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4148发布日期:2019-12-14 00:4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用户量的激增,数据存储数量呈指数递增,为了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同一种数据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数据源异构出多份,其中一个数据源的数据发生变动,需要将数据变动消息传输至其他数据源,发送策略可以配置为每条同步发送或者异步发送。

在实现本发明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每条同步发送可以保证消息的绝对可靠,不会丢消息,但是会大大影响消息的吞吐量,无法应用与大数据量的场景;异步发送能够适应大数据量的场景,但是会存在丢失消息的风险。因此,如何使数据传输过程同时具备高吞吐量和可靠性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所述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将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获取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包括: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一运算;所述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包括:从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开始,依次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二运算,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包括异或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包括变动数据的主键和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在所述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无遗漏消息;在所述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补发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生成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至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变动数据逐个与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进行第二运算,运算结果为初始值的变动数据为遗漏数据;补发所述遗漏数据至接收端。

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时间段内的n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n≥1;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以及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其中,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在发送端产生,是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发送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而得到的,m≥1,m与n相同或不相同;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发送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包括: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所述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一运算;所述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包括:从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开始,依次利用所述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二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包括异或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包括变动数据的主键和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在所述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无遗漏消息;在所述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生成重试队列,所述重试队列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中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p≥0,p与n相同或不相同;利用重试队列中的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本公开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所述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初始值更新为一次变更值;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并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系统,包括:消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所述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消息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发送系统,还包括:第一补发模块,用于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补发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生成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至接收端;和/或第二补发模块,用于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变动数据逐个与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进行第二运算,运算结果为初始值的变动数据为遗漏数据,并补发所述遗漏数据至接收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包括: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时间段内的n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n≥1;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以及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其中,所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在发送端产生,是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发送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而得到的,m≥1,m与n相同或不相同;第二更新模块,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接收系统,还包括:重试队列模块,用于生成重试队列,所述重试队列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中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p≥0,p与n相同或不相同;第三运算模块,用于利用重试队列中的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所述发送端用于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所述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所述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所述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所述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初始值更新为一次变更值;所述发送端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并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中间件,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传输的数据变动消息,并将其接收的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间件还用于获取接收端的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消息,生成重试队列,并将所述重试队列中的消息重新发送至接收端;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利用所述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共享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值,包括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二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

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甚至避免异步发送过程中出现消息丢失的问题,并因此可以实现使数据变动消息在保证高可靠性,不会丢失的前提下,进行异步批量高效传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变动消息发送和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变动消息接收和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框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框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系统的框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搜系统的框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装置”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装置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装置”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装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用户量的激增,数据存储数量呈指数递增,为了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同一种数据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数据源异构出多份,以商品数据为例,商品信息除了存储在mysql中之外,还可能被异构在redis中提供查询,被异构在elasticsearch中提供搜索,其中一个数据源的数据发生变动,需要将数据变动消息传输至其他数据源进行同步。如果要保证消息的绝对可靠,不会丢消息,就需要配置相关同步策略,但这会大大影响消息中间件的吞吐量,无法应用与大数据量的场景;如果需要适应大数据量的场景,就需要配置相关异步发送和刷盘策略,但这就无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可能会存在丢消息的场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将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消息生产端将变动数据与标示位进行一次位运算,得到更新后的标示位的值,记录每条数据变动消息的生产,再在消息消费端,利用消息消费端接收的变动数据与更新后的标示位进行一次位运算,再次更新标示位的值,记录被消息消费端接收的消息,最后可以根据标示位的值判断消息生产端至消息消费端之间是否有消息遗漏丢失,使得数据变动消息能在保证高可靠性,不会丢失的前提下,进行异步批量高效传输。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消息生产端101以及消息消费端102、103和104,消息生产端即为数据变动消息的生产和发送端,消息消费端即为数据变动消息的接收和消费端,因此消息消费端也可称为消息接收端。消息生产端101可以将数据变动消息直接传输至消息消费端102、103和104进行数据同步,此外,为了保证数据修改接口的效率,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还可以采用消息中间件105进行异步同步数据变动,以保证不同数据源中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消息生产端101可以先将数据变动消息传输至消息中间件105,再由消息中间件105将数据变动消息传输至消息消费端102、103和104。根据批量异步发送策略,发送消息到消息中间件105,消息中间件105可配置为异步刷盘,消息由消息生产端101到消息中间件105集群的leader服务器,就可以认为发送成功。

应该理解,图1中的消息生产端、消息中间件和消息消费端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消息生产端、消息中间件和消息消费端。

