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5770发布日期:2019-02-01 18:4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



背景技术:

现如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长时间手握手机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负担。

尤其是近来销售的智能手机,为满足用户需求,屏幕尺寸呈逐渐扩大趋势。这样一来,手小的用户使用时就需要格外注意。

另外在一些特定场所,比如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导航的,由于双手不自由,不仅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随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触摸屏技术不断发展,屏幕越来越大,单手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对于手小的女性和睡前使用手机的人来说,单手操作极为困难,手机容易滑落而伤到自己。

对于上述相关技术问题,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6-0006733号提出了智能手机用支架,但此类现有技术仅提供在任何地方放置智能手机的支架功能,依然存在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争对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粘贴片、导板、指环片和装饰贴片,所述粘贴片的第一粘贴面能够与智能终端设备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粘贴片的第二粘贴面与所述导板连接,所述第一粘贴面上粘贴有可撕除的保护膜,所述粘贴片上设有冲孔,所述导板上与所述冲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孔,所述导板上背向于所述粘贴片的侧面设有结合槽,所述指环片上与所述导板相对的侧面设有熔接部和滑动销,所述熔接部对应安装在所述结合槽中,所述滑动销卡扣在所述导孔中,且能够在所述导孔中沿导板的纵向滑动,所述指环片上背向于所述导板的侧面与所述装饰贴片连接。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主要通过采用所述导板与所述指环片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手指大小,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粘贴片上的保护膜撕除,然后将所述粘贴片贴在智能终端设备上。基于所述指环片的熔接部安装在所述结合槽中,在所述导孔中滑动所述滑动销,从而调节所述指环片隆起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用户手指的大小,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槽与所述导孔沿所述导板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滑动销包括相互连接的铆钉帽和铆钉杆,所述铆钉杆远离所述铆钉帽的一端与所述导板连接,所述导孔在所述导杆的厚度方向分为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铆钉帽安装在所述第一段孔中,所述第一段孔的孔宽与所述铆钉帽的直径匹配,所述铆钉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段孔中,所述第二段孔的孔宽与所述铆钉杆的杆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段孔的侧壁设有凸块,使得所述滑动销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滑动销被所述凸块限位在远离所述熔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状态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动销能够克服所述凸块的阻力滑到靠近所述熔接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为多个,多个凸块沿远离所述熔接部的方向间隔设置,且距离所述熔接部最远的凸块为远端限位件,所述远端限位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为多个,多个凸块沿远离所述熔接部的方向间隔设置,且距离所述熔接部最远的凸块为远端限位件,其他凸块为调节限位件,所有调节限位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的同一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槽的底壁为锯齿形凹凸壁,所述熔接部与所述锯齿形凹凸壁对应的面为熔接面,所述熔接面为与所述锯齿形凹凸壁匹配的配合凹凸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贴片、导板、指环片和滑动销之间为熔接连接、超声波粘合和胶水粘合中至少一种粘接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上设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磁性连接在外界放置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还包括定型片,所述滑动销包括相互连接的滑杆和软胶帽,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软胶帽的一端与所述导板连接,所述软胶帽能够通过外力挤压穿过所述导孔,所述定型片能够连接在所述软胶帽上,使得所述软胶帽的形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上靠近所述结合槽的外侧壁上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从所述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结合槽中,所述熔接部设有相互连接的导杆和导帽,所述导杆能够卡接到所述导入口中,通过所述导帽将所述熔接部限位在所述结合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还包括螺钉,所述导板与所述粘贴片之间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一侧与所述粘贴片连接,所述旋转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导板转动连接,所述导板上与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的表面设有固定槽和两个卡位凸块,且两个卡位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板的两端,所述旋转板上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位置设有旋转通孔,所述螺钉通过所述旋转通孔和固定槽将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上,所述螺钉与所述旋转板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钉和旋转板连接,所述弹性垫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旋转板上与所述卡位凸块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匹配的卡位凹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指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施例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第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7b为本实施例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第二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7c为本实施例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第三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施例设有定型片的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施例导板和旋转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和旋转板之间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a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和旋转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和旋转板另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所述导板和旋转板之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所述设有磁性件的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1、粘贴片,111、冲孔,12、导板,121、导孔,1211、第一段孔,1212、第二段孔,122、结合槽,123、凸块,1231、远端限位件,1232、调节限位件,124、突沿,125、收纳槽,126、导入口,127、固定槽,128、卡位凸块,129、辅助凸块,13、指环片,131、熔接部,1311、导帽,132、滑动销,1321、铆钉帽,1322、铆钉杆,1323、软胶帽,14、装饰贴片,15、保护膜,16、磁性件,18、定型片,19、旋转板,191、螺钉,192、旋转通孔,193、弹性垫,194、卡位凹陷,195、辅助槽,20、智能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粘贴片11、导板12、指环片13和装饰贴片14,所述粘贴片11的第一粘贴面能够与智能终端设备20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粘贴片11的第二粘贴面与所述导板12连接,所述第一粘贴面上粘贴有可撕除的保护膜15,所述粘贴片11上设有冲孔111,所述导板12上与所述冲孔111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孔121,所述导板12上背向于所述粘贴片11的侧面设有结合槽122,所述指环片13上与所述导板12相对的侧面设有熔接部131和滑动销132,所述熔接部131对应安装在所述结合槽122中,所述滑动销132卡扣在所述导孔121中,且能够在所述导孔121中沿导板12的纵向滑动,所述指环片13上背向于所述导板12的侧面与所述装饰贴片14连接。本文中所述导板12的纵向是指导板12的长度方向。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主要通过采用所述导板12与所述指环片13之间的配合,使得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手指大小,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粘贴片11上的保护膜15撕除,然后将所述粘贴片11贴在智能终端设备20上。基于所述指环片13的熔接部131安装在所述结合槽122中,如图7a至7c所示,在所述导孔121中滑动所述滑动销132,从而调节所述指环片13隆起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用户手指的粗细,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装饰贴片可以是另设的装饰片粘贴在所述指环片上,也可以是直接与所述指环片一体成型,即在所述指环片背向于所述导板的侧面直接印刷的装饰膜。

