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4942发布日期:2018-09-08 01: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代理领域,尤指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目前,智能终端都能够直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但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激增,服务器需要与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对服务器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在智能终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中,智能终端本身具有较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但智能终端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

因此,通过现有的智能终端与服务器直接通信连接,服务器接收多个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时,服务器需要占用大量的cpu、内存资源以及网络带宽,且服务器的并发压力较高,服务器与多个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本发明中,代理终端与被代理终端之间能够直接通信连接,代理终端也能够与服务器直接通信连接,完成被代理终端的数据传输,增加了服务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s20、所述决策终端依据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进一步,,步骤s20包括:s21、所述决策终端依据所述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对所有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类,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s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若干个智能终端分别作为待定代理终端,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和/或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分别为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至多选取其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直至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进一步,步骤s22之后还包括:s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所述决策终端确定剩余未选取的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为不代理类型,并生成剩余未选取的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进一步,步骤s21包括:s211、所述决策终端根据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小于第一利用率进行分类;s212、所述决策终端生成代理终端集合,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小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s213、所述决策终端生成被代理终端集合,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大于或等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步骤s22包括:s221、所述决策终端设置当前参数i=1,且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s2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s223、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和/或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至多选择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s2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选择过程完成,跳转执行步骤s23;s22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令i=i+1,跳转执行步骤s222。

进一步,步骤s222具体包括:s2221、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闲内存从大到小,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

进一步,步骤s223包括:s2231、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是否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s2232、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s2233、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是否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s223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小于或等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s223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且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使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满足其对应的数量。

进一步,步骤s2232具体包括: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性能利用率从大到小,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或;步骤s2235中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具体包括: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余空间从小到大,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进一步,步骤s40之后还包括:s50、所述代理终端分析自身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利用率,并分析自身的内存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三利用率;s51、当所述代理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大于第二利用率,和/或所述代理终端的内存利用率大于第三利用率时,所述代理终端以自身作为再决策终端,将其代理的所有被代理终端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组网;s52、所述再决策终端依据新的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s53、所述再决策终端向新的组网内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s54、新的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s55、所述再决策终端将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所有智能终端的数据信息汇聚在同一个智能终端上,选出一个决策终端,用于决策出哪个或哪些智能终端成为代理终端,并通过该决策终端即可得到所有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代理终端与被代理终端之间能够直接通信连接,代理终端也能够与服务器直接通信连接,完成被代理终端的数据传输,增加了服务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2、在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首先选取作为待定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并为待定终端选取该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且选取数量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智能终端内,同时在向决策终端发送性能利用率时,也会将智能终端的预设数量发送给决策终端;直至组网中的智能终端无法再形成新的子网,决策过程完成。

3、第一利用率能够设置在各个智能终端中,当决策终端进行决策过程中,智能终端能够调用该第一利用率,且对于不同状态下的多个智能终端,用户也能够设置不同的第一利用率,来实现不同方式的子网创建方式,实现不同方式的代理终端的确定。

4、在从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被代理终端时,由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智能终端并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因此首先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在被代理终端集合选取完之后,再从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此时,能够形成最大数量的子网。

5、在代理终端在代理被代理终端的数据过程中,性能利用率会变大,且不利于传输数据指标进行传输;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代理终端的空余空间也会变小,也不利于传输数据指标的传输,因此代理终端需要时刻检测其性能的利用率和空余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中步骤s21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中步骤s22及步骤s23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中步骤s223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0、所述决策终端依据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主要指能够与服务器直接通信连接的智能手环、智能称、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或智能手表,且各个智能终端均能够单独向服务器发送其数据包,与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

多个智能终端之间并不存在通信连接关系,因此,多个智能终端并不知道其余智能终端的地址信息,即ip地址或mac地址,甚至也不知道其余智能终端的存在。

因此,在选出代理终端之前,多个智能终端首先需要确认其余智能终端的存在,并将能够相互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形成一个组网,每个组网选取一个决策终端来进行代理终端的决策,以形成自身组网内的代理终端。

将所有智能终端的数据信息汇聚在同一个智能终端上,选出一个决策终端,用于决策成为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决策终端能够依据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发送的性能利用率作为决策的因素,进行相应的决策,并分析得到所有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将各个智能终端的对应通信状态信息写入发来的数据包中;由于数据包中携带的发送的智能终端的地址信息,因此决策终端能够得到所有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地址信息,因此数据包中也能够写入该数据包对应的其所需要代理的智能终端的地址信息,或代理该智能终端的代理终端的地址信息,并将该数据包回复给原来的数据包。

