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9517发布日期:2018-12-19 05:1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快速崛起,个人的电子数据和企业的电子数据几乎都是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设备间数据的传输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主要是通过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网络带宽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成为数据传输的一大瓶颈。因此,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亟需一种可提高传输效率的数据传输方式来以满足海量数据的传输需求。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可选地,所述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的步骤之前,包括: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及对应的历史物流运输速度,并根据所述距离和历史物流运输速度计算对应的物流传输时间;判断所述物流传输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执行步骤: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物流传输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数据发送端,以提示数据发送者通过物流方式传输数据。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控是否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若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则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中断端,并分别获取所述数据传输中断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二传输终端信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二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传输时间;将与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续传路径,并控制与所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对应的数据沿所述最优续传路径继续传输。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各传输终端之间的当前传输速率;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和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大小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当数据传输完成时,向参与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实时侦测是否存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若存在,则控制所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进入休眠状态。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周期获取各传输终端的数据传输信息;对所述数据传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传输终端布局建议报告。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集群技术构建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该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获取该数据发送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基于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将第一网络时间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控制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该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本发明基于集群技术实现对各终端设备的集群,构建数据传输系统,可利用终端设备闲置的资源,并基于该数据传输系统构建传输路径,并根据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间确定最优传输路径以使得数据沿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满足不了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涉及的一传输情景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网络带宽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成为数据传输的一大瓶颈。因此,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亟需一种可提高传输效率的数据传输方式来以满足海量数据的传输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集群技术构建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该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获取该数据发送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基于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将第一网络时间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控制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该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本发明基于集群技术实现对各终端设备的集群,构建数据传输系统,可利用终端设备闲置的资源,并基于该数据传输系统构建传输路径,并根据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间确定最优传输路径以使得数据沿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满足不了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管控终端,该管控终端可以为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该管控终端中安装有管控程序软件。如图1所示,该管控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传输程序。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传输终端,与传输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所述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及对应的历史物流运输速度,并根据所述距离和历史物流运输速度计算对应的物流传输时间;判断所述物流传输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执行步骤: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数据发送端,以提示数据发送者通过物流方式传输数据。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实时监控是否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若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则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中断端,并分别获取所述数据传输中断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二传输终端信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二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传输时间;将与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续传路径,并控制与所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对应的数据沿所述最优续传路径继续传输。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各传输终端之间的当前传输速率;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和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大小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当数据传输完成时,向参与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实时侦测是否存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若存在,则控制所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进入休眠状态。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每隔预设周期获取各传输终端的数据传输信息;对所述数据传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传输终端布局建议报告。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各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该数据传输系统是基于集群技术构建的,主要用于提供电子数据的传输服务。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管控终端中安装有管控程序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传输终端,计算最优传输路径,对数据传输请求进行分配、监控、调度和奖励等。传输终端中安装有传输程序软件,用于接收和发送电子数据。该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可以为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由于管控程序软件需要用于快速计算,因此只有达到一定的硬件配置要求、具有较高计算性能的计算机才可以安装管控程序软件,即管控终端的硬件配置要求相对较高。