被发送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从网络接收或从网络接收到服务请求响应的事件。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58确定服务请求响应指示服务请求是成功的,则该过程移动到260。在260,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提供成功访问的指示,并且服务请求器114向设备提供请求被准予指示126。设备102接着访问所请求的数据承载信道上的服务。

如果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在258确定服务请求响应是失败的(即服务请求响应包括拒绝消息),或者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对服务请求的响应,因为服务请求由网络接收并被忽略,或者因为服务请求没有被网络接收到,则该过程移动到262。

在262,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是否从网络100接收到指示失败的服务请求的拒绝原因的任何服务请求响应。如果没有从网络100接收到指示失败的服务请求的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响应,或者没有从网络100接收到服务请求响应,因为网络没有接收到或忽略了该请求,则该过程移动到264。

然而,如果在262确定接收到包括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响应,则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拒绝原因数据库122发送查询以确定所指示的拒绝原因是否被定义以及在设备102中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在262,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还确定服务拒绝消息是否包括了拒绝原因以及是否还指示了与所指示的拒绝原因相关联的经定义的退避定时器值。

如果所指示的拒绝原因与拒绝原因数据库122中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或者如果服务拒绝消息包括了拒绝原因并且还指示了与经指示的拒绝原因相关联的经定义的退避定时器值,则该过程移动到270。

当过程已从262移动到264时,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发送查询以确定辅助退避是否被启用。辅助退避可以通过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来被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该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接收由设备102上的用户界面生成的启用/禁用信号132。用户界面可被配置成允许用户选择辅助退避是否要被启用。在替代实现中,在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处接收的启用/禁用信号132可以在设备102接收到远程控制信号之际被生成。例如,设备102可接收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接收来自网络100的由网络100的运营商发送的控制信号。

如果辅助退避不被启用,则过程移动到268,并且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发送在没有辅助退避的情况下继续的指示。服务请求器114接着在不使用任何退避的情况下发起后续服务请求的传输。如果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辅助退避被启用,则该过程移动到266,其中辅助退避控制器118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来执行辅助退避。

由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在266执行的辅助退避可包括使用控制服务请求器114的最大尝试计数器,使得服务请求器114可以在辅助退避定时器被实际启动之前发起多个失败的服务请求的传输。在图1b中的该最大尝试计数器的实现中,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可保持失败的服务请求的计数。这可包括其中网络响应指示未经定义的拒绝原因的服务请求,或者被网络忽略了的失败的服务请求。如果最大尝试计数器小于最大被允许的失败尝试的预定值,则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将控制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和服务请求器114继续重传服务请求,直到失败的尝试的最大次数被达到。当最大尝试计数器达到所允许的失败尝试的最大次数时,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启动辅助退避定时器并提供合适的信号以向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指示服务请求在辅助退避时间段期间将不会被传送。当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时,过程返回到256并且服务请求器114和服务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再次开始发送服务请求的过程。

如果过程从262移动到了270,则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具有经定义的退避的拒绝原因是否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在一示例实现中,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可通过确定服务拒绝消息是否包括了拒绝原因和与该拒绝原因相关联的特定定时器值来确定拒绝原因是否是例外的拒绝原因。例如,在lte网络中的一实现中,如果拒绝原因指示伴随有包括诸如t3346或t3443定时器之类的特定定时器指示的信息元素(ie),则拒绝原因可被确定为例外的拒绝原因。在其他实现中,取决于辅助退避的配置,任何其他拒绝原因和/或特定定时器指示可被指定为例外的拒绝原因。如果确定具有经定义的退避的拒绝原因不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则该过程移动到272,其中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经定义退避控制器120发送指示,以指示经定义的退避控制器120应该控制服务请求器114执行经定义的退避规程。如果具有经定义的退避的所指示的拒绝原因是例外的经定义的退避规程,则该过程移动到273。

