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及仿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5181发布日期:2019-02-10 14:20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扰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及仿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mcu仿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扰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及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mcu在体系结构上与pc机是完全相同的,也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等基本单元,因而与pc机等设备的软件结构也是类似的。因为mcu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软件进行调试,观察其中间结果,排除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mcu的应用场合问题,其不具备标准的输入输出装置,受存储空间限制,也难以容纳用于调试程序的专用软件,因此要对mcu软件进行调试,就必须使用mcu仿真器。mcu仿真器具有基本的输入输出装置,具备支持程序调试的软件,使得mcu开发人员可以通过mcu仿真器输入和修改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与中间值,同时对与mcu配套的硬件进行检测与观察,可以大大提高mcu的编程效率和效果。

mcu仿真器是一种在电子产品开发阶段对mcu芯片进行仿真的设备。配合集成开发环境,mcu仿真器可以对mcu程序使用各种调试手段,包括:单步跟踪调试、使用断点、观察内存及寄存器的实时数据等。在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利用mcu仿真器可以迅速找到并排除程序中的错误,大大缩短使用mcu的电子产品的开发周期。

目前mcu仿真器一般使用usb线连接pc机,其使用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受线缆长度及使用场景的限制,在一些密封机箱、机柜或者远距离使用中造成不便,无法做到在真实的硬件系统中对mcu程序进行仿真,仅能对单板进行仿真。

至于2.4g无线技术,其频段处于2.405ghz~2.485ghz之间,所以简称为2.4g无线技术。这个频段是国际规定的免费频段,无需向国际相关组织申请即可使用,这就为2.4g无线技术可发展性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其中,2.4g的wifi和蓝牙等设备广泛使用,这使得2.4g频段极容易受到干扰。

mcu仿真器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而2.4g频段极容易受到干扰,这使得现在市场上并没有稳定可用的2.4g无线mcu仿真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线mcu仿真器受线缆长度及使用场景的限制以及2.4g频段极容易受到干扰,通信实时性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跳频防干扰技术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及仿真方法。可有效拓宽mcu仿真器的使用场景,延长mcu仿真器使用距离;提高无线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干扰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包括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

所述仿真器通信端包括:

一个mcu;

一个usb接口,连接在mcu上,用于与pc机通信;

一个2.4g无线收发模块,连接在mcu上,用于与仿真器目标端通信;

所述仿真器目标端包括:

一个mcu;

一个jtag/sw接口,连接在mcu上,用于与被仿真的目标mcu连接;

一个2.4g无线收发模块,连接在mcu上,用于与仿真器通信端通信;

一个uart接口,连接在mcu上。

优选地,所述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中,所使用的mcu采用stm32系列mcu。

优选地,所述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中,所使用的2.4g无线收发模块采用基于a7196芯片的zm2461pa03无线模块。

上述防干扰的2.4g无线mcu仿真器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c机通过usb发送调试命令至仿真器通信端,仿真器通信端再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将调试命令发送至仿真器目标端,仿真器目标端通过jtag/sw对目标mcu进行调试,然后将调试命令执行结果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仿真器通信端,然后仿真器通信端再通过usb把调试命令执行结果发送至pc机;

所述仿真器通信端与仿真器目标端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如下:

仿真器目标端在通信时,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设定一个识别码,此识别码与仿真器通信端一致;

步骤2:在2.4g频段选取一定数量的频率点;

步骤3:循环选取每一个频率点进行监听,然后设定通信超时时间;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4;

步骤4:通过2.4g无线方式发送应答数据包至仿真器通信端,并设定通信超时时间;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器真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4;

仿真器通信端在通信时,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设定一个识别码,此识别码与仿真器目标端一致;

步骤2:在2.4g频段选取一定数量的频率点,与仿真器目标端选取的频率点一致;

步骤3:循环选取每一个频率点通过2.4g无线方式发送数据包,然后设定通信超时时间,此时间应远少于仿真器目标端设定通信超时时间,以保证在仿真器目标端判定超时前,在所有频率点都发送过数据包;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4;

步骤4:通过2.4g无线方式发送数据包至仿真器目标端,并设定通信超时时间;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4。

本发明的无线mcu仿真器仿真方法的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通信时,以跳频方式避开干扰,在2.4g频段选择一个干扰较少的频率,所述无线mcu仿真器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在实现有线mcu仿真器扩展为无线mcu仿真器的同时,保留了原有的有线mcu仿真器工作模式,用户无需学习就能掌握无线mcu仿真器的使用方法。

(2)延长了pc机与目标mcu的距离,拓宽了mcu仿真器的使用范围,可在一些无法使用有线mcu仿真器的环境使用,如:密封的机柜、无人机平台等。

(3)mcu仿真器通讯端与mcu仿真器目标端在通讯时,通过跳频方式避开干扰,在2.4g频段选择一个干扰较少的频率,增强了无线mcu仿真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有线mcu仿真器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无线mcu仿真器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仿真器通信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仿真器目标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仿真器目标端通信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仿真器通信端通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跳频防干扰技术的2.4g无线mcu仿真器,包括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仿真器通信端和仿真器目标端通信时,以跳频方式避开干扰,在2.4g频段选择一个干扰较少的频率;

如附图3所示,所述仿真器通信端包括:

一个stm32;

一个usb接口,连接在stm32上,用于与pc机通信;

一个zm2461pa03模块,连接在stm32上,用于与仿真器目标端通信;

如附图4所示,所述仿真器目标端包括:

一个stm32;

一个jtag/sw接口,连接在stm32上,用于与被仿真的目标mcu连接;

一个zm2461pa03模块,连接在stm32上,用于与仿真器通信端通信;

一个uart接口,连接在stm32上。

上述基于跳频防干扰技术的2.4g无线mcu仿真器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c机通过usb发送调试命令至仿真器通信端,仿真器通信端再通过zm2461pa03模块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将调试命令发送至仿真器目标端。仿真器目标端通过jtag/sw对目标mcu进行调试,然后把调试命令执行结果通过zm2461pa03模块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发送至仿真器通信端,然后仿真器通信端再通过usb把调试命令执行结果发送至pc机。

所述仿真器通信端与仿真器目标端通过2.4g无线通信方式如下:

如附图5所示,仿真器目标端在通信时,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设定zm2461pa03的8字节识别码,与仿真器通信端一致;

步骤2:在2406mhz开始,以6mhz为间隔,选取13个频率点;

步骤3:循环选取每一个频率点进行监听,然后设定通信超时时间为20毫秒;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通器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4;

步骤4:通过zm2461pa03模块发送应答数据包至仿真器通信端,并设定通信超时时间为20毫秒;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器真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通信端的数据包,进入步骤4;

如图6所示,仿真器通信端在通信时,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1:设定zm2461pa03的8字节识别码,与仿真器目标端一致;

步骤2:在2406mhz开始,以6mhz为间隔,选取13个频率点;

步骤3:循环选取每一个频率点通过zm2461pa03模块发送数据包,然后设定通信超时时间0.8毫秒;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4;

步骤4:通过zm2461pa03模块发送数据包至仿真器目标端,并设定通信超时时间为0.8毫秒;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3;

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仿真器目标端的应答数据包,进入步骤4。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