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件、能够安装该配件的摄像设备及相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7069发布日期:2018-12-11 23: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配件、能够安装该配件的摄像设备及相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件、能够安装该配件的摄像设备及相机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公开了一种相机主体(摄像设备)和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相机主体的作为相机配件(光学设备)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可更换镜头)。在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中,首先将可更换镜头组件插入相机主体,可更换镜头组件被认为处于插入/移除相位,其中,可更换镜头组件能够在所谓的安装方向上转动,可更换镜头组件变为可移除地安装到相机主体。换言之,在上述操作期间,可更换镜头组件转换到安装相位(位置),位于可更换镜头组件侧的卡合爪部与位于相机主体侧的卡合爪部彼此联接,并且完成使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于相机主体。

在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中,能够在可更换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上前进和后退的锁定销设置于相机主体侧,锁定销槽部设置于可更换镜头组件侧,锁定销能够插入锁定销槽部。在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中,通过将锁定销插入锁定销槽部,可更换镜头组件固定到相机主体。可更换镜头组件仅能够通过使锁定销从锁定销槽部后退而从相机主体移除。

可更换镜头组件需要在安装后即使在诸如震动等的外力施加到可更换镜头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然而,在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记载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中,在三个卡合爪部中,靠近供锁定销插入的锁定销槽部的两个卡合爪部中的一个卡合爪部与锁定销槽部之间的配置关系、以及上述两个卡合爪部中的另一个卡合爪部与锁定销槽部之间的配置关系相差很大。因此,在美国专利第8,430,582号中存在如下担心:当施加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时或当可更换镜头组件的定向改变时,难以将可更换镜头组件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摄像设备的配件、能够安装有该配件的摄像设备以及相机系统。

本公开的配件是一种如下的配件,其被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安装座部和销,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包括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所述配件包括:第二安装座部,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包括凹陷部和多个第二卡合爪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接合,当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摄像设备时所述销插入所述凹陷部,其中当沿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凹陷部侧是相对于边界线设置有所述凹陷部的一侧,所述边界线是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正交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中,至少具有布置于所述凹陷部侧的部分的两个第二卡合爪部被表示为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和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并且

满足θ1>θ2,且

1.00<θ1/θ2≤1.40

其中,θ1是在穿过所述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2是穿过所述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配件,其被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安装座部和销,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包括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所述配件包括:第二安装座部,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包括凹陷部和多个第二卡合爪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接合,当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摄像设备时所述销插入所述凹陷部,其中,当沿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凹陷部侧是相对于边界线设置有所述凹陷部的一侧,所述边界线是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正交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中,至少具有布置于所述凹陷部侧的部分的两个第二卡合爪部被表示为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和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所述凹陷部位于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之间的缺口的区域,并且

满足90°<θ1+θ2<180°,

其中,θ1是在穿过所述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2是穿过所述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摄像设备,其包括:第一安装座部,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包括多个第一卡合爪部;销;以及摄像元件,其中,所述摄像设备被构造成使得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配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摄像设备。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相机系统,其包括: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摄像设备;以及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配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配件,其被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安装座部和销,所述第一安装座部包括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所述配件包括:第二安装座部,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包括凹陷部和多个第二卡合爪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接合,当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摄像设备时所述销插入所述凹陷部;配件主体;以及安装座固定构件,所述安装座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安装座部固定于所述配件主体,其中,当沿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凹陷部侧是相对于边界线设置有所述凹陷部的一侧,所述边界线是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正交并且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爪部中,至少具有布置于所述凹陷部侧的部分的两个第二卡合爪部被表示为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和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并且

满足θ1>θ2,且

1.00<θ1/θ2≤1.40

其中,θ1是在穿过所述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2是穿过所述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的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与穿过所述凹陷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部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

根据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地实施或以多个实施方式的组合的方式实施。而且,来自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或者在来自各个实施方式的元素或特征在单个实施方式中组合有益的情况下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和可更换镜头组件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安装座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从摄像面侧观察的处于正位(normalposition)的镜头安装座的图,并且图3b是镜头安装座的截面图。

图4a是从摄像面侧观察的处于正位的相机安装座的图,并且图4b是相机安装座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从摄像面侧观察的处于正位的镜头安装座和相机安装座的插入/移除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从摄像面侧观察的处于正位的镜头安装座和相机安装座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7是由锁定销槽的中心和镜头侧爪部的中心形成的多边形形状的说明图。

图8a和图8b是锁定销槽的中心和镜头侧爪部的中心的说明图。

图9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和可更换镜头组件的框图,并且图9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和可更换镜头组件的端子的框图。

图10是根据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处于非连接状态的根据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的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触针的配置关系的详细图,图13b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触针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4a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接触部的配置关系的详细图,图14b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接触部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5a是示出从相机摄影者侧观察的当可更换镜头组件被安装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时的插入相位状态的图,并且图15b是示出从相机摄影者侧观察的当可更换镜头组件被安装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时的锁定相位状态的图。

图16a和图16b是说明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的第一转换适配器和第二可更换镜头组件的图。

图17a和图17b是说明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的第二转换适配器和第一可更换镜头组件的图。

图18a至图18c是用于示例性说明在第一转换适配器的一端设置的相机安装座布置卡合爪部的角度的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例性地说明在第一转换适配器的另一端设置的相机安装座布置卡合爪部的角度的图。

图20a和图20b是示例性地说明具有彼此干涉的爪部和凹部的预定的成像设备和预定的可更换镜头组件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21a和图21b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镜头安装座侧安装到相机安装座侧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

图22a至图22d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不兼容的爪部插入镜头安装座侧和相机安装座侧的凹部的情况的图。

图23a和图23b是示例性地说明在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的一端的相机安装座布置卡合爪部的角度的图。

图24a至图24c是示例性地说明在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的另一端的相机安装座布置卡合爪部的角度的图。

图25a和图25b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镜头安装座侧的基准爪安装到相机安装座侧的基准凹部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

图26a至图26d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除了镜头安装座侧的基准爪以外的爪安装到相机安装座侧的基准凹部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

图27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于相机安装座侧和镜头安装座侧的爪部接合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更换镜头组件和相机主体的框图构造

首先参照图1,将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的框图构造。图1是包括可更换镜头组件(光学设备、配件、镜头设备)100和相机主体200的相机系统300的框图。在图1中并且在以下说明的图中,省略不必要的部件、与外观相关的部件等。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200并且能够从相机主体200拆卸。

相机主体200包括摄像构件202,摄像构件202是包括ccd和cmos的光电转换元件或摄像元件,并且摄像构件202将由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也就是,摄像构件202执行被摄体的图像的光电转换。相机主体200还包括相机安装座(第一安装座部)201和保持摄像构件202等的相机壳体205,相机安装座201连接到位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侧的镜头安装座(第二安装座部)101。

除了摄像构件202和相机安装座201之外,相机主体200还包括:相机通信构件,其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侧的镜头通信构件通信;测光构件,其进行测光;测距器,其执行测距;记录装置,其记录已经拍摄的照片和动态图像的数据。相机主体200还包括:设定构件,其设定诸如快门速度等的摄影条件;释放构件,使用者能够操作释放构件;显示构件,其向使用者显示各种信息片段;以及电源。此外,相机主体200还包括作为控制摄像构件202等的控制构件的相机cpu。

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包括镜筒104和镜头安装座(相机配件安装座)101。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与相机主体200之间的电通信通过镜头通信构件和相机通信构件执行,镜头通信构件和相机通信构件包括能够电连接到对方的多个电接触部。诸如电源供给信息和控制信息等的各种信息能够在相机cpu与镜头cpu之间交换。

除了镜头安装座101之外,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包括:变焦透镜单元zlu,其在变焦时移动;聚焦透镜单元flu,其在聚焦时移动;移位透镜单元slu,其移动以执行相机抖动校正。除了变焦透镜单元zlu、聚焦透镜单元flu和移位透镜单元slu之外,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包括透镜单元lu、光圈单元du和nd滤镜ndf。

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包括:变焦驱动构件,其驱动变焦透镜单元zlu;聚焦驱动构件,其驱动聚焦透镜单元flu;以及光圈驱动构件,其驱动光圈单元du。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包括:nd驱动构件,其驱动nd滤镜ndf;以及图像稳定驱动构件,其驱动移位透镜单元slu。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包括镜头通信构件以及作为控制镜头通信构件和上述驱动构件的控制构件的镜头cpu。

镜头侧安装座部和相机侧安装座部的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2,将说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的安装座部。图2是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的安装座部的分解立体图。

光轴o是表示由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引导的并来自理想地面向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被摄体的光束的中心的轴线。锁定销(销)203是抵接销(限制部、凸部),该抵接销在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处于安装状态时限制安装状态的取消。锁定销203能够在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上前进和后退,并且具有始终施加沿前进方向力的施力构件。

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处于相对于相机主体200的插入/移除状态时,抵靠镜头安装座101的锁定销203被推入后退位置。在上述状态中,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彼此接触。在安装状态下,锁定销203进入(插入)镜头安装座101的锁定销槽部(被插入部、槽部、凹陷部、凹部)102,并且由锁定销203和锁定销槽部102限制安装状态的取消。

当取消安装状态以移除可更换镜头组件时,推入释放操作构件204,锁定销203从前进位置移动到后退位置,并且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转动到解锁位置。在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的接触面彼此接触的状态(插入/移除状态)下,通过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从解锁位置相对移动到锁定位置,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彼此连接,或者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处于安装状态。