以下以消息生产端101和消息消费端102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操作s110~操作s150。

在操作s110,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

具体地,数据变动消息按不同时间段进行周期性的传输和查漏,第一时间段为其中的一个时间段,例如,一天分为24个时间段,每个相邻整点之间作为一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可以是其中的0点至1点的时间段。

数据变动消息在消息生产端生成,可以按照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将数据变动消息划分至对应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可以是指该m个变动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均位于第一时间段内(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例如其中一个变动数据的变动时间为00∶30,位于0点至1点的时间段内,则根据该变动数据生成的数据变动消息即为第一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动消息。该m个数据变动消息可以是由消息生产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所有数据变动消息,也可以是其中部分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变动消息。

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可以是能够确定一条数据变动消息的唯一标识,每个数据变动消息的标识信息均不相同。消息的标识信息还可以称为消息的唯一标示,或者唯一识别码(uid)。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包括变动数据的主键和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

主键是能够确定一条数据的唯一标识,是数据的唯一id,例如,一条关于个人信息的数据包括身份证号、姓名和年龄,其中身份证号是唯一能够确定对应的数据的信息,其他信息都有可能重复,则身份证号即可作为数据的主键,再例如,一条关于订单信息的数据包括订单号、订单商品和数量等信息,其中订单号可以作为数据的主键。

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可以是数据变更的时间戳,可以精确到毫秒,例如由年月日时分秒毫秒组成的字符串。

提取变动数据的主键和时间戳一起组成一串数字,并将该数字转换成二进制形式作为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

数据变动消息除了包含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外,还可以包含其他数据,例如实际业务数据。

在操作s120,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

具体地,标示位可以是一个变量,可以用于与消息生产端产生的变动数据进行运算,以记录变动数据的产生,以及可以用于与消息接收端接收的变动数据进行运算,以记录变动数据的消费。

每个时间段对应有一个标示位,若一天分为24个时间段,则对应有24个标示位。每个标示位具有初始值,标示位的初始值例如可以是0,不同时间段对应的标示位的初始值可以是相同的。

标示位可以是由消息生产端定时产生,并可以与消息接收端实现共享,例如消息生产端和消息接收端共享有一个共享内存数据库,两端均可以从该共享内存数据库获取标示位,也可以将更新后的标示位的值存储至该共享内存数据库中,共享内存数据库例如可以是redis数据库,每个标示位在redis中存储需要一个对应的key,标示位的key可以设置为该周期的起始时间。

在操作s130,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

具体地,可以依次利用消息生产端的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逐个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最后得到的第一标示位的值即为其一次变更值。

m的值例如可以是5,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例如分别是a,b,c,d,e,可以依次利用5个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例如,首先利用标识信息a进行更新,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初始值更新为a,再利用标识信息b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a更新为b,以此类推,最后利用标识信息e将第一标示位的值更新为e,第一标示位的值的变化过程为:初始值-a-b-c-d-e,将最后得到的e作为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用按照m个变动数据的变动时间顺序进行标示位的更新,只要保证每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均成功完成一次标示位的更新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130可以包括操作s131。

在操作s131,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一运算。

具体地,用符号※表示第一运算,以上述的标识信息a,b,c,d,e为例进行以下操作:

a※初始值=a,b※a=b,c※b=c,d※c=d,e※d=e

a※初始值※b※c※d※e=e

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不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运算,只要保证每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均成功完成一次第一运算即可。

在第一运算满足交换律的情况下,还可以先完成m个变动数据之间的运算,再将得到的结果与标示位的初始值进行第一运算,同样可以得到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例如:

a※初始值※b※c※d※e=a※b※c※d※e※初始值=e

在操作s140,将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具体地,消息生产端可以将其生成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通过消息中间件传输至消息接收端,或者也可以直接传输至消息接收端。在第一标示位的值更新完成后,消息生产端可以将其得到的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共享至redis中。

消息生产端的标示位更新过程和消息发送过程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不同时的,例如,可以边进行标示位的更新,边进行消息的传输,也可以先完成标示位的更新过程再进行消息的传输,或者可以先进行消息的传输,再利用消息生产端记录的变动消息进行标示位的更新。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变动消息发送和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消息生产端对于每条待传输消息进行操作s101~s104:

在操作s101:发送数据变动消息至消息中间件,发送成功则进行下一操作,否则返回操作失败;

在操作s102:获取当前的标示位的值;

在操作s103:生成数据变动消息的标识信息;

