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3750发布日期:2018-06-19 02: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拍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器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跟焦器已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摄影机等影像系统领域,用以辅助影像系统在拍摄或运动拍摄过程中实现对焦点的动态调整及跟踪。稳定器或云台,尤其是手持稳定器,内部部件及线路较多,集成度较高,一般产品仅设置一个USB接口。在稳定器领域中的应用,无论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跟焦器仍需要通过单独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用户在使用稳定器时,需要通过双手去调节跟焦器与稳定器的参数,用户体验变差;在手持稳定器领域的应用中,由于手持稳定器的控制面板面积较小,集成稳定器控制面板和跟焦器控制面板后,用户需要转动手持部才能完成调节两个系统参数的操作,降低稳定器的可靠性,使拍摄效率降低。

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无线控制技术,将跟焦器与云台两套控制系统简单的集成,例如中国专利CN106165388A公开了一种“航拍跟焦控制系统、航拍跟焦控制方法及飞行器”,其工作方法为:步骤1,所述跟焦遥控器的控制器从所述角度传感器接收所述旋钮结构的旋转角度信息;步骤2,所述跟焦遥控器的控制器将所述角度信息转换为跟焦控制命令;步骤3,所述跟焦遥控器的控制器通过所属第二通信单元将所述跟焦控制命令传送至所述飞行器遥控器;步骤4,所述飞行器遥控器将所述跟焦控制命令传送至所述飞行器;步骤5,所述飞行器控制系统将通过所述第三通信单元接收的所述跟焦控制命令传送至所述云台控制系统;步骤6,所述云台控制系统将所述控制命令传送至所述跟焦器电机以控制所述跟焦器电机旋转;步骤7,所述跟焦器电机旋转带动所述拍摄装置镜头转动以改变所述镜头焦距或光圈效果。

中国专利CN107004343A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跟焦器系统、云台系统、云台、云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云台包括:接收器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云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由接收器接收第一遥控器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由接收器接收第二遥控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云台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云台;以及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装置;其控制方法的步骤为:S101:由接收器接收第一遥控器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S102:由接收器接收第二遥控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S103: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云台向第一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S104: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云台;以及S105: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一装置。其中,将第一装置设置为跟焦器;并且为了便于对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识别确认,将第二控制信号设置为包括跟焦器控制标识。

上述现有技术中,均分开设置了控制跟焦器和云台系统的两个遥控器,用户在使用云台特别是手持云台时,需要通过双手去调节跟焦器与云台的参数,用户体验变差,降低稳定器的可靠性,使拍摄效率降低;并且将现有技术中跟焦器的有线控制装置直接应用到手持云台上,云台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导线缠绕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一些云台能够对相机内部的参数进行调节,包括对相机的跟焦控制,但目前该技术仅能实现部分品牌相机的跟焦控制,需要通过相机厂商开放的数据接口才能进行控制,且稳定器产品价格较高,更换成本高,现有技术中,没有在原有稳定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既能调节相机参数又能实现相机跟焦控制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器和跟焦器采用分开设置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用户体验差、拍摄效率低、可靠性低及使用过程中导线缠绕、稳定器手持部不能同时控制摄影设备内部参数和外置跟焦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跟焦系统包括跟焦器、稳定器,稳定器包括输入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所述跟焦器包括执行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通信关系,建立跟焦器与稳定器的通信连接;

信号输入,通过稳定器的输入模块输入跟焦信号;

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

跟焦控制,执行模块根据第二通信模块收到的跟焦信号做出相应的跟焦动作。

通过在稳定器控制部设置跟焦输入模块,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单手对稳定器和跟焦器进行调节,提高用户体验、拍摄效率和可靠性;采用有线的连接方式,将跟焦信号传输导线沿着稳定器内部导线的路径铺设至稳定器的负载支撑板或与负载支撑板相连的电机外壳上,解决了有线跟焦器直接应用在稳定器上出现的线材缠绕问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稳定器还包括识别模块;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还包括:设备识别,通过识别模块识别所述连接的设备是否为跟焦器。

在稳定器同时与摄影设备和跟焦器连接时,识别模块确定连接的设备为跟焦器,则第一通信模块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执行跟焦器的外部跟焦,即设定了跟焦控制的优先级,避免了同时连接时,信号传输发生错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若识别模块识别连接的设备为摄影设备,则将输入模块输入的跟焦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摄影设备,执行摄影设备内部的电子跟焦。

