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插座监测负载接入的管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7128发布日期:2018-11-07 09:14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插座监测负载接入的管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座监测负载接入的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智能插座都是采用按时计费。从智能插座导通开始进行倒计时,用户可以在时段内在智能插座中接入负载,倒计时结束后智能插座停止供电。当用户中途需要结束对负载充电,或者充电过程中,由其他因素导致插座松动或者脱落,倒计时长未结束,导致充电时长未被有效利用而使得用户利益受损。或者未付款的用户可以借机使用剩余充电时间,不符合谁付费谁消费的原则。甚至可能出现不付费用户恶意将付费用户的负载设备断开,接上自己的负载,使得付费用户和商家利益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监测负载接入的检测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用户使用智能插座时,可以提前结束使用,剩余的时间存储在服务器,可供下次继续使用,同时释放智能插座,用户想再次使用就必须重新扫码连接。一方面保证当前用户提前结束充电时,未使用完的时长还可以继续使用,一方面可以杜绝其他用户“蹭”用付费用户智能插座,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智能插座使用率,从而保证商家利益。

为了实现这一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插座监测负载接入的管控方法,具体的:

s01,用户智能手机上安装的智能插座客户端扫码智能插座二维码,

s02,在客户端中选择充电套餐,

s03,服务器解析智能插座数据,获取本次使用时间、过流保护阀值等信息,

s04,智能插座开启设备通道控制开关并开始倒计时,

s05,智能插座的计量模块实时监测通道电流,

s06,智能插座客户端判断通道电流是否持续大于0,设置时间内电流没有持续大于0,则判断为负载没有成功接入,设置时间内电流持续大于0,则判断负载已经接入,并开启脱载监测,

s07,负载倒计时结束前,负载正常充电,则通电电流不等于0,当负载脱载时,通道电流持续为0,

s08,通道电流持续为0时,判断负载断开,则断开智能插座,结束本次供电,并记录倒计时长,未使用完的时长供下次充电时继续使用。

在本技术方案中,允许用户接入负载在设定预接时间内反复插拔。设定预接时间,是为了防止用户首次接入负载,有松动、脱落或者接触不良现象造成接入不稳定。例如:设定预接时间为10秒,10秒内允许负载反复接入。当检测到负载电流持续大于阈值10秒,判断负载已经正式接入。10秒后,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提前断开负载,则插座会停止供电,结束本次交易。所述的时长存储在服务器并显示在智能终端客户端中,如果用户想继续使用剩余的时长,必须重新开启设备。如果不用,其它人可扫码开启设备。

所述的客户端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中能够管理、使用智能插座的软件程序app或者微信小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智能插座系统整体框架示意图。

图2智能插座电路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本技术方案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以阐述本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附图1是智能插座系统整体框架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智能手机(2),云服务器中心(3)和智能插座(1)。智能手机(2)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中心(3)建立远距离通信;智能手机(2)通过近场通信与智能插座(1)建立短距离通信。智能手机(2)内嵌客户端采集智能插座(1)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云服务器中心(3),智能手机(2)采集到的数据经云服务器中心(3)分析、计算、管理下发给智能手机(2),智能手机(2)对智能插座(1)进行短距离控制。

智能手机(2)与云服务器中心(3)的无线网络通信方式是gprs、3g、4g和wifi方式其中的一种。智能手机(2)与智能插座(1)近场通信方式优选的是蓝牙、gprs或者wifi模块。智能手机(2)对智能插座(1)采集的主要数据是:智能插座身份、输出电流、电流导通时间、电流断开时间。智能手机(1)对用户采集的主要数据是注册信息。云服务器中心(3)是提供储存、处理、分解数据的中央联网处理器。云服务器中心(3)通过应用平台,对采集回来的数据根据客户业务需求进行管理、分析、统计、计算和分类展示,实现基本功能。

智能手机(2)装载客户端,所述的客户端是指能够控制智能插座的软件控制程序,即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客户端可以访问云服务器(3),发送获取智能插座导通的“秘钥”。还可以向智能插座(1)发送设置参数的请求。客户端将秘钥和设置参数配置到智能插座(1)的主控模块中,所述的主控模块是具有mcu功能的通信模块,例如:具有mcu功能的wifi模块、具有mcu功能的gprs模块或者mcu模块+通信模块组合。智能插座(1)依据用户设置数据开始完成充电任务。

附图2是智能插座电路控制电路示意图。

智能插座(1)内置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计量模块(102)与主控模块(101)电性连接,计量模块(102)下串联控制开关(103)。

所述的主控模块(101)实施方式之一是包含cc2541蓝牙芯片具有mcu功能的电路,实现数据计算和传送。

所述的计量模块(102)实施方式之一是包含bl0937内置时钟单相插座表计量芯片的计量电路,实现对智能插座电流监控和计时。

所述的控制开关(103)实施方式之一是包含srd-12vds-sl-a的控制开关,实现智能插座电流导通和断开。

附图3是本技术方案的控制流程图。为了保证智能插座合理利用,其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s01,用户智能手机上安装的智能插座客户端扫码智能插座二维码,

s02,在客户端中选择充电套餐,

s03,服务器解析智能插座数据,获取本次使用时间、过流保护阀值等信息,

s04,智能插座开启设备通道控制开关并开始倒计时,

s05,智能插座的计量模块实时监测通道电流,

s06,智能插座客户端判断通道电流是否持续大于0,设置时间内电流没有持续大于0,则判断为负载没有成功接入,设置时间内电流持续大于0,则判断负载已经接入,并开启脱载监测,

s07,负载倒计时结束前,负载正常充电,则通电电流不等于0,当负载脱载时,通道电流持续为0,

s08,通道电流持续为0时,判断负载断开,则断开智能插座,结束本次供电,并记录倒计时长,未使用完的时长供下次充电时继续使用。

在本技术方案中,允许用户接入的负载在设定预接时间内反复插拔。设定预接时间,是为了防止用户首次接入负载,有松动、脱落或者接触不良现象造成接入不稳定。例如:设定预接时间为10秒,10秒内允许负载反复接入。当检测到负载电流持续大于阈值10秒,判断负载已经正式接入。10秒后,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提前断开负载,则插座会停止供电,结束本次交易。所述的时长存储在服务器并显示在智能终端客户端中,如果用户想继续使用剩余的时长,必须重新开启设备。如果不用,其它人可扫码开启设备。

通过本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保证当前用户有效充电时长,一方面可以杜绝其他用户“蹭”用付费用户智能插座,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智能插座使用率,从而保证商家利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