如上所述,相机壳体205是保持相机主体200的各部分的基材(basematerial)。更具体地,参照图2,相机壳体205保持相机安装座201、作为通信构件的相机侧电接触部(相机侧端子或第一端子)的保持构件、相机安装座固定构件206以及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是将设置于后述镜头安装座101的镜头爪部朝向相机安装座201侧拉并且介于相机安装座201与相机壳体205之间的空间的施力构件。

镜头安装座101利用镜头安装座固定构件(安装座固定构件)103固定到镜筒(配件主体)104。镜头接点部(镜头侧端子或第二端子)保持构件105是保持设置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侧的多个电接触部(端子)的并且利用镜头接触部保持构件固定构件106固定到镜头安装座101的保持构件。

镜头侧安装座的卡合爪部的布置

接下来参照图3a,将说明镜头安装座101的镜头侧卡合爪部的相位(布置)。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镜头侧的卡合爪部被称为镜头侧爪部,相机侧的卡合爪部被称为相机侧爪部。

图3a是当处于安装状态的锁定销槽部102位于作为从摄像面侧观察的左侧的位置的位置(以下,称为正位)处时从摄像面侧观察镜头安装座101的图,该安装状态是锁定销203与锁定销槽部102接合的状态。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镜头侧是光学设备(配件)侧的释义,并且相机侧是摄像设备侧的释义。

如图3a所示,当在光轴o方向上观察时,镜头安装座101包括在包括于镜头安装座101中的开口的径向和周向上具有尺寸的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以及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以及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包括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中,并且是能够与多个相机侧爪部(多个第一接合部或多个第一卡合爪部)接合的多个镜头侧爪部(多个第二接合部或多个第二卡合爪部)。此外,镜头安装座101包括当镜头安装座101安装到相机安装座201时成为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限制的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

注意,在以下说明中,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与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一镜头侧缺口(第一缺口(firstcutaway)、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部,这些表述在下文中同样适用)108a,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与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二镜头侧缺口(第二缺口)108b。此外,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三镜头侧缺口(第三缺口)108c。此外,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一端被称为第一镜头侧端107a1,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另一端被称为第二镜头侧端107a2。此外,从第二镜头侧端107a2开始沿图3a中的顺时针方向的镜头侧爪部的镜头侧端被称为第三镜头侧端107b1、第四镜头侧端107b2、第五镜头侧端107c1以及第六镜头侧端107c2。

如图3a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处于安装状态时并且当处于正位时,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与锁定销203相对地布置,光轴o位于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与锁定销203之间,其中,正位是当从摄影者侧观察时锁定销203位于左侧的位置。此外,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从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顺序地布置。

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构造

将说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镜头侧爪部的配置。首先将定义说明镜头侧爪部的配置所需的线和角度。

当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当沿镜头安装座101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换言之,当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光轴方向观察时,穿过锁定销槽部102的中心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中心轴线(换言之,光轴o)的直线被称为直线l1(基准线)。注意,直线l1可以是穿过锁定销203的中心和光轴o的直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中心轴线或镜头安装座101的中心轴线可以是镜头安装座101的开口的中心轴线。

与直线l1正交并且穿过光轴o的直线被称为直线l2。此外,锁定销槽部102相对于作为边界线的直线l2而设置的一侧(换言之,图3a中的直线l2的左侧)被称为锁定销槽部侧(被插入部侧或槽部侧)。

此外,在镜头侧爪部中,均至少具有布置于锁定销槽部侧的部分的镜头侧爪部被称为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第一凹部侧卡合爪部、第一槽部侧卡合爪部、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和第二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第二凹部侧卡合爪部、第二槽部侧卡合爪部、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参照图3a,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是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第二被插入部侧接合部是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

在穿过作为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的在锁定销槽部102侧的镜头侧端的第五镜头侧端107c1和光轴o的直线l3与直线l1之间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1。在穿过作为第二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的在锁定销槽部102侧的镜头侧端的第四镜头侧端107b2和光轴o的直线l4与直线l1之间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2。

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0.65≤θ1/θ2≤1.35(1)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1=54°,θ2=42°,并且θ1/θ2=1.29;因此,满足条件表达式(1)。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1大于θ2。在这种情况下,条件表达式(1)变为1.00<θ1/θ2≤1.35。注意,值θ1和θ2可以相同,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条件表达式(1)的值变为1.00。换言之,在θ1≥θ2的情况下,条件表达式(1)变为1.00≤θ1/θ2≤1.35。

注意,更优选地,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0.70≤θ1/θ2≤1.30(1a)

注意,条件表达式(1a)的下限可以是0.80或0.90。此外,条件表达式(1)可以是0.60≤θ1/θ2≤1.40。

如图3a所示,当配件位于正位时,相对于基准线l1的在重力方向侧的角度θ2小于相对于基准线l1的在与重力方向侧相反的一侧的角度θ1。换言之,当配件位于正位时,第二槽部侧卡合爪部相对于第一槽部侧卡合爪部位于重力方向侧。通过使θ1和θ2的大小处于这种关系,能够防止在正位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前端在重力方向上倾斜。

换言之,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中,当从锁定销槽部102观察时,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换言之,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中,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区域的中心附近。通过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具有上述构造,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能够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

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时,固定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位置的锁定销203和锁定销槽部102、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布置。因此,即使当来自各方向的外力施加到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时或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定向改变时,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也能够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

此外,更优选地,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满足以下条件。更优选的是,除了上述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和第二被插入部侧接合部之外,多个镜头侧爪部还包括接下来说明的相反侧接合部。相反侧接合部是如下镜头侧爪部:其中镜头侧爪部的镜头侧两端相对于作为边界线的直线l2设置于与锁定销槽部侧相反的一侧,换言之,相反侧接合部是如下镜头侧爪部:其中镜头侧爪部的镜头侧两端设置于图3a中的直线l2的右侧。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是相反侧接合部。如图3a所示,相反侧接合部的两端位于直线l2的右侧。

此外,直线l1和相反侧接合部彼此重叠。除了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区域的中心附近的上述构造之外,通过使相反侧接合部位于上述位置,能够获得以下效果。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时,固定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位置的锁定销203和锁定销槽部102以及各镜头侧爪部以大致90°的间隔均匀地布置。因此,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

此外,在穿过作为上述相反侧接合部的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在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侧的镜头侧端的第一镜头侧端107a1和光轴o的直线l5与直线l1之间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3。此外,在穿过作为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在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侧的镜头侧端的第二镜头侧端107a2和光轴o的直线l6与直线l1之间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4。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优选地满足

0.60≤θ3/θ4≤0.90(2)

0.60≤θ3/θ4≤0.80(2a)。

换言之,当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被直线l1在图3a中的上下方向上分割时,下侧的部分优选地比上侧的部分略长。注意,条件表达式(2a)的上限可以是0.70。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因为θ3=21°,θ4=32°,θ3/θ4=0.66,所以满足条件表达式(2)。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4大于θ3。

当θ3/θ4偏离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时,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被直线l1分割的相对于直线l1(换言之,相对于锁定槽部102)位于下侧的部分相对于位于上侧的部分过长。在这种状态下,第二镜头侧缺口108b的长度需要减小,后述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的长度需要相应地减小。结果,镜头侧爪部和相机侧爪部的彼此接合的区域的面积变小,并且可能无法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

当θ3/θ4偏离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时,可能无法充分获得通过使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被直线l1分割的位于下侧的部分比位于上侧的部分长而得到的下述效果。

一般地,在许多情况下,在锁定销槽部102位于正位(即,从摄像构件202侧观察锁定销槽部102位于左侧)的同时使用相机系统300执行摄影。当相机系统300位于正位时,图3a的纸面的向下方向是重力方向。因此,为了防止位于正位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由于自身重量而在接近地面的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200倾斜,优选的是,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被直线l1分割的位于下侧的部分比位于上侧的部分长。

此外,如图3a所示,作为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的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和作为第二被插入部侧接合部的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两者与作为上述边界线的直线l2重叠。利用上述构造,能够抑制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倾斜的定向的改变。

此外,更优选地,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还满足以下条件。换言之,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90°<θ1+θ2<180°(3)。

满足条件表达式(3)的构造在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是重要的。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满足θ1=54°,θ2=42°,并且θ1+θ2=96°。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可以是120°或100°。

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角度为钝角对于在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彼此分隔开一定程度是重要的。如图3a所示,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彼此分隔开一定程度的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区域,换言之,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包括一些空间的区域。并且,如上所述,锁定销槽部102设置于第二镜头侧爪部(第二凹陷部侧卡合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第一凹陷部侧卡合爪部)107c之间的第三镜头侧缺口108c处(或设置有第三镜头侧缺口108c的区域处)。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时,在包括一些空间的区域接收来自锁定销203的施力。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利用来自锁定销203的施力,能够进一步抑制锁定销203在镜头安装座101中滑动的部分的磨耗。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之间的部分(换言之,第三镜头侧缺口108c)比其它镜头侧缺口长;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磨耗。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满足

40°<θ1<70°,以及40°<θ2<70°(4)。

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相对于锁定销槽部102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布置;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进一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可以是60°。

此外,因为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与作为边界线的直线l2重叠,所以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相对于锁定销槽部102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布置。

相机侧安装座的卡合爪部的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4a,将说明相机安装座201的相机侧爪部的相位(配置)。图4a是从相机主体200的摄像面侧观察的处于正位状态的相机安装座201的图。

