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6204发布日期:2018-10-09 23: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或称为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提供比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佳的传输速度及用于数据传送的低延迟。在第五代系统或长期演进系统中,长期演进系统的无线存取网络(radioaccessnetwork,ran)由至少一个基站(basestation,bs)所组成,其一方面与至少一客户端(userequipment,ue)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核心网络可负责至少一客户端的移动管理及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及其通信装置,用来处理用于数据复本(dataduplication)的缓存器状态回报(bufferstatusreporting),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站(basestation,bs),用来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包含有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以及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来执行储存于该储存装置中的以下指令:设定一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到一通信装置,以及设定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及一第二逻辑信道到该通信装置;设定该通信装置回报用于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该第一逻辑信道及该第二逻辑信道的分开的(separate)缓存器状态;从该通信装置接收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volumeofdata)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传送一第一上链路(uplink,ul)允量(grant)到该通信装置;以及根据该第二缓存器状态,传送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到该通信装置。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通信装置,用来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包含有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以及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来执行储存于该储存装置中的以下指令: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被设定回报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及该第二逻辑信道的分开的缓存器状态;传送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一上链路允量;以及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二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二上链路允量。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基站,用来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包含有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以及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来执行储存于该储存装置中的以下指令:设定一无线承载到一通信装置,以及设定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到该通信装置;设定该通信装置回报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以及设定该通信装置不回报用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从该通信装置接收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该第一缓存器状态;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传送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到该通信装置;以及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传送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到该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可简略地由网络端和多个通信装置所组成。在图1中,网络端及通信装置系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架构。实际上,网络端可为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或下一代无线存取网络(nextgenerationradioaccessnetwork,ng-ran),其使用正交分频多任务(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和/或非正交分频多任务,以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当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或双连结(dualconnectivity,dc)被支持时,通信装置在分时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模式和/或分频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模式下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s,ccs),以在相同频带或不同频带中与网络端进行通信。小区(cell)可配置有上链路(uplink,ul)分量载波及下链路(downlink,dl)分量载波。若小区是分频双工小区,上链路分量载波及下链路分量载波可具有不同的实体频率(例如载波频率)。若小区是分时双工小区,上链路分量载波及下链路分量载波为相同的分量载波。

通信装置可为客户端(userequipment,ue)、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电子书、便携计算机系统、车辆、船及飞机等装置。此外,根据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而言,通信装置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通信装置或网络端,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20可包括至少一处理电路200、至少一储存装置210以及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220。至少一处理电路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至少一储存装置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代码214,至少一处理电路200可通过至少一储存装置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至少一储存装置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只读式内存(read-onlymemory,rom)、闪存(flashmemory)、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memory,ram)、硬盘(harddisk)、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datastoragedevice)、非易失性储存装置(non-volatilestoragedevice)、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medium)(例如有形媒体(tangiblemedia))等,而不限于此。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220可包含有至少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至少一处理电路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信息和/或封包)。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实施例的说明,客户端被用来表示图1中的通信装置。网络端则可指图1中的网络端。

被客户端传送到网络端(例如无线存取网络)的缓存器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携带有多少缓存器中的数据可用于传输,即缓存器状态,该缓存器关联于客户端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单元(entity)。接着,根据缓存器状态,网络端配置上链路允量(grant)(例如用于物理上链路分享信道(physicalulsharedchannel,pusch)的资源)到客户端。

缓存器状态回报(bufferstatusreporting,bsr)程序用来提供缓存器状态报告到服务演进式基站(evolvednode-b,enb)。

在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或下一代无线存取网络中,封包复本(packetduplication)(或数据复本)可被支持,其中传送端(例如客户端或网络端)传送一封包至少两次以增加接收可靠度。在此情况下,当被接收的封包是重复的封包(例如重复的信息)时,接收端可能会误解被接收的封包的内容,以及执行不正确的运作。

图3中的一流程30,用于图1的网络端中的一第一基站。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该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到一客户端,以及设定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及一第二逻辑信道到该客户端。

步骤304:该第一基站设定该客户端回报用于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该第一逻辑信道及该第二逻辑信道的分开的(separate)缓存器状态。

步骤306:该第一基站从该客户端接收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volumeofdata)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

步骤308: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到该客户端。

步骤310:根据该第二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到该客户端。

步骤312:结束。

图4中的一流程40,用于图1的一客户端中。流程4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该客户端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404:该客户端被设定回报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及该第二逻辑信道的分开的缓存器状态。

步骤406:该客户端传送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

步骤408:该客户端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一上链路允量。

步骤410:该客户端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二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二上链路允量。