在操作s104:将标识信息与标示位的值进行异或,异或成功则返回操作成功,否则返回操作失败。

对于结果为操作失败的消息重新进行发送和运算,保证每条需要传输的消息都能够发送成功且被记录成功。

数据接收端接收到n个数据变动消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与m相同或者n小于m,即数据接收端可能接收了消息生产端发送的全部消息,也可能只接收了其中的部分消息。

数据接收端从共享内存数据库中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并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可以是依次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逐个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例如数据接收端接收了上述全部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标识信息分别是a,b,c,d,e,可以利用标识信息e进行更新,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e’,再利用标识信息d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e’更新为d’,以此类推,最后利用标识信息a将第一标示位的值更新为a’,第一标示位的值的变化过程为:一次变更值-e’-d’-c’-b’-a’,将最后得到的e’作为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用按照n个变动数据的变动时间顺序进行标示位的更新,只要保证每个接收的变动数据均成功完成一次标示位的更新即可。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变动消息接收和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消息接收端对于每条接收的消息进行操作s201~s206:

在操作s201,拉取待消费消息,可以是从消息中间件拉取;

在操作s202,反查最新数据,并进行数据同步,数据同步成功则进行下一操作,否则返回操作失败;其中,反查最新数据是指根据消息中的数据主键,从消息的发送端查询对应的信息。

在操作s203,获取当前所使用的标示位的值;

在操作s204,生成消息的标识信息;

在操作s205,将标识信息与标示位的值进行异或,异或成功则返回操作成功,否则返回操作失败。

在操作s206,异步批量记录消费成功的消息至消息中间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可以包括操作s141。

在操作s141,从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开始,依次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二运算,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

具体地,用符号△表示第二运算,例如数据接收端接收了标识信息为a,b,c,d,e的数据变动消息,第一标示位的更新过程如下:eδ一次变更值e=e’,dδe’=d’,cδd’=c’,bδc’=b’,aδb’=a’

eδ一次变更值δdδcδbδa=a’

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可以不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运算,只要保证每个接收的变动数据均成功完成一次第二运算即可。

在第二运算满足交换律的情况下,还可以先完成n个变动数据之间的运算,再将得到的结果与标示位的初始值进行第一运算,同样可以得到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例如:

eδ一次变更值δdδcδbδa=aδbδcδdδeδ初始值=a’

在第一标示位的值第二次更新完成后,消息接收端可以将其得到的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共享至redis中。

在操作s150,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可以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消息生产端可以从redis中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对比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或者对比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来判断是否有消息丢失。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可以是相同的运算,也可以是不同的运算,例如可以是相反的运算。

如果消息接收端接收了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则第一标示位的值经过两次运算后,其一次变更值、二次变更值和初始值中至少两者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例如,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均可以是异或运算,根据异或运算的规则,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连续异或两次得到的结果仍为第一数值,在这种情况下,若消息接收端接收了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两次异或过程采用的是相同的数据,则标示位的值经过第二次更新后可以回到最初的初始值,即二次变更值与初始值相同。不满足相同条件的,即可认为消息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存在遗漏消息。

再例如,第一运算可以是加运算,第二运算可以是减运算,在这种情况下,若消息接收端接收了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一加一减两次反运算,同样可以使标示位的值回到最初的初始值。不满足相同条件的,即可认为消息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存在遗漏消息。

再例如,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均可以是加运算,若标示位的初始值为0,且消息接收端接收了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则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为全部发送数据的加和,二次变更值为全部发送数据的加和的两倍,即二次变更值为一次变更值的两倍。不满足该两倍条件的,即可认为消息接收端未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存在遗漏消息。当然,标示位的初始值也可以不为0,经过三个数值的运算仍可以得到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通过判断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二次变更值和初始值中的至少两者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具体地,可以通过判断二次变更值与初始值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第一预设关系例如可以是二次变更值与初始值相同。或者可以通过判断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第二预设关系例如可以是二次变更值为一次变更值的二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消息生产端将变动数据与标示位进行一次位运算,得到更新后的标示位的值,记录每条数据变动消息的生产,再在消息消费端,利用消息消费端接收的变动数据与更新后的标示位进行一次位运算,再次更新标示位的值,记录被消息消费端接收的消息,最后可以根据标示位的值判断消息生产端至消息消费端之间是否有消息遗漏丢失,使得数据变动消息能在保证高可靠性,不会丢失的前提下,进行异步批量高效传输。

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简单,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没有复杂的算法,可以配合各种类型的消息中间件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包括异或运算。

具体地,异或(xor)是一种数学运算,它应用于逻辑运算,异或的数学符号为计算机符号为“xor”。其运算法则为:

