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2569发布日期:2019-05-07 20:2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克风,尤其是一种通过诸如蓝牙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接收手机播放的伴奏音乐并混合麦克风接收的人声再通过诸如调频广播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将伴奏音乐与人声一起传输给车载收音机、车载音响或者室内音响等多媒体音响系统进行播放的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无线麦克风唱歌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以及私家车主们的爱好,特别是一种通过蓝牙传输方式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接收伴奏音乐并混合麦克风接收的人声再通过调频广播等无线连接方式将伴奏音乐与人声一起传输给车载收音机、车载音响或者室内音响等多媒体音响系统进行播放的无线麦克风,由于可以通过蓝牙方便地连接音乐播放功能完善和强大的智能手机,而且通过调频广播等无线连接方式利用车载收音机或者室内音响进行播放非常方便,此种无线麦克风尤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以及私家车主的喜爱。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线麦克风普遍价格较高,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麦克风内置了存储歌曲伴奏的内置存储芯片并提供了诸如usb接口之类的外接输入接口,而且还内置了价格不菲的高性能微处理器用来处理诸如从所述内置存储芯片中调取并播放选定的歌曲伴奏,调节歌曲伴奏以及麦克风接收的人声的高低音之类的功能,功能的增加也相应需要在无线麦克风表面增设按钮、旋钮或者滑钮,稍微上些档次的无线麦克风还提供了诸如显示屏或触摸屏之类的小型人机交互界面,包括内置存储芯片、外接输入接口、高性能微处理器、按钮、旋钮、滑钮以及人机交互界面在内的设备无疑都会增加一个无线麦克风的成本和售价。但事实上这些功能以及对应所需的设备完全可以由现在的智能手机来实现和提供,众所周知现在的智能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性能的提升速度早已超过了桌面电脑的硬件更新速度,而且现代智能手机的大面积触摸屏配上精心编制的手机app应用软件也早可以提供令人赏心悦目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人机操作界面,现代智能手机内部都已内置了可以说是超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早已足够放下成百上千首歌曲的伴奏,利用智能手机也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歌曲的伴奏,无需外接输入输出接口,智能手机内的音乐播放软件app应用程序也早已能够轻松的实现对高低音等输出音效的调整。所以只要能充分利用现代的智能手机,完全可以避免无线麦克风在功能上的不必要的扩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售价,并且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事实上无线麦克风最需要做好的也就是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线蓝牙通讯以及与车载收音机或室内音响系统之间的调频广播通讯,其余的事情都可以交付给现代智能手机去执行和完善。要完美实现使用无线麦克风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还必须解决一个使用者如何同时操控无线麦克风和智能手机的问题,目前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都包括一个最上端的由防尘网罩包裹起来的声电转换单元以及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下方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使用者要想同时使用智能手机和无线麦克风的话就必须一只手握着无线麦克风的手柄,另一只手握着智能手机,彼时使用者的两只手就都将被占用也就无法做其他事情,比方说想喝口饮料、挽着或搂着异性一起唱歌时就不得不放掉左右手中的一件器物,要么放掉智能手机,要么放掉麦克风,难免尴尬和不方便。倘若能有一种无线麦克风,可以让使用者单手同时操作智能手机并把持着麦克风,同时也延续和传统麦克风一样的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手持麦克风的那只手的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方式和使用习惯,就一定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给使用者带去更多的欢愉和便利,也可以大大降低无线麦克风的生产成本与售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及的传统无线麦克风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智能手机导致生产制造成本和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不能提供单手同时操控智能手机并把持麦克风手柄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不仅保留和延续了和传统麦克风一样的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手持麦克风的那只手的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方式和相应的使用习惯,而且还实现了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并同时把持着无线麦克风的功能。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与目前普通的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同样包括最上端接近使用者口唇以接收人声的声电转换单元和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下方的供使用者手持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所述无线麦克风可以与多媒体音响系统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可以与智能手机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所述无线麦克风和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可以通过调频广播的方式将通过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到的由智能手机播放的音乐伴奏和由所述无线麦克风接收到的使用者的人声传输给车载收音机系统或室内音响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与普通麦克风不同的技术特征首先在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和所述手柄之间铰接有两根中间连接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和所述手柄分别与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的两端铰接而且构成一个可以令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相对于所述手柄进行平移旋转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谓“平移旋转”指的是所述声电转换单元进行相对于所述手柄的旋转过程中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至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时可以使所述手柄、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形成一个可供使用者单手握持的直棒状整体,彼时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无线麦克风不论在外形和使用方式上就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致,为消费者保留了回归传统使用方法的可能。所述中间连接柄的加入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将所述无线麦克风进行弯曲变形提供给消费者另一种使用方式上的选择,从而达到令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握持着智能手机时同时可以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并且确保无线麦克风的声电转换单元也可以通过旋转从而得以位于使用者手掌的虎口上方,保留和延续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被握持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虎口的上方所带给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习惯。而采用两根中间连接柄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在旋转过程中始终朝向上方,也即不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到哪个角度,接近使用者口唇以接收人声的声电转换单元将始终位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顶端最上方,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便于使用者将其凑近其口唇以接收人声。实际上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长度方向是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随着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旋转令所述无线麦克风产生弯曲变形,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与所述手柄也会一直保持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将位于使用者的手掌虎口的上方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也会保持朝向上方的姿态。

