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5985发布日期:2019-04-05 21:4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覆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运营商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提供人们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为此,移动通信运营商一方面加大基站网络优化力度,一方面加大对于容易出现覆盖盲区的特定环境进行信号覆盖。

但是由于建筑物对无线信号有着严重的衰减和屏蔽作用,在一些大型的室内场馆、写字楼、地下车库和城中村、存在很多的盲区到时手机用户无法使用。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不带容量的数字光纤拉远系统难以满足目前智能终端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体验感知度。在安装和组网方面,传统的数字光纤系统都是采用搭建馈线网络实现,通过无源合路器件将多频信号融合到天馈端以实现覆盖,天线的辐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恐慌,导致运营商在小区和写字楼的很多建网系统遭到投诉而拆除。

以城中村为例,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居民生活区,多为私人住宅,在里面安装基站很不方便,而且房屋与房屋之间问距很小。信号衰减特别厉害,信号很难穿透外墙进入房间。如果用传统方法进行覆盖.一般是在周围架设多个基站,然后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在一些地方的实际使用效果显示,多个基站的信号在房屋密集区内形成了很多交叠区域,用户在这些区域通话,很容易产生基站切换进而影响通话质量.另外这种方案也造成了基站资源较大的浪费。同时,采用定向天线覆盖方案,比如八木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天线辐射单向辐射,在覆盖范围内,由于路径衰落影响,近辐射区和远辐射区的功率电平相差高达几十分贝,造成辐射电平不够均匀。并且,由于墙壁的影响,覆盖距离缩短,且容易对其他方向造成干扰。另外,对于城中村的覆盖采用常规的定向天线,由于大量采用独立的、非集成的功分器、耦合器,进行功率均衡分配,施工中“回线”情况严重,不但额外增大了馈线的损耗,也为布线增加了额外负担。

而通过分布式通信系统,虽然实现了近端控制系统与远端系统的分离,通过远端模块就近覆盖的方式减短了馈线并使天馈系统摆脱了机房的束缚,并且天馈系统处于室外,群众活动比密封机房多很多,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室外机环境复杂,故障概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宏基站,实现信号的广覆盖,解决高层楼宇、非密集区域的底层信号的覆盖;增设额外的天线和构建微基站通过波束垂直裂变实现低楼层的信号扩展覆盖以及部分非密集区楼宇的补盲,再通过光纤分布系统对城中村狭窄通道渗透,其中所述宏基站的收发信机bts作为信源,通过数字处理和射频处理通过射频线缆连接远端天线,所述远端天线分别设置有上行天线和下行天线,并物理隔离,根据信号覆盖评估系统的最优覆盖方向布设射频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并设置多个接入节点连接天线;所述信号覆盖评估系统对待评估区域的宏基站天线进行电磁仿真,得到仿真结果;根据所述仿真结果,对所述待评估区域的信号覆盖进行评估,并根据该评估结果对信号覆盖弱的地方增设天线,构建微基站。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天线具有设置与外壳上的基片、反射板和弧面辐射片,所述弧面辐射片的弧面表面呈下凹形状,所述基片的背面设有两路交叉线极化天线的传输线,所述两路交叉线极化天线的传输线外端分别与具有移向功能的功率分配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向外输出交叉极化天线信号,所述基片的正面与所述弧面辐射片相对设置,所述基片的正面设有激励间隙,所述基片的背面与所述反射板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行天线处理来自移动网络的多制式调制信号,并设置进入相对应的基片后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宏基站。