如图4a所示,当沿光轴o方向观察时,相机安装座201包括在包括于在相机安装座201中的开口的径向和周向上具有尺寸的第一相机侧爪部(第三卡合爪部)208a、第二相机侧爪部(第四卡合爪部)208b以及第三相机侧爪部(第五卡合爪部)208c。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以及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是包括于相机主体200中的多个第一接合部。此外,相机安装座201包括当镜头安装座101安装到相机安装座201时成为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限制的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当镜头安装座101安装到相机安装座201时,上述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和上述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彼此径向嵌合(diametricallyfit)。

注意,在以下说明中,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与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一相机侧缺口209a,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与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二相机侧缺口209b。此外,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与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之间的部分被称为第三相机侧缺口209c。此外,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的一端被称为第一相机侧端208a1,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的另一端被称为第二相机侧端208a2。此外,从第二相机侧端208a2开始沿图4a中的顺时针方向的相机侧爪部的相机侧端被称为第三相机侧端208b1、第四相机侧端208b2、第五相机侧端208c1以及第六相机侧端208c2。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从摄影者侧观察位于正位的相机安装座201时,在相机侧爪部中,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位于锁定销203的大致相对侧,光轴o位于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与锁定销203之间。

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到相机主体200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5和图6,将说明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到相机主体200的操作。图5是示出从摄像构件202侧观察的处于正位且处于插入/移除状态的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的图,并且图6是示出从摄像构件202侧观察的处于正位且处于安装状态的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的图。

首先,通过匹配相机侧爪部和镜头侧缺口的相位使得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处于相机侧缺口和镜头侧爪部的相位彼此匹配的状态(处于插入/移除状态)以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此外,在上述插入/移除状态中,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和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彼此径向嵌合,并且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插入相机主体200到镜头安装座101侧的接触面与相机安装座201的接触面彼此抵靠的位置。

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完全插入相机主体200时,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在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200从插入/移除状态的相位朝向安装状态的相位转动大约60°。上述操作的结果是,完成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在安装状态的相位中,当沿光轴方向观察时,相机侧爪部与镜头侧爪部彼此重叠。换言之,因为两个构件彼此卡合联接,所以能够防止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在光轴方向上从相机主体200脱落。

更具体地,在安装状态中,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位于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的摄像构件202侧,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位于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的摄像构件202侧。此外,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位于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的摄像构件202侧。因此,只要锁定销203不从锁定销槽部102脱落,在光轴方向上的分离就不会发生。此外,在以上说明中,因为在摄像构件202方向上被施力(拉入)的镜头侧爪部被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移动到一侧,所以抑制相机主体200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空间的建立。

在插入/移除状态与过渡状态之间锁定销203后退的影响

在上述嵌合操作中,在插入/移除状态和插入/移除状态与安装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中,锁定销203始终被镜头安装座101加压,并且锁定销203始终压靠镜头安装座101。当处于安装状态时,锁定销203插入锁定销槽部102,并且锁定销203从后退状态进入前进状态。

换言之,在插入/移除状态和过渡状态中,使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彼此分离的力施加于两个安装座之间。因此,在过渡状态与插入/移除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两个安装座需要利用使用者的力彼此压靠。换言之,两个安装座需要利用锁定销203施力以上的力彼此压靠直到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之间的接合开始。此外,在过渡状态中,锁定销203的施力在不改变的情况下被连续地施加到镜头安装座101的锁定销行进面110(图3a中的虚线部)。

因为锁定销203需要具有强度,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具有高硬度的材料,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使用不锈钢。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强度差的材料用于镜头安装座101,例如,典型地使用铝合金、包括黄铜的铜合金、树脂构件或其它金属材料。因此,当反复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到相机主体200以及从相机200拆卸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操作时,可能发生诸如由于镜头安装座101上发生的磨耗和擦伤导致的外观损坏、滑动摩擦增大和平坦度劣化等破坏。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止平坦度劣化的措施,锁定销行进面110与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接触面111之间设置有高度差。由此,获得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抵接精度,并且抑制平坦度劣化的发生。

减小锁定销203的施力能够被认为是抑制磨耗和擦伤的发生的措施。然而,如果锁定销203的施力被减小,则当在安装状态中使用者由于疏忽而触摸释放操作构件204时或当在安装状态中振动施加到安装座时,存在安装状态被解除的风险。因此,在不减小抵靠锁定销203的施力的情况下,需要抑制施加到锁定销203的施力的影响。

抑制锁定销203的施力的影响的构造

现在参照图6,由在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与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彼此重叠的范围(区域)中最靠近锁定销203的点、光轴o以及锁定销203的中心或锁定销槽部102的中心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5。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最靠近锁定销203的点是在第五镜头侧端107c1的点。此外,由在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与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彼此重叠的范围中最靠近锁定销203的点、光轴o以及锁定销203的中心形成的角度被假定为θ6。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最靠近锁定销203的点是在第四相机侧端208b2的点。

注意,在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彼此重叠的范围(区域)中最靠近锁定销203或锁定销槽部102的点是在镜头侧爪部的端或相机侧爪部的端的点。这里,在镜头侧爪部的端或相机侧爪部的端可以是爪部的端中的中点。可选地,在镜头侧爪部的端或相机侧爪部的端的点可以是镜头侧爪部的端与相机侧爪部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之间的交点。可选地,在镜头侧爪部的端和相机侧爪部的端的点可以是相机侧爪部的端与镜头侧爪部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之间的交点。

注意,假设a是由镜头侧爪部和相机侧爪部限定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差,当安装座彼此平行地移动时,安装座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空间分量保持为a。此外,安装座趋向于倾斜的方向由爪部彼此重叠处的角度确定,换言之,由镜头爪部与相机爪部彼此重叠处的面积的尺寸确定。换言之,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彼此重叠的范围(或区域)之间的中间点位于安装座最容易倾斜的方向。图6中由虚线示出的六边形的顶点是实际上限制了安装座的倾斜的点。六边形的各边的中心附近的倾斜大,并且随着边变长,朝向边的方向上的倾斜的绝对值变大。

注意,图6所示的六边形的顶点中的两个顶点可以被释义为第一被插入部侧接合部与第三摄像设备侧接合部彼此重叠的区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它顶点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被释义。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彼此重叠的范围中,第四相机侧端208b2与第五镜头侧端107c1之间的范围最大,换言之,包括角度θ5+θ6的范围最大。换言之,在图6所示的六边形的边中,第四相机侧端208b2与第五镜头侧端107c1之间的边最长。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镜头安装座101最容易发生相对于相机安装座201的倾斜的范围是第四相机侧端208b2与第五镜头侧端107c1之间的范围。

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彼此重叠的范围中,锁定销203设置于具有最宽角度的范围,在该范围中镜头安装座最容易相对倾斜(其中最容易建立空间)。因此,即使锁定销203的施力不减小,也能够利用锁定销203的施力抑制镜头安装座101的表面的磨耗。

注意,虽然以上给出的说明使用了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处于图6所示的安装状态时形成的角度θ5和角度θ6,但是角度θ5在从插入/移除状态通过过渡状态到达安装状态的过程中改变。因此,在各状态中,最小的θ5被定义为θ7,最小的θ6被定义为θ8。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7=54°,并且θ8=46°。

注意,θ5通常由第五镜头侧端107c1、光轴o和锁定销203确定,并且在从插入/移除状态通过过渡状态到达安装状态的过程中改变。θ5为最小值的状态为安装状态。同时,θ6通常由第四相机侧端208b2、光轴o和锁定销203确定,并且在从插入/移除状态通过过渡状态到达安装状态的过程中不改变,始终是固定的、即始终θ6=θ8。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被构造为满足

0.75≤θ7/θ8≤1.25(8)

或者

0.80≤θ7/θ8≤1.20(8a)。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7/θ8=1.17,满足上述条件表达式(8)。通过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条件表达式(8),实现θ5+θ6最小的状态。并且,在该安装状态中,锁定销203位于第五镜头侧端107c1与第四相机侧端208b2之间的范围中的大致中心处。

换言之,在安装状态中,锁定销203位于镜头安装座101容易倾斜的方向(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处于安装状态的锁定销203的施力的影响,在安装状态下施力变到最大。此外,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更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7大于θ8。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90°<θ7+θ8<180°,并且90°<θ9+θ8<180°,(9)

或者

90°<θ7+θ8<110°,并且140°<θ9+θ8<170°(9a)。

如图6所示,θ9是由第六相机侧端208c2、光轴o以及锁定销203的中心形成的角度,并且是θ5的最大值。

当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到相机主体200时开始直到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完成为止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条件关系式(9)时,能够获得以下效果。锁定销203总是位于如下区域:其中,镜头侧爪部与相机侧爪部彼此接触的点之间的间隔宽。因此,因为从插入/移除状态到过渡状态锁定销203总是处于容易发生倾斜的状态,所以即使锁定销203的施力未被减弱,也能够抑制锁定销203的施力的影响。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满足θ7+θ8=100°以及θ9+θ8=160°。

此外,θ7和θ8为45度以上,并且锁定销203位于远离作为倾斜限制构件的爪部彼此重叠的位置;因此,锁定销203更容易倾斜。

通过具有上述构造,能够使锁定销203的在相位方向(周向)上的倾斜大,安装座通过锁定销203的施力而彼此分隔开,并且处于过渡状态的锁定销203的施力被减弱;因此,能够抑制磨耗和擦伤的发生。此外,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利用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以比锁定销203的施力大的力对镜头侧爪部施力,能够抑制在安装状态期间建立的空间。

锁定销槽部与镜头侧爪部之间的配置关系

虽然已经参照图3a说明了锁定销槽部与镜头侧爪部之间的配置关系,但是可以参照图7、图8a和图8b以如下方式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锁定销槽部与镜头侧爪部之间的配置关系。

