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368发布日期:2018-10-13 00:50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



背景技术:

电话[英语:Telephone,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贝尔于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而电话分为两组结构电话底座与电话分机,而传统的电话分机内线路乱杂,容易与他动作机构(拍簧)相互牵扯,以致影响灵活性,同时受话器采用打胶固定,造成售后维修困难,在安装时采用多组固定螺栓来安装极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包括电话分机,且电话分机包括接听筒底座和与接听筒底座连接的盖板,所述接听筒底座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前端面通过圆形卡槽固定连接受话器,所述上凹槽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后端面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螺纹孔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面相背面均设置有倒钩卡,所述接听筒底座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下凹槽的前端面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所述下凹槽的前端面左侧底部设置有圆形挡柱,所述下凹槽的上方右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盖板的后端面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盖板的后端面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后端面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位置与受话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顶杆的下方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倒钩卡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盖板的后端面底部左侧设置有卡板,且卡板与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听筒底座与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的后端面均设置有通孔区,且通孔区上均匀的设置有零点五厘米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圆形卡槽的前端面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后端面与圆形卡槽的连接处设置有贴合层。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块,且加强块的长度为五厘米,宽度为三厘米。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前端面与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由海绵层与纱布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垫片设置为圆形,且垫片为橡胶制成,所述垫片的直径小于受话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置有圆形挡柱、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来进行线路的缠绕整理,有效防止引出线与其他动作机构(拍簧)相互牵扯;

2:在盖板设置了与受话器位置相对应的顶杆与垫片,可有效的固定住受话器,同时也设置了与受话器相匹配的圆形卡槽,方便了受话器的安装与维修;

3:设置的两个倒钩卡扣与定位销,可以方便印制板安装,省去多住螺丝固定,同时又能有效防止印制板向任意方向弹出,为售后维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听筒底座、2上凹槽、3圆形卡槽、4受话器、5螺纹孔、6固定螺栓、7固定块、8倒钩卡、9下凹槽、10接线孔、11安装孔、12第一限位块、13第三限位块、14圆形挡柱、15盖板、16固定卡块、17顶杆、18垫片、19连接螺纹孔、20定位孔、21卡板、22密封条、2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消防电话分机结构,包括电话分机,且电话分机包括接听筒底座1和与接听筒底座1连接的盖板15,接听筒底座1的前端面顶部设置有上凹槽2,上凹槽2前端面通过圆形卡槽3固定连接受话器4,上凹槽2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孔5,螺纹孔5的后端面设置有固定螺栓6,螺纹孔5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前端面相背面均设置有倒钩卡8,接听筒底座1的前端面底部设置有下凹槽9,下凹槽9的底部设置有接线孔10,接线孔1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11,下凹槽9的前端面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第三限位块13,下凹槽9的前端面左侧底部设置有圆形挡柱14,下凹槽9的上方右侧设置有定位销23,盖板15的后端面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卡块16,盖板15的后端面顶部设置有顶杆17,顶杆17的后端面设置有垫片18,且垫片18的位置与受话器4的位置相对应,顶杆17的下方设置有与螺纹孔5相匹配的连接螺纹孔19,连接螺纹孔19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倒钩卡8相匹配的定位孔20,盖板15的后端面底部左侧设置有卡板21,且卡板21与第一限位块12、第三限位块13的位置相对应,接听筒底座1与盖板1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22。

其中,上凹槽2与下凹槽9的后端面均设置有通孔区,且通孔区上均匀的设置有零点五厘米的圆孔,方便在使用进行声音的传播;圆形卡槽3的前端面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后端面与圆形卡槽3的连接处设置有贴合层,避免受话器4与圆形卡槽3直接接触,造成受话器4与圆形卡槽3接触的一面造成磨损;螺纹孔5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块,且加强块的长度为五厘米,宽度为三厘米,避免固定螺栓6在安装时造成安装破裂;盖板15的前端面与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由海绵层与纱布层组成,增加使用的舒适感,同时避免使用时电话分机从手上滑落;垫片18设置为圆形,且垫片18为橡胶制成,垫片18的直径小于受话器4,避免顶杆17与受话器4直接接触,造成受话器4磨损损坏。

工作原理:将受话器4放置到圆形卡槽3上,将需要安装的部件安装到安装孔11与相应的位置,将线路从接线孔10传入到下凹槽9中,将线路先从圆形挡柱14的左侧缠绕过,再将将多余的线路在第一限位块12与第三限位块13上进行缠绕,将盖板15通过倒钩卡8与定位孔20安装到接听筒底座1上,再通过相匹配的螺纹孔5与连接螺纹孔19由固定螺栓6将接听筒底座1与盖板15稳定的连接上,而垫片18通过顶杆17将受话器4顶住,避免受话器4活动脱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