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0045发布日期:2018-08-14 17:52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讯方式是基于双方都在线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存在以下缺点:1、双方必须同时建立连接才可以开始沟通;2、受个人知识水平限制,通讯内容无法扩展延伸;3.、如果有其他事情介入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即时回复;4、不能有效过滤或处理非紧急的信息,非紧急的信息是指可以延迟处理或者不需要处理的事务,信息渠道包括短信、电话、音/视频通话等;5、不能做到快速自主学习和丰富个人知识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s2、当用户接收到通讯请求,且用户未接受该通讯请求时,用户授权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过程: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知识库通过长期录入的方式,在云端服务器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过程:云端服务器主动搜索与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对搜索到的知识分类整理整合,并更新至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后,根据请求信息分析出通信发起方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当通讯机器人无法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时,通讯机器人进而会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获得相应的应答信息,将该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并同时将该信息自动更新至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装置,包括:

云端服务器,用于建立并存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用户端,用于发起或接收通讯请求,当接收到通信请求但用户未接受该通讯请求时,用户授权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包括: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录入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知识库数据,并将录入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建立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一搜索模块,用于主动搜索与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对搜索到的知识分类整理整合,并更新至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还包括:通讯机器人,用于接收通讯请求,根据请求信息分析出通信发起方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第二搜索模块,用于当通讯机器人无法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时,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获得相应的应答信息,将该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并同时将该信息自动更新至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知识库通过长期录入的方式,在云端服务器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云端服务器通过自我学习算法主动搜索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通过分类整理整合,从而实现丰富用户的个人知识库;其中,知识图谱数据库是基于图数据库的混合存储技术,将所有数据以实体-关系-时间-属性的形式,实现大规模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同时,结合语义检索和推理引擎,实现自然语言理解的复杂语义搜索,更精准的理解对话意图。其中,混合存储技术包含图数据库、列式存储、全文索引和文档库;语义检索是基于nlp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实体识别、全文检索和子图匹配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复杂语义搜索;推理引擎,结合领域知识实现自动长链推理、意图识别、因果分析并同时通过学习让引擎更加理解领域。

具体地,例如对于用户a和用户b,其在云端服务器中均建立有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若用户a请求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如果在用户b未接受请求的情况下,用户b可以授权自己的通讯机器人跟用户a进行通讯,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a发送过来的信息,通过语义理解算法,分析出用户a需要的信息,从用户b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智能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用户a,让用户a在无感知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对话。

当用户a发送的信息,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在自身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无法找到匹配答案时,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进而会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一方面回答用户a,一方面将该应答信息自动添加到用户b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达到自我学习的效果。

用户也可以授权共享通讯录、微信或是qq好友等信息,与认识的朋友建立关系。用户在通讯过程中,可以将过程进行录制,生成可以智能交流的通讯通道,保存或者分享到第三方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行沟通交流。如录制完成后将录制的内容分享出,其它用户可以通过打开分享的内容与其建立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将即时通讯、语义理解以及知识图谱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传统的通讯方式,还可以实现用户不在线或者不方便进行通讯的情况下,通过通讯机器人进行通讯,可以更方便和高效的进行通讯,基于知识图谱和语义理解,可以智能匹配近似正确的应答信息,让通讯方式更便捷,提升通讯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装置的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s2、当用户接收到通讯请求,且用户未接受该通讯请求时,用户授权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过程: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知识库通过长期录入的方式,在云端服务器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过程:云端服务器主动搜索与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对搜索到的知识分类整理整合,并更新至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过程: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后,根据请求信息分析出通信发起方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过程:当通讯机器人无法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时,通讯机器人进而会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获得相应的应答信息,将该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并同时将该信息自动更新至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实现智能通讯的装置,包括:

云端服务器,用于建立并存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用户端,用于发起或接收通讯请求,当接收到通信请求但用户未接受该通讯请求时,用户授权通讯机器人接收通讯请求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包括: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录入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知识库数据,并将录入的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建立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一搜索模块,用于主动搜索与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对搜索到的知识分类整理整合,并更新至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还包括:通讯机器人,用于接收通讯请求,根据请求信息分析出通信发起方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第二搜索模块,用于当通讯机器人无法在用户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搜索出应答信息时,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获得相应的应答信息,将该信息发送给通信发起方,并同时将该信息自动更新至知识图谱数据库中。

用户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知识库通过长期录入的方式,在云端服务器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云端服务器通过自我学习算法主动搜索用户知识库相关的知识,通过分类整理整合,从而实现丰富用户的个人知识库;其中,知识图谱数据库是基于图数据库的混合存储技术,将所有数据以实体-关系-时间-属性的形式,实现大规模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同时,结合语义检索和推理引擎,实现自然语言理解的复杂语义搜索,更精准的理解对话意图。其中,混合存储技术包含图数据库、列式存储、全文索引和文档库;语义检索是基于nlp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实体识别、全文检索和子图匹配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复杂语义搜索;推理引擎,结合领域知识实现自动长链推理、意图识别、因果分析并同时通过学习让引擎更加理解领域。

具体地,例如对于用户a和用户b,其在云端服务器中均建立有自己的知识图谱数据库。若用户a请求与用户b建立通信连接,如果在用户b未接受请求的情况下,用户b可以授权自己的通讯机器人跟用户a进行通讯,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a发送过来的信息,通过语义理解算法,分析出用户a需要的信息,从用户b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智能搜索出应答信息,发送给用户a,让用户a在无感知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对话。

当用户a发送的信息,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在自身知识图谱数据库中无法找到匹配答案时,用户b的通讯机器人进而会从平台数据库中搜索公共知识库,一方面回答用户a,一方面将该应答信息自动添加到用户b的知识图谱数据库中,达到自我学习的效果。

用户也可以授权共享通讯录、微信或是qq好友等信息,与认识的朋友建立关系。用户在通讯过程中,可以将过程进行录制,生成可以智能交流的通讯通道,保存或者分享到第三方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行沟通交流。如录制完成后将录制的内容分享出,其它用户可以通过打开分享的内容与其建立通讯。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