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6016发布日期:2018-11-14 01:0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可以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

耳机通常分为左声道和右声道,通过左右声道还原和建立一个多方位的声场环境。听音乐时可以还原真实的立体声,玩游戏、看电影时可以实现声源定位。现在几乎所有的耳机都分为“l”(代表左声道)和“r”(代表右声道),用户在佩戴前要先确认“l”和“r”的方向。若将“l”戴在右耳,“r”戴在左耳,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用户时常会忽略或在黑暗中看不清方向等原因导致左右不分,这样,就会导致声道与佩戴位置不一致,影响用户的听觉体验。

目前对于耳机声道自适应的控制方法有部分研究,例如,通过对佩戴位置的检测,通过图像识别等方式区分耳机声道。但是,目前的方法都是通过用户佩戴好之后再进行切换,会产生一定的时耗,造成使用的不便。

公开号为cn106254493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目标耳机发送的控制信号,目标耳机包括喇叭以及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控制信号是目标耳机的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目标耳机的佩戴位置时产生的;终端基于控制信号判断目标耳机的佩戴位置;终端检测与目标耳机连接的终端的第一声道电路是否与目标耳机的佩戴位置匹配;若不匹配,将与目标耳机连接的终端的声道电路由第一声道电路切换至第二声道电路。该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能够实现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左右声道,即无论怎样佩戴耳机,获得的左右声道的声音信号始终是正确的,提升用户听觉效果。但是,该方法需要在用户佩戴之后再进行判断,对用户的使用会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使用耳机时需人为区分左右声道导致使用不便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判断所述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所述耳机的听筒;

将所述第一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所述第二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上述方案中,所述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及第四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五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时,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结束;

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记录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判断所述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所述耳机的听筒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

判断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所述第二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通过微处理器切换所述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所述第一声道连接至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所述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所述第二声道连接至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一种耳机声道的控制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轨迹判断所述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所述耳机的听筒;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所述第二声道切换至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上述方案中,所述记录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及第四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五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

结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时,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结束;

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计算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耳机到所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

若所述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一听筒,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所述第二听筒。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切换单元,用于通过微处理器切换所述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所述第一声道连接至所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所述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所述第二声道连接至所述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记录耳机的运动轨迹建立的坐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声道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用户从放置耳机的初始点到佩戴耳机期间,耳机的运动轨迹,确定耳机的最终佩戴位置所对应的听筒对应的声道,从而将听筒连接对应的声道,以使用户无需再在佩戴前判断耳机声道。

本发明实施例以头戴式耳机为例,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图。所述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听筒1、第二听筒2、连接件3、第一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5及第三传感器6,微处理器7,第四传感器8,第五传感器9,第六传感器10。连接件3为弧形,用于连接第一听筒1及第二听筒2并使所述头戴式耳机稳定在用户的头部。第一传感器4和第四传感器8设置在第一听筒1上,第二传感器5和第五传感器9设置在第二听筒2上,第三传感器6和第六传感器10设置在连接件3的最顶端,微处理器7位于耳机内部,用于记录耳机的运动路径及控制声道的选择。其中,第一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5和第三传感器6是重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8、第五传感器9和第六传感器10是压力传感器。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声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将分别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s101,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初始位置是指用户未使用耳机前耳机摆放的位置。人脸位置是指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所在的位置。运动轨迹是指,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在耳机上设置有重力传感器,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耳机的运动轨迹。重力传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由于这个变形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

微处理器通过重力传感器测量由于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可以记录下耳机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运动路径。通过分析动态加速度,可以分析出耳机移动的方式。由此,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s103,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

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是指人脸位置佩戴耳机的两个听筒的位置。例如、通常用户是通过耳朵来接收耳机信号。因此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分别指用户的左耳和右耳。在此,假设第一佩戴位置为用户的左耳,第二佩戴位置为用户的右耳。

耳机包括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用户在佩戴耳机时,第一佩戴位置可能对应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相应的,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第二听筒或第一听筒。

微处理器通过设置于耳机上的重力传感器可以分析出耳机整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判断出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分别对应的是第一听筒还是第二听筒,以便进一步进行声道控制。

s105,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第一声道为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声道,第二声道为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声道。上述实施例假设第一佩戴位置为用户的左耳,第二佩戴位置为用户的右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声道为左声道,第二声道为右声道。

用户在使用耳机时,通过第一佩戴位置的听筒接收第一声道的信号,通过第二佩戴位置的听筒接收第二声道的信号。也就是说,左耳佩戴的听筒播放左声道,右耳佩戴的听筒播放右声道。这样,不会影响耳机的使用,用户无需在佩戴前区分左右听筒,便可听到正确的声道。

本实施例通过微处理器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在一实施中,步骤s101,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

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及第四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五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时,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结束;