接下来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无线麦克风如何通过上述弯曲变形提供给消费者另一种使用的方式。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最下方具有凹陷结构,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一根两端分别紧固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与所述手柄上的弹性绑带,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至其最下方的所述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手柄的外侧时使用者可将单手的手掌或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内的四根手指伸入所述弹性绑带与所述手柄之间且利用所述弹性绑带的弹性将所述手柄紧固于所述单手的手掌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背面,彼时使用者的所述单手还可以手指同时握持着一部智能手机并利用所述单手的大拇指来触碰所述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来操控所述智能手机里安装的与无线麦克风配套的音乐app应用软件,这样也就实现了握持智能手机的那只手同时把持住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功能,这里所谓的把持也就是将所述无线麦克风固定在使用者的手上之意。彼时使用者的所述单手蜷曲起来的手掌顶端的食指或者虎口部位的上方将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最下方的凹陷结构之内。也即在所述无线麦克风经过弯曲变形后,凭借所述弹性绑带的弹性所述手柄就可以被紧固在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手掌或四根手指的背面,而空心的手掌就可以用来同时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最下端的凹陷架在手掌顶端最上方加上所述弹性绑带的弹力不仅有利于将稳固整个所述无线麦克风相对于使用者手掌的方位,也确保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彼时将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保留和延续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被握持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虎口的上方所带给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习惯。这样就实现了令使用者可以在用一只手握持并操控自己的智能手机时用同一只手同时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且可以像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那样将位于虎口上方的声电转换单元凑近自己的口唇来接收人声。实际上所述无线麦克风在发生弯曲变形状态下的使用方式与普通无线麦克风相比,普通麦克风需要使用者以手掌握持住手柄,而握持了一个手柄的手掌就不能在轻松自如的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而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则别出心裁的让所述手柄绑缚在使用者的手掌背部,而让所述声电转换单元通过旋转弯曲变形从手掌背部绕到手掌虎口上方,一如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被手掌握持着的时候的效果,而彼时被解放出来的空心手掌内部就可以让使用者像平常使用智能手机那样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所述弹性绑带、所述凹陷结构以及两根中间连接柄无一不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没有一样使多余的。由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被紧固把持于使用者的手掌背面,且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也位于使用者的虎口上方,所以彼时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不会妨碍使用者自由把控智能手机,使用者完全可以像平时使用智能手机一样调节手指或手掌握持智能手机机身的上下位置,所以使用者很容易将所述智能手机的上部顶端位置调整至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下方,这样就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被凑近口唇时所述智能手机的上部顶端不至于触碰到使用者的面部或下颚部。为确保在弯曲变形使用状态下的使用者的舒适程度,所述手柄朝向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一侧表面贴装有软垫,所述软垫在本发明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除了可以在弯曲变形的状态下使用外,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也完全可以被收拢推回其长度方向原先位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的状态,彼时收拢的程度可以使所述手柄、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缩拢为一个可供使用者单手握持的直棒状整体,这样就与普通的直棒状无线麦克风在外形和使用方法上几无二致,并不强迫使用者一定要单手同时握持智能手机和把持所述无线麦克风,给使用者保留了一个恢复普通直棒状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方法与使用习惯的选项。当然,对本发明来说,主打的功能就是要能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智能手机并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且让声电转换单元能位于手掌虎口的上方,这样既可以继承和保留使用者手持并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传统习惯,也可以方便的用把持着无线麦克风的那只手轻松自如的操控智能手机,进行诸如选歌、调节高低音,甚至也不耽误和妨碍唱歌途中接听电话,另一只手则可以空出来做一些别的事情,比方说一边唱歌一边尽情地比划着手势,一边唱歌一边挽着或搂着异性等等。