如果x、y两个值不相同,则异或结果为1。如果x、y两个值相同,异或结果为0。

以上述的标识信息为a,b,c,d,e的数据变动消息为例说明如下。

若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为0,a为1110,b为1100,c为0110,d为0001,e为1010,两个二进制数异或操作为对应位上的数进行异或,在消息生产端的第一运算过程为:

具体为:

若消息接收端接受了全部的数据变动消息,则在消息接收端的第二运算过程:

具体为:

异或运算满足交换律,所以多个标识信息与标示位的值进行运算过程中,可以随意调整多个标识信息的运算顺序,而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150中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操作s151~操作s152。

在操作s151,在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无遗漏消息;

在操作s152,在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在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均为异或运算的情况下,若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相同,则可以得到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失消息的结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利用两次异或运算来记录消息的生产的接收,可以实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传输。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160。

在操作s160,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补发第一时间段内生成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至接收端。

具体地,消息生产端判断出消息有丢失的情况下,可以补发第一时间段的全部消息至消息接收端。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170~操作s180。

在操作s170,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变动数据逐个与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进行第二运算,运算结果为初始值的变动数据为遗漏数据;

在操作s180,补发遗漏数据至接收端。

具体地,若只有一个遗漏消息,可以通过在消息生产端进行操作s170来查找该遗漏的消息,例如,标识信息为a的消息丢失,消息接收端的第二运算过程为:

eδ一次变更值δdδcδb=alose’

消息生产端获取该二次变更值a1ose’后,逐个将其在第一时间段产生的变动数据与alose’进行第二操作,最后结果回到初始值的即为被丢失的消息。例如,aδalose’=初始值,bδalose’≠初始值,cδalose’≠初始值,dδalose’≠初始值,eδalose’≠初始值,可以判断出遗漏消息为a。

除了上述两种补发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操作补发:将第一时间段内在消息生产端发生变动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组成第一集合;将消息接收端记录的接收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组成第二集合;得到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的差集,即为被遗漏的消息;补发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发现有消息丢失的情况下,可以迅速补发响应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动消息,保证不同数据源间的数据同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操作s210~操作s240。

在操作s210,接收第一时间段内的n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n≥1;

在操作s220,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以及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其中,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在发送端产生,是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发送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而得到的,m≥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在操作s230,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

在操作s240,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操作s210~操作s240可以由数据接收端执行,具体过程可参见上述操作s140和操作s15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判断过程可以由消息接收端完成,在消息接收端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后,从redis中获取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或一次变更值,并根据其中至少两者之间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判断是否有消息丢失,并将判断结果返回至消息生产端,由消息生产端补发该时间段内的全部消息或遗漏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220可以包括操作s221。

在操作s221,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一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230可以包括操作s231。

在操作s231,从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开始,依次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与第一标示位的值进行第二运算。

具体过程可参见上述操作s110~操作s14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包括异或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包括变动数据的主键和数据产生变动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操作s240中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二次变更值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包括操作s241~操作s242。

在操作s241,在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相同的情况下,则判断为无遗漏消息;

在操作s242,在所述初始值与二次变更值不相同的情况下,则判断为有遗漏消息。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操作s250~操作s270。

在操作s250,生成重试队列,重试队列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中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p≥0,p与n相同或不相同。

消息接收端接收消息后进行数据同步并进行标示位的更新操作,更新操作成功则认为消息消费成功,并可以将其消费成功和/或未消费成功的消息传输至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根据未消费成功的消息形成重试队列,消息中间件将重试队列中的消息重新发送至消息接收端。例如,消息接收端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标识信息为a和b的消息未消费成功,则消息中间件将标识信息为a和b的消息加入重试队列中。在操作s260,利用重试队列中的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

消息接收端利用新接收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消息的标识信息依次更新标示位的值,将其由二次变更值更新至三次变更值,例如,二次变更值为alose’,由二次变更值与重试队列中消息的标识信息a和b进行第二运算:aδbδalose’=ar’,ar’即为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