各个智能终端在接收到其通信状态信息时,更改自己的通信状态信息,并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也能够获取到其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的地址信息,因此代理终端与被代理终端之间能够直接通信连接,代理终端也能够与服务器直接通信连接,完成被代理终端的数据传输,增加了服务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更具体地,对于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智能终端,能够首先决策得到1个或多个组网,每个组网内都有一个决策终端,每个决策终端都能够接收到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各类信息,决策终端就能利用各个智能终端的各类信息,决策得到1个或多个代理终端和各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各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又能形成一个小的子网,子网内的被代理终端能和代理终端通信连接,代理终端能够和服务器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1、所述决策终端依据所述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对所有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类,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

s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若干个智能终端分别作为待定代理终端,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和/或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分别为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至多选取其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直至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

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可选的,s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所述决策终端生成剩余未选取的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组网内除决策终端之外智能终端能够直接向决策终端发送决策数据包,组网内不同的智能终端,决策数据包中的性能利用率也各不相同,而性能利用率也指代了该智能终端当前性能的使用情况,主要是指cpu的使用情况;因此,所有智能终端通过性能利用率进行分类,完成的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的形成,且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智能终端可能作为代理终端也能够作为被代理终端,也能够单独与服务器连接;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智能终端只能够作为被代理终端或单独与服务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决策数据包中还包括各个智能设备的地址信息,地址信息主要包括智能终端的ip地址和/或mac地址,决策终端在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时,决策终端能够将其地址信息与预设数量分别与对应的智能终端对应。

在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通过预设的算法,首先选取作为待定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并为待定终端选取该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且选取数量固定设置在智能终端内,同时在向决策终端发送性能利用率时,也会将智能终端的预设数量发送给决策终端;直至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此时,组网中的智能终端无法再形成新的子网,决策过程完成。

在决策完成之后,决策终端即可将智能终端各自的通信状态信息和代理类型生成在各自发送的决策数据包中。

优选地,由于在决策完成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可能剩余多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或代理终端集合中剩余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第一种情况中剩余的智能终端均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而第二种情况中,已经不存在能够作为被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因此,上述两种情况的智能终端均单独与服务器连接,并继续寻求组网,以建立新的通信连接,实现与其余智能终端的代理关系或被代理关系。

更具体的,在决策终端依据性能利用率分类得到一个代理终端集合,集合内的智能终端可能作为代理终端;和一个被代理终端集合,集合内的智能终端有性能原因,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

在从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完作为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后,再选取对应的被代理终端,且无论作为代理终端还是被代理终端,每个智能终端均只能被选取一次。

上面的选取过程一直进行,直至两个集合中不能够再形成子网时,选取过程停止。且在确定完成各种的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后,决策终端即可确定所有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把各种的通信状态信息写入数据中,返回各自的智能终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11、所述决策终端根据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小于第一利用率进行分类。

s212、所述决策终端生成代理终端集合,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小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

s213、所述决策终端生成被代理终端集合,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大于或等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

s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若干个智能终端分别作为待定代理终端,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和/或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分别为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至多选取其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直至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

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性能利用率大的智能终端表明智能终端当前的性能占用较大,该智能终端作为代理终端时,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速度较慢,不利于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因此,将性能利用率较低的智能终端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将性能利用率较高的智能终端形成被代理终端集合,有利于智能终端作为代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利用率能够设置在各个智能终端中,当决策终端进行决策过程中,智能终端能够调用该第一利用率,且对于不同状态下的多个智能终端,用户也能够设置不同的第一利用率,来实现不同方式的子网创建方式,实现不同方式的代理终端的确定。

更具体的,在每个智能终端内,均直接写有判断算法,当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时,依次判断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小于第一利用率,第一利用率选取为50%时,则所有性能利用率小于50%的智能终端分类在代理终端集合里面,可能作为代理终端,其余的智能终端分类在被代理终端集合里面,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1、所述决策终端依据所述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对所有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类,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

s221、所述决策终端设置当前参数i=1,且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s2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

s223、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和/或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中,至多选择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选择过程完成,跳转执行步骤s23。

s22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令i=i+1,跳转执行步骤s222。

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22具体包括:s2221、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闲内存从大到小,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中,具体描述了决策终端如何确定的待定代理终端以及对应的待定被代理终端。首先选取一个当前参数,当前参数可以为任意数值,优选地选取为1,当前参数选取完成后,从代理终端中任意选取一个智能终端作为第1个待定代理终端,并从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多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1个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此时,说明当前代理终端集合中和/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足够数量的智能终端,能够再次形成子网,因此,令i=i+1=2,并继续从代理集合中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2个待定代理终端,继续上述选取第2个待定代理终端的被代理终端。