对比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者在使用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时手掌或四根手指是握持着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所述手柄的顶部上端从而就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而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时,使用者的四根手指或手掌握持的就不是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而是像平时使用智能手机一样直接握持着智能手机,所述无线麦克风则通过一根弹性绑带绑缚在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的背面,借助所述中间连接柄就可以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至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并且利用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最下端的凹陷结构就可以巧妙地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方位稳定的固定在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的单手手掌的虎口上方,一如使用者手持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手掌虎口上方的效果,实际上当使用者自行调节智能手机的握持位置令其上部顶端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最顶端的下方时,也就相当于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握持着的手柄的上方的效果了。彼时使用者不仅可以把持着无线麦克风,也可以用同一只手轻松自如的操控智能手机进行选歌、调节音量、调节高低音效果甚至接听电话,只需智能手机里安装了相应的app软件即可。此外,即便使用者将智能手机的上下位置调节至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智能手机的背面上部,实际上也并不会妨碍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接收到人声,彼时使用者只需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移至比较靠近使用者嘴边的地方即可,只要不要让智能手机的上部顶端触碰到自己的口唇。当然,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时,使用者另一只空出来没有握持智能手机和把持着无线麦克风的那只手也完全可以在必要时辅助操作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无线麦克风,只是在绝大多数时候使用者就完全不必要用双手操控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无线麦克风,空出来的另一只手就可以用来做其他诸如喝饮料等事情。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在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时是绑缚在手指或手掌背面的,但其实也不必担心所述无线麦克风的重量过重影响使用者同时手持智能手机和无线麦克风的那只单手的灵活度和舒适度,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已然将大多数音乐调节方面的增值功能付诸于智能手机来实现,故而可以不用承载过多的功能零部件,只要完成核心的无线双工传输功能以及对声电转换单元必要的支承功能即可,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重量相比于一般的无线麦克风会小很多,消费者大可不必有担心其分量重绑在手指或手掌上影响手的灵活度的顾虑。

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旋转方位的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可以稳定在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除非使用者以外力迫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通过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手柄产生平移旋转;所述稳定机构也可以在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至其所包含的所述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手柄外侧且靠近所述手柄之时稳定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方位,确保所述无线麦克风成为一个稳固的弯曲形状,除非使用者以外力迫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旋转回到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稳定机构可以采用诸如销钉、磁石吸引装置来实现,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能可靠的稳定在直棒形或者弯曲形状从而提供给使用者两种可靠的使用方式,所述稳定机构虽然不是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但与前述软垫一样都是确保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舒适程度以及可靠程度的保证,不可或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声电转换单元除了接收人声并执行声电转换的主体之外还包括了一个u形的基座,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主体紧固在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基座的u形的两翼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主体的下方,所述声电转换单元通过所述基座的u形的两翼与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相铰接;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最下方具有的凹陷结构位于所述基座的u形两翼的最下端;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基座之上。使用u形的基座的好处是u形的外形便于利用u形的两翼构成与所述中间连接柄的铰接架。此外,所述弹性绑带的一端紧固于所述基座之上,避免了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直接紧固相连,毕竟定制一个可以紧固所述弹性绑带的声电转换单元的生产和采购成本是比较高的,而普通的声电转换单元本来就配备了与手柄相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可以方便的与所述基座进行连接,而所述基座只是一个u形,形状简单,开模和生产制造都比较容易。此外,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空腔结构,如此则可以往所述空腔当中安放无线麦克风的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等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

在前述的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的稳定机构包括插装在所述手柄的上方顶部的两根紧固顶针,以及每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的下端表面上都具有的两个凹坑,所有所述凹坑的最深处与所述中间连接柄的表面之间都具有平滑的曲面过渡,所述紧固顶针在位于所述手柄内部空腔中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一直保持着进行轴向滑移插入所述凹坑的趋势,如此则当所述紧固顶针的针尖深入所述凹坑之后就可以实现所述稳定机构的稳定功能了。每根所述紧固顶针的轴向滑移方向均指向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手柄的铰接中心位置,这样可以确保所述紧固顶针只能紧固所述中间连接柄相对于铰接处的角度方位而并不会驱动所述中间连接柄进行旋转。在本发明中,每根中间连接柄下端表面的两个凹坑位置被设置为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时,以及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最下方的所述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手柄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手柄之时,每根所述紧固顶针的针头都会插入对应的一个凹坑之内,也即由一根紧固顶针来稳定一根中间连接柄的两个旋转方位。当然,在本发明中,所述弹簧的弹力和所述的曲面过渡可以确保使用者可以外力驱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偏离上述两个方位并间接迫使所述紧固顶针的针头从所述凹坑内退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了能充分利用目前非常流行的智能手机指环扣,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了两根平行的弹性绑带,当使用者的所述单手同时握持着智能手机和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时,两根所述弹性绑带除了将所述手柄紧固于所述单手的手掌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背面,还可以借助两根弹性绑带彼时的弹力将背面紧固有指环扣手机附件的智能手机的所述指环扣上的所述指环牢固地包夹在两根所述弹性绑带之间从而将所述智能手机与所述弹性绑带乃至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在一起,如此则有助于减轻使用者单手手掌握持智能手机的负担,毕竟与平时操控智能手机相比,使用弯曲状态下的所述无线麦克风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者所述单手的负担,两根弹性绑带的巧妙设置不仅可以确保无线麦克风能更牢靠的被把持在手掌背部,也能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几乎成了每一台智能手机标配附件的指环扣将智能手机系缚于使用者的手掌中,一方面减轻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负担提高使用所述无线麦克风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使用者在纵情欢歌时所述智能手机的安全不至于会因为使用者的情绪过于兴奋一不小心松手让智能手机掉落到地上摔坏,从而打扰使用者唱歌时的欢快心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创造性地给无线麦克风和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无线麦克风使用方式,如前所述这种新的使用方式不仅能令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和操控智能手机并同时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可以保留和延续使用者使用传统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使用习惯和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感受;所述无线麦克风除了提供这种新的使用方式之外,也保留了将自身收拢成为像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的直棒形状的选择,令消费者可以将其像普通的无线麦克风一样使用。最后,由于功能的精简也使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的生产制造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大大降低,亲民的价格加上如前所述轻巧的分量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外观与使用步骤示意图;

