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655发布日期:2019-03-08 23: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为用户日常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和体验,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同时用户对智能手机实现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对前摄拍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摄由原来的低阶前摄发展到高阶4c前摄、前双摄。现有的前摄无论是低阶前摄,还是高阶4c前摄,前双摄都是ff固定对焦前摄,无法实现自动对焦前摄。随着移动终端全面屏的发展日益成熟,要求前摄向超薄自动对焦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前摄缺点是:镜头的固有结构尺寸导致前摄高度不能做薄,传统的自动对焦方案,前摄需要增加一颗vcm才能实现自动对焦,其中,vcm包括一环状永久磁铁,线圈及上下两片弹簧,当通电后产生的力,使用虎克定律,让弹簧做规律的移动,来达到微距移动整个镜片,进而改变焦距,已达到对焦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全面屏移动终端留给前摄的堆叠空间狭小,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前置摄像头模组的剖视图,在盖板10a与底座40a之间,装入镜头20a,由于传统的镜头20a的厚度为3毫米,因此,使得无法放下带有vcm的前摄像头模组,因此,无法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前摄像头由于屏幕空间过小而无法放置用于实现自动对焦的vcm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摄像头机构,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超薄摄像头机构包括盖板、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液晶模组、底座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液晶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镜头模组的上表面均与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镜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镜头模组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镜头模组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均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二镜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底座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镜头包括压电陶瓷、硅胶及玻璃,所述压电陶瓷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供所述压电陶瓷有电压通过时,所述压电陶瓷形变引起所述硅胶形变,以产生不同的焦距组合。可选地,所述第一镜头的厚度及所述第二镜头的厚度范围为0.3-0.5毫米。可选地,所述第一镜头的厚度及第二镜头的厚度均为0.4毫米。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镜头之间设置有泡棉。可选地,所述第二镜头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液晶模组之间设置有光学胶。可选地,所述超薄摄像头机构还包括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超薄摄像头机构。本发明利用能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替代传统模式的前摄镜头,液晶模组与镜头模组均固定与盖板的底部,再者,镜头模组设置于盖板与底座之间,使得盖板与底座之间的空间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结构紧凑,实现超薄的前摄结构,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实现超薄前摄时无法放置vcm而导致无法自动对焦的问题;并且,镜头模组能够自动调整光线,实现该机构用于前摄模组时的自动对焦功能。本发明通过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且镜头模组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前摄位置,合理利用前摄狭小的空间,在不使用传统的vcm情况下能实现前摄的自动对焦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前置摄像头模组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超薄摄像头机构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盖板20镜头模组30液晶模组40底座50柔性电路板60泡棉70胶水80光学胶90连接器201第一镜头202第二镜头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超薄摄像头机构的剖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摄像头机构,应用于移动终端,超薄摄像头机构包括盖板10、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20、液晶模组30、底座40及柔性电路板50;液晶模组30的上表面与镜头模组20的上表面均与盖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镜头模组20设置于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且柔性电路板50设置于底座40的底部;镜头模组20与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且柔性电路板50与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镜头模组20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镜头201和第二镜头202,第一镜头201和第二镜头202均设置于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且第二镜头202设置于第一镜头201与底座40之间。第一镜头201与第二镜头202的结构一致,即尺寸厚度均一致,并且,第一镜头201与第二镜头202层叠于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使得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的空间能够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仅仅放置lens的空间浪费,并且,现有技术仅放置传统镜头lens,却无法放置vcm,从而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前摄,采用镜头lens,不带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作为前摄,本案的镜头模组20由两块tlens构成,tlens为现有技术的lens的升级,每块tlens均包括压电陶瓷、硅胶及玻璃,由于镜头模组20与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且柔性电路板50与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因此,柔性电路板50能够给镜头模组20提供电压,当压电陶瓷有电压通过时,压电陶瓷形变引起硅胶形变,硅胶形变产生不同的焦距组合来调整光线,从而实现光线会聚。本发明利用能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20替代传统模式的前摄镜头,液晶模组30与镜头模组20均固定与盖板10的底部,再者,镜头模组20设置于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使得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的空间能够合理有效利用,结构紧凑,实现超薄的前摄结构,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实现超薄的前摄时无法放置vcm而导致无法自动对焦的问题;并且,镜头模组20能够自动调整光线,实现该机构用于前摄模组时的自动对焦功能。本发明通过自动对焦的镜头模组20,且镜头模组20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前摄位置,合理利用前摄狭小的空间,在不使用传统的vcm情况下能实现前摄的自动对焦功能。可选地,第一镜头201包括压电陶瓷、硅胶及玻璃(图未示),压电陶瓷与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以供压电陶瓷有电压通过时,压电陶瓷形变引起硅胶形变,以产生不同的焦距组合。由于镜头模组20与柔性电路板50电连接,且柔性电路板50与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因此,柔性电路板50能够给镜头模组20提供电压,当压电陶瓷有电压通过时,压电陶瓷形变引起硅胶形变,硅胶形变产生不同的焦距组合来调整光线,从而实现光线会聚。可选地,第一镜头201的厚度及第二镜头202的厚度范围为0.3-0.5毫米。优选地,第一镜头201的厚度及第二镜头202的厚度均为0.4毫米。现有技术的镜头厚度为3毫米,因此,在盖板10与底座40之间已经占据了3毫米的高度,无法放置vcm,从而导致镜头无法自动对焦。本案采用厚度均为0.4毫米的第一镜头201和第二镜头202,二者叠加后的厚度为0.8毫米,从而使得整个超薄摄像头机构的厚度降低了2.2毫米,满足于现代超薄的智能手机的前摄结构。可选地,盖板10与第一镜头201之间设置有泡棉60。泡棉60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在盖板10与第一镜头201之间设置泡棉60,避免第一镜头201的移动,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可选地,第二镜头202与底座40之间通过胶水70固定连接。胶水70用于固定第二镜头202在底座40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只要保持第二镜头202的特性,且能将第二镜头202固定于底座40的方式均可。可选地,盖板10与液晶模组30之间设置有光学胶80。光学胶80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胶粘剂。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有机硅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胶粘剂都可胶结光学元件。本案的光学胶80用于将盖板10与液晶模组30固定连接。可选地,超薄摄像头机构还包括连接器90,柔性电路板50通过连接器90与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电连接。连接器90用于建立柔性电路板50与移动终端的控制器之间的电气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该超薄摄像头机构及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移动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