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及用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309发布日期:2019-06-05 22:1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基站及用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站及用户装置。具体而言,基站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传送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至用户装置,以使其据以传送上行数据至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成长,无线通信的各种应用已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且人们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亦日益增加。目前的4g行动通信系统(抑或称作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针对上行传输是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展开正交分频多工(discrete-fourier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dft-s-ofdm),以避免不同用户装置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在4g行动通信系统中,基站会分配不同时间-频率无线电资源给不同用户装置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换言之,目前基站分配给用户装置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在时频域上是彼此正交的。

然而,在实体的无线电资源非常有限且所使用的频谱大多属于需付费的执照频段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装置的数量持续增加及影音应用所需的传输量相当庞大,各业者所持有的频谱资源已逐渐不敷使用。在此情况下,用户装置传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延迟可能会增加,而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针对某些应用,例如:车联网及工业控制等有低延迟、高可靠性传输需求的应用。

有鉴于此,本领域亟需一种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机制,以提高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及降低上行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机制,其可使基站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一多用户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multi-usernon-orthogonaluplinkmultiplexingtransmission;mu-nomt)配置程序,使得不同用户装置的上行传输资源至少部分重叠,以提高整体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用户装置传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延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基站,其包含一存储器、一收发器及一处理器。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器及该收发器,用以执行下列操作: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一mu-nomt配置程序,以产生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该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及通过该收发器,传送该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至一用户装置,以使该用户装置基于该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传送一上行数据信号至该基站。

此外,本发明更揭露一种用户装置,其包含一存储器、一收发器及一处理器。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器及该收发器,并用以执行下列操作:通过该收发器自一基站接收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该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及基于该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传送一上行数据信号至该基站。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实施情境;

图2a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

图2b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另一实施情境;

图2c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另一实施情境;

图3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配置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的一实施情境;

图4是本发明的基站1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发明的用户装置2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基站

2、2a、2b、2c:用户装置

11:存储器

13:收发器

15:处理器

21:存储器

23:收发器

25:处理器

102: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

202:回报消息

204:上行数据信号

206:上行控制消息

208:前导码

s301-s311:步骤

c:信号涵盖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者,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组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组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并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第1-3图所示。图1是描绘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实施情境。图2a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一实施情境。图2b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另一实施情境。图2c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信号传输的另一实施情境。须说明者,图2a-2c皆是以基站1与用户装置2a间的信号传输作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以下说明了解基站1与其他用户装置间的信号传输,故不赘述。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具有一信号涵盖范围c,且用户装置2a、2b、2c皆位于信号涵盖范围c内。为简化说明,于图1中仅绘示三个用户装置2a、2b、2c;然而,基站1的信号涵盖范围c内的用户装置数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适用于下一代行动通信系统(目前广称为5g行动通信系统),其可为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技术的行动通信系统。用户装置2a、2b、2c可为一智能型手机、一平板计算机或任一符合行动通信系统的规范的移动通信装置,例如:一支持一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服务的用户装置(后称urllc用户装置)、一支持一增强型行动宽带(enhancedmobilebroadband;embb)服务的用户装置(后称embb用户装置)、一支持一巨量机器型态通信(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mtc)服务的用户装置(后称mmtc用户装置),但不限于此。

基站1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一多用户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multi-usernon-orthogonaluplinkmultiplexingtransmission;mu-nomt)配置程序,以使部分用户装置的上行传输可处于非正交多工传输配置模式。随后,基于mu-nomt配置程序的配置结果,基站1产生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其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

举例而言,基站1可根据目前已与其建立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联机的用户装置数量及用户装置所需的服务,评估目前的正交多工传输配置模式下的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并判断是否将满足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或者评估目前的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是否低于一门坎值,来决定是否进行mu-nomt配置程序,以使得部分用户装置可使用非正交的无线电资源来传送上行数据信号。须说明者,于本实施例中,若一用户装置的上行传输被配置而处于正交,则代表该用户装置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与其他用户装置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彼此不重叠(即,正交);反之,若一用户装置的上行传输被配置而处于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则代表该用户装置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与其他用户装置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彼此至少部分重叠(即,非正交)。

当欲进行mu-nomt配置程序时,基站1可基于用户装置所上传的相关信息来进行,例如:自用户装置接收一记载一功率量测信息及一信道量测信息的量测回报消息或记载用户装置能力信息(uecapabilityinformation)的用户装置能力回报消息。以用户装置2a作为说明,如图2a所示,基站1自用户装置2a接收一回报消息202。回报消息202可为量测回报消息及用户装置能力回报消息。量测回报消息通常为定期回报的消息,以供基站1了解用户装置2a目前的信道质量。用户装置能力回报消息通常为一次性地回报消息,以供基站1了解用户装置2a装置能力(例如:波束形成(beamforming)能力)。

