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9108发布日期:2019-04-23 20:1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处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方安全监测系统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例如,深基坑安全监测、桥梁健康监测和滑坡监测等。一般是通过在监测现场设置监测装置,以监测相应的数据,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后台进行分析和安全监控。

监测装置一般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方式将监测数据发送给后台,但是由于监测装置的作业环境会有不同的状况,监测装置也会出现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如此会导致监测装置漏发监测数据,后台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不完整。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铺设光纤或采用其他有线通信传输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样会提高监测系统的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处理方法和系统,可以解决监测数据缺失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

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进一步地,还包括:

所述云平台在接收到传感数据后,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区域;

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第二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与所述目标数据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删除。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包括:

确定与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相对应的传感数据;

将与所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所述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生成的目标数据确定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

将所述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发送至数据同步装置,以更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

进一步地,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之前,还包括:

发送预设数量的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至传感器组,以使所述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根据对应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返回对应的传感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于每个传感器,在预设存储区域中建立对应的第一文件夹;

对于每个第一文件夹,在所述第一文件夹内建立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其中,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

根据接收到的传感数据所对应的传感器和传感类型,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文件夹中对应的第一子文件夹内。

进一步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之前,还包括:

返回执行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的操作,并记录发送次数;

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以及所述发送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执行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处理系统,包括云平台、数据同步装置组和传感器组,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同步装置,每个数据同步装置对应一个传感器组;

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用于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以及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装置发送的传感数据时返回应答指令至所述数据同步装置;

所述数据同步装置,还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其中,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一个数据同步装置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时,其他数据同步装置作为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的备份数据同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云平台包括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

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从数据同步装置发送来的传感数据;

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处理所生成的目标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包括预设存储区域;

所述预设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第一文件夹,其中,每个第一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器,每个第一文件夹中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

每个第一文件夹中的每个第一子文件夹用于存储对应传感器以及对应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还包括蓝牙模块;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发送来的传感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测处理方案,通过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数据同步装置出现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时,将需要传输的传感数据发送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通过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可以避免监测到的传感数据发生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的监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监测处理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硬件平台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应用于监测处理系统中,所述监测处理系统包括:云平台、数据同步装置组和传感器组,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同步装置,每个数据同步装置对应一个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中包括多个传感器,即每个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均对应同一个数据同步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主体可以是数据同步装置,通过数据同步装置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所述传感数据为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进行采集传感数据的工作,然后根据数据同步装置发送的传感采集指令将采集到的传感数据发送给数据同步装置。数据同步装置在接收到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后,可以将传感数据进行存储。

s111、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数据同步装置还可以将存储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可以是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所述无线传输设备可以是dtu(datatransferunit,数据传输单元),dtu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s112、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

所述云平台在接收数据同步装置发送来的传感数据后,会返回相应的应答指令给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数据同步装置确定传感数据已经成功发送。

数据同步装置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后,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如果接收到了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表示云平台已经接收到传感数据。

s113、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预设的时间段,示例性地,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0秒,15秒或其他自定义时间段。预设时间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的不同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在数据同步装置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后,在预设时间内如果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可以确定所述云平台并未接收到传感数据。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可以将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和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均处在监测的现场,两者之间的通信距离相对较近,如果数据同步装置和云平台之间的通信连接发生问题,无法正常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其中,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一个数据同步装置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时,其他数据同步装置作为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的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即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任意一个数据同步装置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主体时,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内的其他数据同步装置均可以作为该实施主体的备份数据同步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作为将其对应的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时,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又将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主体,而数据同步装置组内的其他数据同步装置又将作为备份数据同步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测处理方法,通过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数据同步装置出现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时,将需要传输的传感数据发送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通过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可以避免监测到的传感数据发生缺失。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监测处理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硬件平台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20、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

s121、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s122、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

s123、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上述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24、所述云平台在接收到传感数据后,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区域。