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选择过程完成。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代理终端内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均小于第一利用率,而对于空余空间大的智能终端更可能作为代理终端,空余空间小的智能终端作为代理终端性能也难以负荷被代理终端;因此,通过空余内存的大小对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所有智能终端再进行排序,并在选取过程中,依据空闲内存的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智能终端作为待定代理终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1、所述决策终端依据所述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对所有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分类,形成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

s221、所述决策终端设置当前参数i=1,且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s2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

s2231、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是否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

s2232、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33、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是否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

s223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小于或等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3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且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使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满足其对应的数量。

s2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选择过程完成,跳转执行步骤s23。

s22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令i=i+1,跳转执行步骤s222。

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232具体包括: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性能利用率从大到小,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或;

步骤s2235中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具体包括:

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余空间从小到大,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从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被代理终端时,由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智能终端并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因此首先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在被代理终端集合选取完之后,再从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此时,能够形成最大数量的子网。

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待定代理终端对于的待定被代理终端时,需要判断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是否存在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当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足够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待定代理终端只需要从被代理终端中选取对应的智能终端。

当被代理终端集合不存在足够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则选取所有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再从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直至所选取的待定被代理终端的数量满足的要求,而当代理终端集合中也不存在足够的智能终端时,则待定代理终端选取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

因此,在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待定代理终端能够直接从代理终端集合中待定被代理终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待定代理终端时,由于被代理终端中的智能终端不能够作为代理终端,因此,只需要考虑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而一般情况下,内存的固定的范围内时,性能利用率越大的智能终端,空余内存也越小,需要传输的数据也越大,越难以被代理。

而从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待定代理终端时,由于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智能终端仍然可能作为待定代理终端,因此,依据空余空间大小来选取待定被代理终端,在选取之后,空余空间较大的智能终端能够选取为待定被代理终端,实现选取较少数量的待定代理终端。

更具体的,例如将所有智能终端依据性能利用分类后,并将性能利用率大于50%的智能终端形成被代理终端集合,且将小于等于50%的智能终端形成代理终端集合。

假设代理终端集合内存在5个智能终端时,决策终端能够依据智能终端的空余内存进行排序,并对智能终端从小到大从1到5进行标号,且标号越小的智能终端空余内存越大。

假设被代理终端集合内存在10个智能终端时,决策终端能够依据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进行排序,并对智能终端从小到大从1到10进行标号,且标号越小的智能终端性能利用率越大。

决策终端设置当前参数为1,并选取代理终端集合中的标号为1的智能终端作为第一个待定代理终端,并获取到该待定代理终端需要的待定被代理终端的数量,该数量能够跟随设备信息一起在决策数据包中发送过来。并在智能终端获取到该数量之后,在被代理终端中获取到该数量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同时在选取过程中,当选取代理集合中第二个智能终端为第2个待定代理终端,且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数量只存在4个,当该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待定代理终端数量为4个或4个以下时,第2个待定代理终端能够从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所有待定被代理终端;当该数量为5个或6个时,在被代理终端集合选取完成后,第2个待定代理终端能够从代理终端集合中,按标号从大到小选取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当该数量为7个及7个以上时,第2个待定被代理终端能够从代理终端集合及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所有未被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

因此,待定代理终端形成子网过程中,不必选取到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获取到最多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当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均存在智能终端,或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智能终端时,当前状态下,至少存在一个能够作为待定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也存在至少一个能够作为待定被代理终端的智能终端,因此选择过程仍然能够进行。