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终端可同时安装管控程序软件和传输程序软件,既为管控终端,同时也为传输终端。具体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构建过程可以为:最开始时,该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可以由运营该数据传输系统的公司铺设,后续普通用户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申请加入该数据传输系统。首先,在一计算机(记为pc1)上安装管控程序软件,注册管控终端账号,并长时间运行管控后台服务程序。加入该数据传输系统后的管控终端需要维护一个管控终端列表,该管控终端列表中包括所有管控终端的各项信息,如管控终端账号信息(账号id、账号名称、在线状态)、管控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管控终端的硬件配置(如cpu、gpu、内存、硬盘)、管控终端的ip地址、mac地址、配置的网络带宽和该管控终端的在24小时内各个时间段的网速等信息。其中,该管控终端列表可以是文件形式存储、也可以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也可以加密存储。后续加入的管控终端可通过默认的公共访问接口,联网访问pc1上运行的后台服务程序,并将自身的信息加入到管控终端列表中,并通知管控终端列表里的其他管控终端更新该管控终端列表。然后,类似地,参照管控终端集群的方式来构建传输终端的集群。不同的只是传输终端上安装并运行的是传输程序软件,维护的是传输终端列表。此外,管控终端还可以通过对应的接口获取到该传输终端列表,以获取各传输终端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管控程序软件和传输程序软件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程语言,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在linux系统,windows系统,还是android系统上,实现相同的功能,还可以让不同系统的终端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相互通信。基于上述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0,所述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在本实施例中,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该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该数据传输请求的触发方式可以为:客户通过客户终端(即数据发送端)安装的客户端程序app,选中数据后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者即可触发该数据传输请求。在具体实施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均安装有客户端程序,该客户端程序中需要维护一个客户列表,该客户列表用来记录各用户的相关信息,如账号信息(账号id、账号名称、在线状态)、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终端的硬件配置(如内存、硬盘)、终端的ip地址、mac地址、网络连接方式(如数据连接、wlan、有线宽带等)等信息。步骤s20,分别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然后,分别获取该数据发送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其中,第一预设范围是指分别以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为圆心,以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半径所作的圆形区域内,进而在该范围内查找在线的、空闲的传输终端,然后获取该在线空闲传输终端的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步骤s30,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基于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其中,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可以包括传输终端的账号信息、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终端的ip地址等。具体的,步骤s30包括:步骤a,基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各传输终端之间的当前传输速率;步骤b,根据所述当前传输速率和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大小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如图3所示,当数据发送端a向数据接收端b发送数据时,检测到在线空闲传输终端c、d、e、f、g和h,可根据中转次数和终端的位置信息依次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如中转次数为0时,传输路径为a→b;中转次数为1时,传输路径可为a→c→b、a→d→b、a→e→b、a→f→b、a→g→b、a→h→b;中转次数为2时,传输路径可为a→f→e→b、a→h→g→b。然后,获取第一传输路径中各传输路径终端之间的当前传输速率,该当前传输速率的获取方式可通过传输终端之间发送较小数据(如1mb)来进行测试,当然,该当前传输速率也可以直接采用各传输终端的网速或历史传输速率。然后根据当前传输速率和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大小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例如,以传输1000mb(mbyte,兆)的数据为例来说明各传输路径的计算方法,例如序号为1的第一传输路径,其第一网络传输时间=1000/0.6/60=27.8min;例如序号为2的第一传输路径,其第一网络传输时间=1000/1.8/60+1000/1.8/60=18.5min;例如序号为8的第一传输路径,其第一网络传输时间=1000/3.0/60+1000/3.0/60+1000/2.2/60=19.4min,最终得到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如下表1所示。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考虑中转次数等因素来计算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以提高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使得确定出的最优传输路径更准确、传输效率更高。序号第一传输路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1a-------------------0.6mb/s-----------------→b27.8min2a-------1.8mb/s-----→c------1.8mb/s------→b18.5min3a-------1.2mb/s-----→d------2.0mb/s------→b22.2min4a-------1.0mb/s-----→e------2.2mb/s------→b24.2min5a-------3.0mb/s-----→f------2.0mb/s------→b13.9min6a-------1.5mb/s-----→g------2.5mb/s------→b17.8min7a-------2.8mb/s-----→h------3.0mb/s------→b11.5min8a--3.0mb/s--→f—3.0mb/s--→e—2.2mb/s--→b19.4min9a--2.8mb/s--→h—3.0mb/s--→g—2.5mb/s--→b18.2min表1步骤s40,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当管控终端计算出各第一传输路径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后,可将第一网络时间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然后控制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该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例如,上表中得到序号为7的第一传输路径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最短,从而最优传输路径为a→h→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集群技术构建的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管控终端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时,根据该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获取该数据发送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一传输终端信息;基于该第一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一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一传输路径的第一网络传输时间;将第一网络时间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控制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该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本发明基于集群技术实现对各终端设备的集群,构建数据传输系统,可利用终端设备闲置的资源,并基于该数据传输系统构建传输路径,并根据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间确定最优传输路径以使得数据沿最优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点对点的网络传输方式满足不了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的问题。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40之前,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50,获取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及对应的历史物流运输速度,并根据所述距离和历史物流运输速度计算对应的物流传输时间;随着高铁线路、高速公路的逐渐完善,现代物流也在飞速发展,还有无人飞机、无人送货机器的加入,现代物流系统也越来越强大。在数据传输量巨大、传输终端之间的网络传输速度太慢、数据传输效率太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直接用现代物流系统来运输存储有数据的存储设备,实现两地之间的海量的数据传递。