如上所述,利用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在摄像构件202方向上对镜头侧爪部施力。利用上述施力,抑制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与相机主体200之间的空间的建立,换言之,抑制了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空间。此外,施力在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产生摩擦力,并且抑制了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上的空间的建立以及镜头安装座101的相对于相机安装座201在径向上的相对移位。此外,如上所述,还通过将锁定销203插入锁定销槽部102抑制了径向上的空间和相对移位。

假设,如果这种施力集中于单个镜头爪部,则将担心镜头安装座101以及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将在镜头爪部定位的方向上倾斜。因此,期望的是,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的施力作用于镜头安装座101,换言之,以均匀的方式作用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接收来自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的施力的镜头爪部以大致均匀地方式布置。以下,将详细说明该配置。

参照图7,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的中心被称为第一镜头侧爪部中心107a3,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的中心被称为第二镜头侧爪部中心107b3,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的中心被称为第三镜头侧爪部中心107c3。换言之,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空间的抑制除了由三个镜头侧爪部中心107a3、107b3和107c3之外主要由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通过摩擦力和位置限制来实现。因此,通过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将上述中心布置于镜头安装座101,在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被均衡。通过采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构造,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进一步稳定的方式安装到相机主体200。

注意,将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镜头侧爪部中心和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的定义。具体地,首先,如图8a所示,直线l7是穿过将镜头侧爪部的尺寸在周向上等分成两部分的点(换言之,在该点处尺寸c1和c2在周向上相同)和光轴o的直线。此外,线l8是穿过将镜头侧爪部的尺寸在径向上等分成两部分的点的曲线,换言之,线l8是使尺寸d1和d2在径向上相同的曲线。由此,直线l7与线l8之间的交点被假设为镜头侧爪部的中心。镜头侧爪部的在径向上的上述尺寸是从点p1或p2到镜头侧爪部的外周面的尺寸,其中,在点p1或p2处镜头侧爪部从镜头安装座101的一部分立起。此外,镜头侧爪部的中心可以是通过连接四个点形成的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该四个点是镜头侧爪部立起的两个点p1和p2以及镜头侧爪部的外周面的端处的两个点。

此外,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如图8b所示。具体地,首先,直线l9是穿过将锁定销槽部102的尺寸在直线l1的方向上等分成两部分的点的直线,换言之,直线l9是经过使尺寸h1和h2在直线l1的方向上相同的点的直线,并且是正交于直线l1的直线。由此,直线l9与直线l1之间的交点被假设为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注意,直线l1还是将锁定销槽部102的尺寸在直线l9的方向上等分成两部分的直线,换言之,直线l1是经过使尺寸v1和v2在直线l8的方向上相同的点的直线。

接下来,参照图7,将以更具体的方式说明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上述镜头安装座101的中心的构造。图7示出了以镜头侧爪部中心107a3至107c3以及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作为顶点的四边形,并且示出了该四边形的内角。

注意,在内角中,θ10是以第一镜头侧爪部中心107a3作为其顶点的第一内角的角度,θ20是以第二镜头侧爪部中心107b3作为其顶点的第二内角的角度,θ30是以第三镜头侧爪部中心107c3作为其顶点的第三内角的角度,θl是以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作为其顶点的第四内角的角度。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角的角度被设定为使得镜头侧爪部中心和锁定销槽部中心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因为θ10、θ20、θ30和θl是四边形的内角,所以满足θ10+θ20+θ30+θl=360°。更具体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75°≤θ10≤105°,75°≤θ20≤105°,75°≤θ30≤105°,

并且

75°≤θl≤105°(10)。

换言之,如上所述,因为各θ10、θ20、θ30和θl均落入预定角度范围,所以镜头侧爪部中心和锁定销槽部中心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注意,条件表达式(10)可以被表达为

60°≤θ10≤120°,60°≤θ20≤120°,60°≤θ30≤120°,

并且60°≤θl≤120°(10a)。

可选地,条件表达式(10)可以被表达为

60°≤θ10≤100°,60°≤θ20≤100°,60°≤θ30≤100°,

并且60°≤θl≤100°(10b)

或者

65°≤θ10≤100°,65°≤θ20≤100°,65°≤θ30≤100°,

并且65°≤θl≤100°(10c)

或者

70°≤θ10≤100°,70°≤θ20≤100°,70°≤θ30≤100°,

并且70°≤θl≤100°(10d)。

注意,条件表达式(10b)、(10c)和(10d)的上限可以为99°。

此外,优选的是,因为镜头侧爪部中心和锁定销槽部中心以进一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所以θ10、θ20、θ30和θl中的至少一个角度位于85度至90度的范围中(包括端值)。

因为镜头侧爪部中心以相对于锁定销槽部中心102a进一步均匀的方式布置,所以更优选的是,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85°≤θl≤95°(11)

或者

90°<θl≤95°(11a)。

最优选的是,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

0.75≤θ30/θ20≤1.25(12)

或者

0.85≤θ30/θ20≤1.15(13)

或者

0.95≤θ30/θ20≤1.05(12b)。

因为第二镜头侧爪部中心107b和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以相对于锁定销槽部102均匀的方式布置,所以以上是优选的。此外,如果θl大于90°,换言之,如果θl是钝角,则第三镜头侧缺口108c将比其它镜头侧缺口长;因此,能够抑制锁定销203的施力的影响。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θ20大于θ30。

注意,关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内角,θ10=77°,θ20=98°,θ30=92°,并且θl=93°,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满足关于内角的上述条件。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点以大致均匀的方式布置于镜头安装座101。因此,在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被均匀化,并且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进一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同时抑制建立空间。

在许多情况下,当处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状态时,在保持相机主体200的同时操作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径向上的力施加到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相反地,因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采用上述构造,所以能够使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进一步稳定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因此,当进行高速连续摄影时,或当拍摄移动图像时,不容易发生由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空间造成的各帧之间的位置移位。

近些年,摄像构件中的诸如在aps-h(大约29.2mm×20.2mm)传感器中开发的具有2.5亿像素的传感器的高分辨率的成就变得引人注目。随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当检查各帧的图像时移位变得更显著。关于这种情况,即使当摄像设备实现更高分辨率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也能够抑制位置移位。

注意,为了抑制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在径向上的空间的建立,可以想到紧固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与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之间的嵌合。然而,如果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与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之间的嵌合被紧固,则将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彼此安装的工作效率降低。相反地,通过采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将不需要紧固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与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之间的嵌合;因此,能够抑制上述工作效率的降低。

此外,为了抑制镜头安装座101与相机安装座201之间的在径向上的空间的建立,可以想到增加由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产生的施力。然而,如果由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产生的施力增加,则当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处于插入/移除状态的操作力需要增加。相反地,通过采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将不需要增加由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产生的施力;因此,将不需要上述大的操作力。

变型例

虽然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主旨内变形。

例如,只要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用于光学设备(配件),该构造还能够用于除了利用诸如介于光学设备和可更换镜头组件之间的适配器、扩展器等的安装座来使用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之外的相机配件。此外,爪部可以均设置有缺口或台阶部。此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能够用于除了用于诸如镜头快门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之外的各种摄像设备的镜筒。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适配器两者中,利用镜头安装座固定构件103固定镜头安装座101的构件是配件主体。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虽然θ7实际上由第五镜头侧端107c1确定,但是依据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或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的角度范围,θ7可以由第五相机侧端208c1确定。

此外,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安装座的三个卡合爪部均可以被分割以便进一步分割为段。换言之,单个卡合爪部可以被形成为多个卡合爪部的集合(成组卡合爪部)。例如,以上对应于槽部设置于单个卡合爪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各安装座的周向上配置的成组卡合爪部的角度范围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

现在参照图9a和图9b,将给出包括于镜头接触部(镜头侧端子)保持构件105的多个电触点(端子单元或电触点单元)的说明。图9a是以与上述图1不同的方式观察的相机系统的框图。图9a中的镜头601是图1中的诸如变焦镜头单元zlu和聚焦镜头单元flu等的光学元件。镜头控制单元603是图1中的镜头cpu,安装座600是用于镜头安装座101和相机安装座201的总称。镜头驱动单元602是图1中的驱动构件的总称,图像传感器611是图1中的摄像构件202。镜头控制单元603能够通过后述端子执行与相机控制单元618的第一通信、第二通信和第三通信。

相机主体200包括将从图像传感器611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单元612和通过对由a/d转换单元612转换的数字信号执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而产生图像信号的图像处理器613。

由图像处理器613生成的图像信号(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单元614上或者被记录在记录介质615中。此外,相机主体200包括存储器616,其用作当对图像信号执行处理时的缓冲器。存储器616存储稍后说明的相机控制单元618使用的操作程序。相机主体200还包括相机操作输入单元617,相机操作输入单元617包括开关电源的电源开关、开始记录图像信号的照相开关以及进行各种菜单的设定的选择/设定开关。

相机主体200还包括相机控制单元618,该相机控制单元618包括微型计算机。相机控制单元618基于从相机操作输入单元617输入的信号进行各种设定并且通过安装座600控制与包括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中的镜头控制单元603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参照图9b,将说明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的构造。图9b示出了当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通过安装座600彼此连接时的电气回路构造、设置在安装座600中以使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彼此电连接的端子(电触点)以及端子彼此连接的状态。

相机系统中的安装座600包括相机主体200侧的安装座部(第一安装座部)a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侧的安装座部(第二安装座部)b。安装座部a和安装座部b包括能够电连接到对方的多个端子(触点或电触点)。

