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拍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5097发布日期:2018-11-14 01:03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拍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图像的制作方法目前有这样几种方式:

1、普通平面图像利用软件虚拟

将原始的平面图像,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分层,并根据图像中区域的位置前后关系采用视觉位移的方式,虚拟生成一系列多角度观察同一对象的序列图像,再将序列图像分割合并为一张适用柱镜或狭缝光栅的单一图像,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多视角的裸眼立体图像。

这种方法比较最大的优点是图像的来源比较方便,只要平面图的清晰度满足,都可以拿来制作成立体图像;

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软件技术的掌握,没有一定的经验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立体图;二是图像是虚拟的,容易变形、扭曲以及过分夸张;因为平面图就是从一个视角获取的图像,不可能再得到其它侧面图像的信息;三是图像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一般完成一个普通复杂度的平面图到立体图像的转换过程过程需要3个小时至10个小时的时间。

2、滑轨式摄像取图

利用单个照相机放置在水平直线或弧线的轨道上,手工或者电控设备控制相机移动,在直线或弧线运动的同时拍摄同一场景不同水平角度的影像。这种装置获取立体图像比较快捷,把不同视角的影像直接合成就可以得出立体效果比较好的影像,但只适合拍摄静态物体,因为从第一个视角的影像到最后一个视角的影像的形成有时间差,不能满足于动态物体或人像的拍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拍摄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软件技术的掌握、图像容易变形、扭曲以及过分夸张、图像的制作周期比较长、不能满足动态物体或人像的拍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拍摄系统,包括:

摄像设备,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摄像设备线性阵列布置,并且使得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头朝向待拍摄物体以获取待拍摄物体多角度的平面图像;

处理器,与所述摄像设备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集成有取景器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取景和拍摄;

图像处理服务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以将多个摄像设备拍摄的图像合成为适用于柱镜或狭缝光栅的图像。

可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两个摄像设备之间保持相等的间距;

多个所述摄像设备对称布置在待拍摄物体的一侧。

可选的,立体图像拍摄系统还包括光栅覆盖层和与所述图像处理服务器信号连接的打印机,以打印图像处理服务器输出的图像,所述光栅覆盖层覆盖在打印出的相片的成像面上。

可选的,所述打印机为热升华打印机。

可选的,所述图像处理服务器与所述处理器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的,立体图像拍摄系统还包括支架和承接架,每个所述摄像设备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承接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调节装置可调节地设置,所述距离调节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可选的,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母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承接架内。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待拍摄物体多角度的平面图像;

s2、对步骤s1获取到的多角度的平面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适用于柱镜或光栅的图像。

可选的,立体图像拍摄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步骤s2获得的所述适用于柱镜或狭缝光栅的图像打印成相片;

s4、在步骤s3中的所述相片的成像面覆盖棱镜或光栅,以形成立体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简单,不需要的专业技术和图像处理经验。使得制作裸眼立体图像非常容易。

2、获取立体图像非常快捷,从拍摄到得到成品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3、获取的立体像比较真实,不变形、扭曲。

4、可以拍摄人物、动物等有动态的物体影像。

5、成本较为低廉,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体图像拍摄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距离调节装置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立体图像拍摄方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摄像设备;2、支架;3、承接架;4、数据线;5、处理器;6、图像处理服务器;7、打印机。8、伺服电机;9、螺杆;10、螺母;11、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拍摄系统,参照图1,其包括:

摄像设备1,数量为至少两个,(图1中的“...”表示其为至少一个,即图1示出了摄像设备1至少为7个的情形),多个摄像设备1线性阵列布置,并且使得摄像设备1的摄像头朝向待拍摄物体以获取待拍摄物体多角度的平面图像;

处理器5,与摄像设备1通过数据线4信号连接,处理器5集成有取景器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取景和拍摄;