而当代理终端集合仅存在一个智能终端,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智能终端时,代理终端集合仅存的智能终端没有对应的待定被代理终端,因此需要单独与服务器连接,并重新组网;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智能终端,但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智能终端时,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均无法作为待定代理终端,因此剩余的智能终端均单独与服务器连接,并重新组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0、所述决策终端依据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s50、所述代理终端分析自身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利用率,并分析自身的内存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三利用率。

s51、当所述代理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大于第二利用率,和/或所述代理终端的内存利用率大于第三利用率时,所述代理终端以自身作为再决策终端,将其代理的所有被代理终端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组网。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50。

s52、所述再决策终端依据新的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53、所述再决策终端向新的组网内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

s54、新的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

s55、所述再决策终端将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代理终端在代理被代理终端的数据过程中,性能利用率会变大,且不利于传输数据指标进行传输;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代理终端的空余空间也会变小,也不利于传输数据指标的传输,因此代理终端需要时刻检测其性能的利用率和空余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代理终端在传输多个被代理终端的数据时,代理终端采用轮询的方式从每个被代理设备处获取传输数据,并立刻传输至服务器,在传输完成后,再获取下一个被代理终端需要传输的数据,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同时有多个被代理终端需要传输数据时,代理终端依据接收到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代理各个被代理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利用率也设置在代理终端内,用户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第二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利用率选择为70%-90%,优选为85%。

而在生成第三利用率时,代理终端能够依据向决策终端发送的空余内存来计算mpts(单次传输数据量),mpts优选为向决策终端发送的空余内存的10%,代理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计算当前的空余内存是否小于固定倍数的mpts,固定倍数选取的3-7,优选为5,因此,第三利用率=1-(固定倍数*mpts/总内存大小)。

更具体的,当代理终端自身的总内存大小为100时,且在决策时,向决策终端发送的空余内存为40时,mpts=40/10=4,因此第三利用率=1-(4*5/100)=80%,即内存利用率大于80%时,代理终端开始将其所代理的被代理终端组成新的组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包括:

s10、通信状态信息为初始通信状态信息和/或组网通信状态信息的多个智能终端,形成至少一个组网,在每个组网中选择一个智能终端作为决策终端。

s211、所述决策终端根据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小于第一利用率进行分类。

s212、所述决策终端生成代理终端集合,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小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

s213、所述决策终端生成被代理终端集合,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包含所有性能利用率大于或等于第一利用率的智能终端。

s221、所述决策终端设置当前参数i=1,且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s222、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步骤s222具体包括:s2221、所述决策终端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闲内存从大到小,选取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待定代理终端。

s2231、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是否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

s2232、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步骤s2232具体包括:

从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性能利用率从大到小,选取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33、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的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判断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是否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

s223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小于或等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和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3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及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大于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对应的数量时,选择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所有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且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使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满足其对应的数量。

步骤s2235中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具体包括:

从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依据空余空间从小到大,选择若干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作为第i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的待定被代理终端。

s2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不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多存在一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选择过程完成,跳转执行步骤s23。

s225、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且所述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或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中至少存在两个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令i=i+1,跳转执行步骤s222。

s23、所述决策终端确定每个所述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待定代理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24、当所述代理终端集合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存在未选取的智能终端时,所述决策终端将剩余未选取的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s30、所述决策终端向组网内除决策终端外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40、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依据更改后的通信状态信息作为代理终端或被代理终端;每个代理终端和若干个对应的被代理终端组成一个子网。

s50、所述代理终端分析自身的性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利用率,并分析自身的内存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三利用率。

s51、当所述代理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大于第二利用率,和/或所述代理终端的内存利用率大于第三利用率时,所述代理终端以自身作为再决策终端,将其代理的所有被代理终端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组网。

s52、所述再决策终端依据新的组网内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利用率,分析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生成所述智能终端与其代理类型对应的通信状态信息。

s53、所述再决策终端向新的组网内的所有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其对应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

s54、新的组网内所有所述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并根据生成的通信状态信息建立通信连接。

s55、所述再决策终端将通信状态信息更改为组网通信状态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组网内的所有智能终端在确定一个决策终端之后,能够依据所有智能终端的性能指标进行分类与排序,选择出待定代理终端及其对应的待定被代理终端,并将在代理终端集合或被代理终端集合中剩余的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确定不代理类型,分别将各个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写入对应的决策数据包中,并将其发送给对应的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在接收到通信状态信息后,进行相应的更改,确定其对应的类型,并与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或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实施例,一种代理终端的决策方法,智能终端的连接状态如表1所示,采用被代理标志位,代理标志位,连接标志位来表征各个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

新联网的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性为①,即初始通信状态信息,此时,智能终端即能够广播,也能够接收广播;单独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智能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为②,即组网通信状态信息,能够广播也能够接收广播,但在默认状态下并不进行广播;作为子网内的代理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为③,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也与对应的被代理终端通信连接,即不广播,也不接收广播;子网内的被代理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为④,单独与对应的代理终端通信连接,即不广播,也不接收广播。

