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9253发布日期:2018-12-19 05:36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电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线电发射器。

背景技术

无线电发射器是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一般用30—450mhz)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的,而用来产生载频振动和调制振荡的电路一般具有:多揩苦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现有的无线电发射器未专门设置抗震保护,运输或者安装完成后出现容易因被震动导致无法发射无线电信号,高频信号对于电路的要求高,细微的变动也会导致无线电发射器无法正常工作,对用户造成损失,并且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抗震的无线电发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发射器,包括有:外壳、底座和线路板、所述外壳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将线路板保护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空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滑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滑板插入的滑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形变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分别连接空腔底部和外壳,当无线电发射器震动时,减震装置循环形变复位吸收能量,滑板在滑槽内上下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分别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穿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在两端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限制外壳和底座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纵向减震装置、转向装置和横向减震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分别连接纵向减震装置和横向减震装置,所述纵向减震装置与外壳连接,所述横向减震装置与底座连接,所述纵向减震装置包括有定位杆、滑杆和第一弹簧,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减震槽,所述滑杆滑移连接在减震槽内且部分穿出减震槽,所述滑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在减震槽内滑移且与减震槽的槽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触,另一端与减震槽的槽底相抵触,当无线发射器上下震动时,滑杆在减震槽内来回滑移,第一弹簧循环被压缩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有转向块、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所述转向块固定连接在滑杆伸出减震槽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分别铰接在转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向杆和第二转向杆背离转向块的一端连接横向减震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与第一转向杆连接,第二减震组件与第二转向杆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四转动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五转动杆、第六转动杆、第七转动杆、第八转动杆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铰接在第一转向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背离第一转向杆的一端分别于第三转动杆和第四转动杆铰接,所述第三转动杆背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和第四转动杆背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空腔的底面,所述第五转动杆和第六转动杆均铰接在第二转向杆上,所述第五转动杆和第六转动杆背离第二转向杆的一端分别于第七转动杆和第八转动杆铰接,所述第七转动杆背离第五转动杆的一端和第八转动杆背离第六转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空腔的底面,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三转动杆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四转动杆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五转动杆和第七转动杆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三凸块,所述第六转动杆于第八转动杆的铰接处铰接有第四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置有第一卡环,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卡环,第三凸块上设有第三卡环,第四凸块上设有第四卡环,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环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卡环上,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卡环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卡环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卡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三卡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上,当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被压缩时,第二弹簧伸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减震槽的槽口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中间形成通孔,所述滑杆可在通孔内滑移且与通孔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震动时外壳上下移动,减震装置循环形变复位吸收能量,滑板在滑槽内上下滑移,进行减震,在剧烈震动或者无线电发射器掉落到地面,减小碰撞强度,并且通过减震装置循环形变复位将碰撞产生的能量吸收消耗,提高无线电发射器承受碰撞的强度,提高无线电发射器的稳定性,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提高产品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外壳的俯视图;