步骤412: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传送包含有第一缓存器状态及第二缓存器状态的至少一缓存器状态报告到第一基站。至少一缓存器状态报告的每一缓存器状态报告可为一介质访问控制控制组件(controlelement,ce)。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缓存器状态报告的一缓存器状态报告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第一逻辑信道识别(lcidentity,lcid)及用于指示第二缓存器状态的第二逻辑信道识别。在一实施例中,缓存器状态报告可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第一识别(例如第一逻辑信道识别)及用于指示第二缓存器状态的第二识别(例如第二逻辑信道识别)。在一实施例中,缓存器状态报告不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任何识别,以及不包含有任何用于指示第二缓存器状态的识别。在缓存器状态报告中的第一缓存器状态及第二缓存器状态的位置(locations)用来指示或识别(identify)该第一缓存器状态及该第二缓存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缓存器状态指示包含有关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的第一缓存器大小(size)。第一缓存器大小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关联于第三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缓存器状态指示包含有关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的第二缓存器大小。第二缓存器大小可包含有或不包含有关联于第三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第一缓存器大小可不包含有关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量,以及第二缓存器大小可不包含有关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量。

图5中的一流程50,用于图1的网络端中的一第一基站。流程5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该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到一客户端,以及设定关联于该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到该客户端。

步骤504:该第一基站设定该客户端回报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以及设定该客户端不回报用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

步骤506:该第一基站从该客户端接收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该第一缓存器状态。

步骤508: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到该客户端。

步骤510: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到该客户端。

步骤512:结束。

根据流程30及流程50,客户端回报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联合(joint)缓存器状态到第一基站(例如联合缓存器状态包含有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及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的总和)的情况可被避免。由于第一基站认为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中任一者具有可用于传送的数据量的总和,联合缓存器状态造成第一基站排定上链路允量的不正确数量(例如过量),其中上链路允量用于传送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或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以下所述实施例可应用于实现流程30及流程50。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产生包含有第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dataunit,sdu))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传送第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两次。客户端通过第一逻辑信道传送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通过第二逻辑信道传送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客户端产生包含有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及第一逻辑信道识别的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响应第一上链路允量,以及产生包含有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及第二逻辑信道识别的第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响应第二上链路允量。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可包含有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来自关联于第二无线承载的第三逻辑信道或来自第一逻辑信道或第二逻辑信道。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可包含有第二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可不包含有任何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例如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是无线链路控制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例如无线链路控制状态协议数据单元)。客户端不在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有两个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例如“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第一逻辑信道识别”及“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第二逻辑信道识别”),以及不在第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有两个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接着,例如在不同的载波上,客户端传送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及第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到第一基站。举例来说,客户端根据第一上链路允量在第一载波上传送第一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及根据第二上链路允量在第二载波上传送第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因此,增加了第一基站成功接收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可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设定客户端回报用于关联于第二无线承载的第三逻辑信道的第三缓存器状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属于相同逻辑信道群组(lcgroup,lcg)。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群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道属于一逻辑信道群组,以及第二逻辑信道不属于任何逻辑信道群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不属于任何逻辑信道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传送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息到客户端,以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及关联于第一无线承载的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以设定客户端回报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缓存器状态及不回报用于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缓存器状态。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包含有第一无线承载的无线承载识别、第一逻辑信道识别及第二逻辑信道识别。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结重组信息、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设定信息、无线资源控制连结重建信息和/或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恢复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传送第一无线承载组态(configuration)到客户端,以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及关联于第一无线承载的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第一无线承载组态可包含有第一无线承载的无线承载识别、第一逻辑信道识别的识别及第二逻辑信道识别的识别。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包含有传送到客户端的第一无线承载组态。

在一实施例中,当客户端接收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第一无线承载组态时,藉由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及关联于第一无线承载的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客户端应用(apply)一个或多个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第一无线承载组态。

第一无线承载可为信令(signaling)无线承载或资料无线承载。第二无线承载可为信令无线承载或资料无线承载。

图6中的一流程60,用于图1的一客户端中。流程6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该客户端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604:该客户端被设定回报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以及被设定不回报用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

步骤606:该客户端传送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

步骤608:该客户端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一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一上链路允量。

步骤610:该客户端从该第一基站接收一第二上链路允量,其中根据该第一缓存器状态,该第一基站传送该第二上链路允量。

步骤612: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当客户端被设定回报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缓存器状态,以及被设定不回报用于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缓存器状态时,由于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传送的数据,客户端可触发(trigger)缓存器状态报告传送,但由于可用于第二逻辑信道的传送的数据,客户端不触发缓存器状态报告传送。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逻辑信道而不是第二逻辑信道,客户端传送关联于第一无线承载的无线链路控制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使得无线链路控制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可触发缓存器状态报告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传送包含有第一缓存器状态的缓存器状态报告到第一基站。缓存器状态报告可为介质访问控制控制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缓存器状态报告可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第一逻辑信道识别。在一实施例中,缓存器状态报告可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第一识别(例如第一逻辑信道识别)。在一实施例中,缓存器状态报告可不包含有用于指示第一缓存器状态的任何识别。在缓存器状态报告中的第一缓存器状态的位置用于指示或识别第一缓存器状态。

