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0684发布日期:2019-01-14 19:0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由于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智能穿戴产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产品呈现多样化,功能越来越丰富,真无线立体声(truewirelessstereo,tws)无线耳机发展迅速,出货量呈指数增长,发展前景非常好。tws技术的实现是基于芯片技术的发展,是指手机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从耳机,实现真正的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

为了提高无线耳机的续航时间,降低耳机功耗,当耳机与终端因为信号问题断开无线连接(linkloss)后,会使用超时机制,在一段时间内,会尝试自动重连,超时后,主从耳机进入低功耗状态,只能通过耳机盒来触发重连,如果耳机上有物理按键,则可以通过按键来触发重连,而这会导致当耳机与终端断开连接后,需要用户主动通过耳机盒或按键来触发重连,而且使得从用户戴上无线耳机到该无线耳机能够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时间,极大的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提高无线耳机重连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用于提高无线耳机重连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

当所述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

若是,则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当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不为所述佩戴模式时,在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之前,还包括:

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

当所述无线耳机被遮挡时,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

根据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若是,则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在耳机盒中;

若所述无线耳机未在所述耳机盒中,则将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所述佩戴模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包括:

建立入耳行为分析模型;

利用所述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对所述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符合所述入耳条件。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断开状态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是,则获取所述对端无线耳机的addp/hfp状态;

根据所述addp/hfp状态判断所述对端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所述对端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则进入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可选的,在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再次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否,则控制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发送所述连接请求至所述终端,并记录所述连接请求的发送次数;

当所述发送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报错信息至指定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为所述佩戴模式时,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所述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所述终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调用单元,用于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

第二调用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被遮挡时,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所述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符合所述入耳条件时,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在耳机盒中;

模式更改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未在所述耳机盒中时,将所述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所述佩戴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包括:

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入耳行为分析模型;

分析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对所述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判断所述无线耳机是否符合所述入耳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对端无线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获取所述对端无线耳机的addp/hfp状态;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ddp/hfp状态判断所述对端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进入单元,用于当所述对端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进入所述第二判断单元执行判断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终端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该无线耳机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包括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当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若是,则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若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无线耳机的运动行为进行检测,当检测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若是,则再判断该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若未处于,则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以使无线耳机自动完成与终端的重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需要用户主动通过耳机盒或按键来触发重连,而且降低了从戴上无线耳机到该无线耳机能够使用之间的延迟时间,提高了无线耳机重连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及无线耳机,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用于提高无线耳机重连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

基于现有的无线耳机存在使用超时机制,在断开连接一段时间内,会尝试自动重连,超时后主从耳机进入低功耗状态,只能通过耳机盒来触发重连,如果耳机上有物理按键,则可以通过按键来触发重连,而这会导致当耳机与终端断开连接后,需要用户主动通过耳机盒或按键来触发重连,而且使得从用户戴上无线耳机到该无线耳机能够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时间,极大的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这里提到的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具体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加速度数据,根据该加速度数据确定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例如,当检测到的加速度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则认为无线耳机当前处于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这里提到的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其具体可以为:

实时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

s102:当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

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

这里提到的佩戴模式为本申请定义的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佩戴模式即为用户佩戴该无线耳机时无线耳机应处于的工作模式,佩戴模式下的无线耳机应保持与终端的连接,当用户佩戴该无线耳机时则证明用户即将使用该无线耳机,因此本申请在检测到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此时的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中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可选的,当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不为佩戴模式时,还可以通过判断该无线耳机是否符合相关条件,来确定是否将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佩戴模式。

s103: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否,则进入步骤s104;

这里提到的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具体可以根据无线耳机与终端的a2dp与hfp连接状态进行判断;

当无线耳机与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则表明当前无线耳机能够正常工作,则可以不做任何操作。

s104: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

当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则表明当前无线耳机无法正常工作,此时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以使无线耳机自动完成与终端的重连;

优选的,在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之后,还可以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再次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否,则控制无线耳机重新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并记录连接请求的发送次数;

当发送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报错信息至指定位置。

当连接请求的发送次数超过阈值时,则表明无线耳机与终端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此时发送报错信息至指定位置,如用户的邮箱或信箱,以使用户及时对无线耳机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通过对无线耳机的运动行为进行检测,当检测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若是,则再判断该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若未处于,则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以使无线耳机自动完成与终端的重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需要用户主动通过耳机盒或按键来触发重连,而且降低了从戴上无线耳机到该无线耳机能够使用之间的延迟时间,提高了无线耳机重连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当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不为佩戴模式时,在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之前,还可以通过判断该无线耳机是否符合相关条件,来确定是否将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佩戴模式,下面结合图2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