图像处理服务器6,与处理器5通信连接,以将多个摄像设备1拍摄的图像合成为适用于柱镜或狭缝光栅的图像。

拍摄设备可选用体积较小的数码摄像头,按照一定间隙排列成一个多视角拍摄线阵,数码摄像头连接至如微型计算机等处理器5,并利用该微型计算机控制多个摄像头多视角同时拍摄,获取的图像立体感、真实感较强,不会产生扭曲变形的问题;同时多视角同时拍摄,也解决了动态图像的拍摄问题。将拍摄的图像组合及拍摄参数经由以太网传至图像处理计算机,也就是图像服务器,由图像处理服务器6根据拍摄参数和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采用光栅图像处理算法迅速形成最终的柱镜或(狭缝)光栅适用的图像,从而解决了低成本快速获取多视角立体图像的问题。由于数码摄像头的间隙固定,所以取得的图像间隔也是相对固定,因此非常有利于采用软件自动化操作,极少需要人工参与甚至完全不需要人工参与。因此,该拍摄系统操作简便,使用者非常易于使用。

发明人发现,任意两个相邻的两个摄像设备1之间应当满足条件:a、保持相等的间距;条件b、摄像设备1布置在待拍摄物体的一侧的不同角度。以进一步避免产生扭曲变形的问题。

发明人发现,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光栅覆盖层和与图像处理服务器6信号连接的打印机7,以打印图像处理服务器6输出的图像,光栅覆盖层覆盖在打印出的相片的成像面上,以完成立体图像的制作。

另外,上述的采用热升华打印机7(如dnp打印机7,dnp为dainipponprinting大日本印刷的一个打印机7品牌)。热升华(thermaldyesublimation)打印机7的工作原理是将四种颜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简称cmyk)的固体颜料(称为色卷)设置在一个转鼓上,这个转鼓上面安装有数以万计的半导体加热元件,当这些加热元件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将固体颜料直接转化为气态(固态不经过液化就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因此这种打印机7被称为热升华打印机7),然后将气体喷射到打印介质上。每个半导体加热元件都可以调节出256种温度,从而能够调节色彩的比例和浓淡程度,实现连续色调的真彩照片效果。因此,采用热升华打印机7进行立体图像的打印输出,进一步保证了立体图像的成像质量。

本发明由于使用操作方便、立体平面调整方便可靠、成本低廉,使立体制图技术能够推广广泛的应用领域,典型的应用如:趣味摄影摄像、科技制作,广告制作,人像证卡制作,婚纱摄影、旅游纪念照片等。

发明人发现,图像处理服务器6与处理器5无线通信连接,以避免布置通信电缆造成的施工不便。一种无线通信连接方式为通过tp-link200m构成的无线以太网来进行。

摄像设备1的一种固定方式为:还包括支架2和承接架3,每个摄像设备1分别通过一个承接架3固定于所述支架2上。

另外,出于拍摄物体的体积等的不同,需要调节任意两个相邻的摄像设备1之间的距离(即上述间隙),以使得多个摄像设备1能够拍摄到多角度的图像,因此发明人通过将任意两个摄像设备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在预设在处理器5内的指令下,距离调节装置接收到来自处理器5的指令后工作,以将多个拍摄设备精确移动到能够拍摄到多角度的图像的位置。

距离调节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参照图2,具体为:其包括伺服电机8和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其中:

伺服电机8的控制端与处理器5信号连接,伺服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与滚珠丝杠传动机构的螺杆9通过联轴器11传动连接,伺服电机8接收到处理器5发出的信号后工作,驱动螺杆9转动;

滚珠丝杠的螺母10与支架2固定连接,螺杆9可转动地穿设在承接架3内,螺杆9转动带动螺母10沿螺杆9的轴线方向运动,借以带动与螺母10固定在一起的支架2沿螺杆9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单个拍摄设备的运动,每个拍摄设备分别由一个单独的距离调节装置驱动,从而可将任意两个相邻的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任意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拍摄方法,参见图3,其包括步骤:

s1、获取待拍摄物体多角度的平面图像;

s2、对步骤s1获取到的多角度的平面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适用于柱镜或光栅的图像。

另外,上述的立体图像拍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s3、将步骤s2获得的所述适用于柱镜或狭缝光栅的图像打印成相片;

s4、在步骤s3中的所述相片的成像面覆盖棱镜或光栅,以形成立体图像。

立体图像拍摄方法与立体图像拍摄系统的工作方式、技术原理、解决的技术问题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均相同,在此不再做重复性描述。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