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5526发布日期:2018-06-12 03:1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通常需先添加一个智能网关设备,并将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作为子设备,接入到智能网关设备,从而通过智能网关设备控制子设备。当用户添加一个新的子设备时,往往需要手动在智能网关设备上选择的子设备,从而将子设备接入到智能网关设备,实现智能网关设备与子设备的组网。

由上述方法可知,当需接入到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过多时,需要用户对所有子设备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智能网关设备与子设备的组网,存在着用户所需操作较繁琐,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用户所需操作较繁琐,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网关设备向连接至自身的子设备下发网络接入配置信息,所述子设备为所述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

在连接至所述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根据所述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所述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

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下发模块,用于智能网关设备向连接至自身的子设备下发网络接入配置信息,所述子设备为所述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

设备显示模块,用于在连接至所述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根据所述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所述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智能网关设备向连接至自身的子设备下发网络接入配置信息,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根据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实现了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作为子设备自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而无需用户对所有套件中的设备进行操作,从而简化了用户所需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用户所需操作较繁琐,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应用场景中实现自动化场景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0中,智能网关设备向连接至自身的子设备下发网络接入配置信息。

其中,智能网关设备包括网关设备,或者添加了网关设备的智能设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添加了网关设备的智能设备包括空调伴侣。子设备为预先连接至智能网关的设备,例如,设备出厂时智能网关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或者后续通过用户操作连接至该智能网关的设备。

通过将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中,从而通过智能网关设备,控制与智能网关连接的设备的运行。在智能设备中,添加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进行网络的创建,通过该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将子设备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中,从而实现将子设备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为ZigBee网络,子设备需连接到网络时,根据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到接入配置信息对应的网络,网络接入配置信息包括ZigBee协议中的参数PIN ID(网络标识符,全称Personal Area Network ID)和参数channel(信道),通过网络接入配置信息,判断子设备是否能接入到该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中,当两个设备建立的网络的PIN ID和channel相同,两个设备便能组成同一个ZigBee网络。

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ZigBee网络,获得ZigBee网络的PIN ID和channel,子设备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的ZigBee网络中,智能网关设备将ZigBee网络的PIN ID和channel下发给子设备,使子设备获得与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的ZigBee网络相同的PIN ID和channel。

在步骤130中,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根据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

其中,智能终端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Zigbee网络,智能终端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终端,智能终端上装有与智能网关设备配套的应用程序。

智能终端与智能网关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与智能网关之间通过2G/3G/4G/5G或者WIFI等建立网络连接。智能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此不进行限定。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可以是应用程序智能终端,还可以是网页智能终端,在此不加以限定。

当智能网关连接至智能终端后,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即可显示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从而用户可根据在应用程序上显示的子设备,对显示的子设备进行操控,例如控制子设备的开启或关闭等。

此实施例实现了当智能网关连接至智能终端后,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即可自动显示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而无需用户对所有套件中的设备进行逐一添加至智能端的操作,从而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用户操作较繁琐,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10中,子设备存储下发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

其中,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ZigBee网络,获得ZigBee网络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PIN ID和channel。子设备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后,智能网关设备将PIN ID和channel发送给子设备,子设备接收与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的ZigBee网络相同的PIN ID和channel,并存储该PIN ID和channel至自身,从而根据PIN ID和channel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还可以获取到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的ZigBee网络的PIN ID和channel,再将PIN ID和channel配置到子设备中,从而使子设备获得与智能网关设备预先创建的ZigBee网络相同的PIN ID和channel。

在步骤230中,根据存储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

其中,根据网络接入配置信息的PIN ID和channel,当与智能网关设备的PIN ID和channel相同时,便将子设备连接到智能网关创建的ZigBee网络中,从而通过智能网关设备控制子设备,实现子设备和智能网关设备的组网。

