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引线槽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766发布日期:2018-10-19 22:5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引线槽的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引线槽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楼宇对讲系统里面的室内机存在以下缺点,就是当个别机型需要将电路板设置在一侧,而不是设置在中间的时候,那么安装的线盒又是在中间位置,那么就存在布线问题,那么导致布线难看,影响美观,那么就需要增加机子的厚度,同样是影响美观,增加了成本,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影响了使用寿命,因为产品厚度过高,容易出现被撞击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引线槽的室内机,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电路板设置在侧边的时候能够提高美观程度,避免产品厚度增加,减少布线困难程度及容易施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引线槽的室内机,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及固定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接口,所述外壳设有面盖和底盖,所述面盖和底盖配合形成内部中空的外壳;所述底盖的内侧面设有配合接口安装的空腔,所述空腔侧边的底盖处设有用于插入端子至接口处的斜槽,所述外壳背面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与斜槽相互连通;所述引线槽自底盖的左端往右端延伸,且所述引线槽自底盖的背面往底盖的中间凹陷;所述引线槽上设有至少两个挡线板,分别为第一挡线板和第二挡线板,所述第一挡线板和所述第二挡线板分别设于引线槽的两侧边,所述第一挡线板的一端与底盖连接,所述第一挡线板的另一端与底盖之间有第一过线缝隙,所述第二挡线板的一端与底盖连接,所述第二挡线板的另一端与底盖之间有第二过线缝隙。端子也就是水晶头或者是其他连接端子,端子沿着斜槽插入空腔内部的接口处,连接着端子的线缆就放置在引线槽内部,安装在时候就是从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塞进入,通过第一挡线板和第二挡线板来初步给线缆定位。

所述引线槽的左端为入线口,所述引线槽的右端为出线口;所述第一挡线板和所述第二挡线板平行相间。

所述底盖的引线槽处安装有压线盖,所述压线盖与底盖通过卡口结构连接。进一步,所述压线盖设有用于揭开的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压线盖的外表面中间。

所述压线盖呈板状,所述压线盖的右端设有出线缺口,所述出线缺口也可以方便揭开,同时就是为了其他机型的设计,也即是可以两用,可以很好的防止线缆被其他物品损坏,例如钉子,或者是其他生物进入内部损害产品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电路板设置在侧边的时候能够提高美观程度,避免产品厚度增加,减少布线困难程度及容易施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引线槽7的室内机,其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电路板3及固定安装在电路板3上的接口4,所述外壳设有面盖1和底盖2,所述面盖1和底盖2配合形成内部中空的外壳;所述底盖2的内侧面设有配合接口4安装的空腔5,所述空腔5侧边的底盖2处设有用于插入端子至接口4处的斜槽,所述外壳背面设有引线槽7,所述引线槽7与斜槽相互连通;所述引线槽7自底盖2的左端往右端延伸,且所述引线槽7自底盖2的背面往底盖2的中间凹陷;所述引线槽7上设有至少两个挡线板,分别为第一挡线板8和第二挡线板9,所述第一挡线板8和所述第二挡线板9分别设于引线槽7的两侧边,所述第一挡线板8的一端与底盖2连接,所述第一挡线板8的另一端与底盖2之间有第一过线缝隙,所述第二挡线板9的一端与底盖2连接,所述第二挡线板9的另一端与底盖2之间有第二过线缝隙。

所述引线槽7的左端为入线口10,所述引线槽7的右端为出线口11;所述第一挡线板8和所述第二挡线板9平行相间。

所述底盖2的引线槽7处安装有压线盖12,所述压线盖12与底盖2通过卡口结构连接。

所述压线盖12呈板状,所述压线盖12的右端设有出线缺口13。所述出线缺口也可以方便揭开,同时就是为了其他机型的设计,也即是可以两用,可以很好的防止线缆被其他物品损坏,例如钉子,或者是其他生物进入内部损害产品电路。

进一步,所述压线盖的背面贴有海绵,用于缓冲压紧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电路板设置在侧边的时候能够提高美观程度,避免产品厚度增加,减少布线困难程度及容易施工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