图2:直板形智能手机外形示意图;

图3:无线麦克风的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示意图;

图4: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零部件分步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1:声电转换单元;2:手柄;301:中间连接柄甲;302:中间连接柄乙;303:凹坑;4:基座;402:凹陷结构;5:弹性绑带;6:电缆线;7:智能手机;702:指环扣;7021:指环;7022:指环铰接架;7023:指环扣支座;203:手柄底盖;204:软垫;205:紧固顶针;2052:凸缘;2053:延长杆;206:电缆线穿线孔;207:弹簧;502:弹性绑带紧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所有说明书附图展示的内容与相关技术特征先行讲述。图1展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与使用示意图,本图当中有两个水平的双向箭头,以两个所述双向箭头为分隔,从左至右展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从左侧所示的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的直棒形状到右侧所示的一个稳定的弯曲形状的变形过程。图中左侧展示的是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的状态,也即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与包括中间连接柄甲301和中间连接柄乙302在内的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被收拢起来后整个所述无线麦克风呈现一个整体直棒形状的状态,彼时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形和使用方式与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几无二致,本图左侧的一个倾斜地指向上方的一个双向箭头指示的就是一个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处于完全收拢状态的本实施例和普通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可供读者比对,可以看出两者的外形和使用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如本图左侧部分所示并参考图4,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的一根弹性绑带5的一端由所述弹性绑带紧固板502紧固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主体下方的u形的基座4的一侧,另一端则依靠所述手柄2最下端底部的一个手柄底盖203紧固于所述手柄2的底部,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所述无线麦克风出于直棒形状时所述弹性绑带5的长度设置将确保整根弹性绑带5将会紧贴所述手柄2并与所有其他零部件一起构成一个直棒形的整体;两个双向箭头中间的部分展示的是所述无线麦克风进行弯曲变形时的状态,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的四个铰接位置的连线构成了一个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由于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对边在平移旋转过程中是始终保持平行的,如图所示这样就确保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连同其u形的基座4指向上方的朝向始终不变,而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依靠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向下弯曲后所述弹性绑带5与所述手柄2之间就开始出现空隙可供使用者的单手手掌或者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内的四根手指伸入进而利用所述弹性绑带的弹力将所述手柄2绑缚于手掌或者手指的背面,这样使用者就无需将所述手柄握在手掌中而可以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也可以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以及位于使用者握持的智能手机的上方。从两个水平双向箭头中间部分的观察角度还可以看到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的位于中间连接柄一端的表面上的凹坑303和与所述中间连接柄对应的一根紧固顶针205,以及连通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与安装于所述手柄2内部的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的柔性的电缆线6。本图右侧部分则展示了前述无线麦克风弯曲后的使用状态,如前所述使用者彼时可以将所述手柄2绑缚于其手指或手掌的背面,注意为了凸显所述无线麦克风的主要零部件和关键的使用状态本图中省略了深入所述弹性绑带5与所述手柄2之间的使用者的单手或手指,但这些因素对照本图都是可以进行联想的。从本图右侧部分可以看出所述凹陷结构402和所述软垫204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注意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的圆弧弧线中心与圆弧圆心的连线大致平行于所述手柄2的外表轮廓线,配合所述软垫204就可以很好的贴合使用者深入所述弹性绑带5与手柄2之间的手掌或四根手指的横截面轮廓,带给使用者贴心舒适的使用感受,当然,在如图所示的所述凹陷402和软垫204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让工业设计人员设计出进一步优化的令使用者的手掌或手指更加舒适的方案,这里就不再详述,毕竟只是涉及到常规的改进。从图中也可以看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柄外表面的凹陷处也设置了可供使用者操控的功能按钮以及调节高音或音量大小的滑钮,这也是为使用者可以像使用普通直棒形的传统无线麦克风而保留的。图中的两个水平双向箭头还指示了本图中左右两侧的包括直棒形和弯曲形的所述无线麦克风的两个使用状态均可以通过中间的弯曲变形过程相互转变,如前所述只需使用者用力迫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及其基座4旋转并间接迫使所述紧固顶针205的针尖从凹坑303中退出即可。也即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移开并弯向下方再将所述无线麦克风绑缚于自己一只手的手指或手掌背部使用,也完全可以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收拢起回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使整个无线麦克风呈现为一个与普通麦克风一样的整体直棒形状。