若是,则进入步骤s202;

当无线耳机移动时,则表明无线耳机受到了外力作用,若用户佩戴该无线耳机,则无线耳机此时会被用户的手遮挡,故本申请在无线耳机移动时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若未被遮挡则表明该无线耳机可能被用户或其它外力不小心触碰到后移动;

进一步的,这里提到的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具体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传回的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来判断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

s202:当无线耳机被遮挡时,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

可选的,这里提到的加速度计具体可以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为增加测得加速度的准确性,这里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为例,获取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后计算出合加速度值;

进一步的,在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时,还可以在1s内实时采集50组数据,以增加步骤s203中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的准确性。

s203:根据加速度值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若是,则进入步骤s204;

当无线耳机被遮挡后,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并根据加速度值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优选的,这里提到的根据加速度值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其具体可以为:

建立入耳行为分析模型;

利用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对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针对于用户佩戴耳机的过程,可以通过预先建立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并利用该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对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例如,当得到的分析值在某个预设范围内时,则认为该无线耳机符合入耳条件。

s204: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在耳机盒中;

若否,则进入步骤s205;

当无线耳机符合入耳条件时,

此时还可以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在耳机盒中,若否,则可以认为此时无线耳机被用户佩戴,此时进入步骤s205中将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佩戴模式。

s205:将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佩戴模式。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在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之前,还可以通过判断对端无线耳机的连接状态,来确定是否需要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下面结合图3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判断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若是,则进入步骤s302;

基于tws无线耳机是指手机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蓝牙无线方式连接从耳机,实现真正的蓝牙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故在情况下需要先确定当前无线耳机是否为主耳机,再确定是否需要将该无线耳机与终端连接;若该无线耳机为从耳机,则不需要与终端连接,直接与主耳机,即对端无线耳机连接即可;

这里提到的判断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是否处于连接状态,具体可以通过发送消息至对端无线耳机,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收到反馈信息的方式进行判断;

当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未处于连接状态时,还可以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对端耳机,以完成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的连接,之后再进入步骤s302中。

s302:获取对端无线耳机的addp/hfp状态;

s303:根据addp/hfp状态判断对端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当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获取对端无线耳机的addp/hfp状态,若对端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则证明对端无线耳机为从耳机,此时再进入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可选的,当对端无线耳机与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则证明对端无线耳机为主耳机,此时则不需要无线耳机连接终端。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的结构图。

该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100,用于检测无线耳机的运动情况;

第一判断单元200,用于当无线耳机运动时,判断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是否为佩戴模式;

第二判断单元300,用于当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为佩戴模式时,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发送单元400,用于当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

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装置的结构图。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调用单元,用于调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是否被遮挡;

第二调用单元,用于当无线耳机被遮挡时,调用加速度计采集无线耳机的加速度值;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加速度值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无线耳机符合入耳条件时,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在耳机盒中;

模式更改单元,用于当无线耳机未在耳机盒中时,将无线耳机的工作模式更改为佩戴模式。

该第三判断单元可以包括:

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入耳行为分析模型;

分析子单元,用于利用入耳行为分析模型对加速度值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无线耳机是否符合入耳条件。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获取单元,用于当无线耳机与对端无线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获取对端无线耳机的addp/hfp状态;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根据addp/hfp状态判断对端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进入单元,用于当对端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进入第二判断单元执行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步骤。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再次判断无线耳机与终端是否处于连接状态;

发送及记录单元,用于当无线耳机与终端未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无线耳机重新发送连接请求至终端,并记录连接请求的发送次数;

报错单元,用于当发送次数超过阈值时,发送报错信息至指定位置。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图。

该无线耳机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s,cpu)622和存储器6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642或数据644的存储介质6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无线耳机)。其中,存储器632和存储介质6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6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装置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6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630通信,在无线耳机600上执行存储介质6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无线耳机6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626,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网络接口6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6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641,例如android、ios等等。

上述图1至图3所描述的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中的步骤由无线耳机基于该图6所示的结构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无线耳机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连接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