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2826发布日期:2019-05-22 02:5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相机主体中设置有显示部及操作转盘的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相机主体的顶面(所谓的军舰部)设置有显示部,并在其显示部显示快门速度、光圈值等设定内容的相机。

并且,已知有在相机主体中设置有旋转式操作转盘,并通过该操作转盘进行各种设定的相机。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自照明式的第1显示部及外光反射型的第2显示部的相机,并且记载有将第1显示部配置于相机主体的背面,且将第2显示部配置于相机主体的顶面的内容。并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在第1显示部显示摄影图像,并在第2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若点亮设置于第2显示部的照明,则与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信息的内容相同的内容显示于第1显示部;及设置于相机主体的顶面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相机,即,在相机主体的顶面设置有操作转盘,若解除该操作转盘的锁定,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设置于相机主体背面的显示部。

而且,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相机,即,在相机主体的顶面设置有操作转盘,若检测到对操作转盘的接触,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设置于相机主体背面的显示部。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08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4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002659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以往的结构均在远离操作转盘的显示部显示图形图像,因此用于操作的视线移动变多,从而存在操作性差这一缺点。并且,操作转盘与显示部之间的关联性差,从而存在给操作带来困惑这一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如下。

(1)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及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的显示,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显示部,当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当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或操作转盘被操作时,将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显示部的显示被切换。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在显示部出现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或操作转盘被操作,则放大显示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上述(1)的相机中,显示控制部预先将作为基点的标记显示于显示部,当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以标记为基点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并使其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作为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出现时的基点的标记预先显示于显示部。当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出现时,以该标记为基点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并使其出现在显示部。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的位置,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3)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的显示;及锁定部,锁定操作转盘,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显示部,当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当在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将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通过锁定操作转盘的动作及解除锁定的动作,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当解除了操作转盘的锁定时,通过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当操作转盘被锁定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则在显示部出现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锁定被解除的操作转盘,则放大显示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4)上述(3)的相机中,显示控制部预先将作为基点的标记显示于显示部,当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以标记为基点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并使其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作为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出现时的基点的标记预先显示于显示部。当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出现时,以该标记为基点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并使其出现在显示部。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的位置,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5)上述(1)至(4)中的任一个相机中,操作转盘内置于相机主体,且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的外表面,显示部与操作转盘重叠配置,若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

根据本方式,若将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则成为具有规定的外形形状的图像。即,成为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该图像成为如显示操作转盘隐藏的部分的图像。由此,能够强调操作转盘与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形图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6)上述(1)至(5)中的任一个相机中,当将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时,显示控制部逐渐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来显示,当在放大过程中无法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显示控制部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消失或逐渐缩小至第1尺寸。

根据本方式,一边逐渐放大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一边以第2尺寸来显示。由此,能够更明确显示于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与实际的操作转盘之间的关联性。当在放大过程中无法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向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消失。或逐渐缩小至第1尺寸。

(7)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及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的显示,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显示部,当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当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或操作转盘被操作时,将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多于第1显示量的第2显示量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显示部的显示被切换。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或操作转盘被操作,则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为更大。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8)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的显示;及锁定部,锁定操作转盘,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显示部,当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当在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将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多于第1显示量的第2显示量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通过锁定操作转盘的动作及解除锁定的动作,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当解除了操作转盘的锁定时,通过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当操作转盘被锁定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锁定被解除的操作转盘,则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为更大。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9)上述(7)或(8)的相机中,操作转盘内置于相机主体,且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的外表面,显示部与操作转盘重叠配置,若以第2显示量来显示,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

根据本方式,若将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2显示量来显示,则成为具有规定的外形形状的图像。即,成为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该图像成为如显示操作转盘隐藏的部分的图像。由此,能够强调操作转盘与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形图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10)上述(7)至(9)中的任一个相机中,显示控制部,当将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2显示量来显示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从显示部的边缘逐渐进入来显示,当在进入过程中无法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消失或逐渐退避至第1显示量。

根据本方式,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一边从显示部的边缘逐渐进入,一边以第2显示量来显示。由此,能够更明确显示于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与实际的操作转盘之间的关联性。当在进入过程中无法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向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消失。或逐渐退避至第1显示量。

(11)上述(1)至(10)中的任一个相机中,相机的设定内容包含通过操作转盘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当显示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时,显示控制部除去通过操作转盘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而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而显示于显示部的信息中包含通过操作转盘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但是,当显示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时,除去该信息而显示于显示部。通过操作转盘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能够用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来确认,因此省略显示。由此,能够排除重复显示,从而能够有效利用显示部的显示空间。

(12)上述(1)至(11)中的任一个相机中,当显示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时,显示控制部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布局,而避免相机的设定内容与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重叠显示。

根据本方式,若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则以不与该显示重叠的方式,调整相机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布局。由此,能够容易看清显示部的显示,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3)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检测部,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及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的显示,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且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

根据本方式,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可见性,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4)上述(13)的相机中,操作转盘内置于相机主体,且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的外表面,显示部与操作转盘重叠配置,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

根据本方式,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规定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即,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由此,能够强调操作转盘与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形图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15)上述(14)的相机中,未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显示有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以一定间距在同一圆周上显示有能够选择的设定值的方式。

根据本方式,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表盘部分)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确认当前的设定。另一方面,当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能够选择的设定值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由此,能够轻松地识别通过操作转盘的操作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16)上述(14)的相机中,未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静止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闪烁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

根据本方式,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静止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确认当前的设定。另一方面,当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闪烁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识别通过操作转盘的操作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17)一种相机,其具备:显示部;旋转式操作转盘,设置于显示部的附近;显示控制部;及控制显示部的显示,显示控制部将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且根据操作转盘的操作,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

根据本方式,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操作转盘被操作,则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可见性,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18)上述(17)的相机中,操作转盘内置于相机主体,且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的外表面,显示部与操作转盘重叠配置,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

根据本方式,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具有规定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即,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露出的操作转盘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由此,能够强调操作转盘与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形图像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

(19)上述(18)的相机中,当未操作操作转盘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显示有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操作转盘被操作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以一定间距在同一圆周上显示有能够选择的设定值的方式。

根据本方式,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确认当前的设定。另一方面,当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能够选择的设定值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由此,能够轻松地识别通过操作转盘的操作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20)上述(18)的相机中,未操作操作转盘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静止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操作转盘被操作时的显示方式为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闪烁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

根据本方式,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静止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确认当前的设定。另一方面,当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具有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闪烁显示当前的设定值。由此,能够轻松地识别通过操作转盘的操作能够进行设定变更。

(21)上述(1)至(20)中的任一个相机具备:操作对象设定部,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显示控制部将与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设定的操作对象相应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能够任意地设定操作转盘的操作对象。由此,通过操作转盘能够操作各种功能。当切换了操作对象时,与新设定的操作对象对应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