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覆盖评估系统根据所述待评估区域和所述宏基站位置关系,对区域路径设置栅格,检测多个栅格内所述宏基站的信号平均值,得到每个栅格的平均信号值,并根据栅格电平绘制得到该基站的基准衰减曲线;并根据该基基准衰减曲线校正电磁仿真。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天线包括上行信号处理,并依次连接有放大滤波电路、变频电路和增益调节电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的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下列问题:满足了小农村、偏远山区及库区、道路的低成本覆盖;解决了城区机房空间不足或由于群众纠纷无法开站的热点地区问题;三是解决了多点覆盖问题;解决了城中村的覆盖与容量问题;解决了提高了载波利用率。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图中,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传统采用定向天线覆盖方案所造成的问题,比如对数周期天线,天线辐射方向图单向辐射,在覆盖范围内,由于路径衰落影响,近辐射区和远辐射区的功率电平相差高达几十分贝,造成辐射电平不够均匀。同时,但由于墙壁的影响,辐射的主波束会偏离长廊方向,覆盖距离缩短,且容易对其他方向造成干扰。另外,对于城中村的覆盖采用常规的定向天线,由于大量采用独立的、非集成的功分器、耦合器,进行功率均衡分配,施工中“回线”情况严重,不但额外增大了馈线的损耗,也为布线增加了额外负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城中村信号覆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宏基站,实现信号的广覆盖,解决高层楼宇、非密集区域的底层信号的覆盖;增设额外的天线和构建微基站通过波束垂直裂变实现低楼层的信号扩展覆盖以及部分非密集区楼宇的补盲,再通过光纤分布系统对城中村狭窄通道渗透,其中所述宏基站的收发信机bts作为信源,通过数字处理和射频处理通过射频线缆连接远端天线,所述远端天线分别设置有上行天线和下行天线,并物理隔离,根据信号覆盖评估系统的最优覆盖方向布设射频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并设置多个接入节点连接天线;所述信号覆盖评估系统对待评估区域的宏基站天线进行电磁仿真,得到仿真结果;根据所述仿真结果,对所述待评估区域的信号覆盖进行评估,并根据该评估结果对信号覆盖弱的地方增设天线,构建微基站。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天线具有设置与外壳上的基片、反射板和弧面辐射片,所述弧面辐射片的弧面表面呈下凹形状,所述基片的背面设有两路交叉线极化天线的传输线,所述两路交叉线极化天线的传输线外端分别与具有移向功能的功率分配器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向外输出交叉极化天线信号,所述基片的正面与所述弧面辐射片相对设置,所述基片的正面设有激励间隙,所述基片的背面与所述反射板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行天线处理来自移动网络的多制式调制信号,并设置进入相对应的基片后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宏基站。

更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覆盖评估系统根据所述待评估区域和所述宏基站位置关系,对区域路径设置栅格,检测多个栅格内所述宏基站的信号平均值,得到每个栅格的平均信号值,并根据栅格电平绘制得到该基站的基准衰减曲线;并根据该基基准衰减曲线校正电磁仿真。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天线包括上行信号处理,并依次连接有放大滤波电路、变频电路和增益调节电路。

例如,安和小区是广东地区的一个城中村小区.周围虽然已经安装了基站.但由于小区内房屋密集.基站信号信号无法穿透进去,楼房之间的巷子信号很弱.屋内基本上不能通话;又因周围基站较多,巷子内及巷子外的信号都在22dbv至35dbv之间变化,手机无法正常拨打电话,容易产生乒乓效应。而该小区内有较多的手机用户,对网络问题的投诉很厉害。

经过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覆盖方法,先建立宏基站,信号源为小区北面的一个ut500mw基站,通过在供电房上安装施主天线(距离基站约33多米)接收基站信号,经直放站放大后,通过2级功分将信号均匀分布到2条巷子(总长142米)通过覆盖信号分析系统,评估宏基站的信号强度,通过射频电缆,在多巷子口设置2副杆状全向天线进行覆盖。用天线支撑杆将天线固定在需覆盖的巷子一边的楼房外墙上:同时所有的走线都沿着原有的铜绞线用线夹子固定,同时采用光纤分布式系统对极小通道进行覆盖后经现场测试.巷子室外信号达到85dbuv以上.巷子两边房屋室内边缘场强大于50dbuv。解决了通话切换和掉话的问题.达到了良好的覆盖效果,极大地改善此地的信号质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因此,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