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2714发布日期:2018-11-09 22:0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精确识别原稿有无的原稿供给装置,及采用该原稿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办公场所,多是使用一套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以作为公用办公设备,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原稿供给装置用于摆放或输送原稿,扫描单元通过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发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使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感光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转印部使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后转印到由供纸装置输出的介质上,再由定影单元对介质进行定影后排出到排纸部。

现有技术中,原稿供给装置对原稿托盘上是否有原稿的检测方式一般是利用检测传感器和致动器的配合来确定,即利用原稿对致动器的压力使致动器旋转,旋转后的致动器会触发检测传感器,进而判断原稿有无,在原稿进入端处的分离后传感器与检测传感器协同控制搓纸辊的原稿输送工作。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致动器及其周边部件的精度,致动器的旋转速度会下降,或者发生由于致动器的反弹而引起的振荡,导致检测传感器关闭时间出现偏差,存在虽然没有原稿但是判断为有原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识别原稿有无的原稿供给装置,及采用该原稿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稿供给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托盘,安装在所述原稿托盘下检测所述原稿有无的检测单元,以及检测所述原稿是否完全通过的分离后传感器,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分离后传感器协同控制搓纸辊工作状态,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对所述分离后传感器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可旋转的致动器,以及分别检测所述致动器旋转动作的检测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原稿供给装置,输送待转印的原稿;

扫描单元,扫描所述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单元,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转换至感光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后输出;

所述原稿供给装置包括放置所述原稿的原稿托盘,安装在所述原稿托盘下检测所述原稿有无的检测单元,以及检测所述原稿是否完全通过的分离后传感器,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分离后传感器协同控制搓纸辊工作状态,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相对所述分离后传感器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可旋转的致动器,以及分别检测所述致动器旋转动作的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致动器同时检测原稿,只有在两个致动器的检测传感器都发送出信号的情况下,才可以使搓纸辊进入工作状态,避免单信号工作方式下因检测错误而使搓纸辊处于错误工作状态下的问题,从而提高转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原稿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定义与介质相关的“输送方向”为从供纸盒通过各传送辊朝向排纸部的方向,即将供纸盒端作为“上游侧”,排纸部端作为“下游侧”。另外,定义与原稿相关的“输送方向”为从原稿托盘通过原稿输送通道朝向扫描单元的方向,即将原稿托盘端作为“上游侧”,扫描单元端作为“下游侧”。“长度”是指沿“输送方向”的原稿或介质的两侧边的距离,“上方”和“下方”是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常放置于地面时候的“上”和“下”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打印机或复印机等设备。以下的说明中以MFP为例来进行说明。

MFP 100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各部件的本体11,在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原稿Y的原稿供给装置12和操作面板13。操作面板13包括由各种键构成的操作部14以及触摸板式的显示部15。

在原稿供给装置12的下部设置有读取原稿Y的扫描单元16,扫描单元16通过光打印头的曝光来获取原稿Y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本体11内还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17和容纳各种尺寸介质的多个供纸盒18构成的供纸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17包括提供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盒28(28Y、28M、28C、28K),和根据扫描单元16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生成图像的感光部20Y、20M、20C、20K,以及将感光部20Y、20M、20C、20K上的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21的转印部。在感光部20Y、20M、20C、20K处安装有清理感光鼓上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单元。每个感光部设置有一个感光鼓,清洁单元一般包括设置在感光鼓轴向上的刮粉刀和清洁刀,刮粉刀和清洁刀可以在感光鼓转动时,对感光鼓表面残留的色调剂进行清理。

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32以及从动辊33、34上,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相对配置。介质S通过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之间时,二次转印辊35施加转印电压将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介质S上。在转印带21的从动辊34附近设置有清理转印带21上色调剂的清洁器36。

在供纸装置到二次转印辊35之间,设有取出供纸盒18内的介质S的分离辊37和传送辊38,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对介质S上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39。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设置有将介质S向排纸部41排出的传送辊40。