(22)一种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当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当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或操作转盘被操作时,将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显示部的显示被切换。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在显示部出现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或操作转盘被操作,则放大显示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3)一种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当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尺寸出现在显示部,当在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将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通过锁定操作转盘的动作及解除锁定的动作,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当解除了操作转盘的锁定时,通过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当操作转盘被锁定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则在显示部出现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锁定被解除的操作转盘,则放大显示出现在显示部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4)一种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当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当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或操作转盘被操作时,将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多于第1显示量的第2显示量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显示部的显示被切换。当手指未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或操作转盘被操作,则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为更大。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5)一种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当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当在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将以第1显示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以多于第1显示量的第2显示量来显示。

根据本方式,通过锁定操作转盘的动作及解除锁定的动作,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并且,当解除了操作转盘的锁定时,通过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切换显示部的显示。当操作转盘被锁定时,在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由此,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确认相机的设定状况。若操作转盘的锁定被解除,则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由此,能够预见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锁定被解除的操作转盘,则从显示部的边缘出现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为更大。由此,在操作操作转盘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6)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在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及未检测到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接近时之间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

根据本方式,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手指接触或接近操作转盘,则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可见性,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27)一种相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在设置于操作转盘附近的显示部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在操作操作转盘及未操作操作转盘时之间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

根据本方式,相机的设定内容及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操作操作转盘,则切换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显示方式。由此,能够提高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可见性,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相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数码相机的主视图。

图2是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图3是数码相机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装配有镜头的状态的数码相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拍摄时的使用方式的俯视图。

图6是放大了辅助显示器的设置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整个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使用了后指令转盘的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光圈值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曝光校正量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iso灵敏度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3是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24是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后指令转盘被锁定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在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标记出现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1是表示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2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及进行了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3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4是表示在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5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外周的一部分从边缘出现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6是表示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7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及进行了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8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9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41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42是第6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主视图。

图43是第6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图44是第6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俯视图。

图45是表示未检测到对所有操作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6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7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8是表示检测到对前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9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前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0是表示检测到对顶面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顶面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2是具备检测手指接近后指令转盘的传感器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外观结构]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一例的主视图、后视图及俯视图。并且,图4是装配有镜头的状态的数码相机的俯视图。并且,图5是表示数码的拍摄时的使用方式的俯视图。

在本说明书中,将沿光轴l的方向(图3的z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被摄体侧设为前方向。并且,在与光轴l正交的面上,将沿图像传感器50的长边的方向(图1的x方向)设为横向或左右方向,将沿图像传感器50的短边的方向(图1的y方向)设为纵向或上下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且为无反式数码相机。镜头可换式是指能够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无反式是指没有用于将来自镜头的入射光引导至光学式取景器的反光镜的数码相机,也被称为无反射镜相机。

如图1至图5所示,在相机主体10中具备镜头卡口12、主显示器14、辅助显示器16、电子取景器18及热靴20等。并且,作为操作部件,具备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显示按钮40、模式转盘41及后指令转盘d1等。

《相机主体》

相机主体10具有前后方向的厚度较薄的矩形的箱形状。相机主体10中,一侧(图1中左侧)端部构成为把手部。用户把持把手部而进行释放操作。把手部中,在正面侧设置把手22,在背面侧设置拇指托24。

《镜头卡口》

镜头卡口12为镜头2的安装部。如图1所示,镜头卡口12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正面。镜头2装卸自如地装配于镜头卡口12。镜头卡口12构成为卡口式。

《主显示器》

主显示器14主要使用于图像的显示。如图2所示,主显示器14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主显示器14例如由彩色lcd(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

如上所述,主显示器14主要使用于图像的显示。所显示的图像中,除了已拍摄的图像以外,还包含实时取景图像。实时取景是指实时显示通过图像传感器捕捉的图像的功能。在进行拍摄时,通过实时取景,在主显示器14中能够确认视角、聚焦状态等。

并且,主显示器14也用作gui(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即,在进行各种设定时,在主显示器14中显示设定画面,在该设定画面上进行各种设定。

《辅助显示器》

辅助显示器16为显示部的一例。辅助显示器16主要使用于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器。辅助显示器16由与主显示器14相比小型的显示器构成。

如图3所示,辅助显示器16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尤其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在相机主体10的顶面上,设置于把手部侧的端部。辅助显示器16中,其显示面构成相机主体10的顶面的一部分。

助显示器16的显示面具有长方形状,其短边与光轴l平行地配置。更具体而言,短边沿前后方向(z方向)配置,且长边沿横向(x方向)配置。

如上所述,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关于具体的显示内容,将进行后述。

《电子取景器》

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viewfinder)18为内置有lcd的电子式取景器。如图2所示,电子取景器18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上部(所谓的军舰部),在背面设置目镜部。

《热靴》

热靴20为外置闪光灯的安装部。如图3所示,热靴2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

《操作部件》

在相机主体10中,作为操作部件,具备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显示按钮40、模式转盘41及后指令转盘d1等。

<快门按钮>

快门按钮3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顶面(上表面),且配置于把手部侧。快门按钮30由所谓的包括半按及全按的两档式开关构成。若半按快门按钮30,则执行拍摄准备,即进行ae、af及awb等各处理。而且,之后,若全按,则进行实际拍摄,即进行记录用图像的读取。另外,ae为automaticexposure(自动曝光)的缩写,是指相机自动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而确定适度曝光的功能。并且,af为automaticfocus(自动聚焦)的缩写,是指相机自动测量与被摄体的距离而对准焦点的功能。并且,awb为automaticwhitebalance(自动白平衡)的缩写,是指相机自动判断光的状况并再现适当的颜色状态的功能。

<电源杆>

电源杆31与快门按钮30同轴上配置。电源杆31由旋转式杆构成。若将电源杆31旋转到开启位置,则开启数码相机1的电源,若旋转到关闭位置,则关闭数码相机1的电源。

<播放按钮>

播放按钮34为将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播放模式的按钮。播放按钮34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主显示器14的上方。在数码相机1的模式设定为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播放按钮34,则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播放模式。若设定为播放模式,则最后拍摄的图像显示于主显示器14。

另外,从播放模式切换到摄影模式的功能分配于快门按钮30。在设定为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快门按钮30,则数码相机1的模式切换为摄影模式。

<删除按钮>

删除按钮35为命令删除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已摄影图像的按钮。删除按钮35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主显示器14的上方。在将已摄影图像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状态下,若按下删除按钮35,则确认删除的画面显示于主显示器14。若按照主显示器14的显示命令执行删除,则播放中的已摄影图像从存储卡中被删除。

<af锁定按钮>

af锁定按钮36为命令锁定聚焦的按钮。如图2所示,af锁定按钮36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拇指托24的附近。若按下af锁定按钮36,则聚焦被锁定。

<ae锁定按钮>

ae锁定按钮37为命令锁定曝光的按钮。如图2所示,ae锁定按钮37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且配置于拇指托24的附近。若按下ae锁定按钮37,则曝光被锁定。

<菜单按钮>

菜单按钮38为将菜单画面调出到主显示器14的按钮。菜单按钮38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通过按压该菜单按钮38,在主显示器14中显示菜单画面。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能够从该菜单画面调出。