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可以是在云平台设置的存储区域,云平台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装置发送来的传感数据时,可以先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区域。第一存储区域用于缓存接收到的传感数据,以便工作人员可以从第一存储区域获取传感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s124的执行顺序不限于如图2中所示,只要在云平台接收到传感数据后,就可以执行操作s124。

s125、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

所述预设处理规则为根据所述传感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的处理规则,目标数据为符合监测要求的数据,监测要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进行确定。

预设处理规则可以是预设条件或预设算法,可以是从所述传感数据中确定出符合预设条件的传感数据并确定为目标数据,例如,将传感数据中数值大于预设值的传感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还可以是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预设算法以得到目标数据,例如,求取传感数据中的平均值以得到目标数据。预设处理规则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的场景进行确定,在此不作限定,只要是从接收到的传感数据中确定出符合监测要求的目标数据即可。

s126、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第二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与所述目标数据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删除。

第二存储区域可以是在云平台中设置的存储区域,示例性地,第二存储区域可以是数据库。第二存储区域用于长期储存目标数据,根据传感数据生成符合监测要求的目标数据后,目标数据需要保存较长时间,以符合工作人员更多的监测需求。

另外,在生成目标数据后,作为缓存在第一存储区域中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就没有作用,需要将第一存储区域中与所述目标数据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删除,可以是与目标数据的采集时间相对应的传感数据进行删除。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并生成传感数据时,传感数据会有相应的采集时间,而对传感数据进行处理所生成的目标数据也保留了采集时间,即传感数据和目标数据对应同一个采集时间。通过删除第一存储区域中已经处理过的传感数据,避免该传感数据占用第一存储区域的内存,以及避免重复处理所述传感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的操作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施:

确定与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将与所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所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数据同步装置中,数据推送时间信息为用于确定需要推送的采集时间段的传感数据,数据同步装置将采集时间和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即将采集时间属于需要推送的采集时间段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所述数据同步装置中存储了传感器组持续发送来的传感数据,示例性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中存储了两个星期内所采集的传感数据,而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确定需要推送的采集时间的传感数据为一个星期内的传感数据,则可根据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将一个星期内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传感数据可以在数据同步装置中保留存储预设储存时间,示例性地,所述预设储存时间可以是一个月,即数据同步装置中可以保留存储一个月内的传感数据,而一个月以外更早的传感数据不再保留。

相应地,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如下操作:

s127、根据生成的目标数据确定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

s128、将所述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发送至数据同步装置,以更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

在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以及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与所述目标数据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删除后,可以确定已经依据预设处理规则进行处理的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所以数据同步装置在下一次推送传感数据时,可以推送以该目标数据的采集时间为起始的采集时间段的传感数据。

可以根据所述生成的目标数据的采集时间确定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所述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所对应的需要推送的采集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可以是所述生成的目标数据的采集时间。

将确定的下一次的数据推送时间发送至数据同步装置,以更新预存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数据同步装置在下一次执行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时,就可以依据更新过的数据推送时间信息进行数据推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云平台在接收到传感数据后,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区域,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第二存储区域,并将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与所述目标数据相对应的传感数据删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从传感数据中进行判断,确定符合监测要求的目标数据,并确定了目标数据后将第一存储区域中对应的传感数据进行删除,保证了数据的同步,还可以避免无用的数据占用内存。

实施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监测处理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硬件平台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30、发送预设数量的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至传感器组,以使所述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根据对应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返回对应的传感数据。

其中,一个传感器组中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中可能有包括不同传感类型的传感器,而一个传感器组中的多个传感器都对应同一个数据同步装置,所以数据同步装置可以发送包含多个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到传感器组中的每个传感器,以使每个传感器可以根据其中与自身传感类型相对应的传感采集指令返回对应的传感数据。

预设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中传感器的类型进行确定。

s131、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

s132、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s133、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

s134、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上述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所述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的操作之后,还包括如下操作:

s135、对于每个传感器,在预设存储区域中建立对应的第一文件夹。

s136、对于每个第一文件夹,在所述第一文件夹内建立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其中,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

s137、根据接收到的传感数据所对应的传感器和传感类型,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文件夹中对应的第一子文件夹内。