进一步,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还可以设置双面传送路径42。双面传送路径42使介质S反转后向二次转印辊35方向引导,以对介质S进行双面印刷。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原稿供给装置12,其包括放置原稿Y的原稿托盘121,和安装在原稿托盘121下以检测原稿Y有无的检测单元122,以及确认原稿Y的后端是否通过(即原稿Y是否完全通过)的分离后传感器124,通过分离后传感器124和检测单元122的信号可以协同控制搓纸辊123的工作状态。具体的检测单元122包括相对分离后传感器124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可旋转的致动器1221,以及分别检测致动器旋转动作的检测传感器1222。

致动器1221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原稿托盘121下,正常状态下,致动器1221的一端伸出原稿托盘121的载置面,而另一端用于与检测传感器1222进行遮挡。当原稿托盘121上放置原稿Y后,原稿Y会将致动器1221高于载置面的端头压下,使致动器1221的另一端相对销轴安装点转动,检测传感器1222对致动器1221的转动进行检测,并将信号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分离后传感器124对原稿Y的后端是否通过进行检测,并将信号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当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用户的转印启动信号并且检测单元122检测到原稿托盘121上有原稿Y时,控制搓纸辊123开始工作。

当原稿托盘121上没有原稿Y而使致动器1221恢复至原位后,致动器1221恢复对检测传感器1222的遮挡,表明当前原稿托盘121上无原稿Y。当分离后传感器124检测到原稿Y的后端已经通过的信号,表明原稿Y已经完全通过搓纸辊123,则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使搓纸辊123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两个致动器1221同时检测原稿Y,只有在两个致动器1221的检测传感器1222都发送出信号的情况下,搓纸辊123才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当仅有其中一个检测传感器1222发出信号时,搓纸辊123都无法进入工作状态。由此可以避免单信号工作方式下因检测错误而使搓纸辊123处于错误工作状态下的问题,从而提高转印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检测过程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完成,控制单元在扫描过程中,始终监视两个检测传感器1222的状态。在下面的描述中,以临近分离后传感器124的检测传感器1222为第一传感器,以远离分离后传感器124的检测传感器1222为第二传感器,控制单元在未接收到第二传感器信号的时间点时,判断原稿托盘121上为空(即没有下一个原稿Y),搓纸辊123不进行接下来的供纸动作。

根据原稿Y输送的方向和进度,第二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的时刻早于第一传感器检测不到信号的时刻,所以,即使纸屑等进入致动器1221的轴承部而使动作迟缓,在下一个原稿Y的供纸判断时刻,第二传感器也能够准确地反应原稿Y的有无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将临近分离后传感器124的致动器1221设置在搓纸辊123的下游侧,因为当判断是否存在原稿Y时,原稿Y的位置需要处于能够可靠地被输送的位置处。即当判断为有原稿Y存在时,不会出现搓纸辊123无法与原稿Y接触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因为搓纸辊123一般安装在原稿托盘121的原稿Y的抵接点的上方,只有在工作时才下降与原稿Y接触,因此,具有第一传感器的致动器1221可以安装在搓纸辊123与原稿Y的抵接点位置对应处,可更容易检测出抵接后的原稿Y。

远离分离后传感器124的致动器1221可以位于搓纸辊123的上游侧。为提高对原稿Y的检测效果,远离分离后传感器124的致动器1221与原稿Y的抵接点与临近分离后传感器124的致动器1221与原稿Y的抵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名片的长度,这里的名片是指尺寸为90*55毫米左右的常规名片,小于名片的长度即为小于90毫米,目的是将常规的名片放置在原稿托盘121上时,也能够同时触发两个致动器1221。

具体的检测传感器1222可以为光电传感器。

具体安装时,两个致动器1221可以位于一列,且处于原稿托盘121的中心线上。

前述实施方式虽然以两个致动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同样工作原理的情况下设置两个以上的致动器。在安装多个致动器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一列的同一行上设置两个致动器。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