菜单按钮38也作为确定(ok)按钮而发挥功能。确定(ok)按钮是指对选择事项、确认事项等命令确定(ok)的按钮。

<选择按钮>

选择按钮39由以菜单按钮38为中心配置于同一圆上的上下左右4个按钮构成。对各按钮分配与数码相机1的设定状况相应的功能。例如,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播放模式时,在图2中,对右方向的按钮分配1帧前进功能,对左方向的按钮分配1帧后退功能。并且,对上方向的按钮分配景物拉近功能,对下方向的按钮分配景物推远功能。并且,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时,在图2中,对右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白平衡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对左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自拍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并且,对上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af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功能,对下方向的按钮分配调出连拍模式的设定画面的功能。而且,当在主显示器14中调出了各种设定画面时,作为在画面上使光标向各方向移动的按钮而发挥功能。

<显示按钮>

显示按钮40为命令切换主显示器14的显示的按钮。显示按钮40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在设定为播放模式或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显示按钮40,则切换主显示器14的显示。例如,在设定为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显示按钮40,则主显示器14中所显示的图像的摄影条件、直方图等与图像重叠显示。并且,例如,在设定为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显示按钮40,则摄影条件、直方图等各种信息与实时取景图像重叠显示。

显示按钮40也作为返回(back)按钮而发挥功能。返回(back)按钮为命令将主显示器14的显示返回到前一状态的按钮。例如,在各种设定画面显示于主显示器14的状态下,若按下显示按钮40,则能够将主显示器14的显示返回到前一状态。由此,能够取消选择事项、确认事项等。

<模式转盘>

模式转盘41为设定摄影模式的转盘。在模式转盘41的顶面,在表盘部分“p”、“s”、“a”、“m”等各记号以一定的间隔显示于同一圆周上。记号“p”表示程序,记号“s”表示快门速度优先,记号“a”表示光圈优先,记号“m”表示手动。

在此,程序是指在将曝光保持为一定的状态下能够变更光圈值(f值)与快门速度的组合的模式。是指所谓的能够程序偏移的摄影模式。

快门速度优先是指相机自动确定相对于用户所选择的快门速度成为适度曝光的光圈值的模式。

光圈优先是指相机自动确定相对于用户所选择的光圈值成为适度曝光的快门速度的模式。

手动是指用户选择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的模式。

模式转盘41构成为对指标41a能够在各记号的位置上进行卡止。若使记号“p”与指标41a对齐,则摄影模式设定为程序。若使记号“s”与指标41a对齐,则摄影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若使记号“a”与指标41a对齐,则摄影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若使记号“m”与指标41a对齐,则摄影模式设定为手动。

在图3中示出了摄影模式设定为快门速度优先时的例子。在该情况下,记号“s”与指标41a对齐。

<后指令转盘>

后指令转盘d1为操作转盘的一例。后指令转盘d1内置于相机主体10且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10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配置成外周的一部分露出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更具体而言,配置于背面的右上角。该位置为能够用把持相机主体10的把手部的右手的拇指进行操作的位置。

图6是放大了辅助显示器的设置部的俯视图。

在俯视观察相机主体10时,后指令转盘d1配置于辅助显示器16的下方。换言之,辅助显示器16重叠配置于后指令转盘d1的上方。并且,后指令转盘d1配置成其旋转轴d1o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面正交。换言之,后指令转盘d1具有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面交叉的方向的旋转轴d1o。而且,后指令转盘d1中,其旋转轴d1o配置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面内。换言之,辅助显示器16配置于后指令转盘d1的轴上。

如此配置的后指令转盘d1中,从相机主体10的外表面露出的部分设置于辅助显示器16的附近。如图6所示,附近是指辅助显示器16与后指令转盘d1相邻配置的程度的距离关系。

后指令转盘d1具有圆盘形状,在其外周上沿周向周期性地设置用于防滑的凹凸。

后指令转盘d1设置成能够进行无限旋转操作,且设置成能够进行双向旋转操作。即,后指令转盘d1设置成以旋转轴d1o为中心能够向顺时针旋转方向r-进行无限旋转操作,且设置成能够向逆时针旋转方向r+进行无限旋转操作。另外,将顺时针旋转方向r-设为负旋转方向,将逆时针旋转方向r+设为正旋转方向。

并且,后指令转盘d1具有棘爪机构,且构成为能够以一定的角度间隔进行卡止。卡止是指伴随咬合感而使旋转停止的功能。这种棘爪机构为已知的技术,因此对其具体结构省略说明。

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由操作检测部d1a检测(参考图8)。操作检测部d1a检测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方向及操作量并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操作检测部d1a例如由旋转编码器等检测机构检测。

通过后指令转盘d1操作的对象根据数码相机1的状态而自动切换。例如,在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当选择了程序模式时,分配程序偏移的功能。并且,当设定为播放模式时,分配缩放播放中的图像的功能。并且,当使用主显示器14进行各种设定时,分配变更设定值的功能。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详述。

在后指令转盘d1中设置有触摸传感器d1b(参考图8)。触摸传感器d1b为检测部的一例。触摸传感器d1b检测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并将该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

[整个控制系统]

图7是表示数码相机的整个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数码相机1具有图像传感器50、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2、快门54、快门驱动部56、模拟信号处理部58、图像数据输入部60、工作存储器62、数据存储器64、数字信号处理部66、记录控制部68、主显示器驱动部70、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操作部74及系统控制器80等。

图像传感器50将经由镜头2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图像传感器50中使用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dcoupleddevice(电耦合器件))及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公知的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2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驱动图像传感器50。

快门54由方形的焦平面快门构成,且配置于图像传感器50的正前方。另外,图1示出了快门全开的状态。

快门驱动部5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驱动快门54。

模拟信号处理部58读取从图像传感器50输出的信号,且实施相关双采样处理及放大处理等所需的信号处理。并且,模拟信号处理部58将实施了所需的信号处理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

图像数据输入部6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读取从模拟信号处理部58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所读取的1张份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工作存储器62。

工作存储器62用作工作用存储器。数据存储器64由eeprom(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且存储有控制等所需的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部66对读取到工作存储器62中的图像数据实施同步化处理、白平衡校正、伽马校正、轮廓校正等所需的信号处理,且生成包括亮度数据(y数据)及色差数据(cr、cb数据)的规定的图像数据。

记录控制部68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访问存储卡78,且对数据进行读写。通过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卡78。

主显示器驱动部70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驱动主显示器14。

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80的指令驱动辅助显示器16。

操作部74包含快门按钮30、电源杆31、播放按钮34、删除按钮35、af锁定按钮36、ae锁定按钮37、菜单按钮38、选择按钮39、显示按钮40、模式转盘41及后指令转盘d1等,且将与各操作部件的操作相应的信号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

系统控制器80为控制数码相机1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系统控制器80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即,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而发挥功能。