而且,如图2所示,所述粘贴片11上设有与所述导孔121匹配的冲孔111,使得如图1所示,所述粘贴片11粘贴在智能终端设备20上时,所述粘贴片11的两面受力均匀,即所述粘贴片11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和所述导板12之间粘贴的面积相同,从而达到两面受力相同,连接更加牢固,粘附效果更佳的目的。而且基于所述冲孔111的存在,所述粘贴片11的两个粘贴面均能够完全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上,即不会存在粘贴面部分无法与对应部件粘贴紧密,从而出现气泡影响粘贴效果的情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高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的使用可靠性。

而且所述冲孔111的设置也为所述滑动销132提供了一定的让位空间,若无所述冲孔111为防止所述滑动销132的端面与粘贴片11接触,需要在所述粘贴片11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另设部件,使得所述滑动销132的端面与粘贴片11之间具有间隙,如此则存在操作性较低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导板12为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resin)板,或者其他合成树脂板、金属板等。采用abs树脂板具有可防止智能终端设备20的发热或滑落受冲击等引起的破损和变形的效果。所述指环片13可优选弹性和强度优良的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材质,但不限于此。所述装饰贴片14远离所述指环片13的侧面能够印刷各类标识和图案,也可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具体地,所述滑动销132可以直接连接在所述指环片13上,也可以在所述指环片13上设置与所述滑动销132匹配的安装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结合槽122与所述导孔121沿所述导板12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滑动销132包括相互连接的铆钉帽1321和铆钉杆1322,所述铆钉杆1322远离所述铆钉帽1321的一端与所述导板12连接,所述导孔121在所述导杆的厚度方向分为第一段孔1211和第二段孔1212,所述铆钉帽1321安装在所述第一段孔1211中,所述第一段孔1211的孔宽与所述铆钉帽1321的直径匹配,所述铆钉杆1322穿设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中,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孔宽与所述铆钉杆1322的杆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侧壁设有凸块123,使得所述滑动销132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滑动销132被所述凸块123限位在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一侧,所述第二状态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动销132能够克服所述凸块123的阻力滑到靠近所述熔接部131的一侧。

