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4259发布日期:2019-01-18 23:4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高铁等作为交通工具。当人们佩戴耳机时并且处于飞机、高铁或电梯等气压会产生突变的场合中时,由于耳机把人体耳道与外部隔绝,造成人体耳道内的压力与外部压力不一致,人体外部气压突变会给人耳带来不适,容易产生疲劳、头晕等现象,对人体的听力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听力保护耳塞可以在人体外部气压改变时平衡人体耳道内的压力与人体外的压力,以避免人体受到气压突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此种听力保护耳塞只有平衡气压的能力,而容易导致低音易缺失,无法满足用户欣赏音乐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实现气压平衡有能够实现低音保留的入耳式耳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中的出音机构和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后盖以及用于导音入耳道的前盖,所述出音机构通过声导管与设于所述前盖上的出音口连通,所述耳道具有入音阻抗,其中,

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前盖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耳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接口与第二导流件连通,所述第二导流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二导流件分别具有第一声阻抗和第二声阻抗,所述入音阻抗小于所述第一声阻抗和/或所述第二声阻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声阻抗包括第一声阻和第一声抗;以及,

所述第二声阻抗包括第二声阻和第二声抗;以及,

所述入音阻抗包括入音声阻和入音声抗;

其中,所述入音声阻小于所述第一声阻和/或所述第二声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导流导管,所述导流导管盘旋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一端与所述前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导管的进气端设有可插拔的金属毛细管。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毛细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导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与所述第一导流件通过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侧的圆柱容腔,所述圆柱容腔与所述导流机构连通,所述圆柱容腔中固定有所述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容腔中还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固定在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机构包括低音单元、中音单元以及高音单元,所述低音单元、所述中音单元以及所述高音单元分别通过声导管与设于所述前盖上的低音出口、中音出口以及高音出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将耳道和外界连通的导流机构来平衡耳道内的气压,且该导流机构包含声阻抗较大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能够有效减少低音损耗,满足用户欣赏音乐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不同类型耳机在出音口处测得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前盖,21、第一通孔,211、金属毛细管,3、后盖,31、第二通孔,4、低音单元,41、低音出口,5、中音单元,51、中音出口,6、高音单元,61、高音出口,7、导流导管,8、防水透气膜,9、防尘网,10、圆柱容腔,11声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对于声音传播,技术人员通常使用声阻抗来形容装置阻碍声音传播能力的大小。声阻抗可由如下公示表示:z=r+jωl,其中r表示因气流与装置内壁摩擦而产生的声阻,jωl表示由声质量引起的声抗,l表示声音在装置中的传播长度。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中的出音机构和导流机构,壳体1包括后盖3以及用于导音入耳道的前盖2,出音机构通过声导管与设于前盖2上的出音口连通,其中,出音机构包括低音单元4、中音单元5以及高音单元6,该低音单元4、中音单元5以及高音单元6分别通过声导管11与设于前盖2上的低音出口41、中音出口51以及高音出口61连通;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前盖2上的第一通孔21与耳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接口与第二导流件连通,第二导流件设置在导流机构末端并通过设置在后盖3上的第二通孔31与外界连通;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分别具有第一声阻抗z1和第二声阻抗z2,耳道本身具有入音阻抗z0,因此需使入音阻抗z0小于第一声阻抗z1和/或第二声阻抗z2。

第一声阻抗z1包括第一声阻r1和第一声抗jωl1;以及,第二声阻抗z2包括第二声阻r2和第二声抗jωl2;以及,入音阻抗z0包括入音声阻r0和入音声抗jωl0;由于中高音频率较高,所以导流机构本身对中高音的阻挡较强,因此,只需让导流机构对低音也能形成有效阻隔便能对低音形成较好的保留;又因为低音的ω较小,所以声抗所起的作用较小,因此声音在导流件中传播时,要对低音形成阻隔,需要将导流件做的较长,以增大气流与导流件的接触面积,使得入音声阻r0小于第一声阻r1和/或第二声阻r2,由此来减小导流件对低音的损耗。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包括细长的导流导管7,从而具有较大的第一声阻r1。导流导管7盘旋设置在壳体1中,一端与前盖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流件连接;通过高精度3d打印的方式可以直接在耳机内部打出盘旋的导流导管7,以充分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

第二导流件包括防水透气膜8,防水透气膜8与第一导流件通过接口连通,接口包括设置在第二通孔31内侧的圆柱容腔10,圆柱容腔10与导流机构连通,防水透气膜8固定在圆柱容腔10中,通过调节防水透气膜8上的气孔疏密能够调节气流透过防水透气膜8的快慢,从而调节第二声阻r2的大小,以进一步减小导流机构中的低音损耗。

优选地,导流导管7的进气端设有可插拔的金属毛细管211,该金属毛细管211的内径小于导流导管7的内径。这样可以使得第一通孔21处的开口变窄,防止耳垢等异物进入,即使进入,也能将金属毛细管211快速拔出,方便进行疏通和清洗。

优选地,圆柱容腔10中还设有防尘网9,防尘网9固定在防水透气膜8的外侧。由于导流机构末端通过第二通孔31与外界连通,接触水和灰尘的概率较高,因此通过在防水透气膜外侧增设防尘网9可有效进行防水防尘。

本实施例在采用内径为1mm的材料来制备导流导管7,当人戴上该入耳式耳机听音乐时,耳内多余的空气会从第一通孔21进入导流导管7,再经过排水透气膜8以及防尘网9从第二通孔排至外界,以实现耳内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减少给人带来的不适。

图3是不同类型耳机在出音口处测得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a线代表市场上普通平衡气压耳机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b线表示仅加入导流导管7时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c线表示既加入导流导管7又加入防水透气膜8时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d线表示市场上普通入耳耳机的声音幅值-频率响应曲线。可以从图中观看到,d线低音保留最多但是不具备平衡耳内气压的功能,a、b、c线均具备平衡气压功能,且c线代表的耳机保留低音的效果最好。

本发明通过设置将耳道和外界连通的导流机构来平衡耳道内的气压,且该导流机构包含声阻抗较大的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能够有效减少低音损耗,满足用户欣赏音乐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