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20390发布日期:2020-02-25 11: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种智能终端来观看视频资料,对视频、图像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据包丢失的问题,尤其是在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下,码率低无线传输带宽小,可发送的数据量有限,导致数据传输延时大,同时该场景下数据丢包严重,会严重影响视频质量,造成卡顿、模糊或者马赛克等问题,降低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物理层将当前传输环境的传输参数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目标层,所述目标层为物理层的上层协议栈,所述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

通过所述目标层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

通过所述目标层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获得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

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所述目标层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物理层,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中的任一视频数据包;

通过所述物理层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物理层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包括:

通过所述物理层按照预设次数重复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非关键帧形式时,通过所述目标层丢弃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时,通过所述目标层按照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到达所述目标层的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物理层;

通过所述物理层将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传输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所述通过所述目标层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包括:

当所述sin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所述rsrp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

当所述sinr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或所述rsrp大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视频传输装置,应用于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物理层将当前传输环境的传输参数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目标层,所述目标层为物理层的上层协议栈,所述传输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层根据所述传输参数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

解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层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获得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所述目标层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物理层,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为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中的任一视频数据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层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

通过所述物理层按照预设次数重复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非关键帧形式时,通过所述目标层丢弃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时,通过所述目标层按照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到达所述目标层的顺序将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物理层;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物理层将所述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传输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sin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所述rsrp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sinr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或所述rsrp大于所述第二门限时,确定所述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首先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能够反映当前传输环境质量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再由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来确定当前的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并由目标层对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进行解析,以得到多个视频数据包,在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的条件下,将多个视频数据包按照编码形式进行区分,当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能够在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下,降低视频传输的出错率和传输时延,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介绍本公开提供的视频传输方法和装置之前,首先对本公开中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该应用场景包括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发送视频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视频数据的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可以是互联网中的任一服务器或其他类型的数据终端,接收端可以是任一终端,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表、pda(英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中文:个人数字助理)、便携计算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应用于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当前传输环境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目标层为物理层的上层协议栈,传输参数用于指示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

举例来说,在无线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视频传输的质量,因此可以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来检测传输环境的质量,例如可以根据物理层接收到的各种信号(例如:导频信号、应答信号等),来测量有用信号的强度、干扰信号(可以包括:噪声和干扰)的强度、参考信号(导频信号)的强度等,从而获得能够反映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的传输参数,并将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以便目标层根据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来调整视频数据的传输方式。其中,传输参数可以是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比值,例如,可以包括sinr(英文: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中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nr(英文:signalnoiseratio,中文:信噪比)、rsrp(英文: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中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cinr(英文:carrier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中文:载波干扰噪声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其目标层可以是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物理层的上一层协议栈,例如可以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或传输层。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层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七层协议(英文:opensysteminterconnect,中文: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或网络五层协议中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网络结构。

步骤102,通过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确定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

步骤103,通过目标层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获得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

示例的,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来确定视频数据的传输方式,例如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门限值来确定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弱场为信号场强弱的区域,对应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其中预设的门限值可以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的,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传输环境来灵活调整,例如,当传输参数小于或等于该门限值时,判断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当传输参数大于该门限值时,判断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并且,目标层按照预设的解析方式来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例如可以是发送端的图像处理模块产生的视频数据流),获得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其中,一个视频数据包可以是仅包含一帧视频数据和相应的校验码,也可以包含多帧视频数据和每帧视频数据相应的校验码,解析方式可以根据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预设的协议来规定。

步骤104,当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第一视频数据包为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中的任一视频数据包。

步骤105,通过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举例来说,当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判断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时,由于此时数据传输的码率低,传输带宽小,可发送的视频数据有限,导致传输时延大,同时,视频数据丢包严重,导致视频质量降低。进一步的,在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在数据链路层中的rlc(英文:radiolinkcontrol,中文: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层通常采用的都是um(英文:unacknowledgedmode,非确认模式),是非保证传输模式,如果丢失或出错的数据包是关键帧,会对视频质量造成更严重的影响,而非关键帧丢失或者出错,可以根据前一帧视频数据包,和/或后一帧视频数据包来恢复,因此,为了保证在传输环境较差的条件下视频数据尽量不丢失,并且充分利用有限的传输带宽,目标层仅将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的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再由物理层将这些以关键帧形式编码的视频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以第一视频数据包为例,当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那么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再由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其中,关键帧为包括了一个视频数据包中全部视频数据的独立帧,不需要参考其他帧图像就可以独立进行解码的数据帧,同时,还可以作为其他帧解码的参考帧,以标准的mpeg-4(英文: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中文:动态图像专家组)编码方式举例,包括三种类型的帧:i帧(帧内编码帧)、p帧(帧间预测编码帧)和b帧(双向预测编码帧),其中,i帧为关键帧,无需其他信息就可以独立进行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中,物理层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按时将传输参数发送给目标层,也可以在采集到传输参数后就实时发送给目标层,目标层每接收到一次传输参数,依次执行步骤102至步骤105。