图4为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外壳;2、底座;3、线路板;20、空腔;11、滑板;200、滑槽;4、减震装置;10、第一安装孔;201、第二安装孔;101、固定杆;41、纵向减震装置;42、转向装置;43、横向减震装置;411、定位杆;412、滑杆;91、第一弹簧;92、第二弹簧;93、第三弹簧;94、第四弹簧;4110、减震槽;4121、第一限位块;420、转向块;421、第一转向杆;422、第二转向杆;431、第一减震组件;432、第二减震组件;51、第一转动杆;52、第二转动杆;53、第三转动杆;54、第四转动杆;55、第五转动杆;56、第六转动杆;57、第七转动杆;58、第八转动杆;61、第一凸块;62、第二凸块;63、第三凸块;64、第四凸块;611、第一卡环;621、第二卡环;631、第三卡环;641、第四卡环;71、第一固定块;72、第二固定块;8、环形限位块;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电发射器,包括有:外壳1、底座2和线路板3、所述外壳1与底座2可拆卸连接将线路板3保护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开设有空腔20,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滑板11,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供滑板11插入的滑槽200,所述空腔20内设置有可形变的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分别连接空腔20底部和外壳1,当无线电发射器震动时,减震装置4循环形变复位吸收能量,滑板11在滑槽200内上下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震动时外壳1上下移动,减震装置4循环形变复位吸收能量,滑板11在滑槽200内上下滑移,进行减震,在剧烈震动或者无线电发射器掉落到地面,减小碰撞强度,并且通过减震装置4循环形变复位将碰撞产生的能量吸收消耗,提高无线电发射器承受碰撞的强度,提高无线电发射器的稳定性,减少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提高产品体验。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0,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201,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201上分别设有固定杆101,所述固定杆101两端分别穿透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201后在两端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限制外壳1和底座2的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201和固定杆101固定连接外壳1与底座2,两端的螺丝限制外壳1与底座2之间分开的最大距离,减震装置4限制外壳1与底座2之间的最小距离,通过限位将外壳1与底座2设置在规定的位置内,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有纵向减震装置41、转向装置42和横向减震装置43,所述转向装置42分别连接纵向减震装置41和横向减震装置43,所述纵向减震装置41与外壳1连接,所述横向减震装置43与底座2连接,所述纵向减震装置41包括有定位杆411、滑杆412和第一弹簧91,所述定位杆411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并且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减震槽4110,所述滑杆412滑移连接在减震槽4110内且部分穿出减震槽4110,所述滑杆412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121,所述第一限位块4121可在减震槽4110内滑移且与减震槽4110的槽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弹簧9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4121相抵触,另一端与减震槽4110的槽底相抵触,当无线发射器上下震动时,滑杆412在减震槽4110内来回滑移,第一弹簧91循环被压缩复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震动或者距离撞击时,滑杆412在减震槽4110内向上滑移,滑杆412向上滑移时压缩第一弹簧91,第一弹簧91形变被压缩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之后第一弹簧91复位,第一弹簧91复位带动滑杆412向下滑移,滑杆412向下滑移过程中将能量从转向装置42转移到横向减震装置43,第一限位块4121可在减震槽4110内滑移且与减震槽4110的槽壁紧密贴合,提高滑杆412滑移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减震效果,同时第一限位块4121与第一弹簧91相抵触,提高第一弹簧91与滑杆4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向装置42包括有转向块420、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所述转向块420固定连接在滑杆412伸出减震槽4110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分别铰接在转向块420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背离转向块420的一端连接横向减震装置4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杆412向下滑移时,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均由转向块420向外向上倾斜,滑杆412向上滑移时,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均由转向块420向外向下倾斜,利用转向块420、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进行转向,结构简单,实用效率高,传动效率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横向减震装置43包括有第一减震组件431和第二减震组件432,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31与第一转向杆421连接,第二减震组件432与第二转向杆422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31包括有第一转动杆51、第二转动杆52、第三转动杆53、第四转动杆54和第三弹簧93,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32包括有第五转动杆55、第六转动杆56、第七转动杆57、第八转动杆58和第四弹簧94,所述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均铰接在第一转向杆421上,所述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背离第一转向杆421的一端分别于第三转动杆53和第四转动杆54铰接,所述第三转动杆53背离第一转动杆51的一端和第四转动杆54背离第二转动杆52的一端铰接在空腔20的底面,所述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均铰接在第二转向杆422上,所述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背离第二转向杆422的一端分别于第七转动杆57和第八转动杆58铰接,所述第七转动杆57背离第五转动杆55的一端和第八转动杆58背离第六转动杆56的一端铰接在空腔20的底面,所述第一转动杆51与第三转动杆53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一凸块61,所述第二转动杆52与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二凸块62,所述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处铰接有第三凸块63,所述第六转动杆56于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处铰接有第四凸块64,所述第一凸块61上设置有第一卡环611,第二凸块62上设有第二卡环621,第三凸块63上设有第三卡环631,第四凸块64上设有第四卡环641,所述第三弹簧9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环61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卡环621上,所述第四弹簧94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卡环63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卡环641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杆412向下滑移时,转向块420向下移动,第一转向杆421和第二转向杆422均由转向块420向外向上倾斜时,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均向上移动,并且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相互靠近,第三转动杆53和第四转动杆54相互靠近,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的铰接点与第三转动杆53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三弹簧93被压缩,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均向上移动,并且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相互靠近,第七转动杆57和第八转动杆58相互靠近,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的铰接点与第七转动杆57和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四弹簧94被压缩;第三弹簧93复位时,带动第一转动杆51和第三转动杆53的铰接点与第二转动杆52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一转动杆51和第二转动杆52的铰接点与第三转动杆53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相互靠近,第一转向杆421由转向块420向外向下倾斜,第四弹簧94复位时,带动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点与第六转动杆56和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五转动杆55和第六转动杆56的铰接点与第七转动杆57和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点相互靠近,第二转向杆422由转向块420向外向下倾斜,后带动转向块420向下移动,带动滑杆412向下滑移,循环这个过程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将垂直方向的能量转移到水平方向,双向减少吸收能量,设置第一凸块61、第二凸块62、第三凸块63和第四凸块64安装第三弹簧93和第四弹簧94,并且第三弹簧93和第四弹簧94与第一弹簧91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减震组件431和第二减震组件43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92,所述第二卡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块71,所述第三卡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块72,所述第二弹簧92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7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72上,当第三弹簧93和第四弹簧94被压缩时,第二弹簧92伸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转动杆51和第三转动杆53的铰接点与第二转动杆52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三弹簧93被拉伸时,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点与第六转动杆56和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四弹簧94被拉伸,此时第二转动杆52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与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点相互靠近,第二弹簧92被压缩;当第一转动杆51和第三转动杆53的铰接点与第二转动杆52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相互靠近第三弹簧93被压缩时,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点与第六转动杆56和第八转动杆58的铰接点相互靠近第四弹簧94被压缩,此时第二转动杆52和第四转动杆54的铰接点与第五转动杆55和第七转动杆57的铰接点相互远离,第二弹簧92被拉伸;第二弹簧92与第三弹簧93和第四弹簧94进行反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第一固定块71和第二固定块72提高第二弹簧92的连接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设置在第二卡块和第三卡块上,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减震槽4110的槽口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块8,所述环形限位块8中间形成通孔0,所述滑杆412可在通孔0内滑移且与通孔0紧密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杆412上下滑移时,第一限位块4121与减震槽4110壁相贴合,滑杆412与通孔0相贴合,两段式的限制进一步提高滑杆412上下滑移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延迟实用寿命,提高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