在273,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发送查询以确定辅助退避是否被启用。辅助退避可以通过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来被选择性地启用或禁用,该辅助退避控制器118接收由设备102上的用户界面生成的启用/禁用信号132。用户界面可被配置成允许用户选择辅助退避是否要被启用。在替代实现中,在辅助退避控制器118处接收的启用/禁用信号132可以在设备102接收到远程控制信号之际被生成。例如,设备102可接收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接收来自网络100的由网络100的运营商发送的控制信号。

如果辅助退避不被启用,则过程移动到272,并且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向服务请求器114发送在具有经定义的退避的情况下继续的指示。服务请求器114接着发起使用网络定义的定时器进行后续服务请求的传输。如果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116确定辅助退避被启用,则该过程移动到274。

在274,服务请求响应/忽略处置器向辅助退避控制器发送指示,以根据服务拒绝消息中由网络(例如,通过定时器ie)定义的退避来执行例外的经定义的退避,直到服务请求成功或直到最大尝试计数器达到最大值。最大尝试计数器可以是与辅助退避中所使用的相同的计数器,如针对上面的操作266所描述的。最大尝试计数器可控制服务请求器114,使得服务请求器114可根据网络定义的定时器发起服务请求的传输多达最大值。接下来,过程移动到276。在276,确定是否因为服务请求在274处成功而进入操作276。如果确定服务请求成功,则该过程移动到278,其中设备102访问所请求的服务。然而,如果在274没有服务请求成功,则进入操作276,因为最大尝试计数器最大值已被达到,并且该过程移动到266,其中辅助退避被执行。当从操作276进入时在266处执行的辅助退避可以以与以上针对操作266所描述(其中操作266是从操作264进入的)的相同的方式来执行。

现在参考图3a,其中是解说当图1a和1b的示例设备102接收到具有未经定义原因的服务请求拒绝消息时辅助退避中所涉及的示例信号交换的信号流图。图3a示出了设备102和网络100之间的信号交换。图3a还示出了当辅助退避被启用时设备102的操作系统102a和lte模块102b之间的信号交换。在302,当辅助退避被启用时,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发信号通知设备102已被上电。在304,设备102和lte网络100通过演进型b节点112交换信号以成功地将设备102附连到网络100并建立数据承载信道以供数据传输。在306,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指示不再有要传送的数据。在308,对于设备102,不活动定时器期满,并且设备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

在310,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指示现在存在要传送的数据。在312,设备102接着向网络100发送对数据承载信道的服务请求。在314,设备102从网络100接收拒绝消息,该拒绝消息指示不具有在设备102中配置的经定义的退避的拒绝原因。在316,设备102接着向网络100发送对数据承载信道的另一服务请求。在318,设备102再次接收指示不具有在设备102中配置的经定义的退避的拒绝原因的拒绝消息。在320,设备102继续向网络100发送服务请求,直到对辅助退避来说最大尝试计数器的最大值被达到。接着在322,设备102中的辅助退避定时器被启动,并且没有服务请求被发送到网络100,直到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在324,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并且在326,设备102退出辅助退避规程并向网络100传送新的服务请求。设备102和网络100之间的交换将接着继续,直到服务请求导致由网络100响应于服务请求所作的成功的服务准予,或者,只要辅助退避被启用,就在服务请求未导致网络100所作的成功的服务准予的情况下继续重复312-326的流程。

现在参考图3b,其中是解说当由图1a和1b的示例设备102发送的服务请求被忽略时的示例辅助退避信号交换的信号流图。图3b示出了设备102和网络100之间以及设备102的操作系统102a和lte模块102b之间的信号交换。

在328,当辅助退避被启用时,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发信号通知设备102已被上电。在334,设备102和lte网络100通过演进型b节点112交换信号以成功地将设备102附连到网络100并建立数据承载信道以供数据传输。在330,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指示不再有要传送的数据。在336,对于设备102,不活动定时器期满,并且设备进入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