数据同步装置中设置有预设存储区域,示例性地,预设存储区域可以是sd卡,sd(securedigitalmemorycard)卡内安装有linux系统镜像,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维护。

数据同步装置在接收到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后,可以在预设存储区域中建立用于存储传感数据的文件夹。一个数据同步装置对应一个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中包括多个传感器,为了区分每个传感器对应的传感数据,可以对于每个传感器建立一个第一文件夹。一个传感器组在对应的数据同步装置中有对应的多个第一文件夹,每个第一文件夹内存储对应的传感器的传感数据。

针对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数据同步装置会发送预设数量的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所以在每个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文件夹内再建立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

如此在接收到传感器返回的对应的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时,就可以将这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存储到对应的第一文件夹中对应的第一子文件夹内。可选地,可以将传感数据以txt的格式存储到第一文件夹中的第一子文件夹内。

通过针对每个传感器建立独立的文件夹,以及针对每个传感类型建立对应的子文件夹,可以有利于对接收到不同传感器的不同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进行管理。

实施例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监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监测处理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以集成在硬件平台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40、接收传感器组的传感数据。

s141、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s142、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

上述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43、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返回执行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的操作,并记录发送次数。

所述发送次数为数据同步装置将同一个传感数据发送给云平台的次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则表示云平台并未接收到所述传感数据,所以返回执行所述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的操作,即再次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到云平台,如此循环发送,并记录发送次数。

s144、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以及所述发送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所述预设次数可以是系统预设,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确定。示例性地,所述预设次数可以是5次。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返回的应答指令,且数据同步装置将同一个传感数据发送给云平台的次数发送次数达到5次,就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在云平台未接收到传感数据时可以多次发送传感数据,而如果发送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则通过备用数据同步装置进行发送,可以避免监测到的传感数据发生缺失。

实施例五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监测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监测处理方法。

如图7所示,所述监测处理系统包括:云平台30、数据同步装置组和传感器组10,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同步装置20,每个数据同步装置对应一个传感器组10。每个传感器组10中包括多个传感器11,即每个传感器组10内的传感器11均对应同一个数据同步装置。

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用于接收传感器组10的传感数据,以及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

所述传感数据为传感器组10内的传感器11采集的。传感器1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传感器11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传感器组10内的传感器11进行采集传感数据的工作,然后根据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的传感采集指令将采集到的传感数据发送给数据同步装置20。数据同步装置20在接收到传感器组10的传感数据后,可以将传感数据进行存储。

数据同步装置20还可以将存储的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可以是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所述无线传输设备可以是dtu(datatransferunit,数据传输单元),dtu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所述云平台30,用于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的传感数据时返回应答指令至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

所述云平台30在接收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来的传感数据后,会返回相应的应答指令给数据同步装置20,以使数据同步装置20确定传感数据已经成功发送。云平台可以是后台服务器,可以是在工作人员的后台管理端上运行的云平台软件。

数据同步装置20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后,等待接收所述云平台30返回的应答指令,如果接收到了所述云平台30返回的应答指令,则表示云平台30已经接收到传感数据。

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还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30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

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预设的时间段,示例性地,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0秒,15秒或其他自定义时间段。预设时间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的不同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在数据同步装置20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如果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30返回的应答指令,可以确定所述云平台30并未接收到传感数据。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可以将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和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均处在监测的现场,两者之间的通信距离相对较近,如果数据同步装置20和云平台30之间的通信连接发生问题,无法正常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