更具体地,安装座600包括从相机主体200向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供电的vdd端子和vbat端子、作为接地端子的dgnd端子和pgnd端子。安装座600还包括作为用于相机控制单元618和镜头控制单元603彼此通信的通信端子的lclk端子、dcl端子、dlc端子、dlc2端子、cs端子和dca端子。作为其它端子,安装座600还包括检测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已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mif端子以及区分已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相机配件的类型的type端子。

在下文中,将给出更详细的对端子的说明。

电源端子

vdd端子是将来自相机主体200的主要用于控制通信的通信电源的通信控制电源(vdd)提供给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端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电源为5.0v。vbat端子是将作为在上述通信控制以外的动作(诸如主要包括马达等的机械驱动系统等的动作)中所使用的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源(vbat)从相机主体200供给至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端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源为4.25v。

dgnd端子是使相机主体200的通信控制系统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接地的端子。换句话说,dgnd端子是对应于上述vdd电源的接地(gnd)端子。此处的接地设定为与诸如电池等的电源的负极侧的电平相同的电平。pgnd端子是使相机主体200与设置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诸如马达等的机械驱动系统接地的端子。换句话说,pgnd端子是与上述vbat电源对应的端子。

通信端子

通信端子包括作为执行第一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的端子单元(lclk端子、dcl端子和dlc端子)以及作为执行独立于第一通信的第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的端子(dlc2端子)。通信端子还包括作为执行独立于第一通信和第二通信的第三通信的第三通信单元的端子单元(cs端子和dca端子)。相机控制单元618和镜头控制单元603能够通过上述通信端子执行彼此独立的第一通信、第二通信和第三通信。

lclk端子是用于从相机主体200向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输出的通信时钟信号的端子,并且还是相机主体200监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忙状态的端子。dcl端子是用于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双向通信数据的端子并且是cmos接口。dlc端子是用于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输出到相机主体200的通信数据的端子并且是cmos接口。

dlc2端子是用于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输出到相机主体200的通信数据的端子并且是cmos接口。dca端子是用于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双向通信数据的端子并且是cmos接口。cs端子是用于相机主体200和可换镜头组件100之间的通信请求信号的端子,并且是开放式的接口。

其它端子

mif端子是用于检测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是否已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以及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是否已经从相机主体200拆卸的端子。在通过检测mif端子的电压电平的变化而检测到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已经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相机控制单元618开始向vdd端子和vbat端子供电并开始通信。换句话说,mif端子是开始从相机主体200向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供电的触发器。如上所述,type端子是区分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相机配件的类型的端子。相机控制单元618检测type端子的信号的电压,并且基于电压的值区分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相机配件的类型。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以稍后说明的预定的电阻值下拉连接到dgnd端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情况下,执行通信,同时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的接口电压被设定为3.0v。

此外,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包括相机安装座和配件安装座中的任意一方的装置实际上相对于包括相机安装座和配件安装座中的另一方的装置转动以使装置彼此卡合联接的构造;然而,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可以采用通过使相机安装座和配件安装座彼此相对转动而使得相机安装座和配件安装座彼此卡合联接的构造。在下文中,将具体说明以上内容的细节。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的分解立体图。图11a至图11c是例示处于非连接状态的根据本公开的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的图。图12a至图12c是例示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本公开的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的图。注意,在图10至图12c中,为了说明起见,同时示出了安装座机构5000的可动安装座部5010以及能够卡合连接到安装座机构5000的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镜头安装座101。此外,省略对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的说明,并且将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到构件上。

如图10所示,在本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中,具有作为中心轴线的光轴o的操作部5030、固定安装座部5020、可动安装座部5010和触点保持构件2030从安装镜头安装座101的一侧起依次布置。操作部5030是能够绕着中心轴线转动的环状操作构件,并且操作部5030利用臂部5040和螺钉连接到可动安装座部5010。注意,在本变型例中,操作部5030和可动安装座部5010使用在正交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布置的两个臂部5040在两部分处彼此固定。利用上述构造,可动安装座部5010还根据操作部5030的转动操作以一体地方式绕着中心轴线转动。

能够卡合联接到设置于镜头安装座101的卡合爪部的可动安装座爪部5011a、5011b和5011c设置于可动安装座部5010。此外,绕着中心具有螺纹的螺纹部5012设置于可动安装座部5010。螺纹部5012与后述固定安装座部5020的螺纹部5022彼此螺纹连接的状态根据可动安装座部5010绕着中心轴线的转动而改变。

固定安装座部5020包括:相机安装座面5021,其抵接镜头安装座101的安装座面;以及螺纹部5022,其螺纹连接到上述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螺纹部5012。与上述可动安装座部5010不同,固定安装座部5020不根据操作部5030的转动操作而绕着中心轴线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11a至图12c,将说明根据本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的卡合联接方法。注意,在处于卡合爪插入操作构件5030的开口部和固定安装座部5020的开口部的状态时,设置于镜头安装座101的卡合爪能够与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可动安装座爪部5011a至5011c接合。在图11a至图11c所示的状态中,操作部5030位于未锁定位置。在上述状态中,虽然镜头安装座101的镜头安装座面与固定安装座部5020的相机安装座面5021彼此抵接,但是镜头安装座101的爪部和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爪部不接合或沿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不彼此重叠。图11c是沿着图11b中的截面xic-xic截取的截面图。图12a至图12c示出了处于如下状态的安装座机构500的示例:在操作部5030上已经执行了从上述状态起的转动操作。

在图12a至图12c所示的状态中,操作部5030位于锁定位置。在以上状态中,当沿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镜头安装座101的爪部和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爪部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彼此重叠以彼此接合。图12c是沿着图12b中的截面xiic-xiic截取的截面图。如图11c和图12c所示,可动安装座部5010依据安装座机构5000的非锁定状态变成安装座机构5000的锁定状态而在安装座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移动远离固定安装座部5020。此外,在上述状态中,根据操作构件5030的转动操作,固定安装座部5020的螺纹部5022与可动安装座部5010的螺纹部彼此螺纹连接的状态改变,并且可动安装座部5010在中心轴线方向上朝向摄像设备侧移动。利用上述构造,与镜头安装座101侧的卡合爪部接合的可动安装座爪部5011a至5011c均朝向摄像设备侧移动。

如上所述,在本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中,通过使包括能够与镜头安装座侧的爪部接合的爪部的可动安装座部绕着中心轴线转动,可动安装座部能够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固定安装座部移动。利用这种构造,在镜头安装座与相机侧安装座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本变型例的安装座机构5000能够减少在镜头安装座与相机侧安装座之间建立间隙(空间)的发生。

注意,在上述变型例中,已经说明了安装座机构5000设置于摄像设备侧的构造;然而,本发明能够应用到例如安装座机构5000设置于诸如可更换镜头组件侧等的相机配件侧的构造。

以下,将给出端子与安装座部之间的配置关系的更详细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3a和图13b,将说明上述相机安装座201和相机侧端子之间的配置关系。

图13a是从被摄体侧(相机主体200的前侧)观察的相机安装座201、作为多个相机侧端子(第一端子)的多个端子销203a至203k和203m以及相机侧端子保持构件2030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图13b是从斜上方且从被摄体侧(相机主体200的前侧)观察的相机安装座201、端子销203a至203k和203m以及保持构件2030的图。

如图13a所示,在保持构件2030中,端子销203a至203k和203m在相机端子销排列线3001上排列。端子销203a至203k和203m均是能够在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上前进和后退的可动端子,并且利用弹簧(未示出)对端子销203a至203k和203m朝向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侧施力。

上述图9b所示的端子与端子销之间的关系如下。换言之,端子销203a是相机侧vdd端子,端子销203b是相机侧vbat端子,端子销203c是相机侧type端子,端子销203d是相机侧pgnd端子,并且端子销203e是相机侧mif端子。此外,端子销203f是相机侧dcl端子,端子销203g是相机侧dlc端子,端子销203h是相机侧lclk端子,端子销203i是相机侧dlc2端子,并且端子销203j是相机侧dca端子。此外,端子销203k是相机侧cs端子,端子销203m是相机侧dgnd端子。

如图13b所示,端子销203a、203b、203c和203d的在光轴o方向上的高度高于端子销203e、203f、203g、203h、203i、203j、203k和203m的在光轴o方向上的高度。这是因为保持构件2030包括在光轴o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的两个面,其中端子销203a、203b、203c和203d设置于较高的面并且其余端子销设置于较低的面。

换句话说,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端子销不设置于相同高度的面。通过具有这种构造,当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由相机侧端子在镜头侧端子上滑动而引起的端子的磨耗。更具体地,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从锁定位置转动到解锁位置以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存在端子销203e到203k和203m不与镜头侧端子接触的时间区间。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端子的磨耗。

接下来参照图14a和图14b,将说明上述的镜头安装座101与镜头侧端子之间的配置关系。图14a是从摄影者侧观察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处于锁定相位状态的镜头安装座101、作为多个镜头侧端子(第二端子)的端子面303a至303k和303m以及保持构件303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图。图14b是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处于锁定相位状态且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情况下从摄影者侧的斜上方观察的镜头安装座101、端子面303a至303k和303m以及保持构件105的图。

如图14a所示,在保持构件105中,端子面303a至303k和303m在镜头触点排列线3008上排列。上述图9b中示出的端子与端子面之间的关系如下。换句话说,端子面303a是镜头侧vdd端子,端子面303b是镜头侧vbat端子,端子面303c是镜头侧type端子,端子面303d是镜头侧pgnd端子,并且端子面303e是镜头侧mif端子。