系统控制器80也作为镜头2的控制部而发挥功能。系统控制器80经由镜头2所具备的镜头驱动部2a控制镜头2的动作。镜头2具备光圈及聚焦透镜等。镜头驱动部2a具备驱动光圈的光圈驱动部及驱动聚焦透镜的聚焦透镜驱动部等。

从拍摄到记录为止的处理大致如下。

通过全按快门按钮30而从图像传感器50输出的信号首先读取到模拟信号处理部58。然后,在该模拟信号处理部58中,实施规定的模拟信号处理之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

从模拟信号处理部58输出的信号经由图像数据输入部60读取到工作存储器62。然后,从工作存储器62附加于数字信号处理部66。

数字信号处理部66对所附加的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并生成记录用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临时存储于工作存储器62之后,转换为规定的记录用格式,并经由记录控制部68存储于存储卡78。

[使用了后指令转盘的操作系统]

《结构》

图8是表示使用了后指令转盘的操作系统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使用了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检测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的操作检测部d1a、检测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触摸传感器d1b、设定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对象的操作对象设定部110、根据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变更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110设定的选项的设定的设定变更部112及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构成。

<操作检测部>

操作检测部d1a检测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即,检测其操作方向及操作量。以1个咬合单位来检测操作量。即,将1个咬合份的旋转操作作为1来进行检测。因此,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2个咬合份时,操作量成为+2。并且,当顺时针方向旋转2个咬合份时,操作量成为-2。操作检测部d1a例如由旋转编码器等检测机构构成。若检测到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则操作检测部d1a将该信息,即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方向及操作量的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

<触摸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d1b为检测部的一例。触摸传感器d1b检测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若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触摸传感器d1b将该信息输出至系统控制器80。

<操作对象设定部>

操作对象设定部110设定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对象。如上所述,通过后指令转盘d1操作的对象根据数码相机1的状态而自动切换。操作对象设定部110执行该切换的处理。

当数码相机1为播放模式时,对后指令转盘d1分配缩放播放中的图像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若使后指令转盘d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图像被放大,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图像被缩小。

并且,当使用主显示器14进行各种设定时,对后指令转盘d1分配变更设定值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若使后指令转盘d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设定值提升,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设定值降低。

而且,当数码相机1为摄影模式时,对后指令转盘d1分配与模式相应的功能。

具体而言,当为程序模式时,分配程序偏移功能。即,分配在将曝光保持一定的状态下变更光圈值(f值)与快门速度的组合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若使后指令转盘d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快门速度提升(光圈值降低),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快门速度降低(光圈值提升)。

并且,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分配变更快门速度的设定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若使后指令转盘d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快门速度提升,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快门速度降低。

并且,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分配变更光圈值的设定的功能。在该情况下,若使后指令转盘d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光圈值提升,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光圈值降低。

并且,当为手动模式时,分配变更快门速度或光圈值的设定的功能。变更哪一选项的设定是根据用户的设定。

数据存储器64存储有规定了根据数码相机1的状态而分配的功能的表格。操作对象设定部110参考该表格设定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对象。

另外,操作对象设定部110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提供操作对象设定部110的功能。

<设定变更部>

设定变更部112根据后指令转盘d1的操作,变更通过操作对象设定部110设定的操作对象的设定。例如,在分配变更快门速度的设定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后指令转盘d1时,根据该旋转量(操作量)而提升快门速度。并且,例如,在分配变更光圈值的设定的功能的情况下,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后指令转盘d1时,根据该旋转量(操作量)而降低光圈值。

设定变更部112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提供设定变更部112的功能。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为显示控制部的一例。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经由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2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及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具体而言,当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仅将相机的设定内容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此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以第1尺寸出现在规定位置上。

在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放大显示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1)非接触时的显示

图9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上所述,当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在辅助显示器16中仅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将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作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显示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的信息i1、当前设定的光圈值的信息i2、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信息i3及当前的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4。

另外,在图9中示出了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值为f5.6、iso灵敏度为iso400及可拍摄张数为99张时的例子。

这些信息以规定的布局显示。即,各信息在规定的位置上以规定的尺寸显示。在本例中,将画面等分为4个部分,且均等地显示各信息。

(2)接触时的显示

图1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上所述,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将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接触时显示方式”。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由俯视观察了常规旋转式操作转盘的图像构成,且由具有圆形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为了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观接近,在外周部分赋予了凹凸。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在内部(表盘部分)显示有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变更的选项的当前的设定值。图10示出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变更的选项为快门速度的情况,且示出了当前的快门速度的设定值为1/60秒时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图形图像id1在具有圆形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的内部显示为1/60。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以第1尺寸显示于规定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显示于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轴d1o同轴上,且以小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尺寸来显示。

当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轴d1o为基点,一边逐渐放大直径,一边出现。即,以动态图像来显示一边逐渐变大一边出现的情况。由此,能够将用户的注意引向辅助显示器16。

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由此,能够避免相机的设定内容ic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

(3)操作时的显示

图1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也成为相同的显示。将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及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操作时显示方式”。

在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放大显示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将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此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轴d1o为基准,一边逐渐放大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外径,一边放大至第2尺寸。即,以动态图像来显示逐渐放大。由此,能够将用户的注意引向辅助显示器16。并且,由此,能够更明确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图形图像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之间的关联性。

放大至第2尺寸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其外径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径大致一致。因此,如图11所示,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图像成为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10露出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而且,该图像成为如显示有后指令转盘d1隐藏的部分的图像。由此,能够强调后指令转盘d1与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图形图像id1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助于直观操作性。

另外,当在放大过程中无法检测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图形图像id1的放大被中止,并恢复为第1尺寸。在该情况下,逐渐缩小而恢复为第1尺寸。另外,可以删除图形图像本身的显示。

并且,当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也进行旋转。在该情况下,旋转显示外周的凹凸部分。由此,能够更明确正在操作。

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被放大,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由此能够避免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与相机的设定内容ic重叠显示。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及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来自设置于后指令转盘d1的触摸传感器d1b的输出及来自操作检测部d1a的输出,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并且,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获取显示中所需的信息,并且以所获取的信息以规定的布局显示的方式,控制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的功能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而被提供。即,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作为系统控制器80的一功能,提供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的功能。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方法》

图12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若投入数码相机1的电源,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在辅助显示器16中以非接触时显示方式显示信息(步骤s10)。即,如图9所示,仅将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触摸传感器d1b的输出,判定手指是否接触到后指令转盘d1。即,判定有无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步骤s11)。

若判定为没有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数码相机1的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12)。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未关闭,则返回步骤s11的处理,并判定有无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步骤s11)。在该情况下,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继续非接触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若判定为有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接触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13)。即,如图10所示,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当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一边从点的状态逐渐放大直径,一边显示为规定尺寸(第1尺寸)。

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触摸传感器d1b的输出,判定手指是否持续触碰到后指令转盘d1。即,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步骤s14)。

若判定为接触的检测没有持续,则返回步骤s10的处理,并将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切换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在该情况下,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一边逐渐缩小,一边消失。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接触的检测持续,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接着根据来自操作检测部d1a的输出,判定后指令转盘d1是否被旋转操作(步骤s15)。