随后,基站1进行mu-nomt配置程序,并传送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至用户装置2a,以使用户装置2a基于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传送一上行数据信号204至基站1。在此假设用户装置2a为urllc用户装置,其可在免上行要求(uplinkgrant-free)的情况下使用基站1事先配置的共享资源池中的无线电资源,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须说明者,基站1是可借由单播(unicast)方式、多播(multicast)方式及组播(groupcast)方式其中之一传送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至用户装置2a。换言之,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可为一专属动态下行控制消息,以直接指示用户装置2a进行相应操作,或一群体动态下行控制消息,以让用户装置2a根据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自行确认是否与其相关联,再进行相应操作。

图3是描绘本发明的基站1进行mu-nomt配置程序的一实施情境。于本范例中,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外的其他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一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一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其他非正交多工技术亦可套用至本发明。此外,于本范例中,非正交多工技术的采用顺序仅作为举例说明,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首先,步骤s301中,当基站1认为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有需提升以符合服务所需的传输延迟要求时,基站1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并将其载于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中传送给用户装置2a。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用户装置2a以一功率位准(powerlevel)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如此一来,基站1基于接收到来自不同用户装置的上行数据信号的功率不同,可依序进行上行数据信号的解调译码,进而提高整体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基站1可基于自用户装置2a所接收的量测回报消息来决定其是否适合使用功率域非正交技术来传送上行数据信号,进而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

另外,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一无线电资源图样,以使用户装置2a基于无线电资源图样,在特定的无线电资源上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可直接记载无线电资源位置,或记载图样编号。若记载图样编号,则基站1需事先借由广播传输或专属传输方式,将各图样编号与其对应的无线电资源位置的信息告知用户装置。

于本发明中,不同的无线电资源图样对应至不同的无线电资源,但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彼此间部分重叠。因此,基站1借由分配不同的无线电资源图样给不同的用户装置,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借由搭配用户装置传送上行数据讯的功率不同,基站1可具有较大的成功几率自不同无线电资源图样所对应的无线电资源中解调译码出上行数据信号,例如:以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interferencecancellation;sic)的方式解析出无线电资源重叠部分所载的上行数据信号,以得到各用户装置传送的上行数据。

另外,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亦可指示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故用户装置2a可依据其数据传输需求,选择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其中之一进行上行数据信号204传输。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可记载多个图样编号,用户装置2a于选择无线电资源图样后,可先传送一上行控制消息206至基站1,以告知基站1其所选的无线电资源图样,如图2b所示。上行控制消息206可传送于一上行控制通道上。此外,除了以上行控制消息206告知基站1其所选的无线电资源图样外,用户装置2a亦可借由传送前导码208的方式,告知基站1其所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图样,如图2c所示。在此情况下,基站1会事先与用户装置2a约定好某些特定前导码,及其与无线电资源图样间的对应关系。此外,基站1事先与用户装置2a约定好的特定前导码亦可作为用户装置2a的标识符。

由于用户装置2a为urllc用户装置,其可在免上行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基站1事先配置的共享资源池中的无线电资源,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因此用户装置2a亦可通过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告知其于共享资源池中所挑选的无线电资源。举例而言,基站1与用户装置间可事先约定好传送前导码208的前导无线电资源与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的无线电资源间的位置对应关系。

于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可进一步让用户装置依据其数据传输需求,自行选择调制及编码机制(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在此情况下,用户装置2a可进一步通过所传送的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告知基站1其所选择的调制及编码机制。另外,本发明的各无线电资源图样亦可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因此,基站1除了通过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获知用户装置2a所选的调制及编码机制外,基站1亦可直接基于每个无线电资源图样及所对应的调制及编码机制,尝试对各无线电资源图样所对应的无线电资源上的上行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制及译码,并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来得到用户装置所传送的上行数据。换言之,于本发明中,当无线电资源图样与调制及编码机制间存在预先设定的对应关系时,通过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告知基站1其所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图样或调制及编码机制可以是非必要的,基站1可直接基于分配给用户装置2a的无线电资源图样及其对应的调制及编码机制,直接尝试对上行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制及译码。

接着,于步骤s303中,基站1会根据其接收到各用户装置所传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情况及/或目前联机的用户数量,来判断是否符合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及传输延迟要求。若基站1判断在仅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的情况下,已符合所有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而无需再提升整体系统的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符合服务所需的传输延迟要求,则代表目前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无需更动,可继续保持。反之,若基站1判断目前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仍无法符合所有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而有必要提高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降低传输延迟,则于步骤s305中,除了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外,基站1更配置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