使用过程中所述铆钉帽1321被限位在所述第一段孔1211中,所述铆钉杆1322穿设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中。而基于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侧壁设有凸块123,对所述铆钉杆1322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铆钉杆1322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所述铆钉杆1322的状态,从而选择所述指环片13隆起的大小。

具体地,为提高所述指环片13隆起大小的可选择性,如图7a至图7c所示将所述凸块123设计为多个,且多个凸块123沿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方向设置。使用过程中,则通过外力调节所述铆钉杆1322在不同的凸块123之间,从而使得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即通过逐级调节所述滑动销132在凸块123中的位置,使得所述指环片13隆起的高度可逐级调节。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凸块123为多个,多个凸块123沿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方向间隔设置,且距离所述熔接部131最远的凸块123为远端限位件1231,所述远端限位件123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当不需要使用时,如图7a所示,移动所述滑动销132,使得所述指环片13贴合所述导板12,而通过将所述远端限位件1231设置为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两个侧壁上,使得所述滑动销132能够更加可靠的被限位在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位置,避免所述指环片13能够任意滑动而影响使用性能。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凸块123为多个,多个凸块123沿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方向间隔设置,距离所述熔接部131最远的凸块123为远端限位件1231,其他凸块123为调节限位件1232,所有调节限位件123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同一侧壁上。

如图7b和7c所示,通过将所有限位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的同一侧壁上,使得所述滑动销132能够更加方便的在各个凸块123之间移动。而且,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离所述熔接部131的凸块123设置为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其他凸块123间隔设置在第二段孔1212的同一侧壁上。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保障滑动销132在各级调节时,方便滑动调节所述指环片13的隆起高度。当不需要使用时,也能够使得所述指环片13能够可靠的贴合在导板12上。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所述结合槽122的底壁为锯齿形凹凸壁,所述熔接部131与所述锯齿形凹凸壁对应的面为熔接面,所述熔接面为与所述锯齿形凹凸壁匹配的配合凹凸壁。从而使得所述结合槽122与所述熔接部131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具体地,所述锯齿形凹凸壁的粗糙度ra为3~10,优选为5。当所述锯齿形凹凸壁的表面粗糙度小于3时,如果用热熔连接方式粘合,其粘合力会降低;当表面粗糙度大于10时,熔接部131与结合槽122接触部位出现空隙而导致粘合力降低。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导板12与所述粘贴片11结合的外周面边缘部分形成突沿124。所述突沿124用于防止粘贴片11的粘合力引起的外界灰尘等异物影响粘贴片11的吸附,优选所述粘贴片11置于所述突沿124的内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贴片11、导板12、指环片13和滑动销132之间为熔接连接、超声波粘合和胶水粘合中至少一种粘接方式。这种粘接方式不使用任何粘合剂,通过热熔连接方式制成,因此对人体无害,构件之间的粘合力得到改善,不仅降低产品破损或变形的可能性,而且通过简化制造工艺,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导板12上设有磁性件16,用于将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磁性连接在外界放置位上。

使用过程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的粘贴片11粘贴在智能终端设备20上,然后利用所述导板12上的磁性件16将粘贴有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的智能终端设备20吸附在外界放置位,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具体地,所述外界放置位可以是车辆内部的通风仪或仪表板。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20在外界放置位的吸附可靠性,可以在外界放置位处内置磁铁支座。优选地,所述磁性件16为磁铁等磁性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导板12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性件16的收纳槽125。进一步提高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的安装便利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还包括定型片18,所述滑动销132包括相互连接的滑杆和软胶帽1323,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软胶帽1323的一端与所述导板12连接,所述软胶帽1323能够通过外力挤压穿过所述导孔121,所述定型片18能够连接在所述软胶帽1323上,使得所述软胶帽1323的形状固定。

