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介质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81744发布日期:2019-07-17 05: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介质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用户设备、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5g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中,一个小区(cell)可以由多个波束(beam)构成。当一个小区包括多个波束时,每个波束各自广播其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block,ssblock),同步信号块中携带同步信号块索引(ssblockindex),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通过接收同步信号块进行下行同步,不同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携带不同的同步信号块索引。当ue在小区中移动时,根据对同步信号块的测量选择波束进行切换。

对于载波聚合,基站(gnb)可以为ue配置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和辅小区(secondarycell,scell)。对于pcell,基站为ue配置专用的前导(preamble),使得ue在当前的波束接收失败(beamfailure)时,通过候选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发送该专用前导通知基站波束接收失败,基站收到之后通过候选波束应答ue。

对于scell,可能未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prach)。当未配置prach时,无法为ue配置专用前导用于通知基站波束接收失败,从而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ue无法及时通知基站,可能导致掉话该scell上通信不能及时恢复,影响ue的服务质量。如果采用与pcell类似的实现方案,需要为每个scell配置prach,当scell个数较多时,会导致prach资源浪费,影响网络部署。如果通过pcell的测量报告上报波束接收失败,会增加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的开销,导致pucch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不占用prach和pucch的情况下,上报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至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所述其他小区为:主小区、主辅小区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

可选地,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为: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索引。

可选地,对于每一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其对应的mac层控制因子包括:至少2个字节的负荷,其中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辅小区标识,另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辅小区仅配置下行载波,或同时配置下行载波以及上行载波。

可选地,所述选择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包括: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基于所确定的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或者采用专用前导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可选地,所述rrc信令还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所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包括:基于所述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适于获取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选择单元,适于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第一上报单元,适于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所述其他小区为:主小区、主辅小区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

可选地,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为: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索引。

可选地,对于每一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其对应的mac层控制因子包括:至少2个字节的负荷,其中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辅小区标识,另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辅小区仅配置下行载波,或同时配置下行载波以及上行载波。

可选地,所述选择单元,适于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适于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确定单元,适于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第二上报单元,适于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基于所确定的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或者采用专用前导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可选地,所述rrc信令还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所述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述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由于采用mac层控制因子,可以不需要配置prach和专用前导,不占用pucch,故可以在不占用prach和pucch的情况下,上报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备选波束至基站。

进一步地,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可以提高后续波束接收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ac层控制因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scell,当未配置prach时,无法为ue配置专用前导用于通知基站波束接收失败,从而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ue无法及时通知基站,可能导致掉话,影响ue的服务质量。如果采用与pcell类似的实现方案,需要为每个scell配置prach,当scell个数较多时,会导致prach资源浪费,影响网络部署。如果通过pcell的测量报告上报波束接收失败,会增加pcellpucch的开销,导致pucch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由于采用mac层控制因子,可以不需要配置prach和专用前导,不占用pucch,故可以在不占用prach和pucch的情况下,上报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备选波束至基站。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

在具体实施中,波束接收失败的判断机制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当用户设备连续多次检测到当前服务波束的信号质量低于波束接收失败的预设门限时,确定波束接收失败,其中波束接收失败的预设门限等相关参数由基站预先配置至用户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2,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

在具体实施中,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后,需要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对应的波束集中,选择不同于当前接收失败波束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所述波束集为基站预先配置的,可供用户设备接收检测的波束集合。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接收信号强度越高,说明接收质量越好,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可以提高后续波束接收的成功率。

步骤s103,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所述其他小区为:主小区、主辅小区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不占用prach和pucch,可以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控制因子(controlelements,ce),并经由其他小区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单连接场景的载波聚合,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pcell和scell;对于双连接场景(dual-connect,dc)的载波聚合,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主小区组(mastercellgroup,mcg)和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scg),mcg中的主服务小区为pcell,scg中的主服务小区为主辅小区(primarysecondarycell,pscell),pcell和pscell统称为特殊小区(specialcell,spcell)。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然后经由mcg中的pcell、scg中的pscell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的pusch发送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每一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其对应的mac层控制因子包括:至少2个字节的负荷,其中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辅小区标识,另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辅小区对应的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

在具体实施中,当一个小区包括多个波束时,每个波束各自广播其对应的同步信号块,同步信号块中携带同步信号块索引,故同步信号块索引可用来标识所述候选波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为: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索引。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ac层控制因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参见图2,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包括头(subheader)部分21和负荷(body)部分22。

