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3175发布日期:2018-07-25 01:3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而运用在发声器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直接关系着发声器件的音质好坏。为了加强振动系统的稳定性,相关技术微型发声器件的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盆架的用于振动发声的第一振膜和用于加强所述音圈的横向稳定性的第二振膜。

所述第二振膜内嵌设导电线路层,形成柔性线路板振膜结构,用于连接音圈引线以引入电信号,且实现防止音圈引线因振动系统振动而断裂问题,特别是大功率大振幅等情况。所述第二振膜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和所述音圈的呈环状的两个第一固定部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呈环状的振动部。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第二振膜为一体式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内的导电线路层包括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内的两个第二固定部和嵌设于所述振动部内的弹性部。一体结构尺寸较大且需要的工作振动空间较大,可靠性较差,制约了发声器件朝轻/薄/短/小/高性能方向的发展。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性能好且可靠性强的发声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和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的导电线路层,所述第二振膜固定于所述音圈的远离所述第一振膜的一端,所述音圈与所述导电线路层电连接;所述第二振膜包括振动部和由所述振动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和所述音圈的固定部;所述导电线路层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臂和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臂的振动臂;两个所述固定臂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固定部,所述振动臂嵌设于所述振动部,所述振动臂包括由所述导电线路层的其中一所述固定臂延伸的第一臂、由所述第一臂沿平行于所述固定臂方向延伸的第二臂、由所述第二臂弯折且反向延伸的平行于所述第二臂的第三臂及由所述第三臂延伸且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路层的其中另一所述固定臂的第四臂。

优选的,同一所述导电线路层的所述振动臂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振动部的长度小于10mm,宽度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第二振膜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振膜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的相对两侧且关于所述音圈呈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音圈呈矩形,两个所述第二振膜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的平行于其长轴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所述导电线路层为铜层。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在所述第二振膜内嵌入设导电线路层,并将所述第二振膜设置两个呈分段式结构,将两个所述第二振膜固定于音圈的相对两侧呈轴对称设置,减少了所述第二振膜的尺寸,使得所述第二振膜的工作振动空间极大程度缩减用于设置其它功能部件,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分段式结构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所述第二振膜的可靠性和防音圈摇摆性能;另外,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内的导电线路层包括两固定臂和连接两个固定臂的振动臂,所述振动臂采用特定的弯折形状,增加所述的第二振膜的振动性能,即从而加强了所述音圈的驱动力,有效改善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第二振膜、音圈及盆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声器件的第二振膜与导电线路层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包括盆架1和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第一振膜21和第二振膜22、驱动所述第一振膜21振动发声的音圈23和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22的导电线路层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嵌设可理解为所述导电线路层24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22的内部,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导电线路层24贴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振膜22的表面。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振膜22与所述导电线路层24共同形成柔性线路板振膜结构。

所述第二振膜22固定于所述音圈23的远离所述第一振膜21的一端,所述音圈23与所述导电线路层24电连接。该结构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振膜22代替音圈引线结构,直接将所述音圈23引至外部电源,避免了音圈引线断裂的风险而引起发声器件100可靠性低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振膜22防止了所述音圈23振动的摇摆以及加强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性能,使得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发声强度等声学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好。

请结合参图3-4,具体的,所述第二振膜22包括振动部221和固定部222。

所述固定部222包括两个,分别由所述振动部221的相对两侧延伸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和所述音圈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部221可设计为其长度小于10mm,宽度小于2mm,极大程度的减小了所述第二振膜22振动所需要的工作空间,相对于相关技术的一体式第二振膜结构的工作空间缩减1/2以上,用以节省给其它功能部件的设置,即增加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中一体式第二振膜结构的占空比大于2,可靠性较交,而本发明的发声器件100中分段式所述第二振膜22的占空比等于1,可靠性明显增加。

所述导电线路层24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固定臂241和连接两个所述固定臂241的振动臂24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线路层24为铜层,导电性和延展性能好。

两个所述固定臂241分别嵌设于两个所述固定部222,所述振动臂242嵌设于所述振动部221,所述音圈23与靠近其设置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臂241电连接。所述振动臂242呈多弯折/弯曲结构,使得所述振动臂242的长度尽可能长,提高其振动性能和抗断裂性能,从而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振动臂242采用特定的弯折形状,具体包括由所述导电线路层24的其中一所述固定臂241延伸的第一臂2421、由所述第一臂2421沿平行于所述固定臂241方向延伸的第二臂2422、由所述第二臂2422弯折且反向延伸的平行于所述第二臂2422的第三臂2423及由所述第三臂2423延伸且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路层24的其中另一所述固定臂241的第四臂2424。当然,其结构并不限于此,所述振动臂242弯曲设置可以增加其总长度,以提高振动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同一所述导电线路层24的所述振动臂242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以提高其稳定性能和可靠性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发声器件100的振动稳定性与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振膜2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振膜22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23的相对两侧且关于所述音圈23呈轴对称设置。该结构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一体式第二振膜结构的可靠性,其可靠性时间可延长至2倍以上。

比如,所述音圈23设置呈矩形,两个所述第二振膜22分别固定于所述音圈23的平行于其长轴的相对两侧。当然,也可固定于所述音圈23的平行于其短轴的相对两侧也是可行的。

两个所述第二振膜22的结构设置呈分段式且轴对称,并可使所述第二振膜22的所述振动部221的长度小于10mm,宽度小于2mm。一方面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加强了音圈23的防摇摆性能,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100的声学性能和可靠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件在所述第二振膜内嵌入设导电线路层,并将所述第二振膜设置两个呈分段式结构,将两个所述第二振膜固定于音圈的相对两侧呈轴对称设置,减少了所述第二振膜的尺寸,使得所述第二振膜的工作振动空间极大程度缩减用于设置其它功能部件,提高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分段式结构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所述第二振膜的可靠性和防音圈摇摆性能;另外,嵌设于所述第二振膜内的导电线路层包括两固定臂和连接两个固定臂的振动臂,所述振动臂采用特定的弯折形状,增加所述的第二振膜的振动性能,即从而加强了所述音圈的驱动力,有效改善了所述发声器件的声学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