若判定为进行了旋转操作,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操作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17)。即,如图11所示,放大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此时,一边逐渐放大直径,一边放大至规定尺寸(第2尺寸)。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未进行旋转操作,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接着判定自接触检测开始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16)。即,判定是否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另外,作为判定基准的“一定时间”为预先规定的时间,例如为2秒。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计数自接触的检测开始的经过时间。

若判定为自接触检测开始未经过一定时间,则返回步骤s14的处理,并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在该情况下,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继续接触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自接触检测开始经过了一定时间,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操作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17)。即,如图11所示,放大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此时,一边逐渐放大直径,一边放大至规定尺寸(第2尺寸)。另外,当在放大过程中无法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图形图像id1的放大被中止。在该情况下,逐渐缩小而恢复为第1尺寸。

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触摸传感器d1b的输出,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步骤s18)。

若判定为接触的检测没有持续,则返回步骤s10的处理,并将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切换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在该情况下,可以切换显示方式,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切换显示方式。即,即便无法检测到接触,接触时显示方式也维持一定时间,然后,可以切换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并且,当切换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时,也可以一边逐渐缩小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一边消失。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接触的检测持续,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数码相机1的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19)。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未关闭,则返回步骤s18的处理,并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步骤s18)。在该情况下,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继续操作时显示方式下的显示。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及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当不操作后指令转盘d1时,仅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因此能够较大地显示各选项的信息,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当操作后指令转盘d1时,该图形图像id1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使用了后指令转盘d1的设定。并且,当操作后指令转盘d1时,在触碰了后指令转盘d1的阶段,在辅助显示器16中以规定的方式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因此容易将注意引向辅助显示器16,即便是初次使用的用户,也能够毫无困惑地进行操作。而且,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图形图像id1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10露出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因此能够一眼掌握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变形例]

《相机的设定内容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信息,显示有快门速度、光圈值、iso灵敏度及可拍摄张数的信息,但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信息来显示的信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能够将闪光灯的设定信息、闪光灯的调光校正量的信息、微观模式的设定信息、连拍模式的设定信息、白平衡的设定信息、af模式的设定信息、图像尺寸的设定信息、画质的设定信息及手抖校正的设定信息等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信息来显示。

另外,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相机的设定内容中优选至少包含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

并且,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根据摄影模式而自动切换时,优选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能够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包含于相机的设定内容。例如,在作为能够选择的摄影模式而备有程序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及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设为如下,即,当为程序模式时分配程序偏移功能,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分配设定快门速度的功能,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分配设定光圈值的功能,当为手动模式时分配设定快门速度的功能。在该情况下,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相机的设定内容中至少包含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的信息。

《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变形例》

在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来显示的信息中包含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的情况下,当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时,可以从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来显示的信息中除去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的信息。

例如,在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而显示快门速度、光圈值、iso灵敏度及可拍摄张数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设为快门速度。在该情况下,当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时,从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来显示的信息中除去快门速度的信息。即,将光圈值、iso灵敏度及可拍摄张数的信息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的信息来显示。

图13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该图示出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例子。

如图13所示,在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当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时,从相机的设定内容ic中除去快门速度的设定值的信息。即,仅将光圈值的设定值的信息i2、iso灵敏度的设定值的信息i3及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4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ic来显示。

由此,能够排除重复的显示,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空间。即,能够较大地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从而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

另外,当不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时,包含快门速度的设定值的信息将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参考图9)。

《非接触时显示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当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仅将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结构,但也可以显示成为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的基点的标记。

图14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如图14所示,预先显示有作为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的基点的标记md1。在本例中,由缩小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图形来构成标记md1。在该情况下,以大致为圆的图形来构成标记md1。

当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以该标记md1为基点,使图形图像id1一边逐渐放大,一边出现。由此,能够预先掌握可以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及其显示位置,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并且,标记md1较小地显示,因此也不会损害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的可见性。

《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作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而显示的图像由具有圆形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来构成,并且在其内部显示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变更的选项的当前的设定值的结构,但作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而显示的图像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图15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该图示出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另一例。尤其,该图示出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例子。

图16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该图形图像id1由模仿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构成。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以俯视观察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常规快门速度转盘是指在顶面的表盘部分能够选择的快门速度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的转盘。

如此,当以模仿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时,也显示指标的图形图像ii1。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9点的位置上显示指标的图形图像ii1。当为该例时,当前的设定为1/60秒。另外,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用指标来指示,且强调显示有当前的设定值。即,以大于其他数值的尺寸来显示。

图17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光圈值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光圈值时,该图形图像id1能够由模仿了常规光圈值的设定转盘的图像构成。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以俯视观察了常规光圈值的设定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常规光圈值的设定转盘是指在顶面的表盘部分能够选择的光圈值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的转盘。

图18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曝光校正量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曝光校正量时,该图形图像id1能够由模仿了常规曝光校正转盘的图像构成。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以俯视观察了常规曝光校正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常规曝光校正转盘是指在顶面的表盘部分能够选择的曝光校正量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的转盘。

图19是表示通过后指令转盘设定的选项为iso灵敏度时的图形图像的一例的图。

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iso灵敏度时,该图形图像id1能够由模仿了常规iso灵敏度转盘的图像构成。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以俯视观察了常规iso灵敏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常规iso灵敏度转盘是指在顶面的表盘部分能够选择的iso灵敏度以一定间距显示于同一圆周上的转盘。

〔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手指触碰后指令转盘d1,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而且,若一定时间以上持续触碰,或进行旋转操作,则从边缘出现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较大地显示。

只有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不同,数码相机的结构本身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因此,在此,仅对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由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控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及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1)非接触时的显示

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情况相同。即,如图9所示,仅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将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非接触时显示方式”。

(2)接触时的显示

图2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20所示,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一部分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将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接触时显示方式”。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由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相同的尺寸的圆形状的图像构成,且在其内部显示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图20示出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例子,且示出了当前的设定值为1/60秒时的例子。另外,在图20中,由一点虚线表示的部分为出现在显示区域外的部分。即,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仅整体的一部分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离后指令转盘d1的设置部位最近的边的边缘出现。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设置于背面,因此辅助显示器16的背面侧的边成为离后指令转盘d1最近的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构成边缘的4个边中的背面侧的边的边缘出现。

当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边缘出现时,一边从边缘逐渐进入,一边出现。以动态图像来显示该情况。在图20中,由虚线表示的圆弧表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情况。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方向(进入的行进方向)为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边缘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背面侧的边的边缘出现。因此,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一边沿光轴向前方向移动(进入),一边逐渐显现其姿态。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沿通过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中心且与背面侧的边正交的直线移动,并从边缘出现。

如上所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一部分从边缘出现。因此,若一边向前方向移动一边从边缘逐渐显现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一定量,则停止其移动。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如图20所示,若显示大致整体的1/3左右,则图形图像id1的移动停止。将此时的显示量设为第1显示量。换言之,显示量是指图形图像id1的整体中实际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面的比例。