类似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可只指示一码序列(codesequence)。码序列是用以将上行数据信号展频至多个资源区块上。码序列可采用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稀疏编码多址接入(sparsecodemultipleaccess;scma)、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divisionmultipleaccess;idma)或其他码域多任务存取技术所产生的码序列。因此,基站1进一步地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后,可再次产生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将该多个配置的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告知用户装置2a。

类似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亦可指示多个码序列,故用户装置2a可依据其数据传输需求,选择该多个码序列其中之一进行上行数据信号204传输。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可记载多个码序列编号,用户装置2a于选择码序列后,可先传送一上行控制消息206至基站1,以告知基站1其所选的码序列,如图2b所示。此外,除了以上行控制消息206告知基站1其所选的码序列外,用户装置2a亦可借由传送前导码208的方式,告知基站1其所选择的码序列,如图2c所示。在此情况下,基站1会事先与用户装置2a约定好某些特定前导码,及其与码序列间的对应关系。

另外,本发明除了将各无线电资源图样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外,亦可取而代的地将各码序列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或者让无线电资源图样、码序列与调制及编码机制三者间有对应关系。因此,基站1除了通过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获知用户装置2a所选的调制及编码机制外,基站1亦可直接基于每个无线电资源图样、码序列及所对应的调制及编码机制,尝试对各无线电资源图样所对应的无线电资源上的上行数据信号进行码域解多任务、解调制及译码,并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来得到用户装置所传送的上行数据。换言之,于本发明中,当无线电资源图样及/或码序列与调制及编码机制间存在预先设定的对应关系时,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的传送可以是非必要的,基站1可直接基于分配给用户装置2a的无线电资源图样、码序列及其对应的调制及编码机制,直接尝试对上行数据信号进行码域解多工、解调制及译码。

如先前所述,本发明mu-nomt配置程序对于其他非正交上行多工技术的配置上并无先后顺序,因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基站1亦可只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在此情况下,若多个免上行要求的用户装置同时自事先配置的共享资源池中选到相同的无线电资源传送上行数据信号,则基站1仍可基于不同的码序列对上行数据信号进行码域解多任务,而区别不同用户装置所传送的上行数据信号。同样地,用户装置2a亦可通过上行控制消息206或前导码208,告知其于共享资源池中所挑选的无线电资源。

随后,于步骤s307中,基站1再次各根据用户装置2所传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情况及/或目前联机的用户数量,来判断是否符合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及传输延迟要求。若基站1判断在仅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的情况下,已符合所有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而无需再提升整体系统的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符合服务所需的传输延迟要求,则代表目前的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无需更动,可继续保持。反之,若基站1判断目前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仍无法符合所有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而有必要提高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降低传输延迟,则基站1需再配置其他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

在此情况下,步骤s309中,基站1基于自各用户装置所接收的用户装置能力回报消息,判断哪些用户装置具备波束形成能力。倘若有用户装置具备波束形成能力,则基站1针对具备波束形成能力的用户装置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如步骤s311所示。

在用户装置2a具备波束形成能力的情况下,基站1进一步地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后,并再次产生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将该多个配置的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告知用户装置2a。如此一来,用户装置2a可进一步地基于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使用特定方向的传输波束,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因此,基站1对于不同方向入射的传输波束会形成相对应的接收波束(receptionbeamforming),以消除来自其他入射方向的干扰,而提高对上行数据信号成功进行码域解多任务、解调、译码的机会,进而提高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降低传输延迟。

须说明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发明mu-nomt配置程序是对于多个特定用户装置进行相对应配置。换言之,基于用户装置的信道质量,基站1可判断当下有哪些用户装置适合处于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以及那些用户装置不适合处于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再者,在某些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上(例如: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基站1是针对两两成对的用户装置进行mu-nomt配置。

举例而言,基站1可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使得用户装置2a与用户装置2b两者在传送上行数据信号时具有明显的功率位准差距,并配置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使得用户装置2a与用户装置2b可在共享资源池中选择不同但彼此部分重叠的无线电资源来传送上行数据信号。另外,在某些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上(例如: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基站1则可非针对两两成对的用户装置进行mu-nomt配置。举例而言,基站1可配置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以使得用户装置2a、用户装置2b、用户装置2c三者使用不同的码序列,传送上行数据信号。