图2展示是时下从2009年第一代苹果手机上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直板形的智能手机的外形示意图,图中一个水平双向箭头分隔了两个不同的观察视角,本图左侧的部分展示了直板形智能手机的正面,附图标记7的引线箭头指点的矩形区域实际上就是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使用者通常用单手握持所述智能手机7并用大拇指来触控所述触摸屏。所述指环扣702与手机保护套目前已经基本上成为年轻人购买智能手机时的标准配置,使用范围很广,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就充分利用了该指环扣702,所述指环扣702也被称作“指环支架”。从本图右边的放大图可以看出指环扣702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零件,一个是供使用者的手指伸入的指环7021,另一个是所述指环7021根部的指环铰接架7022,所述指环7021可以围绕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旋转,最后就是平板形的指环扣支座7023,使用者通常利用所述指环扣支座7023上的粘胶将整个指环扣702牢固粘贴于智能手机7的背面或者智能手机背面的手机保护套上。关于指环扣及其使用方法由于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流行公知技术所以此处就不再详述了。

图3展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与背面没有安装指环扣的智能手机以及第二实施例与背面紧固安装了指环扣的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示意图;本图中的一个双向弧形箭头两边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展示的使用示意图,出于节省篇幅的考虑双向箭头左侧只展示了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观察视角的使用示意图,由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所述弹性绑带5的数量不同,故而从智能手机的正面倾斜看过去的观察视角的两个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的差别并不大,完全可以联想出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也就是多了一根弹性绑带而已;双向箭头的右侧由一个“+”号分隔了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两个使用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实施例也就是比第一实施例多装备了一根弹性绑带,当使用者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或者手掌伸入所述手柄2与所述弹性绑带5之间后所述弹性绑带就会被拉长而绷紧,如前所述对于两个实施例来说弹性绑带5都将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下方的与其紧固在一起的凹陷402结构配合将所述手柄2绑缚在使用者手指或手掌的背面并同时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架设在使用者彼时蜷曲了的手掌的虎口上方,与使用普通麦克风相比,使用本发明带给使用者的感受也和普通麦克风一样,也都是使用者用一只单手握住一样东西然后接收人声的声电转换单元1的主体位于手掌虎口的上方,只不过使用普通麦克风时使用者握着的是一根手柄2,而使用本发明时握着的就是使用者平时几乎形影不离的熟悉的智能手机7;而且一只手握着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就很难再同时握着智能手机并对其进行操控,要不然就很有可能让智能手机跌落到地上把其摔坏,而使用本发明则可以空心的手掌来牢靠的握持住智能手机7并正常的对其进行操控。为了凸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与智能手机的搭配使用,本图中也忽略显示了使用者的手指与手掌,但依然可以基于本图和日常握持智能手机的经验想象得出使用者单手握持着智能手机7并同时把持着整个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情形。如本图所示,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可以插入所述弹性绑带5与手柄2之间利用所述弹性绑带5的弹性将手柄2连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及其基座4以及包括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在内的整个无线麦克风绑缚于手指或手掌的背面,彼时只需将所述弹性绑带5推至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最靠近掌骨的指节处甚至手掌上则四指的指尖就可以充分自由地活动如同平时一样握持着智能手机7并用同一只手的大拇指点按智能手机7正面的触摸屏来操控智能手机里安装的与唱歌相关的app应用软件,所以说所述智能手机7彼时是可以被稳妥的握持并操控的,使用者完全可以将智能手机的上下高度调节到如本图所示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刚好位于智能手机7最上端顶部的正上方的位置,一如使用普通麦克风时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握持着的手柄的正上方,只不过使用本发明时握持的不是手柄而是平时用惯了的智能手机而已。当然握持着普通麦克风的手柄的时候就无法用同一只手握持和操控智能手机,但本发明就可以,而且保留和延续了使用者手掌虎口上方,也即手掌握持物的上方,就是需要凑近嘴边的声电转换单元1的使用感觉和使用习惯。从本图右侧部分可以看出在一根弹性绑带5的基础上再加装一根弹性绑带的好处不仅可以确保两根所述弹性绑带5相比一根弹性绑带5能更牢靠的将所述手柄乃至整个无线麦克风绑缚于使用者的手背,而且当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伸入所述弹性绑带5与手柄2之间以后利用两根弹性绑带5彼时张紧的弹力也可以将智能手机7背面的指环扣的指环7021紧密的夹持在两根弹性绑带之间,彼时所述智能手机7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安全的连接于所述无线麦克风上,也就间接地被连接在使用者的手掌中心,当然,使用者也完全可以调节指环7021在两根平行的弹性绑带5之间的上下高低位置来间接地调整智能手机的上下高低位置确保使用者可以方便轻松地操控智能手机。