如此,若触碰后指令转盘d1,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边缘逐渐出现来显示。由此,能够将用户的注意引向辅助显示器16。

另外,当删除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时,从边缘逐渐退避而消失。

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由此,能够避免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与相机的设定内容ic重叠显示。

另外,在本例中,为了避免重复显示,从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中删除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信息。即,从相机的设定内容ic中删除快门速度的设定值的信息后进行显示。

(3)操作时的显示

图2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也成为相同的显示。将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及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操作时显示方式”。

在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向前方向进入并较大地显示。在图21中,由虚线表示的圆弧表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移动的情况。

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使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向前方向进入,并停止在规定位置上。该位置为显示于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同轴上的位置。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显示于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同轴上,由此以多于第1显示量的第2显示量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如上所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由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相同的尺寸的图像构成,因此通过显示于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同轴上,该图像成为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10露出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

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边缘进一步进入来显示,则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由此,能够避免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与相机的设定内容ic重叠显示。

另外,当在进入过程中无法检测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图形图像id1的进入被中止,并恢复为第1显示量。在该情况下,逐渐退避而恢复为第1显示量。另外,也可以不恢复为第1显示量,而删除图形图像本身的显示。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显示。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地,关于相机的设定内容ic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另外,在显示有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情况下,当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行旋转。由此,能够更明确正在操作。

并且,当删除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时,从边缘逐渐退避而消失。

[变形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进行说明的各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非接触时显示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当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仅将相机的设定内容ic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结构,但也可以在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位置上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外周的一部分。

图22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如图22所示,在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位置上显示有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外周的一部分。由此,能够预先掌握可以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及其出现位置,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并且,图形图像仅外周的一部分显示,因此不会损害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的可见性。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具备锁定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部,并根据该锁定部的锁定状况,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结构]

图23及图24分别为适用了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后视图及俯视图。

如图23及图24所示,数码相机1具备锁定后指令转盘d1的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

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为锁定部的一例。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设置于后指令转盘d1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与后指令转盘d1并列设置于相机主体10的背面。

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由滑动式开关构成。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设置成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滑动。若将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设置于锁定位置,则对系统控制器80命令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另一方面,若将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设置于解锁位置,则对系统控制器80命令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解除。

若命令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则系统控制器80电子锁定后指令转盘d1。即,即便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也使该操作为无效。在该情况下,后指令转盘d1成为空转。

被电子锁定的后指令转盘d1通过将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dl1设置于解锁位置来解除锁定。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当后指令转盘d1被锁定时,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

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此时,图形图像id1以较小的第1尺寸显示。

在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放大显示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以下,分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1)锁定时的显示

图25是表示后指令转盘被锁定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当后指令转盘d1被锁定时,在辅助显示器16中仅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将后指令转盘d1被锁定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锁定时显示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作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显示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的信息i1、当前设定的光圈值的信息i2、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的信息i3及当前的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4。

另外,在图25中,示出了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值为f5.6、iso灵敏度为iso400及可拍摄张数为99张时的例子。

这些信息以规定的布局显示。即,各信息在规定的位置上以规定的尺寸显示。在本例中,将画面等分为4个部分,并均等地显示各信息。

(2)锁定解除时的显示

图26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将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锁定解除时显示方式”。

另外,锁定解除时显示方式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相同。即,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在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旋转轴d1o同轴上以第1尺寸显示。

(3)接触时的显示

图27是表示在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27所示,在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放大显示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将在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称为“锁定解除且接触时显示方式”。

另外,锁定解除且接触时显示方式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相同。即,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10露出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

当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行旋转。由此,能够更明确正在操作。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方法》

图28及图29是表示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若投入数码相机1的电源,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后指令转盘d1是否锁定(步骤s30)。

若判定为后指令转盘d1锁定,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锁定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31)。即,如图25所示,仅将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数码相机1的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32)。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未关闭,则返回步骤s30的处理,并判定后指令转盘d1是否锁定。

在步骤s30中,若判定为后指令转盘d1未锁定,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锁定解除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40)。即,如图26所示,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触摸传感器d1b的输出,判定有无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步骤s41)。

若判定为没有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数码相机1的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42)。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未关闭,则返回步骤s41的处理,并判定有无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步骤s41)。

在步骤s41中,若判定为有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以锁定解除且接触时显示方式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信息(步骤s43)。即,如图27所示,放大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并以第2尺寸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然后,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步骤s44)。

若判定为持续检测到接触,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判定数码相机1的电源是否关闭(步骤s45)。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关闭,则结束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数码相机1的电源未关闭,则返回步骤s44的处理,并判定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是否持续(步骤s44)。

在步骤s44中,若判定为没有持续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返回步骤s40,并将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切换为锁定解除时显示方式(步骤s40)。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根据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状态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并且,当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时,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当后指令转盘d1被锁定时,表示用户没有使用后指令转盘d1的意愿。因此,在该情况下,通过从辅助显示器16中排除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显示,能够良好地确保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可见性。另一方面,当解除了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时,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因此在通过后指令转盘d1进行操作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并且,当未触碰后指令转盘d1时,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较小地显示,因此不会妨碍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可见性。

[变形例]

在上述第1或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进行说明的各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锁定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

可以设为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出现规定的标记的结构。该标记为作为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的基点的标记。在该情况下,设为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以标记为基点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的结构。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以第1尺寸出现。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当检测到接触的情况下,当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以第1尺寸出现时,若进一步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放大至第2尺寸来显示。以下,根据图30至图32对该情况下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例进行说明。

图30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标记出现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在本例中,以缩小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图形来构成标记md1。由于标记md1较小,因此不会损害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可见性。

图31是表示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31所示,当检测到接触时,以标记md1为基点,使图形图像id1出现。此时,以标记md1为基点,一边逐渐放大外径,一边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而且,最终以第1尺寸来显示。

图32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及进行了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在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之后,当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或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放大图形图像id1并以第2尺寸来显示。

〔第4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而且,在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接触,则从边缘出现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较大地显示。

只有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不同,数码相机的结构本身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因此,在此,仅对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由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控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状态及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1)锁定时的显示

后指令转盘d1被锁定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情况相同。即,如图25所示,仅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

(2)锁定解除时的显示

图33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33所示,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一部分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另外,该显示方式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相同。

(3)接触时的显示

图34是表示在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34所示,在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中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向前方向进入并较大地显示。另外,该显示方式与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方式相同。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显示。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地,关于相机的设定内容ic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操作性。

[变形例]

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进行说明的各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

《锁定解除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变形例》

可以设为若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的id1的外周的一部分从边缘出现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设为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进入来显示的结构。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以第1显示量来显示。设为如下结构,即,在检测到接触的情况下,当以第1显示量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时,若进一步一定时间以上持续检测到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以第2显示量显示的结构。以下,根据图35至图37对该情况下的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例进行说明。

图35是表示后指令转盘的锁定被解除时使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外周的一部分从边缘出现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35所示,当后指令转盘d1的锁定被解除时,使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的id1的外周的一部分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

