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9630发布日期:2020-06-30 20:50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也层出不穷,其主要集中在智能电子通讯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等,音响已成为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

音响是指通过音频换能器还原真实声音的音响装置,其通常包括有音频信号输入设备(传声器)、音频信号处理设备、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及声音还原设备(扬声器),即传声器将原发声场的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及音频信号放大设备对该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经扬声器还原成声波信号并辐射至空间,从而实现了声音的还原重放。

然而,现有的音响在播放音频时,无法有效地对杂音进行消除,因此当人们听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时,会受到很大杂音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

具体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包括: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获得语音信号;

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调取音频文件;

音频放大滤波模块,用于对音频文件进行放大和滤波;

扬声器,用于对放大和滤波后的音频文件进行播放;

所述音频放大滤波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芯片u,其中,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于信号输入端vi,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p极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n极连接于电源端vcc,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信号输入端vi,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2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和所述芯片u的引脚1,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3和接地端gnd,所述二极管d2的p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6,所述二极管d2的n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5,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和信号输出端vo,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和接地端gnd。

本发明实施例,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音响所需要播放的音频内容进行放大,使得收听者能够听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同时其能对杂音进行抑制,从而保留需要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从而使得收听者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放大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进行语音识别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该音响包括:

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获得语音信号;

具体地,语音识别模块能够检测到使用者的语音指令,例如使用者说:“下一首”或某一首歌的歌名、某一首诗的名称,则语音识别模块检测便会对该语音指令进行识别,其识别的内容即为需要传入信号转换模块的语音信号。

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具体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语音识别模块,用于接收语音识别模块传输的语音信号,并将该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转换模块将该电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调取音频文件;

具体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及与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单元,处理器与存储单元依次连接于信号转换模块和音频处理模块之间,该处理器可以是arm处理器、单片机、dsp处理器的任意一种,处理器对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器根据接收的电信号的内容从存储单元调取相关内容,并控制存储单元将相关内容传输至音频放大滤波模块,其中,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些音频文件以便于音响播放,音频文件可以为歌曲、古诗词、儿歌等等,使用者可以通过usb、蓝牙等将这些音频文件传输至存储单元中。

音频放大滤波模块,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具体地,请参见图2,该音频放大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芯片u,其中,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于信号输入端vi,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p极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n极连接于电源端vcc,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信号输入端vi,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2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和所述芯片u的引脚1,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3和接地端gnd,所述二极管d2的p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6,所述二极管d2的n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5,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和信号输出端vo,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的引脚4,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和接地端gnd。

具体地,该音频放大滤波电路包括音频放大电路和抑制电路,其中,音频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三极管q2为限流三极管,用于对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电容c2为耦合电容,用于防止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之间的干扰,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二极管d1为限流二极管,用于对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的支路进行限流保护,以进一步在增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用于对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进行限流保护,电阻r3为限流电阻,用于对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进行限流保护,电阻r4为限流电阻,用于对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进行限流保护,该音频放大电路通过三极管q1与三极管q2实现了音频的功率放大。抑制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3、电容c4、三极管q3、三极管q4、二极管d2和芯片u,其中,三极管q3、电阻r6和电容c4可以形成一个恒流源电路,从而为芯片u提供恒定的工作电流,经过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送至芯片u后,该音频信号中会包含有用于听者收听的声音和杂音,且用于听者收听的声音和杂音的频率不同,而芯片u可以对音频信号中用于听者收听的声音进行保留,而对杂音进行抑制,从芯片u的引脚5输出的均为用于听者收听的声音,该声音经过三极管q4、二极管d2、电阻r5进行滤波后,通过信号输出端将经过放大和杂音抑制后的音频信号输出。

优选地,三极管q2的型号为13001,三极管q1和三极管q3的型号为9012。

优选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为her208。

优选地,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均为npn型三极管。

优选地,芯片u的型号为bnx028-01l,用于对噪声及干扰信号进行滤除。

优选地,电阻r1的阻值为10kω,电阻r2的阻值为20kω,电阻r3的阻值为60kω,电阻r4的阻值为40kω,电阻r5的阻值为60kω,电阻r6的阻值为40kω,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容值均为10μf,直流电源端vcc提供的电压为8v。

扬声器,用于对放大和滤波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的音响所需要播放的音频内容进行放大,使得收听者能够听到扬声器播放的声音,同时其能对杂音进行抑制,从而保留需要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从而使得收听者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