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3499发布日期:2018-12-28 20:1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指一种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产品,还是服务器集群管理软件,甚至功能更加复杂、多样化的云管理平台,都包含一个共同的功能模块:监控模块。监控模块是服务器虚拟化软件资源调度的基础,是服务器集群管理软件运维功能的支撑,也是云管理平台软件实施计费的依赖。

当前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服务器集群管理软件中、云管理平台软件产品中的监控模块,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c/s架构,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一种是被管理节点主动上报自身的数据至管理端;

一种是管理节点发起,向各被管理节点抓取数据。

上述两种方式数据到达管理节点后,如果被管理节点的数量少,管理节点数据处理程序直接处理;反之,如果被管理节点的数量多,发送过来的数据相应的较多,管理节点的单个线程往往处理不过来,这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开启多线程。而开启多线程虽然提升了程序响应速度,但由于由用户态程序控制线程,容易造成死锁,也会出现连接排队的情况。因此,如何有效的协助管理节点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和装置,能够协助管理节点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

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

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包括:

将所述管理节点当前管理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该管理管理节点对应的个数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结果为所述个数信息小于所述个数阈值,则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为超载。

其中,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包括:

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被管理节点中,选择部分被管理节点作为目标被管理节点;

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容器响应对应的目标被管理节点。

其中,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每次向管理节点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容器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容器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

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所在的局域网信息;

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将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的目标被管理节点与相同的容器建立对应关系。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

其中,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管理节点当前管理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该管理管理节点对应的个数阈值进行比较;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比较结果为所述个数信息小于所述个数阈值,则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为超载。

其中,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选择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被管理节点中,选择部分被管理节点作为目标被管理节点;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容器响应对应的目标被管理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设置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每次向管理节点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容器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容器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

配置单元,用于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装置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所在的局域网信息;

配置子单元,用于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将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的目标被管理节点与相同的容器建立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通过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来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通过使用容器来处理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能够协助管理节点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避免了传统方式下仅由管理节点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

步骤102、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

步骤103、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通过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来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通过使用容器来处理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能够协助管理节点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避免了传统方式下仅由管理节点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容器的分布式监控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被管理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量,动态产生一定数量的容器,由容器内程序完成处理被管理节点的数据的工作。此种方法采用分布式处理架构,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管理节点的瓶颈,提升了信息处理速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包括:

将所述管理节点当前管理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该管理管理节点对应的个数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结果为所述个数信息小于所述个数阈值,则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为超载。

具体的,每个管理节点能够处理的被管理节点的数量是有限的,当管理的节点数量过多时,会出现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通过获取该管理节点当前管理的节点的数量来判断被管理节点是否处于超载状态,计算方式简单,且准确性高。

当然,在确定该管理节点处于超载状态后,所述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包括:

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被管理节点中,选择部分被管理节点作为目标被管理节点;

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容器响应对应的目标被管理节点。

具体的,在容器生成时,需要根据被管理节点以及管理节点的负载,从中选取部分负载低于预先设置的负载阈值的节点,在其上面启动容器。

容器生成后,管理节点将被管理节点、容器分组,接着建立被管理节点组与容器分组间的关系,如1组200个被节点的数据由容器1来处理,2组200个节点的数据由容器2来处理等。

在分组确定后,需要管理节点下发配置(被管理组节点组与容器的对应关系)到被管理节点,被管理接点接收到配置并完成配置更新后,即向对应的容器来发送数据,由容器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如果有新的被管理节点加入,或者现有的被管理节点移除后,可根据加入或移除的数据动态生成容器。

其中,所述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每次向管理节点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容器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容器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

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设置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量大小与每个容器处理的节点的个数建立对应关系;例如,设置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包大于等于a时,每个容器处理的节点数量是m个,其中a和m均为正整数;然后,根据管理节点接收的数据包来源数(即被管理节点个数)及设置的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量与每个容器处理的被管理个数对应关系,动态生成一定数量的容器。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1)设置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包大于等于1024时,每个容器处理的节点数量是10个,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为512k-1024k时,每个容器处理的节点数量为20个,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大小200k-512k时,每个容器处理的被管理节点数量为30个,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小于200k时,每个容器处理的被管理节点为50个。另外,容器策略配置模块还并配置每个节点的能够启动的容器的数量上限。

(2首先根据(1)容器策略配置模块的策略及被管理节点个数,计算出需要生成的容器个数。如每个被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少于200k,对应单容器处理的被管理节点数量为50,在有1000个被管理节点时,则需要的容器数量为1000/50=20个。然后,获取各节点(包含管理节点和被管理节点)的负载情况,根据负责从中选择负载相对较低的一定数量的节点来启动容器。

(3)节点策略配置模块将被管理节点、容器分组,建立被管理节点组与容器分组间的关系。分组确定后,需要管理节点下发配置被管理组节点组与容器的对应关系到被管理节点,被管理接点接收到配置并完成配置更新后,即向对应的容器来发送数据,由容器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优选的,为了更方便容器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所述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所在的局域网信息;

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将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的目标被管理节点与相同的容器建立对应关系。

具体的,本发明将划分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的分组时,采用就近原则,即被管理节点分组按照局域网划分,分组内的节点都位于同一局域网内,其对应的容器也在同一局域网内,以方便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在于利用容器来处理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平台中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设计了容器生成机制和配置策略,实现基于容器的分布式监控的的目标,借助容器来处理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容器根据被管理节点数据动态生成,避免了传统方式下仅由管理节点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系统中节点的管理装置的结构图。图2所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

判断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管理节点的负载状态,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

控制模块203,用于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202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管理节点当前管理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该管理管理节点对应的个数阈值进行比较;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比较结果为所述个数信息小于所述个数阈值,则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为超载。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03包括:

选择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被管理节点中,选择部分被管理节点作为目标被管理节点;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容器响应对应的目标被管理节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设置子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每次向管理节点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容器的处理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容器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

配置单元,用于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配置目标被管理节点与所述管理节点对应的容器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被管理节点所在的局域网信息;

配置子单元,用于按照能够响应的被管理节点的个数,将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的目标被管理节点与相同的容器建立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被管理节点向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来设置其每个容器处理的节点个数。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每个管理节点启动的容器数量是有可配置的,即根据被管理节点的负载以及管理节点的负载的高低来调整容器数据。

其中,容器的生成时根据配置的被管理节点的数据包大小和单容器处理的节点数量、节点数量关系来确定的。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装置实施例中,在生成容器前,先获管理节点和被管理节点的负载信息,从中选择负载相对较小的用来启动容器。

在实际部署容器时,可以将容器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而不是集中于某一节点之上,以便实现分布式管理。

为了方便对容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维护,需要建立被管理节点组与容器分组间的关系。其中,一旦管理节点下发被管理组节点组与容器的对应关系到被管理节点,被管理接点接收到配置并完成配置更新后,即向对应的容器来发送数据,由容器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通过获取监控系统中管理节点在响应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负载状态,来判断所述管理节点的工作负载是否超载,如果所述管理节点工作超载,则控制所述监控系统中的容器为所述管理节点响应部分所述被管理节点的处理操作,通过使用容器来处理被管理节点发送至管理节点的数据,能够协助管理节点对被管理节点进行管理,避免了传统方式下仅由管理节点处理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流程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如系统、设备、装置、器件等)执行,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步骤可以被分别制作成一个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可以采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也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装置/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