表1设备的连接状态

第一步:在同一网段内的寻求组网的智能终端广播寻求组网包,寻找其他能组成决策网的智能终端。

广播规则如下:

1、当能接收到广播并且正在广播寻求组网的智能终端a收到其他智能终端b发来的寻求组网包后,a先记录下b的设备信息,然后比较两者的ip大小(比较标准由用户设置)。

如果ipa<ipb,则回复停止广播的信息给b,b清空记录,b记录下a的设备信息。

如果ipa>ipb,则a停止广播,并回复设备信息给b,b记录下a的设备信息。

2、当能接收到广播但自身不在广播组网的智能终端a接收到其他智能终端b发来的寻求组网包信息。首先查看自身是否有记录下的设备信息。

如果有记录,则不回复任何信息。

如果无记录,则比较两者的ip大小(比较标准可自定义)。

如果ipa<ipb,则a记录下b的设备信息,开始广播组网数据包,并回复停止广播的信息给b,b清空记录,只记录下a的设备信息。

如果ipa>ipb,则a记录下b的设备信息,a回复设备信息给b,b记录下a的设备信息。

3、每个广播寻求组网的智能终端等待时间可设置为4分钟(等待时间可自定义,广播停止后该超时时间依旧存在),超时后智能终端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连接状态从①变成②,表示该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4、每个正在广播寻求组网信息的智能终端a的广播时间为2分钟,2分钟后清空设备等待时间,停止广播,停止寻找组网。检查自身记录的其他设备信息情况。

如果记录中存在其他设备信息,则发送请求组网包给这些智能终端,请求组网。a接收所有答复后,与答复“接受组网”的设备组网。第一步结束组网进入第二步。注意,此时a为该组网中的最小ip设备。

如果记录中无其他设备信息,则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连接状态从①变成②,表示该设备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

5、当能接收到广播但自身不在广播组网的智能终端a接收到请求组网包后,清空设备等待时间,并回复“接受组网”。此后拒绝其他智能终端的请求组网包。

第二步:在第一步组网成功的智能终端中自决策出一个或多个设备代理。

自决策过程如下:

1.所有通信状态信息为①的智能终端发送决策数据包给ip地址最小的智能终端,数据包内容包括自己的mac地址、ip地址、设备名、cpu利用率、空闲内存、设备被代理ip、待定被代理终端的数量、设备被代理标志位、设备代理标志位、设备单独连接标志位、设备决策使能标志位。

2.ip地址最小的智能终端对接收到的决策数据包的cpu利用率和空闲内存进行排序,假设此时共有n个设备参与决策,其中满足的设备称为待定代理终端,假设待定代理终端个数为t个,将待定代理终端按空闲内存从高到低依次放入排序表g。剩下的(n-t)个设备称为待定被代理终端,将这些待定被代理终端随机打乱放入排序表g中。每个子网的最大成员个数固定为s个。

a.则排序表g中的待定代理终端依次从最低序号开始,选择表中(s-1)个最高序号的设备,组成子网。直至下列任意一个条件满足,组子网过程结束。未组成子网的所有设备均直接与服务器连接。

i.表g中的所有设备组成子网。

ii.表g中所有备选设备代理均已组成子网。

iii.表g中只剩一个备选设备代理,无法再与其他设备组合。

b.已组成子网的备选设备代理的连接状态变成③,已组成子网的备选设备被代理的连接状态变成④。未成组子网的设备全部单独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则这些设备的连接状态变成②。

3.待定代理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采用轮询的方式从每个被代理设备处获取传输数据(单次传输数据量<mpts)后马上传送到服务器,建立信息的交互。

第三步:

代理终端联网数据传输过程的任一时刻,代理终端本身具备根据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来预估是否需要强制脱离子网的能力。当utilcpu>85%或5·mpts>spaceram(1-utilram)时(其中utilram为内存的利用率,spacream为总内存空间大小,即剩余内存不足5倍的mpts时),设备代理向子网内的其他设备发送定向的决策数据包请求,代理设备采用第二步决策出智能终端的代理类型,并将决策结果发送给子网内的其他智能终端。然后代理设备连接状态由③变成②,单独与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代理终端的mpts量化为该设备代理当时传过来的空闲内存指标的10%。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