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电话手表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6389发布日期:2018-09-18 19:24阅读:7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穿戴式设备越来越流行、普及,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这些智能穿戴式设备可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用户可通过这些应用软件统计自己的运动数据、听歌、查看短信、欣赏图片、阅读书籍等,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休闲方式、提高生活体验。

智能手表里,有的手表可连接到通信网络,从而能实现电话、实时语音通话等功能,这类智能手表称为电话手表,电话手表有着小巧、简洁、携带方便的优势,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因其外观小巧(屏幕较小)的缘故,电话手表在通话(电话、在线语音等)时,一般都是以外放的形式进行通话的,这也给电话手表的通话带来了麻烦,例如,当人们在通话中聊到隐私的事时,需要调小通话音量,手动调节通话音量就比较繁琐,因为电话手表结构较小,手动调节通话音量时误触率大,这样就降低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电话手表及介质,旨在解决由于现有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操作繁琐、误触率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所述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所述电话手表到所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

当所述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所述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距离监测单元,用于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所述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所述电话手表到所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以及

音量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所述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话手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所述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话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电话手表等可进行语音通话的智能手表,该电话手表上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电话手表屏幕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之间的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

在步骤S102中,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电话手表体积较小,屏幕也较小,电话手表用户在操作电话手表时,会有一定的误触率,例如,在通话时调节声音,操作不当会不小心将电话挂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控制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当该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示电话手表用户不想给周围的人听到通话声,此时,需要调小通话音量,因此,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其中,第一通话音量为使电话手表用户周围的其他人听不到通话内容的通话音量,该通话音量可由电话手表用户根据自身的听力情况预先设置。优选地,为小于该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的距离预先设置一个距离音量对照表,因此,在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时,可根据监测到的距离从预设的距离音量对照表中获取该监测到的距离对应的通话音量,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该监测到的距离对应的通话音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实现了通话音量的自动调节,降低了电话手表操作的误触率,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对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操作进行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电话手表等可进行语音通话的智能手表,该电话手表上设置有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电话手表屏幕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之间的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对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操作进行实时监测。

在步骤S202中,当监测到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操作时,启用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话操作可以为确认接通电话的操作,也可以为确认接通在线语音或视频的操作,当监测到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操作时,启用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在电话手表用户没有通话操作时,不启用该红外距离传感器,从而降低了电话手表的电量损耗速度。

在步骤S203中,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判断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是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表示电话手表用户不想给周围的人听到通话声,需要调小通话音量,此时,先判断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是否大于第一通话音量,是则执行步骤S204,以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否则保持电话手表的当前音量,从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智能化程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的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表示电话手表用户通话内容不是隐私内容,因此,优选地,当监测到的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二通话音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话手表的智能化程度,其中,第二通话音量为电话手表用户一般通话时的通话音量,可由用户预先设置。由于电话手表的体积较小,扬声器的最大音量分贝则不会很大,因此,优选地,将第二通话音量设置为最大音量,从而提高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质量。

在步骤S204中,当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话手表体积较小,屏幕也较小,电话手表用户在操作电话手表时,会有一定的误触率,例如,在通话时调节声音,操作不当会不小心将电话挂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且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大于第一通话音量时,表示电话手表用户不想给周围的人听到通话声,此时,需要调小通话音量,因此,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

在步骤S205中,当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时,保持电话手表的当前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不大于第一通话音量时,无需再调节通话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话手表用户在进行隐私通话结束后,通话音量被调节至较小音量,如此,对电话手表用户的下一个通话较为不便,因此,优选地,当监测到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结束操作时,将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整至预设的第二通话音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话手表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地,当检测到电话手表执行通话结束操作时,关闭红外距离传感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话手表的电量损耗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对电话手表进行通话操作监测,当监测到电话手表执行通话操作时,启用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判断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是则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否则保持电话手表的当前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

距离监测单元31,用于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以及

音量调节单元32,用于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话手表通过距离监测单元21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只有当监测到该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才触发音量调节单元32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各单元可由相应的硬件或软件单元实现,各单元可以为独立的软、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软、硬件单元,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各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

操作监测单元41,用于对电话手表用户的进行通话操作监测;

传感器启用单元42,用于当监测到电话手表用户的通话操作时,启用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

音量判断单元43,用于当手表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判断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是则触发音量调节单元44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否则保持电话手表的当前音量;以及

音量调节单元44,用于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对电话手表进行通话操作监测,当监测到电话手表执行通话操作时,启用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判断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是则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否则保持电话手表的当前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的各单元可由相应的硬件或软件单元实现,各单元可以为独立的软、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软、硬件单元,在此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各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话手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话手表5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可在处理器5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3。该处理器41执行计算机程序53时实现上述各个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2以及图2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5。或者,处理器51执行计算机程序53时实现上述各个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单元31至32以及图4所示单元41至44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2以及图2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5。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电话手表的通话音量调节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单元31至32以及图4所示单元41至44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当电话手表用户进行通话时,通过电话手表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对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距离小于预设手表距离阈值时,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预设的第一通话音量,通过电话手表到电话手表用户耳部的距离来判定电话手表用户是否需要将电话手表的当前通话音量调节至第一通话音量,简化了通话音量的调节过程,从而在实现通话音量自动调节、降低电话手表操作误触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电话手表通话时通话内容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话手表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存储介质,例如,ROM/RAM、磁盘、光盘、闪存等存储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