此外,端子面303f是镜头侧dcl端子,端子面303g是镜头侧dlc端子,端子面303h是镜头侧lclk端子,端子面303i是镜头侧dlc2端子,并且端子面303j是镜头侧dca端子。此外,端子面303k是镜头侧cs端子,并且端子面303m是镜头侧dgnd端子。

如图14b所示,端子面303a、303b、303c和303d的在光轴o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端子面303e、303f、303g、303h、303i、303j、303k和303m的在光轴o方向上的高度。这是因为保持构件105包括在光轴o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的两个面,其中端子面303a、303b、303c和303d设置于较低的面并且其余端子面设置于较高的面。通过使镜头侧端子具有与上述相机侧端子的构造相对应的上述构造,能够抑制上述端子的磨耗。

附图标记303n和303q是用于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转动时通过将端子销推向摄像构件202侧来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引导倾斜面(诱导斜面)。通过设置引导倾斜面,设置在相机主体200侧的端子销的对镜头安装座101的接触压力以平缓和阶梯的方式变化;因此,能够减小配置在相机主体200侧的端子销的变形。

接下来参照图15a和图15b,将说明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装配于相机主体200的操作。

将诸如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等的相机配件安装于相机主体200的操作可以大致分为接下来说明的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

第一操作是通过将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位置设定在转动方向上的预定位置以使得镜头爪部进入相机缺口来将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插入相机主体200中的操作,并且该第一操作是图3b中的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和图4b中的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彼此径向嵌合的操作。此外,第二操作是如下操作,在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和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彼此径向嵌合的情况下,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朝向锁定位置相对转动,并且第二操作是使相机主体200和可更换镜头组件100进入卡合联接状态的操作。

图15a是示出从相机安装座201侧(摄影者侧)观察的相机主体200安装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时的插入相位状态(第一状态)的图。注意,插入相位状态是指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插入第二相机侧缺口209b,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插入第三相机侧缺口209c,第三镜头侧爪部107c插入第一相机侧缺口209a的状态。在上述状态下,镜头侧直径嵌合部109和相机侧直径嵌合部210彼此径向嵌合。

图15b是示出当从相机安装座201侧(摄影者侧)观察的相机主体200安装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时的锁定相位状态(第二状态)的图。注意,锁定相位状态是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被摄体侧观察时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从上述图15a所示的插入相位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60°以使镜头爪部与相机爪部彼此接合的状态。

更具体地,在锁定相位状态下,第一镜头侧爪部107a位于第一相机侧爪部208a的摄像构件202侧,并且第二镜头侧爪部107b位于第二相机侧爪部208b的摄像构件202侧。此外,第三透镜侧爪部107c位于第三相机侧爪部208c的摄像构件202侧。在以上状态下,镜头爪部和相机爪部彼此接合,并且锁定销203插入锁定销槽102中;因此,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转动被锁定。此外,在锁定相位状态下,利用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对镜头爪部朝向摄像构件202施力。注意,代替镜头安装座施力构件207,可以在各相机爪部配置片弹簧部。

此外,当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从插入相位状态转换到锁定相位状态时,利用以上说明的引导倾斜面303n和303q将相机主体200侧的端子销压向摄像构件202侧。

此外,在持续加压的情况下,相机主体200侧的各端子销均与相应的端子面303a至303k和303m接触。注意,端子销203m和端子面303e首先彼此接触。

如上所述,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通过举例说明用作光学设备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来说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的构造;然而,本公开的光学设备不限于可更换镜头组件100。例如,能够夹在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和相机主体200之间的适配器可以用作本公开的光学设备(配件)。在下文中,将给出该适配器的更详细的说明。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第二转换适配器70具有与相机主体200的相机安装座201相同的相机安装座1201。并且,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第一转换适配器40具有与第一镜头100的镜头安装座101相同的镜头安装座1101。并且,注意,相机安装座201和镜头安装座101具有环形形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可以通过相机安装座201和镜头安装座101中的每一方均具有弧形接触面来实现该构造。换句话说,可以采用如下构造,通过相机安装座201和镜头安装座101缺少一部分接触面来实现该构造。

首先,将参照图16a至图17b说明作为能够安装到上述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的相机配件的转换适配器(适配器装置)的基本构造。图16a和16b是说明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10的第一转换适配器40和第二可更换镜头组件50的图。图16a示出了第二可更换镜头组件50经由第一转换适配器40已经安装到相机主体10的外部立体图。图16b示出了相机主体10、第一转换适配器40和第二可更换镜头组件50均已经被拆卸的状态的外部立体图。注意,第二可更换镜头组件(以下称为第二镜头)50具有法兰焦距短但具有与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相同的安装座直径的镜头安装座501。即,第二镜头50具有与上述第一镜头100相同的安装座直径,但与第一镜头100不同,第二镜头50是不兼容直接安装到相机主体10的相机配件。

图17a和图17b是用于说明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60和第一镜头100的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图。图17a示出了第一镜头100经由第二转换适配器70安装到相机主体60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并且图17b示出了相机主体60、第二转换适配器70和第一镜头100均已经被拆卸的外观立体图。

现在,在具有长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被直接安装到具有短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将产生诸如焦点不在准确的位置形成等的问题,并且以该方式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将导致获得不自然的图像。例如,如果具有长法兰焦距的第二镜头50被安装到上述相机主体10,则将产生以上问题。

同样地,在具有短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被直接安装到具有长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的情况下,将产生诸如焦点不在准确的位置形成等的问题,并且以该方式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将导致获得不自然的图像。例如,如果具有短法兰焦距的第一镜头100安装到作为具有比上述相机主体10长的法兰焦距的第二摄像设备的相机主体60,则将产生以上问题。

特别地,相机主体10和相机主体60,以及第一镜头100和第二镜头50具有相同的安装座直径,使用者难以判断哪个摄像设备和哪个可更换镜头组件具有兼容直接安装的法兰焦距。

因此,优选的是,仅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能够被直接安装到特定的摄像设备,使得具有相互不兼容的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和可更换镜头组件不会被错误地直接安装。

另外,在将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摄像设备的情况下,需要使转换适配器介于可更换镜头组件与摄像设备之间,以调节法兰焦距。然而,在转换适配器的一侧被安装到摄像设备并且兼容直接安装到摄像设备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被安装到转换适配器的另一侧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可能不会准确地形成焦点。因此,转换适配器的一侧和另一侧优选地具有限制能够直接安装的摄像设备和相机配件的构造。

具体地,在将具有长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具有短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如下的转换适配器:在该转换适配器中,一端侧仅能够安装到该摄像设备,并且另一端侧仅能够安装到该可更换镜头组件。另外,在将具有短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具有长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时,优选的是如下的转换适配器:在该转换适配器中,一端侧仅能够安装到该摄像设备,并且另一端侧仅能够安装到该可更换镜头组件。

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光轴方向上的一端侧具有镜头安装座1101,该镜头安装座1101通过紧固螺钉(在图示中省略)安装到适配器镜筒40a。该镜头安装座1101是从设置于上述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可拆卸的配件安装座。

在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光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通过紧固螺钉(在图示中省略)将相机安装座1401安装到适配器镜筒40a。该相机安装座1401是从第二镜头50的镜头安装座501可拆卸的相机安装座。注意,以使摄像传感器11的成像平面将位于对应于第二镜头50的法兰焦距的位置的方式安装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相机安装座1401。

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光轴方向上的一端侧具有镜头安装座1501,该镜头安装座1501通过紧固螺钉(在图示中省略)安装到适配器镜筒70a。该镜头安装座1501是从设置于相机主体60的相机安装座1401可拆卸的配件安装座。

在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光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通过紧固螺钉(在图示中省略)将相机安装座1201安装到适配器镜筒70a。如上所述,该相机安装座1201是从第一镜头100的镜头安装座101可拆卸的相机安装座。

注意,第一光学构件701a和第二光学构件701b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且在光轴方向上位于适配器镜筒70a与镜头安装座1501之间。第一光学构件701a和第二光学构件701b使第二转换适配器70能够根据布置于相机主体60的成像传感器的成像平面而延长第一镜头100的法兰焦距的长度。尽管为了方便,将光学构件图示为两个透镜,但这不是限制性的。

接下来,将参照图18a至图22d说明卡合爪部在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相机安装座和镜头安装座的周向上的配置角度(相位)。图18a至图22d是用于示例性地说明在设置于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一端的相机安装座1401的卡合爪部的布置角度的图。图18a是示出从后面侧(相机主体10侧)观察的以锁定销1401z为基准相机爪部和相机缺口在相机安装座14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的图。图18b是示出从后面侧(相机主体10侧)观察的多个相机爪部1401a至1401c在相机安装座14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的图。图18c是沿着图18b中的截面xviiic-xviiic截取的截面图。

第一转换适配器40是用于将具有长法兰焦距的第二镜头50安装到具有短法兰焦距的相机主体10的安装座适配器。因此,优选的是,第一转换适配器40被构造成使具有长法兰焦距的相机主体60不能被直接安装到镜头安装座1101,并且使具有短法兰焦距的第一镜头100不能被直接安装到相机安装座1401。根据该构造,能够满足爪部和缺口的位置关系以使设置于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一端(第一端)的镜头安装座1101和设置于另一端(第二端)的相机安装座1401均不能被直接安装。

第一相机爪部1401a、第二相机爪部1401b和第三相机爪部1401c依次沿周向(内径方向)设置于相机安装座1401。当如图18a所示地从后面侧观察相机安装座1401时,设置于最远离锁定销401z的位置的相机爪部是第一相机爪部1401a。然后,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一相机爪部1401a开始依次连续地设置第二相机爪部1401b和第三相机爪部1401c。

