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666发布日期:2018-11-02 22:0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的技术,尤指一种能让手机的听筒可依照需求而弹性伸出,伸出后并可向耳机一样置入耳内,以提升通话音量质量及通话隐密性的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



背景技术:

智能型手机已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配备,供使用者通过智能型手机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及取得各种信息。

习知的智能型手机上的听筒结构依照不同品牌的结构设计,仅有形状的差异,但都是固定在手机本体内部,也就是说与手机本体的表面平行。在接听电话时,除非开扩音,不然使用者的耳朵必须要紧贴的手机本体上的听筒,才可以听的到声音。

然而,习知的手机听筒结构在吵杂的环境中常常会听不太清楚来电者所说的话,或是常发生听筒的声音被旁人听见的情况,所以习知的手机听筒结构存在着接收通话声音质量不良及有可能被窃听等问题。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让使用者在吵杂的环境中也可清楚地听到来电者的声音,更能避免来电者的讲话内容被旁人窃听,提升手机听筒结构的通话音量质量及避免被窃听等功效,将是本创作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主要将听筒设计为可伸缩式听筒,供弹性的伸出手机本体表面或平行于手机本体表面。让使用者在吵杂的环境中可将听筒伸出直接置入耳朵内,更能避免听不清楚来电者的声音,同时可避免被旁人窃听到来电者的说话内容,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应用于各种智能型手机,包含:一手机本体以及一可伸缩听筒。手机本体具有一听筒部;可伸缩听筒嵌入于手机本体的听筒部上,供弹性的伸出手机本体表面或平行于手机本体表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可伸缩听筒内部设有弹性元件,可伸缩听筒系以按压的方式弹性的凸出于手机本体表面,并以按压方式弹性的回复到平行于手机本体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一较佳实施例之伸出后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

11---------手机本体

111--------听筒部

12---------可伸缩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系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习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以下图式系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例示与本创作有关的结构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明。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及伸出后的立体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1应用于各种智能型手机,包含:一手机本体11以及一可伸缩听筒12。手机本体11具有一听筒部111;可伸缩听筒12嵌入于手机本体11的听筒部111上,供弹性的伸出手机本体11表面或平行于手机本体11表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可伸缩听筒12内可设置弹簧、弹片等相似的弹性元件并搭配卡榫的结构设计,让可伸缩听筒12可以用按压的方式弹性的伸出手机本体11表面,或按压回复到平行于手机本体11表面。

藉由上述的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1在平常不吵杂的环境使用时即可和一般智能型手机一样将耳朵靠在手机本体1的听筒部111接听电话,当用户在吵杂的场所使用手机时,很容易听不清楚来电者的声音(讲话内容),这时候使用者就可以按压可伸缩听筒12,让可伸缩听筒12凸出于手机本体11表面(如图2所示),使用者就可以让凸出的可伸缩听筒12插置于耳朵内,即可听清楚来电者的声音,同时避免旁人听到来电者的讲话内容。当通话结束后,在通过按压的方式将可收缩听筒12按压到平行于手机本体11表面,就可以避免可伸缩听筒12伸出于外。

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手机嵌入式伸缩听筒整体结构单纯,主要通过可伸缩听筒的结构设计,让用户可依照不同场合需求来调整可伸缩听筒的伸出或复位,让使用者即使身处吵杂的环境一样可以清楚的听到来电者的声音,避免漏听重要信息,同时也能避免身旁的人偷听到来电者的讲话内容,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式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都不会脱离如所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艺者将可体会,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