输入模块的输入信号不仅是用于控制跟焦器,在稳定器与开放调节参数数据接口的摄影设备通信连接时,输入模块输入的信号用于控制摄影设备内部的电子跟焦;通过结合摄影设备内部的跟焦控制及外置跟焦器的跟焦控制,实现稳定器能够对各种摄影设备的跟焦控制,扩大了稳定器的功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稳定器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

设备检测,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稳定器是否连接有设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输入模块为拨轮或按键中的一种。第一通信模块通过将拨轮的转动角度或按键被按下的时长、被按下的次数转换为跟焦信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建立通信关系的方式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中的一种;通过把跟焦系统的有线或无线控制器融入稳定器内部的控制线路,避免了导线缠绕的问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跟焦系统的稳定器工作方法,跟焦系统包括跟焦器,稳定器包括输入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跟焦器包括执行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通信关系,建立跟焦器与稳定器、跟焦器与摄影设备的通信关系;

信号输入,分别通过输入模块和控制模块输入跟焦信号和摄影设备调参信号;

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将摄影设备调参信号传输到第三通信模块;

参数调节,执行模块根据第二通信模块收到的跟焦信号做出相应的跟焦动作;摄影设备根据第三通信模块收到的调参信号做出相应的参数调节。

能够使用稳定器上的一个通信接口,实现同时对摄影设备内部参数的调节和外置跟焦的控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稳定器还包括显示器,摄影设备反馈调节信息至显示器。

本发明的优点:

1、通过结合摄影设备内部的跟焦控制及外置跟焦器的跟焦控制,实现稳定器对各种摄影设备的跟焦控制,扩大了稳定器的功能。

2、在现有稳定器产品的仅有一个通信接口结构基础上,实现了同时对摄影设备内部参数的调节和跟焦的控制。

3、通过在稳定器控制部设置跟焦输入模块,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单手对稳定器和跟焦器进行调节,提高用户体验、拍摄效率和可靠性。

4、通过把跟焦系统的有线或无线控制器融入稳定器内部的控制线路,避免了导线缠绕的问题;同时采用有线的通信方式,能够避免信号干扰,提高跟焦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跟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跟焦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跟焦系统的稳定器内部走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带有识别模块的跟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带有识别模块的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带有检测模块和识别模块的跟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带有检测模块和识别模块的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稳定器、跟焦器和相机串联的跟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稳定器、跟焦器和相机串联的跟焦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稳定器、跟焦器和相机串联的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中:1、跟焦器;11、执行模块;12、第二通信模块;13、第三通信模块;2、稳定器;21、输入模块;22、第一通信模块;23、检测模块;24、识别模块;25、控制模块;3、通信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跟焦系统结构示意图及工作方法流程图,所述跟焦系统包括稳定器2、跟焦器1,所述稳定器2为三轴手持稳定器,手持稳定器2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通信模块22、手持部设有输入模块21、负载支撑板,该负载支撑板用于架设摄像装置;其中,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用于输入跟焦信号;跟焦器1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执行模块11和第二通信模块12,所述执行模块11用于调节所述跟焦器1的齿轮转动。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设置在与负载支撑板连接的电机外壳上,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与输入模块21连接的通信导线3沿着稳定器内部导线的路径铺设至与负载支撑板连接电机中;所述跟焦器1与负载支撑板通过夹具可拆卸连接,第二通信模块12的通信接口位于跟焦器1的外壳上。

本实施方式中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S1,建立通信关系,建立跟焦器1与稳定器2的通信连接;具体地,所述通信关系通过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模块12的通信接口的USB数据线连接,其中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还可以位于负载支撑板上。

S2,信号输入,通过稳定器2的输入模块21输入跟焦信号;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21设置在稳定器2的手持部,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

S3,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22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具体地,所述通信模块22将拨轮的转动角度信息转换为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

S4,跟焦控制,执行模块11根据第二通信模块12收到的跟焦信号控制跟焦器电机做出相应的跟焦动作。

其中,S1中通信连接方式可采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USB、CAN、I2C等各种通信端口连接的有线方式;及蓝牙、红外线、WiFi、2G、3G、4G或5G移动通信网络等无线通信方式;在无线通信的方式中,所述跟焦器还包括电源,用于供电给跟焦器执行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跟焦器电机。

