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8867发布日期:2019-02-22 20:0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数据处理中心。手机、平板电脑、传送器、智能调度网关、安防摄像头和车辆等在内的各种互联网连接设备产生了大量的可以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数据。目前,cdn网络中具有庞大的边缘节点资源储备,终端设备可以选择cdn网络中边缘节点进行接入,以获取相应的边缘计算服务。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终端设备一般会选择固定的本地的边缘节点或者同大区的边缘节点进行接入,然而终端设备接入的边缘节点不一定是最靠近终端设备的边缘节点,无法真正实现就近获取边缘计算服务,影响终端设备获取的边缘计算服务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应用终端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智能调度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应用边缘节点集群的智能调度网关,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连接于智能调度网关的多个边缘节点;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反馈探测结果,以供终端设备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并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当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时,通过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边缘节点集群,包括:智能调度网关,以及连接于智能调度网关的多个边缘节点;智能调度网关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反馈探测结果,以供终端设备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并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智能调度网关还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起的接入请求时,通过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系统,包括:上述的终端设备与多个上述的边缘节点集群。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发明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另外,终端设备中预存有边缘节点域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具体为:访问边缘节点域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获取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的具体实现方式。

另外,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具体包括: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的评估值;向评估值最高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另外,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时延、丢包率与传输速度。本实施方式提供了网络连接质量参数的具体内容。

另外,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建立负载状态信息表;通过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具体为: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来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即选择负载较轻的边缘节点来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可用的、稳定的服务。

另外,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建立负载状态信息表,具体为: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计算负载状态评估值;建立包括各边缘节点对应的负载状态评估值的负载状态信息表。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具体为:选择负载状态信息表中负载状态评估值最小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另外,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智能监控组件,智能监控组件用于在接收到各边缘节点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时,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判断各边缘节点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判定至少一边缘节点存在异常时,向智能监控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的信息;当接收到智能监控平台发送的节点调度指令时,对至少一边缘节点进行切换;其中,智能监控平台在接收到报警信息时,向智能调度网关发送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的信息的节点调度指令。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以保证为终端设备提供的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另外,在对至少一边缘节点进行切换之后,还包括:重新接收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并根据重新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更新负载状态信息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切换之后,重新接收可用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并对负载状态信息表进行更新。

另外,负载状态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终端设备连接数、带宽使用情况、cpu使用情况与内存使用情况。本实施方式提供了负载状态的具体内容。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中的边缘节点集群的方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中的边缘节点集群的方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主机、车辆系统、智能家电等。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中预存边缘节点域名,终端设备访问该边缘节点域名,以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具体的,可以预先在终端设备中部署sdk模块,终端可以向边缘节点域名对应服务器发送请求,从而能够获取终端设备所在大区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其中,终端设备可以设定一个定时任务,在每次定时任务开启后,获取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首次获取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时,可以建立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列表,之后每次获取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时,对各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是否存在更新进行判断,当存在更新时,用更新后的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对应替换地址列表中的地址。

步骤102,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例如tcp建连探测包、ping探测包等,各边缘节点集群在接收到探测包时,反馈探测结果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

步骤103,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出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时延、丢包率与传输速度。举例来说,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包括丢包率与传输速度,丢包率的具体计算方法为:丢包率=(探测包的数量-探测结果的数量)/探测包的数量;传输速度的计算方式:传输速度=探测结果的大小/探测耗费的时间。

步骤104,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选择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并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从而能够与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建立连接,获取较好的边缘计算服务。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步骤201至步骤203与步骤101至步骤103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04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41,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的评估值。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中预设有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的权重,在接收到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可以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所占的权重,计算出表征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的评估值。

子步骤2042,向评估值最高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向评估值最高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即向网络连接质量最好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从而能够与该边缘节点集群建立连接,以从该边缘节点集群获取边缘计算服务。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一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应用于边缘节点集群的智能调度网关,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连接于智能调度网关的多个边缘节点。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当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反馈探测结果。

具体而言,边缘节点集群的智能调度网关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反馈探测结果,终端设备在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后,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并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

步骤302,当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时,通过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中预设有各边缘节点的地址,智能调度网关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起的接入请求时,根据各边缘节点的地址将该接入请求转发到多个边缘节点中的一个,以通过该边缘节点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选择边缘节点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其中,步骤401与步骤30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402,具体如下:

步骤402,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建立负载状态信息表。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可以与多个边缘节点采用订阅/发布的方式进行消息通讯,智能调度网关订阅了多个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各边缘节点则会主动向智能调度网关上报自身的负载状态参数,智能调度网关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建立表征多个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的负载状态信息表。其中,负载状态参数包括以下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终端设备连接数、带宽使用情况、cpu使用情况与内存使用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各边缘节点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智能调度网关上报自身的负载状态参数,从而智能调度网关能够按时对负载状态信息表进行更新。

步骤403,当接收到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时,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起的接入请求时,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中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将接入请求转发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通过该边缘节点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示意性给出了步骤401与步骤402的执行顺序,本实施方式对步骤401与步骤402实际执行顺序不作任何限制,即也可以在步骤401之前执行步骤402。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来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即选择负载较轻的边缘节点来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可用的、稳定的服务。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其中,步骤501与步骤40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02,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5021,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计算负载状态评估值。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接收到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为不同的负载状态参数设定不同的权重,从而计算出表征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的负载状态评估值。