通过进一步将所述滑动销132设置为包括相互连接的滑杆和软胶帽1323的形式,使得安装过程中,直接通过外力将所述软胶帽1323挤压穿过所述导孔121,实现滑动销132在导孔121处的安装,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而且通过进一步设置所述定型片18,当在外力作用下将软胶帽1323挤压穿过导孔121后,将定型片18连接在所述软胶帽1323上,使得所述软胶帽1323形状固定,避免出现使用过程中外力过大,软胶帽1323从所述导孔121中脱落的情况发生。即在保障安装时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保障了使用过程中连接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前述将所述导孔121设置为第一段孔1211和第二段孔1212,这里将软胶帽1323安装在所述第一段孔1211中,所述滑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段孔1212中,而且同样所述第二段孔1212中设有所述远端限位件1231和调节限位件1232。使用过程中,当所述软胶帽1323安装到所述第一段孔1211以后,可以滑动所述滑杆调节所述指环片13的隆起高度,适应不同用户手指的粗细。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导板12上靠近所述结合槽122的外侧壁上设有导入口126,所述导入口126从所述外侧壁延伸至所述结合槽122中,所述熔接部131设有相互连接的导杆和导帽1311,所述导杆能够卡接到所述导入口126中,通过所述导帽1311将所述熔接部131限位在所述结合槽122中。使用过程中则将所述导杆卡接在所述到入口中,使得所述导帽1311将所述熔接部131限位在结合槽122中,从而实现导板12上熔接部131处的安装。而且通过所述导杆和导帽1311,以及所述滑杆和软胶帽1323的设计,使得所述指环片13能够完全独立生产后再组装到所述导板12上。一方面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还包括螺钉191,所述导板12与所述粘贴片11之间设有旋转板19,所述旋转板19的一侧与所述粘贴片11连接,所述旋转板19的另一侧与所述导板12转动连接,所述导板12上与所述旋转板19转动连接的表面设有固定槽127和两个卡位凸块128,且两个卡位凸块128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板12的两端,所述旋转板19上与所述固定槽127对应的位置设有旋转通孔192,所述螺钉191通过所述旋转通孔192和固定槽127将所述旋转板19转动连接在所述导板12上,所述螺钉191与所述旋转板19之间设有弹性垫193,所述弹性垫19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钉191和旋转板19连接,所述弹性垫193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旋转板19上与所述卡位凸块128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块128匹配的卡位凹陷194。

使用过程中如图11b所示,通过旋转所述导板12,使得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与所述指环片13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进一步提高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指环套10的使用性能。具体地,当需要将智能终端设备20相对于指环片13旋转一定角度时,利用外力克服所述弹性垫193的拉力将所述旋转板19相对于所述导板12旋转合适角度。当使用完成后,将所述旋转板19转回使得所述卡位凹陷194与所述卡位凸块128对应,在所述弹性垫193的作用下所述旋转板19与所述导板12相向运动,使得所述旋转板19与所述导板12复位贴合。且在所述卡位凸块128与所述卡位凹陷194的作用下,无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板19与所述导板12之间不会发生旋转。既保障了需要旋转时导板12与旋转板19之间的可旋转性能,也保障了不需要旋转时所述导板12与旋转板19之间稳定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导板12与所述旋转板19相对的侧面设有辅助凸块129,所述辅助凸块129位于所述固定槽127的外围,所述旋转板19上与所述导板12相对的侧面设有辅助槽195,所述辅助槽195与所述辅助凸块129一一对应,以固定所述导板12与所述旋转板19之间的旋转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