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记录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仍以头戴式耳机为例,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及第三传感器3的传感器可以为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是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工作,所谓压电效应是指:“对于不存在对称中心的异极晶体加在晶体上的外力除了使晶体发生形变以外,还将改变晶体的极化状态,在晶体内部建立电场,这种由于机械力作用使介质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重力传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由于这个变形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建立坐标轴,从而分析耳机的运动轨迹。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记录耳机的运动轨迹建立的坐标轴示意图。

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为x轴,以第三传感器为y轴,其中,第二传感器为x轴正方向,第三传感器为y轴正方向。由于三点可以组成一个面,因此,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共同组成一个平面,进一步地,通过耳机的运动轨迹可以获取具体的耳机整体的运动轨迹,而不是仅仅只是某个点的运动轨迹。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3,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有两种情况,例如,初始位置为类似桌面的平台,用户从前方拿起耳机进行佩戴;或者初始位置为用户的脖子上,用户从挂在脖子上的位置拿起耳机进行佩戴。耳机从脖子位置到人脸位置距离较近,从其他地方到人脸位置距离较远。微处理器可以通过运动距离计算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距离,若距离不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耳机从脖子位置佩戴至人脸位置,若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耳机是从用户的前方佩戴至人脸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耳机从拿起到佩戴的过程中听筒位置没有进行变换。

第一种情况,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大于设定阈值,判定耳机是从用户的前方佩戴至人脸位置。则继续判断耳机的运动方向。

这里,耳机的运动方向是指运动轨迹的水平方向,以上述坐标轴为例,假设运动轨迹的水平方向的y轴负方向为第一方向。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时,则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则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具体的,假设第一佩戴位置为左耳,第二佩戴位置为右耳。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时,即y轴负方向,也就是说此时,第三传感器为远离用户的方向,由于第一听筒为x轴负方向,即在左边,第二听筒为x轴正方向,即在右边。当用户拿起耳机时,左耳佩戴的为第一听筒,右耳佩戴的为第二听筒。反之,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即y轴正方向,也就是说,此时,第三传感器为靠近用户的方向,当耳机向用户运动时,第一听筒在用户的右耳方向,第二听筒在用户的左耳方向。因此左耳佩戴为第二听筒,右耳佩戴为第一听筒。

第二种情况,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不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耳机是从脖子位置佩戴至人脸位置。此时,识别方式与第一种情况相反。仍以上述坐标轴为例,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时,则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当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时,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需要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判断情况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具体的操作情况进行多种判断。

上述实施例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进行判断,无需用户自行进行判断,方便用户高效使用耳机。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5,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具体包括:

检测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通过微处理器切换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一声道连接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二声道连接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微处理器是由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这些电路执行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先通过微处理器检测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然后通过切换电路将对应的声道切换至正确的输出位置。

例如,假设第一声道为左声道,第二声道为右声道。检测到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由于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第一声道,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第二声道。则,将左声道的对应的电路连接至第二听筒,将右声道对应的电路连接至第一听筒。微处理器根据佩戴位置输出对应的声道,这样,无论用户如何佩戴耳机,都可以听到正确的声道信息。

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声道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耳机声道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包括:

记录模块201,用户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

判定模块203,用于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

控制模块205,用于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记录模块201具体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及第四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五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

结束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及第六传感器接收到压力时,判定所述耳机的运动结束;

计算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计算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计算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是距离,t是加速的时间,a是加速度,替换可得匀加速运动距离的通常表达式:

运动时间t可由微处理器进行计时,加速度a由重力传感器提供,通过计算在时间0~t内s的微积分即可得到总的运动距离。

其中,关于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若耳机最后的佩戴姿态是直立戴在头上,在运动到人脸前将会有将耳机旋转成直立姿态的动作。

第一种方法:当耳机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时,此时第三传感器会朝着运动方向有一个明显大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加速度;当耳机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时,此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会朝着运动方向有明显大于第三传感器的加速度,通过记录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即可判断耳机的运动方向。

第二种方法:计算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的距离。第三传感器的运动距离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运动距离大,判断耳机运动方向为第一反向;当第三传感器的运动距离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运动距离小,判断耳机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

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共同使用以提高判断准确性。

优选的:

在一实施例中,判定模块203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5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切换单元,用于通过微处理器切换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一声道连接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二声道连接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用户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用于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用于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用户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

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计算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切换单元,用于通过微处理器切换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一声道连接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二声道连接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上述计算机设备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用户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用于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用于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用户记录耳机从初始位置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轨迹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在耳机的第一听筒、第二听筒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

通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第三传感器计算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方向及运动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根据运动轨迹判断人脸位置的第一佩戴位置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耳机的听筒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判断耳机到人脸位置的运动距离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否,则判定耳机的运动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

若耳机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则判定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一听筒,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为第二听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将第一声道切换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将第二声道切换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的步骤时,具体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和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切换单元,用于通过微处理器切换第一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一声道连接至第一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并切换第二声道对应的电路将第二声道连接至第二佩戴位置对应的听筒。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耳机的运动轨迹对耳机声道自适应控制,以使用户在佩戴耳机前无需区分耳机声道,简单方便,提升使用体验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他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制度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技术所有可能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