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2729发布日期:2019-04-05 21:37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口配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bmc(baseboardmanagement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支持行业标准的ipmi规范。该规范描述了已经内置到主板上的管理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本地和远程诊断、控制台支持、配置管理、硬件管理和故障排除。而这些功能基本都是靠bmc网口来访问和实现的,而此bmc网口通道可以通过远程登入却不能在系统下显示出来。即设置完此网卡ip后,可以远程访问;但是不能在系统中本地网络显示出来。

bmc网口的ip不能像其它物理网口一样在本地os操作系统中图形等方式设置ip,如下只能在bios界面设置bmc网口的配置以及ip地址,或者通过ipmi命令在系统中一一设置,而在本机运行ipmitool命令,需要在本机先安装一个linux系统,并安装ipmi驱动,其存在的缺点如下:

在bios下设置bmc网口配置,首先需要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这需要将近耗费3-5分钟时间。在bios下设置完bmc网口配置后,不能马上生效,需要保存bios设置并且重启机器后才能生效。一台机器设置完bmc网口配置,总共将耗费10分钟以上。

在系统下通过ipmi命令设置bmc网口配置,需要手动一步步输入命令,需要每台主机都安装linux系统,并且在安装ipmi服务。而本地系统如果是windows的话,本地ipmi命令是无法设置网络的。

如上无论是在bios下设置还是在系统下输入命令设置,都需要一台机器一台机器的手动设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是客户机房环境,服务器有几百台甚至上万台机器,如果一台一台设置,将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

如果是采用dhcp自动获取ip的办法,后期维护出现报警,我们需要一台一台机器去寻找,到底是那台机器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最好配置好静态ip,ip连续并贴在机柜上,出现问题直接通过ip现场查找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手动设置bmc网口配置所带来的人工成本高以及出错率高的问题,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亮灯操作,寻找对应的服务器位置,以根据位置信息设置静态ip;

s2、设置ip网段,并在ip文本文件中存放ip地址的最后一码,并将批处理脚本以及ip文本文件存放至远程客户端;

s3、运行脚本后,ip网段的最后一码为当前ip文本文件中存放的数字作为当前服务器的ip地址,且ip文本文件中最后一码自动累加;

s4、根据亮灯操作,对下台服务器进行静态ip设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运行脚本后,对当前服务器的bmc进行网关信息设置。

优选地,所述对当前服务器的bmc进行网关信息设置包括:

调用ip类型设置指令设置bmc网口ip为静态ip;

将所述bmc网口的ip地址切换至所述指定地址;

将所述bmc网口的子网掩码调整为所述预设子网掩码;

将所述bmc网口的网关地址调整为所述预设网关地址。

优选地,所述亮灯操作通过ipmi工具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位置确定模块,用于通过亮灯操作,寻找对应的服务器位置,以根据位置信息设置静态ip;

文件存放模块,用于设置ip网段,并在ip文本文件中存放ip地址的最后一码,并将批处理脚本以及ip文本文件存放至远程客户端;

当前ip设置模块,用于运行脚本后,ip网段的最后一码为当前ip文本文件中存放的数字作为当前服务器的ip地址,且ip文本文件中最后一码自动累加;

批处理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亮灯操作,对下台服务器进行静态ip设置。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网关设置模块,用于对当前服务器的bmc进行网关信息设置。

优选地,所述网关设置模块包括:

ip类型设置单元,用于调用ip类型设置指令设置bmc网口ip为静态ip;

ip地址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ip地址切换至所述指定地址;

子网掩码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子网掩码调整为所述预设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网关地址调整为所述预设网关地址。

优选地,所述亮灯操作通过ipmi工具完成。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批处理脚本,实现远程批处理设置bmcip地址,避免了手动一步步设置bmc网口配置,通过简单高效的设置bmc网口配置,避免手动设置ip地址重复冲突,且避免了每台机器都需要先在本机安装一个linux系统,节省安装系统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可有效避免手动设置ip地址出错导致ip地址冲突,将每台服务器设置bmc网口配置的时间控制在十几秒内自动完成,并且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即可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机房数百台机器配置bmc网口所花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与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1、通过亮灯操作,寻找对应的服务器位置,以根据位置信息设置静态ip;

s2、设置ip网段,并在ip文本文件中存放ip地址的最后一码,并将批处理脚本以及ip文本文件存放至远程客户端;

s3、运行脚本后,ip网段的最后一码为当前ip文本文件中存放的数字作为当前服务器的ip地址,且ip文本文件中最后一码自动累加;

s4、根据亮灯操作,对下台服务器进行静态ip设置。

自动获取机房内所有的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开启dhcp模式,bmc专口和共享口一起设置动态获取ip,将每台机器的ip地址记录下来。