图4展示的是第一实施例的零部件分步拆解示意图,如前所述第二实施例实际上也就是比第一实施例多加装了一根弹性绑带5而已,故而完全可以从本图推想出第二实施例的分步拆解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手柄2是由两个对半的部分合并而成的,手柄2最下端的手柄底盖203不仅可以提供了将两个对半部分合并的功能也提供了将所述弹性绑带5的一端紧固在手柄2的底部的功能,与包括中间连接柄甲301和中间连接柄乙302在内的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相铰接的两根螺栓也提供了将手柄2的两个对半部分合并的功能。本图中有两个水平向右的箭头,右边箭头指示的本图右侧部分指示的是所述紧固顶针205的安装和拆解示意图,所述中间连接柄甲301和紧固顶针205还以公知的虚线形式展示了内部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中间连接柄甲301的外形与中间连接柄乙302相比被施加了一些磨削工序,被磨削掉的部分实际上是为了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可以旋转至前述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最下方的凹陷402结构位于靠近手柄2的外侧的角度,否则在旋转过程中所述中间连接柄甲301很可能会与所述中间连接柄乙302的铰接螺栓产生干涉,被磨削掉的部分也有为了避免与两块所述弹性绑带紧固板502发生干涉而被磨削掉的。从本图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每根中间连接柄的下端表面都具有两个所述凹坑303,每根中间连接柄下端的每个所述凹坑303实际上都分别对应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需要稳定的一个位置,也就是如前所述的位于手柄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所述凹陷402位于靠近手柄2的外侧的位置。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所有凹坑303的最深处与中间连接柄的外端表面之间都有平滑的曲面过渡,如此则确保所述凹坑与对应的紧固顶针205的插接配合不会被锁死,可以被使用者以外力迫使所述紧固顶针205从所述凹坑303内如同凸轮机构那般滑移着退出从而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得以切换到另一个位置。从本图可以看出为便于所述紧固顶针205的装配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还为紧固顶针205配备了可以从其下方延长其长度的延长杆2053,所述延长杆2053可以与所述紧固顶针205以螺纹副形式紧固连接为一体,此外,所述紧固顶针205上还具有对其在弹簧207驱动下发生的轴向滑移运动进行限位的凸缘2052结构,由于相关轴孔的配合公差以及所述紧固顶针205的直线度等几何公差很可能会引起紧固顶针205不能指向中间连接柄的铰接中心位置,这将导致所述紧固顶针205反而会驱使所述中间连接柄发生不必要的旋转,所述凸缘2052的限位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所述紧固顶针205与凹坑303的插接配合恰到好处地用于所述中间连接柄的止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视角的限制本图仅仅展示了手柄2两个对半部分的其中一个的内部空腔,但事实上另一个对半部分的内部空腔的所述紧固顶针205的安装结构也是类似的,所述手柄2的内部空腔还可以用于安装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和蓄电池等零部件,如图所示两个对半部分的顶端上方还具有贯穿所述电缆线6的电缆线穿线孔206。

接下来再依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顺序阐述。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与目前普通的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同样包括最上端接近使用者口唇以接收人声的声电转换单元1和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下方的供使用者手持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所述无线麦克风可以与多媒体音响系统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可以与智能手机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所述无线麦克风和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可以通过诸如蓝牙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接收手机播放的伴奏音乐并混合麦克风接收的人声再通过诸如调频广播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将伴奏音乐与人声一起传输给车载收音机、车载音响或者室内音响等多媒体音响系统进行播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与普通麦克风不同的特征首先在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和所述手柄2之间铰接有两根中间连接柄,也即图1中所示的中间连接柄甲301与中间连接柄乙302,如图1所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和所述手柄2分别与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的两端铰接而且构成一个可以令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相对于所述手柄2进行平移旋转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谓“平移旋转”如图1所示指的是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进行相对于所述手柄2的旋转过程中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如图1所示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至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时可以使所述手柄2、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形成一个可供使用者单手握持的直棒状整体,彼时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无线麦克风不论在外形和使用方式上就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致,为消费者保留了回归传统使用方法的可能。参考图3,所述中间连接柄的加入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将所述无线麦克风进行弯曲变形提供给消费者另一种使用方式上的选择,从而达到令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握持着智能手机7时同时可以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并且确保无线麦克风的声电转换单元1也可以通过旋转从而得以位于使用者手掌的虎口上方,保留和延续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被握持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使用者虎口的上方所带给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习惯。而采用两根中间连接柄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在旋转过程中始终朝向上方,也即不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到哪个角度,接近使用者口唇以接收人声的声电转换单元1将始终位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顶端最上方,与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便于使用者将其凑近其口唇以接收人声。实际上如图1所示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长度方向是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随着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旋转令所述无线麦克风产生弯曲变形,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与所述手柄2也会一直保持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将位于使用者的手掌虎口的上方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也会保持朝向上方的姿态。