子步骤5022,建立包括各边缘节点对应的负载状态评估值的负载状态信息表。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中预设有各边缘节点的地址,以各边缘节点的地址与负载状态评估值的建立对应关系,并生成负载状态信息表,该负载状态信息表中包括各边缘节点的地址,以及各边缘节点的地址对应的负载状态评估值。

步骤503,选择负载状态信息表中负载状态评估值最小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

具体而言,从多个边缘节点中选择负载状态评估值最小的边缘节点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即选择负载最轻的边缘节点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

本实施方式相对第四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一种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第六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能够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

本实施方式中,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连接于多个边缘节点的智能监控组件,智能监控组件与多个边缘节点采用订阅/发布的方式进行消息通信,智能监控组件订阅了多个边缘节点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多个边缘节点则会主动上报自身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到智能监控组件,运行健康状态信息例如为应用是否正常运行、服务组件是否正常运行、节点是否正常运行等,智能监控组件跟各边缘节点上报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判断各边缘节点是否存在异常,即判断各边缘节点是否可用,当判定至少一个边缘节点存在异常时,向智能监控平台发送包括存在异常的至少一边缘节点的信息的报警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调度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其中,步骤601、步骤602与步骤301、步骤302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603与步骤604,具体如下:

步骤603,当接收到智能监控平台发送的节点调度指令时,对至少一边缘节点进行切换。

具体而言,智能监控平台在接收到智能监控组件发送的报警信息时,向智能调度网关发送节点调度指令,该节点调度指令中包括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的地址信息,智能调度网关在接收到该节点调度指令时,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例如,剔除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的数据请求被发送到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

在一个例子中,步骤603之后,还包括:

步骤604,重新接收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并根据重新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更新负载状态信息表。

具体而言,智能调度网关在完成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的切换之后,重新接受当前正常运行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并根据重新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更新负载状态信息表。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意性给出了各步骤的执行顺序,本实施例对步骤603、步骤604与步骤601和步骤602的执行顺序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能够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以保证为终端设备提供的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还可以作为在第四或第五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例如为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主机、车辆系统、智能家电等。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智能调度方法。

由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可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边缘节点集群,请参考图7,边缘节点集群包括智能调度网关1,以及连接于智能调度网关1的多个边缘节点2。

智能调度网关1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3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3反馈探测结果,以供终端设备3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并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

智能调度网关1还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3发起的接入请求时,通过边缘节点2响应接入请求。

由于第三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可与第三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例中。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边缘节点集群,第九实施方式是在第八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请参考图7,智能调度网关1根据各边缘节点2的负载状态选择边缘节点2响应终端设备3的接入请求。

智能调度网关1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各边缘节点2的负载状态参数,建立负载状态信息表。

智能调度网关1具体用于根据负载状态信息表,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2响应接入请求。

由于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可与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在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中。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八实施方式而言,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负载状态参数,来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响应接入请求,即选择负载较轻的边缘节点来响应终端设备的接入请求,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可用的、稳定的服务。

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边缘节点集群,第十实施方式是在第八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请参考图8,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连接于多个边缘节点2的智能监控组件4。

智能监控组件4用于在接收到各边缘节点2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时,根据各边缘节点2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判断各边缘节点2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判定至少一边缘节点2存在异常时,向智能监控平台5发送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2信息的报警信息,以供智能监控平台5向智能调度网关1发送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2的信息的节点调度指令。

智能调度网关1还用于在接收到智能监控平台5发送的节点调度指令时,对至少一边缘节点进行切换。

由于第六实施例与本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可与第六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六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六实施例中。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八实施方式而言,能够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以保证为终端设备提供的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作为在第九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系统,请参考图9,智能调度系统包括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以及多个第八至第十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边缘节点集群;下面以边缘节点集群为第八实施例中的边缘节点集群为例进行说明,智能调度系统包括终端设备3与多个边缘节点集群(边缘节点集群1至n),每个边缘节点集群包括智能调度网关1,以及连接于智能调度网关1的多个边缘节点2。

终端设备3用于在获取终端设备3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

智能调度网关1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3发送的探测包时,向终端设备3反馈探测结果。

终端设备3还用于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反馈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并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

智能调度网关1还用于在接收到终端设备3的接入请求时,通过边缘节点2响应接入请求。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边缘节点集群的地址后,分别向各边缘节点集群发送探测包,并接收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从而能够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响应的探测结果,计算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再根据各边缘节点集群的网络连接质量参数,向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发起接入请求,以供边缘节点集群响应接入请求;本实施方式中,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边缘节点集群,即终端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连接质量较好的边缘节点集群,从而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较好的服务。

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调度系统,本实施方式是在第十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请参考图10,智能调度系统还包括智能监控平台5;本实施例中,边缘节点集群为第十实施例中的边缘节点集群,即边缘节点集群还包括连接于多个边缘节点2的智能监控组件4。

智能监控组件4用于在接收到各边缘节点2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时,根据各边缘节点的运行健康状态信息判断各边缘节点2是否存在异常,并在判定至少一边缘节点2存在异常时,向智能监控平台5发送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2的信息的报警信息。

智能监控平台5用于在接收到报警信息时,向智能调度网关1发送包括至少一边缘节点2的信息的节点调度指令。

智能调度网关1还用于在接收到智能监控平台5发送的节点调度指令时,对至少一边缘节点2进行切换。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十一实施方式而言,能够对存在异常的边缘节点进行自动切换,以保证为终端设备提供的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