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3D动圈喇叭支架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1515发布日期:2018-07-20 22:19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信通话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3D动圈喇叭支架的耳机。



背景技术:

通话耳塞(又称耳机),它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消费者对耳机的质量外观要求和功能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耳机本身的音质效果。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3D动圈耳机,其整体结构大多为组装体结构,分别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由于需要分别加工各个零部件,整体成型生产加工的效率较低,且成品不良率较高,易损坏;在耳机内安装喇叭的传统做法是在喇叭上焊两根线,安装多个喇叭的时候就会有较多的线焊在一起,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的动作,同时也容易焊接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有3D动圈喇叭支架的耳机,它采用模组化的生产工艺,统一加工多个零配件,能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且成品不良率较低;同时安装多个喇叭时,避免多条线焊在一起导致浪费过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动作,省时省力,同时减少焊接错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前腔1、后腔2、前嘴3、喇叭支架4、喇叭安装孔5、喇叭线连接孔6、PCB电路板7;前腔1的上表面连接后腔2的下表面,前嘴3设置在前腔1的下部;喇叭支架4固定在前腔1与后腔2连接成的整体内部,喇叭支架4右侧设置有PCB电路板7,喇叭支架4上设置有三个喇叭安装孔5,三个喇叭安装孔5呈三角形分布;其中两个喇叭安装孔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喇叭线连接孔6。喇叭连接线连接在PCB电路板7上用于各个喇叭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的前腔1右侧下部设置有凸台11,对应凸台11的后腔2左侧下部设置有凸台安装口22。所述的后腔2左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圆柱杆23,对应圆柱杆23的前腔1右侧设置有圆柱杆插孔12。凸台11、圆柱杆插孔12、凸台安装口22、圆柱杆23配合使用,可用于将前腔1与后腔2安装固定。

所述的后腔2右侧前表面上设置有耳机线外接孔21。耳机线外接孔21可用于耳机内部连接外部的声音输出设备,将声音倒入耳机内部芯片,再由喇叭播放。

所述的前嘴3端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槽31。前嘴3用于安装软质耳塞,防滑槽31则用于放置耳塞从前嘴3上脱落,影响正常使用。

所述的喇叭支架4下部设置有圆孔41,圆柱杆23穿过圆孔41固定在圆柱杆插孔12内;从而将喇叭支架4固定在前腔1与后腔2连接成的整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前腔与后腔连接成整体的内部安装喇叭支架,喇叭连接线连接于PCB电路板焊上,各连接线穿过喇叭线连接孔连接于各个喇叭上,避免多条线焊在一起导致浪费过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动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模组化的生产工艺,统一加工多个零配件,能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且成品不良率较低;同时安装多个喇叭时,避免多条线焊在一起导致浪费过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动作,省时省力,同时减少焊接错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前腔1、后腔2、前嘴3、喇叭支架4、喇叭安装孔5、喇叭线连接孔6、PCB电路板7、凸台11、圆柱杆插孔12、耳机线外接孔21、凸台安装口22、圆柱杆23、防滑槽31、圆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前腔1、后腔2、前嘴3、喇叭支架4、喇叭安装孔5、喇叭线连接孔6、PCB电路板7;前腔1的上表面连接后腔2的下表面,前嘴3设置在前腔1的下部;喇叭支架4固定在前腔1与后腔2连接成的整体内部,喇叭支架4右侧设置有PCB电路板7,喇叭支架4上设置有三个喇叭安装孔5,三个喇叭安装孔5呈三角形分布;其中两个喇叭安装孔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喇叭线连接孔6。喇叭连接线连接在PCB电路板7上用于各个喇叭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的前腔1右侧下部设置有凸台11,对应凸台11的后腔2左侧下部设置有凸台安装口22。所述的后腔2左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圆柱杆23,对应圆柱杆23的前腔1右侧设置有圆柱杆插孔12。凸台11、圆柱杆插孔12、凸台安装口22、圆柱杆23配合使用,可用于将前腔1与后腔2安装固定。

所述的后腔2右侧前表面上设置有耳机线外接孔21。耳机线外接孔21可用于耳机内部连接外部的声音输出设备,将声音倒入耳机内部芯片,再由喇叭播放。

所述的前嘴3端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槽31。前嘴3用于安装软质耳塞,防滑槽31则用于放置耳塞从前嘴3上脱落,影响正常使用。

所述的喇叭支架4下部设置有圆孔41,圆柱杆23穿过圆孔41固定在圆柱杆插孔12内;从而将喇叭支架4固定在前腔1与后腔2连接成的整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前腔与后腔连接成整体的内部安装喇叭支架,喇叭连接线连接于PCB电路板焊上,各连接线穿过喇叭线连接孔连接于各个喇叭上,避免多条线焊在一起导致浪费过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动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模组化的生产工艺,统一加工多个零配件,能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且成品不良率较低;同时安装多个喇叭时,避免多条线焊在一起导致浪费过多的人工操作时间去完成焊接动作,省时省力,同时减少焊接错误。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