图36是表示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当检测到接触时,使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以第1显示量来显示。

图37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及进行了旋转操作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然后,当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或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接触时,使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以第2显示量来显示。

〔第5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预先在辅助显示器中显示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在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及未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之间切换显示方式。

只有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不同,数码相机的结构本身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因此,在此,仅对向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方法(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由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控制。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114根据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的检测结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1)非接触时的显示

图38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另外,该图示出了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时的例子。

如图38所示,在辅助显示器16中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及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相机的设定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中,作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显示当前设定的光圈值的信息i2、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的信息i3、当前的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4及当前设定的摄影模式的信息i5。

另外,在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中不包含快门速度的信息是因为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相机的设定内容ic显示除去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以外的选项的信息。因此,例如,当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光圈值时,除去光圈值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

在图38中示出了当前设定的摄影模式为快门速度优先、光圈值为f5.6、iso灵敏度为iso400及可拍摄张数为99张时的例子。

另外,关于摄影模式的信息i5,显示按照每一模式准备的图标。关于图标,如图38所示,在矩形框内显示表示各模式的一个英文字母。字母例如当为程序模式时显示为p,当为快门速度优先模式时显示为s,当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显示为a,当为手动模式时显示为m。

相机的设定内容ic在空白位置上以规定的布局显示。

《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由具有延长从相机主体10露出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圆弧状的外形形状的图像构成。该图像成为补全后指令转盘d1隐藏的部分的图像。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在其内部显示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设定值。在本例中,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为快门速度,因此显示快门速度的当前的设定值。图38示出了当前的快门速度的设定值为1/60秒时的例子。

如此,通过由在构成外形的图形的内部显示有当前的设定值的方式的图形来构成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能够轻松地确认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当前的设定。

(2)接触时的显示

图39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图39所示,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切换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显示方式。

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时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通过操作后指令转盘d1,由表示能够设定变更的图像构成。

在本例中,以模仿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即,以俯视观察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

如此,通过以模仿了常规快门速度转盘的图像来构成图形图像id1,用户通过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对后指令转盘d1进行操作,能够一眼掌握可进行设定变更。并且,通过切换显示方式,能够将用户的注意引向辅助显示器16。

尤其在本例中,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外径与实际的后指令转盘d1的外径大致一致,因此通过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对后指令转盘d1进行操作,能够轻松地掌握可进行设定变更。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若触碰后指令转盘d1,则切换显示于辅助显示器16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显示方式。由此,在操作后指令转盘d1时,能够一边使用辅助显示器16,一边简单地进行设定。并且,通过显示的切换来引起用户的注意,因此即便是初次使用的用户,也毫无困惑地进行操作。

[变形例]

《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的变形例》

图40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当为本例时,若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则显示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内部的当前的设定值闪烁。

即,当为本例时,当未检测到接触时,内部的设定值静止显示,若检测到接触,则内部的设定值闪烁显示。

由此,能够从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掌握可进行后指令转盘d1的设定变更的情况。

图41是表示未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当为本例时,当前的设定值在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内部显示于括号内。

如此,通过将当前的设定值显示于括号内,能够掌握设定被固定。

另外,当为本例时,若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则括号被除去。即,成为图38所示的显示。

《切换动作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切换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显示方式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若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切换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显示方式的结构。

〔第6实施方式〕

能够具备多个操作转盘。以下,对在相机主体中具备多个操作转盘时的例子进行说明。

《结构》

图42、图43及图44分别为第6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主视图、后视图及俯视图。

如图42至图4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在辅助显示器16的附近设置有多个操作转盘。具体而言,作为第1操作转盘,在相机主体10的背面设置有后指令转盘d1。并且,作为第2操作转盘,在相机主体10的正面设置有前指令转盘d2。而且,作为第3操作转盘,在相机主体10的顶面设置有顶面指令转盘d3。均设置于辅助显示器16的附近。

在此,如图42至图44所示,附近是指辅助显示器16与操作转盘相邻配置的程度的距离关系。

通过将各操作转盘配置于辅助显示器16的附近,提高两者的连关性,从而能够提供更良好的操作性。即,能够在操作转盘的附近确认设定,因此能够减少视线移动,并能够提供无压力的良好的操作性。并且,也能够实现直观操作。

后指令转盘d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后指令转盘d1相同。后指令转盘d1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设置于后方。

前指令转盘d2设置于把手22的上端部。前指令转盘d2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设置于前方。前指令转盘d2的结构与后指令转盘d1的结构相同。即,能够进行双向旋转操作,且具备棘爪机构。并且,其接触由触摸传感器检测。

顶面指令转盘d3在相机主体10的顶面上设置于把手部侧的端部。顶面指令转盘d3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设置于右侧。顶面指令转盘d3除了设置成整体露出这一点以外,与后指令转盘d1的结构相同。即,能够进行双向旋转操作,且具备棘爪机构。并且,其接触由触摸传感器检测。

除了具备多个操作转盘这一点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辅助显示器的显示》

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根据对各操作转盘的接触的检测及各操作转盘的操作来切换。以下,对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的切换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以对后指令转盘d1分配设定快门速度的功能,对前指令转盘d2分配设定iso灵敏度的功能,对顶面指令转盘d3分配设定曝光校正量的功能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1)非接触时的显示

图45是表示未检测到对所有操作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如上所述,当未检测到手指对所有操作转盘的接触时,在辅助显示器16中仅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作为数码相机1的设定内容ic的信息,显示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的信息i1、当前设定的光圈值的信息i2、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的信息i3、当前的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4、当前的摄影模式的信息i5、当前的曝光校正量的信息i6及当前的电池剩余电量的信息i7。

这些信息以规定的布局显示。即,各信息在规定的位置上以规定的尺寸显示。

(2)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显示

(a)检测接触时

图46是表示检测到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若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由模仿了后指令转盘d1的图像构成,且由圆形状的图像构成。在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内部显示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变更的选项的设定值。

如上所述,对后指令转盘d1分配设定快门速度的功能。因此,在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的内部显示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图46示出了当前设定的快门速度为1/60秒时的例子。

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后指令转盘d1的附近的边缘出现。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后指令转盘d1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配置于后方。因此,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后方的边缘(后方的边)出现。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后方的边缘以第1显示量来出现。该显示量为显示大致整体的1/3左右的量。

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

并且,若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则也切换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ic而显示的选项。即,除去通过后指令转盘d1设定的选项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因此,当为本例时,除去快门速度的设定值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由此,能够排除重复显示。

(b)操作时的显示

图47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后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时也成为相同的显示。

在检测到手指对后指令转盘d1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后指令转盘d1被旋转操作,则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的后指令转盘d1的图形图像id1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较大地显示。

由此,能够一边观察辅助显示器16,一边使用后指令转盘d1而简单地进行快门速度的设定。

(3)检测到对前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显示

(a)检测接触时

图48是表示检测到对前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若检测到手指对前指令转盘d2的接触,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