另外,具体为第一相机缺口1401d、第二相机缺口1401e和第三相机缺口1401f的缺口依次沿周向(内径方向)设置于相机安装座1401。当如图18a所示地从后面侧观察相机安装座1401时,设置于最靠近锁定销1401z的位置的缺口是第二相机缺口1401e。然后,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二相机缺口1401e开始依次连续地设置第三相机缺口1401f和第一相机缺口1401d。

如图18c所示,嵌合构件1401x设置于相机安装座1401侧,该嵌合构件1401x在相机配件被安装时限制相机配件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机安装座1401侧,嵌合构件1401x在正交于光轴的方向上的直径是安装座直径。

第一转换适配器40和第二镜头50的卡合联接的方式与上述相机主体10和第一镜头100的卡合联接的方式大致相同,所以将省略说明。

注意,为了说明,相机爪部1401a、1401b和1401c在周向上的端部将被称为第一端部1401a1、第二端部1401a2、第三端部1401b1、第四端部1401b2、第五端部1401c1和第六端部1401c2。如上所述,当从后面侧观察相机安装座1401时,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一相机爪部1401a起依次用部件标记表示这些端部。

如图18a所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转换适配器40中,相机爪部和相机缺口在相机安装座14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角度范围)规定如下。对于第一相机爪部1401a,角度θa1=56°,对于第二相机爪部1401b,角度θa2=62°,并且对于第三相机爪部1401c,角度θa3=62°。另外,对于第一相机缺口1401d,角度为57°,对于第二相机缺口1401e,角度为66°,并且对于第三相机缺口1401f,角度为57°。也就是说,相对于上述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相机安装座1401的相机爪部具有不同的角度,但是相机缺口的角度相同。

另外,当从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后面侧观察相机爪部时,以锁定销1401z的位置(被称为基准位置)作为基准,相机爪部在相机安装座1401的周向上布置的角度规定如下。以基准位置作为起始点,第一相机爪部1401a布置于159°至215°之间。以基准位置作为起始点,第二相机爪部1401b布置于272°至334°之间。以基准位置作为起始点,第三相机爪部1401c布置于40°至102°之间。

接下来,图19a和图19b是示例性地说明设置于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另一端的镜头安装座1101的卡合爪部所布置的角度的图。图19a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时以锁定销槽1102为基准相机爪部和相机缺口在相机安装座14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图19b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时多个镜头缺口1108a至1108c在镜头安装座11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在图19a中,1101y是当第一转换适配器40安装于相机主体10时防止第一转换适配器40从期望位置过度转动的周向定位销1101y。通过使定位销1101y与第四端208b2接触,第一转换适配器40停止转动经过上述期望位置。第一透镜(图2中说明的可更换镜头组件)100具有与周向定位销1101y相同的周向定位销。

如图19b所示,镜头缺口在镜头安装座11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角度范围)为:由θa4表示第一镜头侧缺口1108a的角度,由θa5表示第二侧镜头缺口1108b的角度。注意,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镜头安装座1101布置爪部和缺口的角度与上述第一镜头100的镜头安装座101相同,因此将省略说明。

将比较设置于第一转换适配器40的镜头安装座1101和相机安装座1401的爪部和缺口的在周向上的角度。例如,在镜头安装座1101侧,具有最小角度的第二镜头侧缺口1108b的角度θa5为44°,然而,在相机安装座1401侧,具有最小角度的第一相机爪部1401a的角度θa1为56°。也就是说,在相机安装座1401侧具有最小角度的爪部大于在镜头安装座1101侧具有最小角度的缺口(θa5<θa1)。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镜头安装座1101侧的缺口和位于相机安装座1401侧的爪部中,至少一个或多个镜头缺口和相机爪部将彼此干涉。因此,即使尝试以位于相机安装座1401侧的光轴和位于镜头安装座1101侧的光轴大致平行的方式将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相机主体,爪部和缺口也会干涉,所以可更换镜头组件不能被安装到相机主体。

然而,如果仅一个爪部和缺口干涉,则可能存在相机安装座侧的爪部能够被插入镜头安装座侧的缺口的情况。图20a和图20b是示例性地说明具有彼此干涉的爪部和缺口的预定的摄像设备1000和预定的可更换镜头组件2000的安装方法的图。图20a是示例性地说明将具有彼此干涉的爪部和缺口的预定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预定的摄像设备的中途的主视图的图。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截面xxb-xxb截取的截面图。

例如,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在镜头安装座侧的光轴相对于相机安装座侧的光轴倾斜的状态下,相机爪部的一端插入镜头缺口,并且从该状态开始,镜头安装座和相机安装座相对于彼此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相机爪部和镜头缺口最初彼此干涉,该彼此干涉也能在镜头安装座和相机安装座的相对转动期间消除,并且能够转变到使相机爪部插入镜头缺口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存在其它相机爪部和镜头缺口干涉,则可更换镜头组件能够安装到相机主体。

因此,以使与基准镜头爪部相邻的预定的镜头缺口的角度小于与基准相机缺口相邻的两个相机爪部的角度的方式布置位于镜头安装座1101侧和相机安装座1401侧的爪部和缺口。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相邻的第一镜头侧缺口1108a和第二镜头侧缺口1108b的角度θa4和θa5小于与第一相机缺口1401d相邻的第一相机爪部1401a和第二相机爪部1401b的角度θa1和θa2。也就是说,θa4(52°)小于θa1(56°),并且θa5(44°)小于θa2(62°)(θa4<θa1,θa5<θa2)。因此,如图21a和图21b所示,即使尝试将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插入第一相机缺口1401d,第二镜头侧爪部1107b也与第二相机爪部1401b以确实的方式干涉,同样,第三镜头侧爪部1107c也与第一相机爪部1401a以确实的方式干涉。

图21a和图21b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尝试将镜头安装座101侧安装到相机安装座1401侧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图21a示出了第三镜头侧爪部1107c和第一相机爪部1401a干涉的方式,图21b示出了第二镜头侧爪部1107b和第二相机爪部1401b干涉的方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摄像设备以及转换适配器的安装座部被构造成使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摄像设备所具有的爪部中的两个爪部彼此干涉。根据该构造,能够降低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被错误地安装到摄像设备或者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摄像设备错误地安装于设置于转换适配器的两端的安装座单元的风险。

然而,即使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如下的情况:例如,当尝试将三个爪部插入不兼容的缺口时,根据爪部和缺口的角度,两个爪部被插入缺口。因此,本实施方式还采用至少两个相邻的镜头缺口的角度小于所有相机爪部的角度的构造。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侧缺口1108a和第二镜头侧缺口1108b的在周向上的角度θa4和θa5小于第一至第三相机爪部1401a至1401c的在周向上的角度θa1至θa3。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位于镜头安装座1101侧和相机安装座1401侧的爪部和缺口之间的关系满足θa4<θa1,θa4<θa2,θa4<θa3,θa5<θa1,θa5<θa2并且θa5<θa3。

图22a至图22d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不兼容的爪部插入在镜头安装座1101侧和相机安装座1401侧的缺口的情况的图。图22a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插入第三相机缺口1401f的情况下第三镜头侧爪部1107c和第三相机爪部1401c干涉的方式。图22b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插入第三相机缺口1401f的情况下第二镜头侧爪部1107b和第一相机爪部1401a干涉的方式。图22c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插入第二相机缺口1401e的情况下第三镜头侧爪部1107c和第二相机爪部1401b干涉的方式。图22d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一镜头侧爪部1107a插入第二相机缺口1401e的情况下第二镜头侧爪部1107b和第三相机爪部1401c干涉的方式。

如图22a至图22d所示,不考虑镜头安装座1101和相机安装座1401的相对转动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爪部和相机爪部在至少两个位置干涉。根据这种构造,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具有镜头安装座101(1101)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转换适配器被错误地安装到具有相机安装座401(1401)的摄像设备和转换适配器。

接下来,将参照图22a至图27说明卡合爪部在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相机安装座和镜头安装座的周向上所布置的角度(相位)。

第二转换适配器70是用于将具有短法兰焦距的第一镜头100安装到具有长法兰焦距的相机主体60的安装座适配器。镜头安装座1501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一端(第三端)侧,相机安装座1201设置于另一端(第四端)。注意,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相机安装座1201具有与作为上述第一摄像设备的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相同的构造。另外,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镜头安装座1501具有与上述第二镜头50的镜头安装座501相同的构造。

因此,优选的是,第二转换适配器70被构造成使具有短法兰焦距的相机主体10不能被直接安装到镜头安装座1501,并且具有长法兰焦距的第二镜头50不能被直接安装到相机安装座1201。该构造能够通过满足爪部和缺口的位置关系来实现,使得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一端(第三端)的镜头安装座1501和设置于另一端(第四端)的相机安装座1201均不能被直接安装。

图23a和图23b是示例性地说明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一端的相机安装座1201的卡合爪部所布置的角度的图。图23a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以锁定销1203为基准的相机爪部和相机缺口在相机安装座12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的图。图23b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爪部(指多个相机爪部1201a至1201c)在相机安装座12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的图。注意,爪部和缺口在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相机安装座所布置的角度与前述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相同,所以将省略说明。