通过ipmi命令点亮并熄灭每个ip地址的主机的uid灯(蓝色),从而获知每个ip服务器的位置,根据这些位置信息设置所需要设置的静态ip。

所述点亮操作命令为:

ipmitool-ilanplus-h192.168.11.100-uadmin-padminraw0x3a0xe70x00

所述熄灭操作命令为:

ipmitool-ilanplus-h192.168.11.100-uadmin-padminraw0x3a0xe70x00

将批处理脚本、ipmitool.exe和所需设置的ip地址的起始ip的文本文件放在远程客户端中的c盘文件夹中,然后运行批处理。

批处理脚本内容如下:

将要设置的ip地址网段先在批处理脚本中设置完毕。

查看当前目录是否存在ip文本文件ip.txt,如果有则调用ip.txt里的数字为ip最后一组数字;如果没有则在当前目录创建ip.txt,并且默认为1输出到新生成的ip.txt。

设置我们要设置的ip网段,如192.168.0.x,x为上面ip.txt里的数字,会默认调用。

调用ip类型设置指令设置bmc网口ip为静态ip;

将所述bmc网口的ip地址切换至所述指定地址;

将所述bmc网口的子网掩码调整为所述预设子网掩码;

将所述bmc网口的网关地址调整为所述预设网关地址;

设置完成后,bmc重启。

如果x小于255,则ip.txt里面的数字累加1,即x+1;如果x大于255,则ip.txt里面的数字重新变为1开始。

在批处理脚本中设置好ip地址的网段,例如192.168.0,在ip文本文件中设置起始的ip地址的最后一码,例如要设置的起始ip地址为192.168.0.5开始,在批处理脚本中已经设置好192.168.0;在ip文本中设置5即可。

在运行脚本前,先查看当前服务器的bmcip配置,例如ip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0。在运行脚本后,再次查看运行脚本后的bmcip配置,如果要设置的ip地址为198.168.0.5,则已经生效。

将批处理脚本修改下台机器的ip,根据点灯找到下台要设置的服务器,修改批处理脚本中的原始bmc专口的ip,再次运行脚本,ip地址将自动设置为192.168.0.6。如此一直循环下去,将自动设置每一台机器的bmc网口ip,并且ip地址不会重复冲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批处理脚本,实现远程批处理设置bmcip地址,避免了手动一步步设置bmc网口配置,通过简单高效的设置bmc网口配置,避免手动设置ip地址重复冲突,且避免了每台机器都需要先在本机安装一个linux系统,节省安装系统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可有效避免手动设置ip地址出错导致ip地址冲突,将每台服务器设置bmc网口配置的时间控制在十几秒内自动完成,并且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即可完成,极大的提高了机房数百台机器配置bmc网口所花费的时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远程自动配置机房服务器bmc网口ip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位置确定模块,用于通过亮灯操作,寻找对应的服务器位置,以根据位置信息设置静态ip;

文件存放模块,用于设置ip网段,并在ip文本文件中存放ip地址的最后一码,并将批处理脚本以及ip文本文件存放至远程客户端;

当前ip设置模块,用于运行脚本后,ip网段的最后一码为当前ip文本文件中存放的数字作为当前服务器的ip地址,且ip文本文件中最后一码自动累加;

批处理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亮灯操作,对下台服务器进行静态ip设置。

在批处理脚本中设置好ip地址的网段,例如192.168.0,在ip文本文件中设置起始的ip地址的最后一码,例如要设置的起始ip地址为192.168.0.5开始,在批处理脚本中已经设置好192.168.0;在ip文本中设置5即可。

在运行脚本前,先查看当前服务器的bmcip配置,例如ip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0。在运行脚本后,再次查看运行脚本后的bmcip配置,如果要设置的ip地址为198.168.0.5,则已经生效。

将批处理脚本修改下台机器的ip,根据点灯找到下台要设置的服务器,修改批处理脚本中的原始bmc专口的ip,再次运行脚本,ip地址将自动设置为192.168.0.6。如此一直循环下去,将自动设置每一台机器的bmc网口ip,并且ip地址不会重复冲突。

所述系统还包括:

网关设置模块,用于对当前服务器的bmc进行网关信息设置,包括:

ip类型设置单元,用于调用ip类型设置指令设置bmc网口ip为静态ip;

ip地址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ip地址切换至所述指定地址;

子网掩码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子网掩码调整为所述预设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bmc网口的网关地址调整为所述预设网关地址。

所述亮灯操作通过ipmi工具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