在操作s270,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可以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和三次变更值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在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均为异或运算或者第一运算和第二运算为反运算的情况下,若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与初始值相同,则可以判断得到消息接收端接收了由消息生产端发送的全部消息,没有遗漏消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判断条件,例如可以可以通过判断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三次变更值和初始值中的至少两者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具体地,可以通过判断三次变更值与初始值是否满足第一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第一预设关系例如可以是三次变更值与初始值相同。或者可以通过判断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关系来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第二预设关系例如可以是三次变更值为一次变更值的二倍,具体可参见上述的操作s150。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假设某一周期中,发生变动的数据包含数据a,b,c,d,e。若所有数据均无遗漏,且无重试,则redis中标示位经过每个元素的两次异或,结转时仍为初始值,例如0。若所有数据均无遗漏,有数据b的变动消息在重试队列中,则结算时取到内存中标示位经过每个元素的两次异或,结转时仍为0。若数据b,c的变动消息有遗漏,则结算时取到内存中标示位最终仍不为0,通过对比变动数据和已消费消息,即可找出数据b,c进行重发,以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操作s310~操作s330。

在操作s310,发送端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初始值更新为一次变更值;

在操作s320,发送端将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并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在操作s330,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该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系统执行,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消息生产端和消息接收端,也可以包括消息中间件和共享内存数据库,具体操作过程可参见上述操作s110~操作s180以及操作s210~s27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系统。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400的框图,如图9所示,包括:

消息生成模块410,用于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

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420,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

第一更新模块430,用于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

消息发送模块440,将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第一判断模块450,用于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消息生成模块41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10,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42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20,第一更新模块43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30,消息发送模块44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40,第一判断模块45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50,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框图,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系统的框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发送系统还包括:

第一补发模块460,用于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补发第一时间段内生成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至接收端;和/或

第二补发模块470,用于在传输过程中有遗漏消息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变动数据逐个与第一标示位的二次变更值进行第二运算,运算结果为初始值的变动数据为遗漏数据,并补发遗漏数据至接收端。

具体地,第一补发模块46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60,

第二补发模块47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70和操作s180,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系统。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接收系统500的框图,如图12所示,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第一时间段内的n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n≥1;

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520,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以及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其中,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在发送端产生,是从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开始,依次利用发送端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m个待传输的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而得到的,m≥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第二更新模块530,利用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

第二判断模块5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消息接收模块51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10,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52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20,第二更新模块53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30,第二判断模块54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40,在此不再赘述。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接搜系统的框图。如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接收系统还包括:

重试队列模块550,用于生成重试队列,重试队列包括第一时间段内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中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p≥0,p与n相同或不相同;

第三运算模块560,用于利用重试队列中的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

第三判断模块57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重试队列模块55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50,第三运算模块56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60,第三运算模块56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70,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

发送端用于生成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数据变动消息包括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m≥1;获取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一标示位,第一标示位具有初始值;利用m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初始值更新为一次变更值;

发送端用于将第一时间段内的m个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获取第一标示位的一次变更值,并利用其接收的n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第一标示位的值由一次变更值更新为二次变更值,n≥1,m与n相同或不相同;

发送端还用于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二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发送端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110~操作s180,接收端例如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操作s210~操作s27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中间件,用于接收发送端传输的数据变动消息,并将其接收的数据变动消息发送至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间件还用于获取接收端的未成功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的p个变动数据消息,生成重试队列,并将重试队列中的消息重新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端还用于利用p个变动数据的标识信息更新第一标示位的值,得到第一标示位的三次变更值;

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根据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中的至少两者判断是否有遗漏消息。

具体地,中间件可参见上述有关消息中间件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共享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存储第一标示位的值,包括第一标示位的初始值、一次变更值、二次变更值和三次变更值。

具体地,共享数据库可参见上述有关共享内存数据库redis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消息生成模块410、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420、第一更新模块430、消息发送模块440、第一判断模块450、第一补发模块460、第二补发模块470、消息接收模块510、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520、第二更新模块530、第二判断模块540、重试队列模块550、第三运算模块560、以及第三判断模块57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消息生成模块410、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420、第一更新模块430、消息发送模块440、第一判断模块450、第一补发模块460、第二补发模块470、消息接收模块510、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520、第二更新模块530、第二判断模块540、重试队列模块550、第三运算模块560和第三判断模块57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消息生成模块410、标示位第一获取模块420、第一更新模块430、消息发送模块440、第一判断模块450、第一补发模块460、第二补发模块470、消息接收模块510、标示位第二获取模块520、第二更新模块530、第二判断模块540、重试队列模块550、第三运算模块560、以及第三判断模块57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框图。图14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1400包括处理器1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14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14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14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1403中,存储有系统1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401、rom1402以及ram1403通过总线1304彼此相连。处理器1401通过执行rom1402和/或ram14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1402和ram14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14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14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405,输入/输出(i/o)接口1405也连接至总线1404。系统14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14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409。通信部分1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405。可拆卸介质1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4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4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射频信号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1402和/或ram1403和/或rom1402和ram14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