接下来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无线麦克风如何通过上述弯曲变形提供给消费者另一种使用的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最下方具有凹陷402结构,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一根两端分别紧固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与所述手柄2上的弹性绑带5,如图1和图3所示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至其最下方的所述凹陷402结构位于所述手柄2的外侧时使用者可将单手的手掌或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内的四根手指伸入所述弹性绑带5与所述手柄2之间且利用所述弹性绑带5的弹性将所述手柄2紧固于所述单手的手掌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背面,彼时使用者的所述单手还可以手指同时握持着一部智能手机7并利用所述单手的大拇指来触碰所述智能手机7的触摸屏来操控所述智能手机7里安装的与无线麦克风配套的音乐app应用软件,这样也就实现了握持智能手机7的那只手同时把持住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功能,这里所谓的把持也就是将所述无线麦克风固定在使用者的手上之意。彼时使用者的所述单手蜷曲起来的手掌顶端的食指或者虎口部位的上方将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最下方的凹陷402结构之内。也即在所述无线麦克风经过弯曲变形后,凭借所述弹性绑带5的弹性所述手柄2就可以被紧固在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手掌或四根手指的背面,而空心的手掌就可以用来同时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最下端的凹陷402架在手掌顶端最上方加上所述弹性绑带5的弹力不仅有利于将稳固整个所述无线麦克风相对于使用者手掌的方位,也确保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彼时将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保留和延续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被握持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使用者虎口的上方所带给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习惯。这样就实现了令使用者可以在用一只手握持并操控自己的智能手机7时用同一只手同时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且可以像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那样将位于虎口上方的声电转换单元1凑近自己的口唇来接收人声。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想象实际上所述无线麦克风在发生弯曲变形状态下的使用方式与普通无线麦克风相比,普通麦克风需要使用者以手掌握持住手柄,而握持了一个手柄的手掌就不能在轻松自如的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而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则别出心裁的让所述手柄2绑缚在使用者的手掌背部,而让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通过旋转弯曲变形从手掌背部绕到手掌虎口上方,一如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被手掌握持着的时候的效果,而彼时被释放出来的空心手掌内部就可以让使用者像平常使用智能手机那样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7,所述弹性绑带5、所述凹陷结构402以及两根中间连接柄无一不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没有一样是多余的。由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被紧固把持于使用者的手掌背面,且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也位于使用者的虎口上方,所以彼时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不会妨碍使用者自由把控智能手机7,使用者完全可以像平时使用智能手机7一样调节手指或手掌握持智能手机7机身的上下位置,所以使用者很容易将所述智能手机7的上部顶端位置调整至如图3所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主体的下方,这样就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被凑近口唇时所述智能手机7的上部顶端不至于触碰到使用者的面部或下颚部。为确保在弯曲变形使用状态下的使用者的舒适程度,所述手柄2朝向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一侧表面贴装有软垫204,所述软垫204在本发明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除了可以在弯曲变形的状态下使用外,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如图1所示也完全可以被收拢推回其长度方向原先位于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的状态,彼时收拢的程度可以使所述手柄2、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缩拢为一个如图1所示的可供使用者单手握持的直棒状整体,这样就与普通的直棒状无线麦克风在外形和使用方法上几无二致,并不强迫使用者一定要单手同时握持智能手机和把持所述无线麦克风,给使用者保留了一个恢复普通直棒状无线麦克风的使用方法与使用习惯的选项。当然,对本发明来说,主打的功能就是要能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智能手机并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并且让声电转换单元能位于手掌虎口的上方,如图1和图3的右侧部分所示的那样,如此则既可以继承和保留使用者手持并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传统习惯,也可以方便的用把持着无线麦克风的那只手轻松自如的操控智能手机,进行诸如选歌、调节高低音,甚至也不耽误和妨碍唱歌途中接听电话,另一只手则可以空出来做一些别的事情,比方说一边唱歌一边尽情地比划着手势,一边唱歌一边挽着或搂着异性等等。

对比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参考图1和图3,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者在使用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时手掌或四根手指是握持着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所述手柄2的顶部上端从而就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而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时,使用者的四根手指或手掌握持的就不是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而是像平时使用智能手机一样直接握持着智能手机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无线麦克风则通过弹性绑带5绑缚在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的背面,借助所述中间连接柄就可以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至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并且利用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最下端的凹陷402结构就可以巧妙地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方位稳定的固定在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7的单手手掌的虎口上方,一如使用者手持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2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手掌虎口上方的效果,实际上当使用者自行调节智能手机的握持位置令其上部顶端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最顶端的下方时,也就相当于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握持着的手柄2的上方的效果了。彼时使用者不仅可以把持着无线麦克风,也可以用同一只手轻松自如的操控智能手机进行选歌、调节音量、调节高低音效果甚至接听电话,只需智能手机里安装了相应的app软件即可。此外,即便使用者将智能手机7的上下位置调节至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智能手机7的背面上部,实际上也并不会妨碍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接收到人声,彼时使用者只需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移至比较靠近使用者嘴边的地方即可,只要不要让智能手机7的上部顶端触碰到自己的口唇。当然,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时,使用者另一只空出来没有握持智能手机7和把持着无线麦克风的那只手也完全可以在必要时辅助操作所述智能手机7和所述无线麦克风,只是在绝大多数时候使用者就完全不必要用双手操控所述智能手机7和所述无线麦克风,空出来的另一只手就可以用来做其他诸如喝饮料等事情。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在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7时是绑缚在手指或手掌背面的,但其实也不必担心所述无线麦克风的重量过重影响使用者同时手持智能手机和无线麦克风的那只单手的灵活度和舒适度,如前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已然将大多数音乐调节方面的增值功能付诸于智能手机7来实现,故而可以不用承载过多的功能零部件,只要完成核心的无线双工传输功能以及对声电转换单元1必要的支承功能即可,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线麦克风的重量相比于一般的无线麦克风会小很多,消费者大可不必有担心其分量重绑在手指或手掌上影响手的灵活度的顾虑。