再者,用户装置如何基于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参数(例如: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结合该多个非正交多任务技术,以产生上行数据信号,可由基站1与用户装置预先规范,或基站1随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一并指示用户装置。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前述描述了解结合该多个非正交多任务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另一方面,前述实施例是假设用户装置2a为urllc用户装置,其可在免上行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基站1事先配置的共享资源池中的无线电资源,传送上行数据信号204。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了解本发明的mu-nomt配置亦适用于需上行要求的情况。举例而言,当用户装置2a、用户装置2b、用户装置2c皆向基站1要求上行传输资源时,基站1是可进行mu-nomt配置,对用户装置2a、用户装置2b、用户装置2c配置不同的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或其任一组合,以提高整体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用户装置传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延迟。此外,基于接收用户装置所传送的回报消息,基站1可判断用户装置目前的信道质量是否适合处于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倘若不适合,则基站1会重新配置专属正交的传输资源供用户装置进行后续传送上行数据信号,以让用户装置回到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4,其是为本发明的基站1的示意图。基站1包含一存储器11、一收发器13及一处理器15。处理器15电性连接至存储器11及收发器13。处理器15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一mu-nomt配置程序,以产生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例如: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基站1可根据一用户装置数量及用户装置所需的服务,判断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判断用户装置所需的服务是属于免上行要求或需上行要求,来评估目前的上行多工传输模式是否可满足用户装置的传输延迟要求。

处理器15可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回报消息(如图2a所示,自用户装置接收回报消息202)。回报消息可为一记载一功率量测信息及一信道量测信息的量测回报消息或一记载用户装置能力信息的用户装置能力回报消息。当根据回报消息判断至少部分用户装置适合进行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后,处理器15进行mu-nomt配置程序,如图3所示的范例。

基于mu-nomt配置程序,产生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后,处理器15传送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至用户装置。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一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一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随后,用户装置可基于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传送上行数据信号至基站1。

于一实施例中,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以使用户装置选择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其中之一进行上行数据信号传输,以及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所对应的该多个无线电资源是彼此部分重叠。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一上行控制消息,其指示用户装置所选的无线电资源图样。

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各无线电资源图样可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一上行控制消息,其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如图2b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15亦可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一前导码,其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

于一实施例中,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多个码序列(codesequence),以使用户装置选择该多个码序列其中之一,并使用所选择的码序列,传送上行数据信号。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一上行控制消息,其指示用户装置所选的码序列。如先前所述,各码序列可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故处理器15更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所接收的上行控制消息更可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15亦可通过收发器13自用户装置接收一前导码,其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请参考图5,其是为本发明的用户装置2的示意图。用户装置2可为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装置2a、2b、2c其中之一。用户装置2包含一存储器21、一收发器23及一处理器25。处理器25电性连接至存储器21及收发器23。处理器25通过收发器23自一基站接收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例如:图2a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102)。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载有一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处理器25基于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传送一上行数据信号至基站。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包含下列至少其中之一:一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一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一空间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

于一实施例中,时频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以使处理器25选择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其中之一进行上行数据信号传输,以及该多个无线电资源图样所对应的该多个无线电资源是彼此部分重叠。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25更通过收发器23传送上行控制消息,其指示用户装置2所选的无线电资源图样。

于一实施例中,当各无线电资源图样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时,处理器25更通过收发器23传送一上行控制消息至该基站。上行控制消息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25亦可通过收发器23传送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的一前导码。

于一实施例中,码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指示多个码序列,以使处理器25选择该多个码序列其中之一,并使用所选择的码序列,传送上行数据信号。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25更通过收发器23传送上行控制消息,其指示用户装置2所选的码序列。于一实施例中,各码序列可对应至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故处理器25更通过收发器23传送一上行控制消息至基站。上行控制消息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的实施情境),处理器25亦可通过收发器23传送指示一调制及编码机制的一前导码。

此外,于一实施例中,处理器25可更判断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所载的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是否无法满足一传输需求(例如:上行数据量需求、服务质量等)。当判断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所载的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无法满足传输需求时,处理器25可产生一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回报消息,并通过收发器23传送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回报消息至基站。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回报消息可夹带于上行控制消息(例如:上行控制消息206)中或通过传送前导码(例如:前导码208)的方式告知基站。如此一来,基站可基于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回报消息,重新配置功率域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及产生新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消息并传送给用户装置2,以满足用户装置2的传输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机制可使基站基于一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进行一多用户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程序,使得上行传输资源至少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并判断目前的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配置模式是否符合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及传输延迟要求,来决定是否需配置更多非正交上行多工传输参数给用户装置,以进一步地提高整体无线电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用户装置传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延迟。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