第一缓存器状态指示包含有关联于第一逻辑信道的数据量的第一缓存器大小(size)。第一缓存器大小不包含有关联于第二逻辑信道的数据量。

图7中的一流程70,用于图1的一客户端中。流程7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该客户端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704:该客户端设定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单元,以处理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以产生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706:该客户端传送包含有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的该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

步骤708: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载波上,客户端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上链路允量,其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一缓存器状态传送第一上链路允量。在第二载波上,客户端可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二上链路允量,其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二缓存器状态传送第二上链路允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上链路允量设定客户端在第三载波上传送第一运输区块(transportblock),以及第二上链路允量设定客户端在第四载波上传送第二运输区块。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可被第一基站设定回传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分开的缓存器状态。举例来说,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可传送设定客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息),以回传分开的缓存器状态。客户端执行步骤706以回应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传送包含有第一缓存器状态及第二缓存器状态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介质访问控制控制组件到该第一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当客户端侦测到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中至少一者进入一缓存器(例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缓存器)时,或者当客户端在缓存器中产生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时,客户端触发(trigger)该第一缓存器状态及该第二缓存器状态的该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从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的封包数据汇聚协议组态,客户端可设定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是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封包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dataadaptionprotocol,dap)协议数据单元。

在流程70的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不复制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单元中的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和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以回报第一缓存器状态和第二缓存器状态。也就是说,客户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当复本被客户端启动(activate)时,客户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因此,客户端传送第一缓存器状态和第二缓存器状态。当从第一基站接收复本启动命令(例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介质访问控制控制单元)时,客户端可启动复本。

在一实施例中,当从第一基站接收复本关闭命令(例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介质访问控制控制单元)时,客户端可关闭(deactivate)复本。客户端可传送第一缓存器状态但不传送第二缓存器状态,以响应该关闭。客户端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以响应该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在被第一基站传送到客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息)中,客户端被第一基站设定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第一无线承载的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

流程70的实施例可应用于其他流程,于此不赘述。

图8中的一流程80,用于图1的一客户端中。流程8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800:开始。

步骤802:该客户端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804:该客户端设定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以处理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以产生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806:该客户端设定用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以传送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808:该客户端传送包含有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数据量的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包含有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该数据量的一第二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

步骤810:结束。

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于流程80,于此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客户端侦测到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中至少一者进入一缓存器(例如无线链路控制缓存器)时,或者当客户端在缓存器中产生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时,客户端触发(trigger)第一缓存器状态及第二缓存器状态的该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从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组态,客户端可设定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接收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组态,客户端可设定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第一无线链路控制组态及第二无线链路控制组态可为相同的组态(即相同的信息组件(informationelement))或不同的组态(即不同的信息组件)。

在流程80的一实施例中,客户端不复制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中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和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回报第一缓存器状态和第二缓存器状态。也就是说,客户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当复本被客户端启动时,客户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及第二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因此,客户端传送第一缓存器状态和第二缓存器状态。当从第一基站接收复本启动命令(例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介质访问控制控制单元)时,客户端可启动复本。

在一实施例中,当从第一基站接收复本关闭命令(例如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或介质访问控制控制单元)时,客户端可关闭(deactivate)复本。客户端可决定可用于第一逻辑信道的传送的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以响应该关闭。客户端可传送第一缓存器状态但不传送第二缓存器状态。

图9中的一流程90,用于图1的一客户端中。流程9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900:开始。

步骤902:该客户端被一第一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以及被该第一基站设定关联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第一逻辑信道及一第二逻辑信道。

步骤904:该客户端设定用于该第一无线承载的一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单元,以产生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906:该客户端设定用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一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以处理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以产生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908:该客户端设定用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一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以传送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910:该客户端传送一第一缓存器状态及一第二缓存器状态到该第一基站,该第一缓存器状态包含有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数据量及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数据量,该第二缓存器状态包含有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该数据量及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或该多个封包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的该数据量。

步骤912:结束。

流程90可视为流程70及流程80的结合。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于流程90,于此不赘述。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和/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可根据客户端的实施例轻易地获得网络端的新实施例,以及可根据网络端的实施例获得客户端的新实施例。前述的陈述、步骤和/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上述流程中任一者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因此,接收端可能会误解被接收的封包的内容以及执行不正确的运作的问题可获得解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无线通信系统

20:通信装置

200:至少一处理电路

210:至少一储存装置

214:程序代码

220: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

30、40、50、60、70、80、90:流程

300、302、304、306、308、310、312、400、402、404、406、408、410、412、500、502、504、506、508、510、512、600、602、604、606、608、610、612、700、702、704、706、708、800、802、804、806、808、810、900、902、904、906、908、910、912: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