如图23b所示,在包括第一相机侧爪部1208a的相机安装座1201的周向上,从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的第六端1208c2到第二相机侧爪部1208b的第三端1208b1的角度为θa6(162°)。在包括第二相机侧爪部1208b的相机安装座1201的周向上,从第一相机侧爪部1208a的第二端1208a2到第三相机爪部1208c的第五端1208c1的角度为θa7(163°)。在包括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的相机安装座1201的周向上,从第二相机侧爪部1208b的第四端1208b2到第一相机侧爪部1208a的第一端1208a1的角度为θa8(215°)。

接下来,图24a至图24c是示例性地说明卡合爪部在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另一端的镜头安装座1501的设置角度的图。图24a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的以锁定槽1501z为基准的镜头爪部和镜头缺口在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范围的图。图24b是示出从后面侧观察的缺口(指多个镜头缺口1501a至1501c)设置在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的角度范围的图。图24c是沿着图24b中的截面xxivc-xxivc截取的截面图。

第一镜头爪部1501d、第二镜头爪部1501e和第三镜头爪部1501f沿周向(内径方向)依次设置于相机安装座1501。注意,在如图24a所示地从后面侧观察镜头安装座1501的情况下,设置于最远离锁定槽1501z的位置的镜头爪部是第一镜头爪部1501d。然后,在顺时针方向从第一镜头爪部1501d开始依次连续地设置第二镜头爪部1501e和第三镜头爪部1501f。

另外,具体为第一镜头缺口1501a、第二镜头缺口1501b和第三镜头缺口1501c的缺口沿周向(内径方向)依次设置于镜头安装座1501。注意,在如图24a所示地从后面侧观察镜头安装座1501的情况下,设置于最靠近锁定槽1501z的位置的缺口是第三镜头缺口1501c。然后,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三镜头缺口1501c开始依次连续地设置第一镜头缺口1501a和第二镜头缺口1501b。

注意,为了说明,镜头爪部1501d、1501e和1501f的在周向上的端部将被称为第一端部1501d1、第二端部1501d2、第三端部1501e1、第四端部1501e2、第五端部1501f1和第六端部1501f2。如上所述,当从后面侧观察镜头安装座1501时,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一镜头爪部1501d起依次用部件标记表示这些端部。

如图24a所示,镜头爪部和镜头缺口在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所占据的角度(角度范围)规定如下。第一镜头爪部1501d的角度为53°,第二镜头爪部1501e的角度θ为62°,第三镜头爪部1501f的角度为53°。也就是说,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镜头爪部的角度与位于前述镜头安装座1101侧的镜头爪部的角度相同。

另一方面,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镜头缺口的角度与上述位于镜头安装座1101侧的镜头缺口的角度不同。具体地,第一镜头缺口1501a的角度为60°,第二镜头缺口1501b的角度为66°,第三镜头缺口1501c的角度为66°。

另外,当从相机主体10的后面侧观察镜头爪部时,以锁定槽1501z的位置(被称为基准位置)作为基准,镜头爪部在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所布置的沿顺时针方向的角度规定如下。以基准位置为起始点,第一镜头爪部1501d布置于157°至210°之间。以基准位置作为起始点,第二镜头爪部1501e布置于276°至338°之间。以基准位置作为起始点,第三镜头爪部1501f布置于44°至97°之间。

如图24c所示,嵌合构件1501x设置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该嵌合构件1501x在安装于摄像设备时限制摄像设备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的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机安装座1501侧,嵌合构件1501x在正交于光轴的方向上的直径是安装座直径。相机安装座和上述镜头安装座的安装座直径大致为相同长度。

如图24b所示,在包括第一镜头缺口1501a的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从第三镜头爪部1501f的第五端1501f1到第二镜头爪部1501d的第二端1501d2的角度为θa9(166°)。在包括第二镜头缺口1501b的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从第一镜头爪部1501d的第一端1501d1到第二镜头爪部1501e的第四端1501e2的角度为θa10(181°)。在包括第三镜头缺口1501c的镜头安装座1501的周向上,从第二镜头爪部1501e的第三端1501e1到第三镜头爪部1501f的第六端1501f2的角度为θa11(181°)。

将在设置于第二转换适配器70的相机安装座1201与镜头安装座1501之间比较爪部和缺口的在周向上的角度。例如,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的第三相机爪部的角度(92°)大于作为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镜头缺口的最大角度的第二和第三镜头缺口1501b和1501c的角度(66°)。也就是说,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的至少一个相机爪部的角度大于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具有最大角度的镜头缺口的角度。

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的爪部和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缺口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相机爪部和镜头缺口彼此干涉。因此,即使尝试以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和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光轴彼此大致平行的方式将可更换镜头组件安装到相机主体,爪部和缺口也会干涉,所以可更换镜头组件不能被安装到相机主体。

然而,如果仅一个爪部和缺口干涉,则可能存在与以上对第一转换适配器的说明相同的方式使相机安装座侧的爪部能够被插入镜头安装座侧的缺口的情况。例如,存在如下的情况:在镜头安装座侧的光轴相对于相机安装座侧的光轴倾斜的状态下,相机爪部的一端插入镜头缺口,镜头安装座和相机安装座相对于彼此转动并且可更换镜头组件能够被安装到相机主体。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周向上满足θa6<θa9且θa7<θa10的方式布置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爪部和缺口。图25a和图25b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基准爪部安装到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的基准缺口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图25a示出了第三镜头爪部1501f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并且图25b示出了第二镜头爪部1501e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

如图25a和图25b所示,例如,在尝试将基准第一镜头爪部1501d插入基准相机缺口1201d的情况下,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与第二和第三镜头爪部1501e和1501f干涉。

也就是说,当从后面侧观察时,一个基准镜头爪部、在顺时针方向上与该基准镜头爪部相邻的另一镜头爪部、以及位于这些镜头爪部之间的镜头缺口的角度的总和作为第一角度。另外,当从后面侧观察时,一个基准相机缺口、在顺时针方向上与该基准相机缺口相邻的另一相机缺口、以及位于这些相机缺口之间的相机爪部的角度的总和作为第二角度。另外,当从后面侧观察时,一个基准镜头爪部、在逆时针方向上与该基准镜头爪部相邻的另一镜头爪部、以及位于这些镜头爪部之间的镜头缺口的角度的总和作为第三角度。另外,当从后面侧观察时,一个基准相机缺口、在逆时针方向上与该基准相机缺口相邻的另一相机缺口、以及位于这些相机缺口之间的相机爪部的角度的总和作为第四角度。根据本实施方式,以上述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并且第三角度大于第四角度的方式在相机安装座12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布局爪部和缺口就足够了。

根据这种构造,至少两个镜头爪部和一个相机爪部彼此干涉。因此,能够降低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被错误地安装到摄像设备、或者不兼容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摄像设备被错误地安装到设置于转换适配器的两端的安装座单元的风险。

然而,即使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如下的情况:例如,当尝试将三个爪部插入不兼容的缺口时,根据爪部和缺口的角度,两个爪部会被插入缺口。因此,以满足θa6<θa9,θa6<θa10,θa6<θa11,θa7<θa9,θa7<θa10且θa7<θa11的方式在周向上布置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爪部和缺口。也就是说,当从后面侧观察时,除了上述基准爪部之外的两个爪部以及位于这两个爪部之间的镜头缺口的角度的总和作为第五角度。根据本实施方式,以上述第二角度和第四角度小于第一角度、第三角度和第五角度中的任意一者的方式在相机安装座12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布局爪部和缺口是足够的。

图26a至图26d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尝试将位于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除了基准爪部以外的爪部安装到位于相机安装座1201侧的基准缺口时爪部彼此干涉的方式的图。图26a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二镜头爪部1501e插入第二相机侧缺口1209b的情况下第一镜头爪部1501d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图26b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二镜头爪部1501e插入第二相机侧缺口1209b的情况下第三镜头爪部1501c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图26c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三镜头爪部1501f插入第二相机侧缺口1209b的情况下第二镜头爪部1501e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图26d示出了在尝试将第三镜头爪部1501f插入第二相机侧缺口1209b的情况下第一镜头爪部1501d和第三相机侧爪部1208c干涉的方式。

如图26a至图26d所示,不考虑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镜头安装座1501和相机安装座1201的相对转动角度,至少两个镜头爪部和一个相机爪部干涉。根据这种构造,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具有镜头安装座501(1501)的可更换镜头组件和转换适配器被错误地安装到具有相机安装座201(1201)的摄像设备和转换适配器。

图27是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于相机安装座14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的爪部接合的状态的图。如图27所示,第一镜头爪部1501d能够被插入第一相机缺口1401d。另外,第二镜头爪部1501e能够被插入第二相机缺口1401e。此外,第三镜头爪部1501f能够被插入第三相机缺口1401f。也就是说,相机安装座1401侧和镜头安装座1501侧是可以直接安装于彼此的兼容的组合。注意,如图15a所示,相机安装座201侧和镜头安装座101侧是可以直接安装于彼此的兼容的组合。

如上所述,对应于具有长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例如,相机主体60)的相机安装座1401和对应于具有长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例如,第二镜头50)的镜头安装座501能够被直接安装于彼此。然而,对应于具有短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例如,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和对应于具有长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例如,第二镜头50)的镜头安装座501不能被直接安装于彼此。另外,对应于具有短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例如,相机主体10)的相机安装座201和对应于具有短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例如,第一镜头100)的镜头安装座101能够被直接安装于彼此。然而,对应于具有长法兰焦距的摄像设备(例如,相机主体60)的相机安装座1401和对应于具有短法兰焦距的可更换镜头组件(例如,第一镜头100)的镜头安装座101不能被直接安装于彼此。

因此,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摄像设备和相机配件能够防止具有大致相同的安装座直径、但是互相不兼容的摄像设备和相机配件的错误安装。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