其中头部分采用现有的实现方案,包括r信元、f信元、lcid信元和l信元,其中r信元包含1比特,为预留(reserve)比特位;f信元包含1比特,为标识(flag)比特位;lcid信元包含6个比特,为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hannelidentity,lcid)或者控制因子类型(typeofcontrolelement);l信元包含8比特,为负荷部分的长度(length)。

负荷部分包括:5个r信元、scellid信元和ssblockindex信元,其中r信元为预留(reserve)比特位,scellid信元包含5比特,为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ssblockindex信元包含6比特,为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索引。

在具体实施中,基于目前的实现方案,当lcid为100001至110111时,对应预留位,故可以选择100001至110111中的任意一个,用于标识scellid信元和ssblockindex信元,即设置lcid为100001至110111中的任意一个,用于指示负荷部分为scellid信元和ssblockindex信元。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可以包含一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也可以包含多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当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包含多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时,所述负荷部分依次为: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1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2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以此类推,直至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最后一个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r信元为0,f信元为0,lcid信元为110110。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辅小区可以仅配置下行载波,也可以同时配置下行载波以及上行载波。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能针对scell配置了prach,此时可以配置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当基站针对scell配置了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且发生上报波束接收失败时,首先需要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然后基于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法,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另一种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如图3所示。

参见图3,所述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

步骤s302,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能针对scell配置了prach,此时可以配置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当基站针对scell配置了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且发生上报波束接收失败时,首先需要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自行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当基站针对scell配置了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时,还可以配置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具体方式,即基于mac层控制因子上报还是基于专用前导上报。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rrc信令还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rrc信令中的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步骤s303,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基于所确定的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选择基于mac层控制因子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或者采用专用前导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当所述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为基于mac层控制因子方式时,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上报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至基站;当所述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为基于专用前导方式时,采用现有的方案基于专用前导上报波束接收失败(即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至基站,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三个下行载波和三个上行载波。同时针对主小区,基站预先为用户设备配置了检测波束接收失败的参考信号,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或者同步信号块,波束接收失败的预设门限、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等、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beamfailurerecoveryrequest)的专用前导。

在业务进行过程中,当主小区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专用前导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至基站,基站收到波束失败恢复请求后,识别所述用户设备,并在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resourceset,coreset)发送波束恢复响应至所述用户设备。

在业务进行过程中,当辅小区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主小区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基站收到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后,按照既定的恢复流程恢复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即在上行链路或者在下行链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且所述用户设备接受了该调度。

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某个辅小区,如果基站预先配置了prach和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的专用前导,则当所述辅小区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用户设备可以选择通过专用前导方式发送波束接收失败(即发送波束失败恢复请求)至基站,或者通过mac层控制因子方式发送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分别为:下行链路(downlink,dl)pcell、上行链路(uplink,dl)pcell和dlscell。

对于dlscell,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可以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标识或者上报波束接收失败恢复请求至所述基站,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由于采用mac层控制因子,可以不需要配置prach和专用前导,不占用pucch,故可以在不占用prach和pucch的情况下,上报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备选波束至基站。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能够实现上述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的一种用户设备,如图4所示。

参见图4,所述用户设备40包括:获取单元41、选择单元42和第一上报单元4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1,适于获取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

所述选择单元42,适于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

所述第一上报单元43,适于将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标识和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封装为mac层控制因子,并经由其他小区将所述mac层控制因子发送至基站,所述其他小区为:主小区、主辅小区或者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其他辅小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为: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块索引。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每一个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其对应的mac层控制因子包括:至少2个字节的负荷,其中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辅小区标识,另一个字节用来表征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小区仅配置下行载波,或同时配置下行载波以及上行载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42,适于在所述发生波束接收失败的辅小区内,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高的其他波束作为候选波束。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用户设备40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能够实现上述波束接收失败的上报方法的另一种用户设备,如图5所示。

参见图5,所述用户设备5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51、确定单元52和第二上报单元53,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51,适于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专用前导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52,适于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所述第二上报单元53,适于当发生波束接收失败时,基于所确定的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选择基于mac层控制因子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或者采用专用前导方式上报波束接收失败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rrc信令还包括: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所述确定单元52,适于基于所述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参数,确定上报波束接收失败的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用户设备50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或者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或者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