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由模仿了前指令转盘d2的图像构成,且由圆形状的图像构成。在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的内部显示通过前指令转盘d2设定变更的选项的设定值。

如上所述,对前指令转盘d2分配设定iso灵敏度的功能。因此,在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的内部显示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图48示出了当前设定的iso灵敏度为iso400时的例子。

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从前指令转盘d2的附近的边缘出现。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前指令转盘d2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配置于前方。因此,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从辅助显示器16的前方的边缘(前方的边)出现。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从前方的边缘以第1显示量来出现。该显示量为显示大致整体的1/3左右的量。

若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

并且,若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则也切换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ic而显示的选项。即,除去通过前指令转盘d2设定的选项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因此,当为本例时,除去iso灵敏度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由此,能够排除重复显示。

(b)操作时的显示

图49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前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旋转操作了前指令转盘d2时也成为相同的显示。

在检测到手指对前指令转盘d2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旋转操作前指令转盘d2,则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的前指令转盘d2的图形图像id2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较大地显示。

由此,能够一边观察辅助显示器16,一边使用前指令转盘d2而简单地进行iso灵敏度的设定。

(4)检测到对顶面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显示

(a)检测接触时

图50是表示检测到对顶面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

若检测到手指对顶面指令转盘d3的接触,则在辅助显示器16中出现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

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由模仿了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像构成,且由圆形状的图像构成。在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的内部显示通过顶面指令转盘d3设定变更的选项的设定值。

如上所述,对顶面指令转盘d3分配设定曝光校正量的功能。因此,在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的内部显示当前设定的曝光校正量。图50示出了当前设定的曝光校正量为+2时的例子。

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从顶面指令转盘d3的附近的边缘出现。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中,顶面指令转盘d3相对于辅助显示器16配置于右侧。因此,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从辅助显示器16的右侧的边缘(右侧的边)出现。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从右侧的边缘以第1显示量来出现。该显示量为显示大致整体的1/3左右的量。

若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出现在辅助显示器16,则以避开该显示的方式,变更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布局。即,以各选项的信息不与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重叠显示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尺寸。因此,在空白区域中进行相机的设定内容ic的显示。此时,以尽量较大的尺寸显示各选项的信息的方式,调整显示位置及显示尺寸。

并且,若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则也切换作为相机的设定内容ic而显示的选项。即,除去通过顶面指令转盘d3设定的选项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因此,当为本例时,除去曝光校正量的信息,而显示相机的设定内容ic。由此,能够排除重复显示。

(b)操作时的显示

图51是表示持续检测到一定时间以上的对顶面指令转盘的接触时的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一例的俯视图。旋转操作了顶面指令转盘d3时也成为相同的显示。

在检测到手指对顶面指令转盘d3的接触之后,若在该状态下仍持续检测到接触,或旋转操作顶面指令转盘d3,则从辅助显示器16的边缘出现的顶面指令转盘d3的图形图像id3进一步从边缘进入并较大地显示。

由此,能够一边观察辅助显示器16,一边使用顶面指令转盘d3而简单地进行曝光校正量的设定。

如此,当在相机主体10中具备多个操作转盘时,根据各操作转盘的接触或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16的显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显示各操作转盘的图形图像时,从边缘出现,但也可以出现在既定位置上。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中。

〔其他实施方式〕

[显示部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构成显示部的辅助显示器以反射型lcd来构成,但构成显示部的显示器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能够由电子纸、记忆液晶显示器及有机el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等自发光式显示器等来构成显示器。

电子纸是指具备与纸相同程度的薄度及可见性的薄型显示器,是指改写显示内容的部分。记忆液晶显示器是指具备即便关闭电源也能够维持显示于画面的内容的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即使在周围较亮的环境下也都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并且,即使在关闭了相机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确认显示部的显示。

并且,当由lcd来构成辅助显示器时,通过由反射型lcd来构成,即便在明亮的环境下也能够确保良好的可见性。另外,当由反射型lcd来构成显示器时,优选具备照明。

[锁定操作转盘的机构的另一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电子锁定操作转盘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机械锁定的结构。

并且,当进行电子锁定时,命令其锁定及锁定的解除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当为能够进行按压操作的操作转盘时,也可以通过按压操作来命令锁定及锁定解除。

[操作转盘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将操作转盘内置于相机主体,且配置成从相机主体露出其外周的一部分时,操作转盘中可以具备按压操作的功能。按压操作是指将操作转盘向与轴正交的方向压入的操作。而且,当操作转盘具备按压操作功能时,与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情况相同地,可以设为根据按压操作切换辅助显示器的显示的结构。

[检测接触的机构的另一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操作转盘的接触的机构,虽然使用了触摸传感器,但检测对操作转盘的接触的机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来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接近一定距离而间接地检测手指对操作转盘的接触的结构。

图52是具备检测手指接近后指令转盘的传感器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如图52所示,具备检测手指接近后指令转盘d1附近的传感器sd1。传感器sd1例如由接近传感器构成。接近传感器的方式可以是诱导型、静电电容型、超声波型、电磁波型及红外线型等中任一方式。若手指接近一定距离以上,则传感器sd1开启。因此,通过检测传感器sd1开启,能够检测到手指接近后指令转盘d1。

[相机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相机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定于此。在使用了银盐胶片的相机中也同样能够适用。此外,也能够适用于组装有旋转式操作转盘的电子设备中。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镜头可换式的相机中适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镜头一体式的相机中。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无反式相机中适用了本发明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反光式相机中。

符号说明

1-数码相机,2-镜头,2a-镜头驱动部,10-相机主体,12-镜头卡口,14-主显示器,16-辅助显示器,18-电子取景器,20-热靴,22-把手,24-拇指托,30-快门按钮,31-电源杆,34-播放按钮,35-删除按钮,36-af锁定按钮,37-ae锁定按钮,38-菜单按钮,39-选择按钮,40-显示按钮,41-模式转盘,41a-指标,50-图像传感器,52-图像传感器驱动部,54-快门,56-快门驱动部,58-模拟信号处理部,60-图像数据输入部,62-工作存储器,64-数据存储器,66-数字信号处理部,68-记录控制部,70-主显示器驱动部,72-辅助显示器驱动部,74-操作部,78-存储卡,80-系统控制器,110-操作对象设定部,112-设定变更部,114-辅助显示器显示控制部,d1-后指令转盘,d1a-后指令转盘的操作检测部,d1b-后指令转盘的触摸传感器,d1o-后指令转盘的旋转轴,d2-前指令转盘,d3-顶面指令转盘,dl1-后指令转盘锁定开关,sd1-传感器,l-光轴,i1-快门速度的信息,i2-光圈值的信息,i3-iso灵敏度的信息,i4-可拍摄张数的信息,i5-摄影模式的信息,i6-曝光校正量的信息,i7-电池剩余电量的信息,ic-相机的设定内容,id1-后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id2-前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id3-顶面指令转盘的图形图像,ii1-指标的图形图像,md1-标记,s10~s19-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s30~s45-辅助显示器的显示控制的处理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