此实施例实现了子设备根据存储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预先存储的自动化场景。

其中,在智能终端上装有与智能网关设备配套的应用程序,显示预先存储的自动化场景。

自动化场景为智能网关设备与连接到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自动构成的联动应用场景,自动化场景中的子设备包括触发设备和受控设备,两者通过网关进行通信连接,当触发设备满足触发条件时,网关控制受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智能网关设备可以为其他智能设备,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智能网关设备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从而可以获取云端服务器下发的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监控接入智能网关设备以及自动化场景的实现。在智能网关初次接入云端服务器之前,可在智能网关设备中可存储临时自动化场景,该临时自动化场景具有临时标识,当智能网关接入云端服务器,则云端服务器下发自动化场景标识给智能网关设备,自动化场景标识为对应于自动化场景的标识数据。智能网关设备接收到自动化场景标识后,覆盖临时自动化场景标识进行存储,从而根据自动化场景标识,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自动化场景标识相应的自动化场景。在智能网关获取到自动化场景标识后,当其再次连接至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云端服务器对存储于智能网关的自动化场景进行读取,并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进行显示。

用户通过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对存储于智能网关的自动化场景进行自动显示,不需要用户对所需的自动化场景进行再次设置,简化了用户操作,用户体验好。用户可以查看目前的自动化场列表,或者对自动化场景进行编辑,并通过应用程序监控实现自动化场景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自动化场景被触发时,智能网关设备向实现自动化场景对应的子设备中的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受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自动化场景中的子设备包括触发设备和受控设备,子设备中的触发设备用于自动化场景的触发,子设备中的受控设备用于执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自动化场景,控制指令用于智能网关设备对受控设备的控制,受控设备感知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场景。

,当触发设备运行后,智能网关设备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从而控制受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自动化场景。触发设备可以是智能网关设备,当智能网关设备作为触发设备运行后,向实现自动化场景对应的子设备中的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受控设备进一步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自动化场景。

触发设备也可以是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当子设备作为触发设备运行后,向实现自动化场景对应的其他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根据控制指令实现自动化场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智能网关设备为空调伴侣,子设备中的触发设备为门窗传感器,自动化场景为门窗开启时,电灯开启,实现自动化场景对应的子设备中的受控设备为电灯开关。当门窗开启时,门窗感应器将门窗开启的信号发送给空调伴侣,空调伴侣发送控制指令给实现自动化场景的电灯开关,电灯开关接收控制指令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灯开启,从而实现电灯开启的自动化场景。

此实施例实现了智能网关设备通过控制指令控制受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并对反馈信息进行显示。

其中,反馈信息用于监控自动化场景的实现。当受控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后,将实现自动化场景是否成功的反馈信息发送给智能网关设备,从而进一步根据反馈信息判断自动化场景是否成功实现。

智能网关设备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上传到连接的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进一步根据反馈信息,得知自动化场景是否成功实现,从而监控自动化场景的实现。云端服务器可以将自动化场景是否成功实现的信息反馈给智能网关设备连接的智能终端,从而使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得知自动化场景的实现是否成功。当自动化场景未能成功实现时,云端服务器可以通过反馈信息,查明自动化场景未能成功实现的原因,从而对自动化场景未能成功实现的原因进行修复。

此实施例实现了当受控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后,显示用于监控自动化场景的实现的反馈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智能网关设备为空调伴侣。空调伴侣,空调伴侣内置网关,其还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包括在壳体上开设插孔,由该插孔轴向延伸还装设插片。空调伴侣接入的电源通过该插座本体向接入该插座本体的设备供电。

图3是一种应用场景中实现自动化场景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多功能网关即为智能网关设备,自动化场景为门窗开启时,电灯开启,门窗传感器为子设备中的触发设备,子设备中的受控设备为电灯开关。根据自动化场景的触发,门窗开启,门窗传感器感应到门窗开启,将门窗开启的信号发送给多功能网关,多功能网关发送控制指令给实现自动化场景对应的电灯开关,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灯开关的开启,实现自动化场景。实现自动化场景后,多功能网关接收到电灯开关发送的监控自动化场景的实现的反馈信息,多功能网关将反馈信息上传到云端,通过智能终端的APP从云端获取反馈信息,从而通过APP监控自动化场景的实现是否成功。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执行图1任一所示的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下发模块310和设备显示模块330。

信息下发模块310用于智能网关设备向连接至自身的子设备下发网络接入配置信息,子设备为智能网关设备所归属套件中的设备。

设备显示模块330用于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根据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子设备。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还包括但不限于:存储模块410和网络连接模块430。

存储模块410用于子设备存储下发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

网络连接模块430用于根据存储的网络接入配置信息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创建的网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装置还包括但不限于:

场景显示模块,用于在连接至智能网关设备的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上,显示预先存储的自动化场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及

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接入智能网关设备的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