综上所述,本公开首先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能够反映当前传输环境质量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再由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来确定当前的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并由目标层对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进行解析,以得到多个视频数据包,在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的条件下,将多个视频数据包按照编码形式进行区分,当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能够在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下,降低视频传输的出错率和传输时延,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可选的,步骤1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物理层按照预设次数重复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示例的,为了进一步保证视频传输的质量,可以通过控制物理层重复发送这些视频数据包,以降低传输的时延,再根据接收端的物理层的harq(英文: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中文: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保证以关键帧形式编码的视频数据包不丢失。以预设次数为2来举例,物理层连续两次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视频数据包丢包的概率。由于物理层会定期将传输参数发送给目标层,目标层每接收到一次传输参数,都要对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进行一次判断,当目标层上一次检测当前传输环境是为弱场,本次检测当前传输环境是不为弱场,且物理层已经发送过一次第一视频数据包时,物理层可以停止第二次重复发送第一视频数据包的操作。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6,当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非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丢弃第一视频数据包。

举例来说,当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判断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时,目标层将以非关键帧形式编码的视频数据包,做丢弃处理,在不影响视频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限的传输带宽。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7,当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时,通过目标层按照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到达目标层的顺序将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

步骤108,通过物理层将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举例来说,当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判断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时,目标层对步骤103中获得的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按照正常的处理方式,按照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到达目标层的顺序将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即目标层按照预设的解析方式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依次获得多个视频数据包,目标层按照获得多个视频数据包的顺序,依次将所有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再由物理层将所有的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传输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步骤102包括:

步骤1021,当sin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rsrp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

步骤1022,当sinr大于第一门限,或rsrp大于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

举例来说,传输参数中包括了sinr和rsrp,预先设置sinr对应的第一门限(例如可以为3db)和rsrp对应的第二门限(例如可以是-105dbm),当sin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rsrp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当sinr大于第一门限,或rsrp大于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

综上所述,本公开首先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能够反映当前传输环境质量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再由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来确定当前的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并由目标层对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进行解析,以得到多个视频数据包,在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的条件下,将多个视频数据包按照编码形式进行区分,当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能够在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下,降低视频传输的出错率和传输时延,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应用于发送端,该装置2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201,用于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当前传输环境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目标层为物理层的上层协议栈,传输参数用于指示当前传输环境的质量。

确定模块202,用于通过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确定当前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

解析模块203,用于通过目标层解析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获得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

处理模块204,用于当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第一视频数据包为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中的任一视频数据包。

第二发送模块205,用于通过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第二发送模块205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层按照预设次数重复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处理模块204还用于:

当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且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非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丢弃第一视频数据包。

可选的,处理模块204还用于:

当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时,通过目标层按照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到达目标层的顺序将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

第二发送模块205还用于:

通过物理层将至少一个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视频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其中传输参数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确定模块2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2021,用于当sin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且rsrp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

第二确定子模块2022,用于当sinr大于第一门限,或rsrp大于第二门限时,确定当前传输环境不为弱场。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本公开首先通过发送端的物理层将能够反映当前传输环境质量的传输参数发送至发送端的目标层,再由目标层根据传输参数来确定当前的传输环境是否为弱场,并由目标层对待发送的视频数据流进行解析,以得到多个视频数据包,在当前传输环境为弱场的条件下,将多个视频数据包按照编码形式进行区分,当第一视频数据包的编码形式是关键帧形式时,通过目标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将第一视频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能够在信号强度低或者干扰大的场景下,降低视频传输的出错率和传输时延,提高视频传输的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时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出的精确结构,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