在332,操作系统102a向lte模块102b指示现在存在要传送的数据。在338,设备102接着向网络100发送对数据承载信道的服务请求。在340,设备102确定服务请求已被忽略,即还没有从网络100接收到任何响应。可以基于在服务请求被发送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从网络100接收到响应来作出还没有接收到任何响应的确定。在342,设备102接着向网络100发送对数据承载信道的另一服务请求。在344,服务请求被再次忽略。在346,设备102继续向网络100发送被忽略的服务请求,直到对辅助退避来说最大尝试计数器的最大值被达到。接着在348,设备102中的辅助退避定时器被启动,并且没有服务请求被发送到网络100,直到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在350,辅助退避定时器期满,并且在352,设备102退出辅助退避规程并向网络100传送新的服务请求。设备102和网络100之间的交换将接着继续,直到服务请求导致由网络100响应于服务请求所作的成功的服务准予,或者,只要辅助退避被启用,就在网络100继续忽略由设备102发送的服务请求的情况下继续重复338-352的流程。

现在参考图4,其中是示例设备400的简化框图。图1b中所示的辅助退避的功能可以在诸如设备400之类的设备上实现。在一示例实现中,设备400可以是移动设备,诸如图1a的设备102、104和106,其根据诸如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之类的无线通信标准操作。在其他示例实现中,设备400可以根据其中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将有用的任何其他通信标准来操作。这些其他通信标准可包括例如各种ieee802.11wi-fi标准或其他蜂窝网络标准。设备400可包括处理器412、存储器414、用户界面410、wi-fi收发器(trx)402、短程收发器(trx)404、wcdma/lte收发器(trx)406和其他蜂窝收发器(trx)408。其他蜂窝trx可包括例如gsm收发器。存储器414可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414被示为包括用于设备操作系统(os)416、设备应用418、辅助退避程序420、经定义的退避程序422和拒绝原因数据库424的程序指令。处理器4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控制电路系统、或处理器和控制电路系统的任何组合。处理器412通过执行存储器414中的程序指令来提供对设备400的总体控制,以便实现用于执行根据所公开的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的功能。在设备400的实现中,处理器412可执行存储器414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图1b中所示的关于图2a、图2b和图2c所描述的功能。用户界面410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界面,诸如触摸屏、小键盘(keypad)、语音控制界面、基于姿势或动作的界面、以无线方式接收输入的界面,或允许用户选择性地启用和禁用各实施例的辅助退避的任何其他类型的界面。

在示例实现中,设备400可以是被配置成与诸如网络100之类的网络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例如,设备400可被实现为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设备、游戏设备、媒体设备、智能电视、多媒体缆线/电视盒、智能电话配件设备、平板配件设备、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本文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可以在存储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有形、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诸如存储器414)的存储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程序指令的通用上下文中描述。应当容易理解,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诸如存储器414之类的用于存储数据和/或程序指令的介质,且不包括用于存储瞬态传播的或已调数据通信信号的介质的各部分。

尽管各实现已被公开且被描述为具有在工作在网络中的特定无线设备上实现的功能,但是用于各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不同于附图中所示的设备的一个设备上被实现,或者在工作在不同系统中的不同类型的装备上被实现。

尽管本文中所公开的功能性已参考各功能框和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控制器以及包括指令和代码的存储器使用对各实施例的各种组件和设备的描述而通过说明性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各实施例的功能和过程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功能框、处理器类型、电路系统或处理器和/或电路系统的组合以及代码来被实现和执行。这可至少部分地包括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被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说明性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在本公开中对术语处理器或处理单元的使用旨在包括所有此类实现。

