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3811发布日期:2018-11-14 00: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iphonex是没有任何按键,通过手机上部的深度摄像头对人脸进行识别,进而实现解锁的功能。

面部识别要求能看到眼睛,鼻子或者嘴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戴墨镜的人或者盲人,或者是戴着头盔或者面巾的人,面部识别无法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如果存在第二种身份识别模式作为面部识别的补充方案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判断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身份识别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包括:

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包括:

分别采集每个电极检测到的电极信号,以及至少一组不同电极间的电极间信号;

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以及电极间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以及至少一种身份识别模式,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式包括人脸识别或瞳孔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确定用户的握持姿势;

基于所述握持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至少两组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基准电极信号,其中,所述基准电极信号和用户相对应;

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基准电极信号的分析,获得和用户对应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用于对电极信号进行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实时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的装置,包括:

采集电极信号单元,配置于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身份识别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电极信号单元,包括:

传输预设信号子单元,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

实时采集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实时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和/或,

所述采集电极信号单元,包括:

采集电极信号子单元,配置于分别采集每个电极检测到的电极信号,以及至少一组不同电极间的电极间信号;

相应地,所述身份识别单元,包括:

身份识别一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以及电极间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和/或,

身份识别二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以及至少一种身份识别模式,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式包括人脸识别或瞳孔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确定握姿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确定用户的握持姿势;

身份识别三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握持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基准电极信号子单元,配置为采集至少两组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基准电极信号,其中,所述基准电极信号和用户相对应;

获得信号特征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基准电极信号的分析,获得和用户对应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用于对电极信号进行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安装在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用户使用手机时,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抓握手机的方式,而不同的用户的手指部分的生物阻抗也不相同,进而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对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指部分的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判断出用户抓握手机的姿势,从而成为辅助用户身份识别的一种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身份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身份识别的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一种波形;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二种波形;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三种波形;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四种波形;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五种波形;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采集的不同电极及相邻电极间第六种波形;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装置上安装至少两个电极的第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装置上安装至少两个电极的第二种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装置上安装至少两个电极的第三种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装置上安装至少两个电极的第四种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发明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包括:

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上述的身份识别的方法,在用户使用手机时,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抓握手机的方式,而不同的用户的手指部分的生物阻抗也不相同,进而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对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指部分的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判断出用户抓握手机的姿势,从而成为辅助用户身份识别的一种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的身份识别的方法的具体的流程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身份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身份识别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具体请参见图4至图9所示;

其中,至少两个电极可以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且在该电子设备被用户抓握时,能够通过该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实时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具体请参见图4至图9所示。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可以为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具有特定波形的驱动信号,例如可以是正弦波、锯齿波等等,以在用户实际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能够采集到的由于用户的握持,所述至少两个电极间的信号发生的变化,以方便对相应的数据进行采集,进而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此时,在手机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当然,该至少两个电极可以是设置在手机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具体可参见图10至图13所示),以能够使握持该手机的用户直接对至少两个电极进行触碰、按压等,进而方便直接采集握持该手机时的电极信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在手机的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以在用户实际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能够将实际实时采集到的握持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极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对,进而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102,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以及至少一种身份识别模式,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式包括人脸识别或瞳孔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还是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手机上设置了至少两个电极之后,便能够采集到在手机被用户握持时,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的电极信号,进而便能够基于采集到的电极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用户握持手机的姿势,而此时,结合至少一种身份识别模式,例如,可以是人脸识别或是通孔识别等等,便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对用户的身份的判定,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确定用户的握持姿势;

基于所述握持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还是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手机上设置了至少两个电极之后,便能够采集到在手机被用户握持时,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的电极信号,进而便能够基于采集到的电极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用户握持手机的姿势,而不同的用户在握持手机时,其握持手机的姿势会有不同,进而便能够基于对所述用户握持手机的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确定出用户的身份。当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与指纹识别相结合,也就是,在用户握持手机的同时,采集用户的指纹,当然,该指纹可以基于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机等)的姿势采集的用户握持所述电子设备的部分的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101,所述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具体请参见图4至图9所示,可以包括:

分别采集每个电极检测到的电极信号,以及至少一组不同电极间的电极间信号;

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包括: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以及电极间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还是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在手机上设置了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当然,上述的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可以分别设置在手机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如电极a设置在手机的左侧边,而电极b和电极c设置在手机的右侧边,在用户握持该手机的时候,就分别采集电极a、电极b和电极c三个电极的电极信号,以及至少电极a和电极b、电极a和电极c、或是电极b和电极c中至少一组的电极间的电极间信号,当然,在用户握持手机时,会至少握持电极a、电极b或电极c中的至少两个电极。而此时,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而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便包括:基于所述电极信号及所述电极间信号的分析,进而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相应的预设信息的方式,即先将用户握持电子设备(手机等)的电极信号及电极间信号进行设置为相应用户的预设信号,而在有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时候,可以将获取的实时的电极信号以及电极间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对,以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身份识别的方法还包括:

采集至少两组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基准电极信号,其中,所述基准电极信号和用户相对应;

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基准电极信号的分析,获得和用户对应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用于对电极信号进行分析。

其中,基准电极信号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与用户相对应的信号,即,预先采集用户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对应的电极信号,并将该电极信号作为与该用户对应的电极信号进行保存作为基准电极信号,以在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时,能够以该基准电极信号与实时采集的用户的握持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进行比对,进而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对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以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此时,在手机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当然,该至少两个电极可以是设置在手机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以能够使握持该手机的用户直接对至少两个电极进行触碰、按压等,进而方便直接采集握持该手机时的电极信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在用户握持该手机时,将用户握持手机时采集的电极信号进行存储作为基准电极信号,进而便能够在用户再次使用该手机时,能够以该基准电极信号与实时采集的用户的握持手机时的电极信号进行比对,进而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基于与上述的身份识别的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采集电极信号单元1,配置于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身份识别单元2,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电极信号单元1,包括:

传输预设信号子单元,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中传输预设信号;

实时采集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实时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和/或,

所述采集电极信号单元1,包括:

采集电极信号子单元,配置于分别采集每个电极检测到的电极信号,以及至少一组不同电极间的电极间信号;

相应地,所述身份识别单元2,包括:

身份识别一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以及电极间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和/或,

身份识别二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以及至少一种身份识别模式,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式包括人脸识别或瞳孔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

确定握姿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确定用户的握持姿势;

身份识别三子单元,配置于基于所述握持姿势,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基准电极信号子单元,配置为采集至少两组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基准电极信号,其中,所述基准电极信号和用户相对应;

获得信号特征子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至少两组基准电极信号的分析,获得和用户对应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用于对电极信号进行分析。

作为优选,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安装在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侧面。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上述的身份识别的装置,在用户使用时,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抓握方式,而不同的用户的手指部分的生物阻抗也不相同,进而基于上述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对用户抓握的手指部分的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判断出用户抓握手机的姿势,从而成为辅助用户身份识别的一种方式。

基于与上述的身份识别的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以及处理器4;

所述存储器3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4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基于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采集握持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电极信号;

基于所述电极信号的分析,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上述的电子设备,在用户使用时,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抓握方式,而不同的用户的手指部分的生物阻抗也不相同,进而基于上述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对用户抓握的手指部分的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判断出用户抓握手机的姿势,从而成为辅助用户身份识别的一种方式。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身份识别的装置及电子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方法所对应的装置及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身份识别的装置及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的方法对应的装置及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