其中,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一个数据同步装置20在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时,其他数据同步装置20作为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的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即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任意一个数据同步装置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主体时,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内的其他数据同步装置20均可以作为该实施主体的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作为将其对应的传感器组10的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30时,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又将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主体,而数据同步装置组内的其他数据同步装置20又将作为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测处理系统,包括云平台30、数据同步装置组和传感器组10,所述数据同步装置组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同步装置20,每个数据同步装置20对应一个传感器组10;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用于接收传感器组10的传感数据,以及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所述云平台30,用于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的传感数据时返回应答指令至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还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云平台30返回的应答指令,则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以使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将所述传感数据发送至云平台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数据同步装置20出现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时,将需要传输的传感数据发送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以通过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将传感数据发送云平台30,可以避免监测到的传感数据发生缺失。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30包括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从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来的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用于存储根据预设处理规则对所述传感数据处理所生成的目标数据。

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可以是在云平台30设置的存储区域,云平台30在接收到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来的传感数据时,可以先将所述传感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区域。第一存储区域用于缓存接收到的传感数据,以便工作人员可以从第一存储区域获取传感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所述预设处理规则为根据所述传感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的处理规则,目标数据为符合监测要求的数据,监测要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进行确定。

预设处理规则可以是预设条件或预设算法,可以是从所述传感数据中确定出符合预设条件的传感数据并确定为目标数据,例如,将传感数据中数值大于预设值的传感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还可以是对所述传感数据进行预设算法以得到目标数据,例如,求取传感数据中的平均值以得到目标数据。预设处理规则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的场景进行确定,在此不作限定,只要是从接收到的传感数据中确定出符合监测要求的目标数据即可。

可选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包括预设存储区域;所述预设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第一文件夹,其中,每个第一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器11,每个第一文件夹中包括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每个第一文件夹中的每个第一子文件夹用于存储对应传感器11以及对应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

预设存储区域可以是sd卡,sd(securedigitalmemorycard)卡内安装有linux系统镜像,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维护。数据同步装置20在接收到传感器组10的传感数据后,可以在预设存储区域中建立用于存储传感数据的文件夹。因为一个数据同步装置20对应一个传感器组10,每个传感器组10中包括多个传感器11,为了区分每个传感器11对应的传感数据,可以对于每个传感器11建立一个第一文件夹。一个传感器组10在对应的数据同步装置20中有对应的多个第一文件夹,每个第一文件夹内存储对应的传感器11的传感数据。

针对传感器组10内的传感器11,数据同步装置20会发送预设数量的传感类型的传感采集指令,所以在每个传感器11对应的第一文件夹内再建立预设数量的第一子文件夹,每个第一子文件夹对应一个传感类型。如此在接收到传感器11返回的对应的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时,就可以将这个传感器11的传感数据存储到对应的第一文件夹中对应的第一子文件夹内。可选地,可以将传感数据以txt的格式存储到第一文件夹中的第一子文件夹内。

通过针对每个传感器11建立独立的文件夹,以及针对每个传感类型建立对应的子文件夹,可以有利于对接收到不同传感器11的不同传感类型的传感数据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同步装置20发送来的传感数据发送至所述备份数据同步装置20。

数据同步装置组中的数据同步装置20之间都可以通过蓝牙模块建立连接,以便可以互相传输传感数据。

可选地,所述监测处理系统还包括时间同步模块,时间同步模块用于同步云平台和传感器的时间。可选地,还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上述实施例的监测处理方法。

可选地,还包括hdmi接口,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可以通过所述hdmi接口和外部的设备进行连接,外部的设备可以是调试设备或显示器,工作人员通过调试设备对数据同步装置进行调试,通过显示器进行相应的显示功能。

可选地,还包括usb接口,可以是两个usb接口,数据同步装置通过一个usb接口和dtu连接,另外一个usb接口作为备用接口,以便在需要时对数据同步装置进行维护。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监测处理系统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数据同步装置内置linux系统,数据同步装置可以视为一台微型计算机。优选地,通过云平台对数据同步装置内的参数进行配置,在数据同步装置出现故障时,现场排查问题时可以打开linux系统,输入对应的指令就能实现对数据同步装置的自检,快速查找问题。当linux系统出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更换sd卡,以更换linux系统镜像,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维护。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