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旋转方位的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可以稳定在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除非使用者以外力迫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通过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手柄2产生平移旋转;所述稳定机构也可以在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至其所包含的所述凹陷402结构位于所述手柄外侧且靠近所述手柄2之时稳定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方位,确保所述无线麦克风成为一个稳固的弯曲形状,除非使用者以外力迫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旋转回到所述手柄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稳定机构可以采用诸如销钉、磁石吸引装置来实现,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能可靠的稳定在直棒形或者弯曲形状从而提供给使用者两种可靠的使用方式,所述稳定机构虽然不是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但与前述软垫204一样都是确保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麦克风的使用舒适程度以及可靠程度的保证,不可或缺。

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除了接收人声并执行声电转换的主体之外还包括了一个u形的基座4,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主体紧固在所述基座4的上方,所述基座的u形的两翼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主体的下方,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通过所述基座4的u形的两翼与两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相铰接;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最下方具有的凹陷402结构位于所述基座4的u形两翼的最下端;所述弹性绑带5的一端紧固在所述基座4之上。使用u形的基座的好处是u形的外形便于利用u形的两翼构成与所述中间连接柄的铰接架。此外,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1和图3,所述弹性绑带5的一端紧固于所述基座4之上,避免了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直接紧固相连,毕竟定制一个可以紧固所述弹性绑带5的声电转换单元1的生产和采购成本是比较高的,而普通的声电转换单元1本来就配备了与手柄2相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可以方便的与所述基座4进行连接,而所述基座4只是一个u形,形状简单,开模和生产制造都比较容易。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2的内部具有空腔结构,如此则可以往所述空腔当中安放无线麦克风的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等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来说,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1和图3,所述的稳定机构包括插装在所述手柄2的上方顶部的两根紧固顶针205,以及每根所述中间连接柄的下端表面上都具有的两个凹坑303,如图4所示所有所述凹坑303的最深处与所述中间连接柄的表面之间都具有平滑的曲面过渡,所述紧固顶针205在位于所述手柄2内部空腔中的弹簧207的弹力作用下一直保持着进行轴向滑移插入所述凹坑303的趋势,如此则当所述紧固顶针205的针尖深入所述凹坑303之后就可以实现所述稳定机构的稳定功能了。每根所述紧固顶针205的轴向滑移方向均指向所述中间连接柄与所述手柄2的铰接中心位置,这样可以确保所述紧固顶针205只能紧固所述中间连接柄相对于铰接处的角度方位而并不会驱动所述中间连接柄进行旋转。在本发明中,每根中间连接柄下端表面的两个凹坑303位置被设置为当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上时,以及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最下方的所述凹陷402结构位于所述手柄2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手柄2之时,每根所述紧固顶针205的针头都会插入对应的一个凹坑303之内,也即由一根紧固顶针205来稳定一根中间连接柄的两个旋转方位。当然,在本发明中,所述弹簧207的弹力和所述的曲面过渡可以确保使用者可以外力驱使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偏离上述两个方位并间接迫使所述紧固顶针205的针头从所述凹坑303内退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了能充分利用目前非常流行的智能手机指环扣,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麦克风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了两根平行的弹性绑带5,当使用者的所述单手同时握持着智能手机7和把持着所述无线麦克风时,两根所述弹性绑带5除了将所述手柄2紧固于所述单手的手掌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背面,还可以借助两根弹性绑带5彼时的弹力将背面紧固有指环扣702手机附件的智能手机的所述指环扣702上的所述指环7021牢固地包夹在两根所述弹性绑带5之间从而将所述智能手机7与所述弹性绑带5乃至所述无线麦克风连接在一起,如此则有助于减轻使用者单手手掌握持智能手机7的负担,毕竟与平时操控智能手机7相比,使用弯曲状态下的所述无线麦克风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者所述单手的负担,两根弹性绑带5的巧妙设置不仅可以确保无线麦克风能更牢靠的被把持在手掌背部,也能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几乎成了每一台智能手机标配附件的指环扣将智能手机7系缚于使用者的手掌中,一方面减轻使用者的所述单手的负担提高使用所述无线麦克风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使用者在纵情欢歌时所述智能手机7的安全不至于会因为使用者的情绪过于兴奋一不小心松手让智能手机7掉落到地上摔坏,从而打扰使用者唱歌时的欢快心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注意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凡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常规改进等,比方说以磁力吸引机构或者其他形式的销钉机构实现所述稳定机构的,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声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