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数据传输请求确定对应的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后,可以获取该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及对应的历史物流运输速度,并根据该距离和历史物流运输速度计算对应的物流传输时间,其中,该历史物流运输速度是基于历史数据来得到的,物流传输时间=距离/历史物流运输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的执行与步骤s20-步骤s30的执行不分先后。步骤s60,判断所述物流传输时间是否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执行步骤s40:将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所述最优传输路径传输。若所述物流传输时间小于所述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执行步骤s70: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至所述数据发送端,以提示数据发送者通过物流方式传输数据。然后,判断该物流传输时间是否小于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若该物流传输时间大于或等于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说明网络传输比物流传输要快,此时将与第一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传输路径,并控制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沿该最优传输路径传输。若该物流传输时间小于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则说明物流传输与网络传输要快,此时则通过发送对应的提示信息至该数据发送端,以提示数据发送者通过物流方式传输数据。其中,该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传输路径和传输方式。例如,数据发送者需要数据发送端(位于a城市)传输1万tb(terabyte,太字节)的数据到数据接收端(位于b城市),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计算得到第一网络传输时间的最小值为20天,即通过网络传输需要20天时间;若通过物流传输的方式,即采用现代物流直接运输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计算得到物流传输时间为2天,即通过物流运输需要2天时间。本实施例中将网络传输方式与现代物流方式相结合,对于数据传输,尤其是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传输,可合理选择传输时间较短的传输方式,从而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轻海量数据的传输对网络造成的不均衡的工作负载压力。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40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80,实时监控是否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步骤s90,若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则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中断端,并分别获取所述数据传输中断端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二传输终端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因不可控的原因(如最优传输路径中的某一传输终端突然发生故障)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影响客户体验,管控终端会实时监控是否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若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则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中断端,并分别获取该数据传输中断端周围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数据接收端周围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在线空闲传输终端信息,记为第二传输终端信息。其中,第二预设范围是指分别以数据传输中断端和数据接收端为圆心,以数据传输中断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半径所作的圆形区域内,进而在该范围内查找在线的、空闲的传输终端,然后获取该在线空闲传输终端的信息,记为第二传输终端信息。步骤s100,基于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二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传输时间;步骤s110,将与所述第二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续传路径,并控制与所述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对应的数据沿所述最优续传路径继续传输。然后,基于该第二传输终端信息构建第二传输路径,并计算各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传输时间。其中,第二传输路径的构建方法与上述第一传输路径的构建方法相类似,此处不作赘述。在构建完第二传输路径后,获取该第二传输路径中各传输终端之间的当前传输速率,然后根据当前传输速率和该数据传输请求中的数据大小计算各第二传输路径的第二网络传输时间。最后,将与第二网络传输时间中的最小值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最优续传路径,并控制与该数据传输中断事件对应的数据沿该最优续传路径继续传输。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40之后,或在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110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当数据传输完成时,向参与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传输完成时,需向参与该次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进行奖励,具体的,可以向参与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虚拟货币的数额可以根据传输终端的具体工作量来确定。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数据传输完成时,将该数据传输任务作为参与数据传输的传输终端的工作量考核,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统计各传输终端的工作量,并根据各传输终端的工作量对各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或者,当各传输终端的工作量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对该传输终端分发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40之后,或在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110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实时侦测是否存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若存在,则控制所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进入休眠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省能源,对于没有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节点,可控制其进入休眠状态。具体的,管控终端实时侦测是否存在预设时间内(如30min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若存在,则控制该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传输任务的传输终端进入休眠状态。休眠状态是指暂时关掉用来传输数据相关的服务进程,保持一些必要的进程(比如接收传输任务的进程)。当管控终端确定最优传输路径或最优续传路径后,会向该最优传输路径或最优续传路径中的传输终端发送对应的数据传输任务,此时,处于休眠状态中的传输终端在接收到该数据传输任务时可自动唤醒,并执行该数据传输任务。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40之后,或在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110之后,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周期获取各传输终端的数据传输信息;对所述数据传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传输终端布局建议报告。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完善该数据传输系统,管控终端可每隔预设周期获取各传输终端的数据传输信息,其中,该数据传输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任务数(或数据传输次数)、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终端的位置信息等。然后对该数据传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传输终端布局建议报告。例如,可以对于数据传输任务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传输终端,即数据传输任务较多的传输终端,可以根据该传输终端的位置信息建议在距该传输终端的一定范围内(如1km内)增加新的传输终端;再例如,对于数据传输任务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第三预设阈值的传输终端,可以建议撤销该传输终端,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本实施例中,可针对数据传输任务较多的传输终端,在其周围多设立新的传输终端,或撤销数据传输任务极少的传输终端等,可进一步改善该数据传输系统的布局,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数据传输请求和最优传输路径进行统计,以统计哪些传输路径的传输需求较多,例如,传输终端a到b之间的传输需求较多,此时可增设新的传输终端,以减轻数据传输压力,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管控终端和传输终端,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发明数据传输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