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告植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82440发布日期:2018-08-17 05:58阅读:2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告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互联网视频中,投放的广告以片头和片尾的视频贴片广告为主。为了保证效果,片头广告一般设置为不可跳过,用户必须看完片头贴片广告之后才能观看视频,但这样比较影响用户体验;片尾广告则容易被用户忽略,达不成广告效果。片中的插入式贴片广告,由于会打断用户的正常视频观看体验,也备受指责。因此,目前的互联网视频,难以在广告效果和用户体验之间达成平衡。尤其是目前流行的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插入片头贴片广告,会更严重地影响用户体验,所以目前短视频中鲜有投入广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广告植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广告植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一帧图像,判断该目标帧是否已植入目标素材广告;

若目标帧已植入素材,判断目标帧是否已播广告;

若目标帧未播,实时分析目标帧的人物占画面比例是否超过设定值;

若目标帧超过设定值,分析目标帧中的人物特征,并根据人物特征,在本地端广告库或服务端广告库中匹配及获取广告素材;

将目标帧中的人像抠出,并将广告素材结合到人像的前景或背景中并重构图像形成新的目标帧;

播放目标帧,并获取下一帧图像继续判断是否已植入素材,循环上述步骤直至视频结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广告植入方法,通过将视频中的主体内容(如人物)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抠出,并将广告素材置于其前景或背景中,以此达到在视频中既插入了广告,又不会影响用户观看体验的效果,在广告效果和视频体验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检测当前画面中的人物性别和年龄,可以进行智能匹配,显示不同的广告,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广告植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广告植入方法的效果示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告植入方法,如图1所示,在未进行过目标素材植入的视频中,逐帧地进行图像分析,对未有广告的人物图像占比超过设定值的目标帧匹配广告素材,将目标帧人像抠出并将选定的广告素材结合到人像的前景或背景中并重构图像形成新的目标帧。

广告素材归集在广告库中。可以理解,根据应用场景,广告库可设置在操作端作为本地存储;也可设置在服务端,需要时取传输用。

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设adflag1=素材植入中,true为植入中,false为未植入,初始值=false;

设adflag2=广告已播,true为已播,false为未播,初始值=false。

从视频的第一帧开始,逐帧地获取视频图像作为目标帧。

s1、获取下一帧视频图像,判断素材是否植入中:若是,标记该帧adflag1=true,并跳至步骤s5;若不是,标记该帧adflag1=false,并跳至步骤s2。

s2、检测目标帧帧adflag2的值:若adflag2=true,跳至步骤s6;若adflag2=false,跳至步骤s3。

s3、实时分析目标帧当前视频图像中的人物和背景,判断人物占画面比例是否超过设定值,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值范围为35~85%,若是,跳至步骤s4;若不是,跳至步骤s1。

s4、分析目标帧视频主体人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和面部特征等),根据主体人物特征匹配相应广告素材。若有匹配的广告素材,跳至步骤s5;若没有匹配的广告素材,跳至步骤s1。

s5、实时从目标帧中抠出人像。根据广告素材的配置,将广告素材结合到视频人像的前景或背景中。判断广告是否播完:若是,标记该帧adflag2=true,并跳至步骤s6;若不是,跳至步骤s6。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步骤中,该帧标记为adflag2=true后,即不需要再插入广告素材,直接播放视频。在此步骤中,从目标帧中抠出人像的抠像技术,是把人物轮廓和背景分离开,由于广告素材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前景覆盖,而是根据人像位置的移动在逐帧动态变化,因此广告素材要根据抠像结果精准露出轮廓内的人像。上述的抠像技术是通过对场景和物体特征的识别,分离出人像轮廓。

s6、播放目标帧,并判断视频是否播放完毕:若是,则结束视频播放;若不是,则跳至步骤s1,获取下一帧视频图像为目标帧。

循环上述s1~s6步骤,直至视频所有帧处理完。

在本发明中,视频帧图像的检测原理,一是利用现有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上实现毫秒级的人脸检测,对人脸进行检测跟踪,该技术可以适应侧脸、遮挡、模糊、表情变化等实际环境。二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根据场景和物体特征,识别出常见的上千种通用物体和属性。通过这两项现有技术,可以实现上述步骤中的视频帧图像检测。

在步骤s4中,人物的年龄、性别和面部特征分析的原理,是利用现有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对眼、口、鼻轮廓等人脸的108个关键点进行定位和分析,准确识别多种人脸属性大类,如性别、年龄、种族、表情、饰品、胡须、面部动作状态等,实现步骤s4中的人物特征识别。

如图2(2a、2b、2c)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广告植入效果。

以图2b为例:对视频进行逐帧的画面检测,确认目标帧adflag1=false,adflag2=false后,进入步骤s3,判断人物占画面比例超过了设定值,进入步骤s4,对人物进行年龄、性别和面部特征的检测,检测结果为18~25岁女性,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此类型视频适合电商营销,在广告库中匹配到天猫双十一的广告素材,抠出目标帧中的人像,并将广告素材植入到前景中并播放。

图2(2a、2b、2c)分别代表了不同视频类型的按本发明方案植入广告的效果。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半身、全身还是在动作幅度较大的视频中,按本发明的方法植入的广告都能较好地与视频画面相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广告效果,同时不损害用户体验。

综上,通过将视频中的主体内容(如人物)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抠出,并将广告置于其前景或背景中,以此达到在视频中既插入了广告,又不会影响用户观看体验的效果,在广告效果和视频体验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检测当前画面中的人物性别和年龄,可以进行智能匹配,显示不同的广告,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互联网视频中插入广告,可以让用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用暂停视频也能有效获取广告信息,并且由于广告是以前景/背景的形式和当前视频画面结合,因此不损害视频可看性,同时获得较好的广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