已经公开了包括一种设备的各种方法和装置的实施例,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信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包括代码,该代码在被执行时致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该设备:向网络传送服务请求,基于事件确定服务请求已失败,确定第一退避规程是否针对该事件被定义,并且如果第一退避规程没有针对该事件被定义,则确定第二退避规程是否被启用,并且如果第二退避规程被启用,则执行第二退避规程。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服务请求,并且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第二退避规程没有被启用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发起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请求。事件可包括接收包括拒绝原因的指示的拒绝消息。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是否被定义以及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来确定第一退避规程是否针对该事件被定义。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来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响应于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来确定拒绝原因是否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并且如果拒绝原因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则确定第二退避规程是否被启用,执行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如果第二退避规程被启用,则执行第二退避规程。该事件可以包括网络忽略服务请求。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设备从用户界面接收启用或禁用第二退避规程的输入。网络服务请求可以包括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承载信道的服务请求。服务请求可以包括lte服务请求消息。

在进一步的实现中,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网络服务请求,并且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进行以下操作来执行第二退避规程:递增计数器,确定计数器是否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如果计数器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则激活定时器,以及规避发送任何第二网络服务请求直到定时器期满。另外,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服务请求,并且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来执行第二退避规程:递增计数器,确定计数器是否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并且如果服务请求计数器没有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则发起第二服务请求。

所公开的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网络传送服务请求,基于事件确定服务请求已失败,确定第一退避规程是否针对该事件被定义,并且如果第一退避规程没有针对该事件被定义,则确定第二退避规程是否被启用,并且如果第二退避规程被启用,则执行第二退避规程。网络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网络服务请求,并且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如果第二退避规程没有被启用,则发起一个或多个第二网络服务请求。事件可包括接收包括拒绝原因的指示的拒绝消息。确定第一退避规程是否针对事件被定义可以包括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是否被定义以及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是否与经定义的退避相关联可包括:响应于确定拒绝原因的指示与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相关联来确定拒绝原因是否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并且如果拒绝原因是例外的拒绝原因,则确定第二退避规程是否被启用,执行经定义的退避规程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如果第二退避规程被启用,则执行第二退避规程。

该事件可以包括网络忽略服务请求。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用户界面接收启用或禁用第二退避规程的输入。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网络服务请求,并且执行第二退避规程可包括递增计数器,确定第一计数器是否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如果计数器被设置为最大尝试值则激活定时器,以及规避发送任何第二网络服务请求,直到定时器期满。

所公开的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户界面、与用户界面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包括代码,该代码在被执行时致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该设备:在用户界面处接收输入,该输入启用辅助退避规程向网络发送服务请求,基于事件确定服务请求已失败,确定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没有针对该事件被配置,确定辅助退避规程被启用,以及执行辅助退避规程。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一个或多个经定义的原因,该一个或多个经定义的原因中的每一者与一个或多个经定义的退避规程之一相关联,并且程序指令可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设备:通过确定响应于网络服务请求而接收到指示第一原因的拒绝消息来确定服务请求已失败,以及通过确定第一原因与一个或多个经定义的退避规程中的任一者不相关联来确定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没有针对该事件被配置。

程序指令可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设备通过确定没有接收到针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响应来确定服务请求已失败,以及基于确定没有收到针对服务请求的响应来确定经定义的退避规程没有针对该事件被配置。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服务请求,并且程序指令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来执行第一退避规程:递增计数器,确定计数器是否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值,其中所选择的值指示从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的最大数量,如果计数器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值则激活定时器,以及规避发送任何第二服务请求直到定时器期满。服务请求可包括第一服务请求,并且程序指令进一步致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控制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来执行第二退避规程:递增计数器,确定计数器是否没有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值,其中所选择的值指示从设备发送的服务请求的最大数量,以及如果计数器没有被设置为所选择的值则发起第二服务请求。

尽管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操作或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可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特定特征、操作或动作。相反,上述具体特征、操作和动作被公开为实现各权利要求的示例实施例、实现以及形式,并且这些示例配置和布置可被显著改变,而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尽管示例实施例是参照促进各过程的特定元件和操作阐述的,但这些元件和操作可以与实现该实施例的预期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设备、组件、架构或过程相组合或者被其替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查明各种其他改变、替换、变化、更改和修改,并且当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时本公开旨在涵盖所有这些改变、替换、变化、更改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