所述输入模块21还可以为按钮,对应步骤S3中,第一通信模块22将按钮被按下的时长或被按下的次数信息转换为跟焦信号传输至第二通信模块12。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跟焦系统结构示意图及工作方法流程图。跟焦系统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还包括识别模块24,用于识别与稳定器2连接的设备是否为跟焦器1。本实施方式中,开放调节参数接口的相机通过USB数据线与稳定器2通信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S1,设备识别,通过识别模块24识别所述连接的设备是否为跟焦器1;具体地,所述识别模块24位于稳定器2的USB接口,通过USB接口识别所连接的设备不是跟焦器1。

S2,建立通信关系,建立相机与稳定器2的通信连接;具体地,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相机和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其中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还可以位于负载支撑板上。

S3,信号输入,通过稳定器2的输入模块21输入跟焦信号;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21设置在稳定器2的手持部,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

S4,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22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相机内部的通信模块;具体地,所述通信模块22将拨轮的转动角度信息转换为跟焦信号传输到相机内部的通信模块。

S5,跟焦控制,相机内部的跟焦模块通过跟焦信号执行内部电子跟焦动作。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跟焦系统结构示意图及工作方法流程图。跟焦系统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还包括检测模块23,用于检测是否有设备与稳定器2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跟焦系统的工作方法为:

S1,设备检测,通过检测模块23检测稳定器2是否连接有设备;具体地,通过USB的I/O口电平的高低来检测稳定器2是否有设备连接;

S2,设备识别,通过识别模块24识别所述连接的设备是否为跟焦器1;具体地,所述识别模块24位于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该接口为USB接口,通过USB接口识别所连接的设备是跟焦器1。

S3,建立通信关系,建立跟焦器1与稳定器2的通信连接;具体地,所述通信关系通过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模块12的通信接口的USB数据线连接,其中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还可以位于负载支撑板上。

S4,信号输入,通过稳定器2的输入模块21输入跟焦信号;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21设置在稳定器2的手持部,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

S5,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22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具体地,所述通信模块22将拨轮的转动角度信息转换为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

S6,跟焦控制,执行模块11根据第二通信模块12收到的跟焦信号控制跟焦器电机做出相应的跟焦动作。

如图9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稳定器、跟焦器和相机串联的跟焦系统结构示意图和工作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器2为三轴手持稳定器,手持稳定器2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第一通信模块22、手持部设有输入模块21、控制模块25、负载支撑板,该负载支撑板用于架设摄像装置;其中,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用于输入跟焦信号;控制模块25用于控制相机内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快门、光圈、ISO、白平衡、曝光补偿。跟焦系统包括跟焦器1及设置在跟焦器1内部的执行模块11、第二通信模块12和第三通信模块13,所述执行模块11用于调节所述跟焦器1的齿轮转动。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设置在与负载支撑板连接的电机外壳上,第一通信模块22的通信接口与输入模块21连接的通信导线3沿着稳定器内部导线的路径铺设至与负载支撑板连接电机中;所述跟焦器1与负载支撑板通过夹具可拆卸连接,第二通信模块12的通信接口位于跟焦器1的外壳上。

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通信关系,建立跟焦器1与稳定器2、跟焦器1与相机的通信关系;具体地,第一通信模块22与第二通信模块12的通信接口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第三通信模块13与相机的通信接口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第二通信模块12和第三通信模块13通过导线信号连接;该相机开放了参数调节数据接口。

S2,信号输入,分别通过输入模块21和控制模块25输入跟焦信号和相机调参信号;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21设置在稳定器2的手持部,该输入模块21为拨轮;控制模块25包括按键和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选择的参数和反馈调节信息。

S3,信号传输,第一通信模块22将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第一通信模块22将相机调参信号通过第二通信模块12和导线传输到第三通信模块13;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22将拨轮的转动角度信息转换为跟焦信号传输到第二通信模块12,所述第一通信模块22将按键选定的参数及按键时长转换为调节相机参数信号传输到第三通信模块13。

S4,参数控制,执行模块11根据第二通信模块12收到的跟焦信号做出相应的跟焦动作;相机的调参模块根据第三通信模块13收到的调参信号做出相应的参数调节。

其中,以上实施方式中的通信方式也可采用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通过设备名称或者设备的地址对跟焦器、相机进行检测和识别;以上实施方式中的相机也可采用开放调节参数接口的摄像机等摄影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