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596发布日期:2018-11-23 21:2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缆损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的简称(Leaky Coaxial 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漏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漏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现有技术测试多系统平台(POI,Point of Interface)漏缆的安装是否正确和检测是否有断路现象时,其中一种方法为,当所有设备及漏缆安装完成并引入基站信号后,人工使用专业测试设备沿漏缆线路测试沿线的信号强度。另一种方法为引入信号源和频谱仪测试漏缆的线路损耗。但现有测试技术具有以下缺陷:当需要在POI漏缆设备使用时测试漏缆的插入损耗是否存在问题时,必须人工携带笨重设备,并且需要断开POI漏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连接测试设备,造成通信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和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包括:主数据处理模块和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N≥2;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均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主滤波放大器、主功率检测器、主处理器和主信号收发器;

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副滤波放大器、副功率检测器、副处理器、副信号收发器和合路器;

所述主滤波放大器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接收信号,所述主滤波放大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功率检测器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一端与所述主功率检测器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信号收发器连接;

所述合路器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信号的收发,所述合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滤波放大器连接;所述副功率检测器的一端与所述副滤波放大器连接,所述副功率检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处理器连接,所述副信号收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副处理器连接,所述副信号收发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合路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放大器包括声表滤波器和射频放大器;

所述声表滤波器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另一端与所述射频放大器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还与所述功率检测器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均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具体为: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的副信号收发器通过所述合路器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的主信号收发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方式包括:短波通信或无线宽带通信。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信号收发器为调制解调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主定向耦合器;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均还包括副定向耦合器;

所述主定向耦合器的一端与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口通过所述射频线与所述主滤波放大器连接;

所述副定向耦合器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口通过所述射频线与所述合路器连接。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系统,包括: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N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和漏缆;

所述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缆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主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每一所述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缆的输出端连接,N个所述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一一映射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和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包括主数据处理模块和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的主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主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的初始功率值,由于主功率检测器与主处理器连接,主处理器获得所述初始功率;输出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每一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的合路器,合路器将所述射频信号传输至副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副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该从数据处理模块所在位置漏缆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实际功率值,由于副功率检测器与副处理器连接,副处理器获得所述实际功率值,副处理器控制副信号收发器生成实际功率值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合路器发送至漏缆进入多系统接入平台实现与主数据处理模块通信,使得主处理器按顺序根据每一从数据处理模块实际功率值和初始功率值判断漏缆的损耗情况,并当漏缆损耗情况严重时,主处理器通过主信号收发器上报,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包括:主数据处理模块10和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20;N≥2;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均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通信连接;

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包括:主滤波放大器101、主功率检测器102、主处理器103和主信号收发器104;

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包括:副滤波放大器201、副功率检测器202、副处理器203、副信号收发器204和合路器205;

所述主滤波放大器101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接收信号,所述主滤波放大器101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连接;所述主处理器103的一端与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连接,所述主处理器103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04连接;

所述合路器205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信号的收发,所述合路器205的另一端与所述副滤波放大器201连接;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的一端与所述副滤波放大器201连接,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处理器203连接,所述副信号收发器204的一端与所述副处理器203连接,所述副信号收发器204的另一端与所述合路器205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放大器包括声表滤波器和射频放大器;

所述声表滤波器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另一端与所述射频放大器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还与所述功率检测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主滤波放大器101包括主声表滤波器111和主射频放大器112;所述主声表滤波器111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信号输入,另一端与所述主射频放大器112连接;所述主射频放大器112还与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连接。所述副滤波放大器201包括副声表滤波器211和副射频放大器212;所述副声表滤波器211的一端与射频线连接用于信号输入,另一端与所述副射频放大器212连接;所述副射频放大器212还与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线为射频同轴线,电线结构主要分为导体,绝缘体,屏蔽层和外被;射频同轴线阻抗一般有50Ω和75Ω,用于信号传输,如手机同轴线,就是指用在手机内部,用于接收wifi信号的一小段线,其绝缘和外被使用铁氟龙材料。所述声表滤波器(简称SAW)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利用输入与输出换能器(Transducer)将电波的输入信号转换成机械能,经过处理后,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的信号,以达到过滤不必要的信号及杂讯,提升收讯品质的目标。声表滤波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无线通讯系统、电视机、录放影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上替代LC谐振电路,用于级间耦合和滤波。主要功用在于把杂讯滤掉,比传统的LC滤波器安装更简单、体积更小。所述射频放大器(RFPA)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射机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一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采用射频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所述功率检测器接收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射频线输入的经过所述声表滤波器和射频放大器滤波放大的射频信号,并输出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相对应的电压的元器件。所述处理器优选为CPU即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和控制器(CU,Control Unit)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所述合路器为功分器,其英文名称为Power divider,能够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或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功分器的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承受功率、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损耗、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每个端口的电压驻波比等;功分器按输出通常分为一分二、一分三、一分四、一分八、一分十六等;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之间保证一定的隔离度。

具体地,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的主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主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的初始功率值,由于主功率检测器与主处理器连接,主处理器获得所述初始功率;输出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每一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的合路器,合路器将所述射频信号传输至副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副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该从数据处理模块所在位置漏缆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实际功率值,由于副功率检测器与副处理器连接,副处理器获得所述实际功率值,副处理器控制副信号收发器生成实际功率值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合路器发送至漏缆进入多系统接入平台实现与主数据处理模块通信,使得主处理器按顺序根据每一从数据处理模块实际功率值和初始功率值判断漏缆的损耗情况,并当漏缆损耗情况严重时,主处理器通过主信号收发器上报,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均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通信连接,具体为: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的副信号收发器204通过所述合路器205与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的主信号收发器104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还包括显示屏105;所述显示屏105与所述主处理器103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信连接方式包括:短波通信或无线宽带通信。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105包括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信号收发器为调制解调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还包括主定向耦合器106;每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均还包括副定向耦合器206;

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一端与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耦合端口通过所述射频线与所述主滤波放大器101连接;

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耦合端口通过所述射频线与所述合路器20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向耦合器是一种通用的微波/毫米波部件,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试等;主要技术指标有方向性、驻波比、耦合度、插入损耗。所述调制解调器,为Modulator(调制器)与Demodulator(解调器)的简称,用于把要传输的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上或从载波上把数字信号分离出来。所谓调制,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即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合称调制解调器。所述调制解调器在发送端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当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对隧道内连接多个多系统接入平台(POI)的漏缆进行检测时,由于所述主定性耦合器106的一端与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入端连接;当漏缆处于工作状态有射频信号在内部进行传输时,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耦合端口,经由射频线输入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的主数据处理模块10的主声表滤波器111;预先设置所述主声表滤波器111的通带频段为所述射频信号透传频率的下频段(如CDMA800中的870-880MHz或GSM900中的930-960MHz),由于所述主射频放大器112与所述主声表滤波器111连接,则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经过所述主声表滤波器111滤波后进入所述主射频放大器112;所述主射频放大器112对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给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接收到放大后的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后,输出该信号功率相对应的电压至所述主处理器103;所述主处理器103通过所述主功率检测器102发送的电压值获得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的初始功率(P0)。

由于检测时漏缆内的通信不中断,所述射频信号在隧道漏缆内传输,当所述射频信号通过隧道内漏缆输送至隧道内任一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时;由于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一端对应与该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另一端与漏缆的输出端连接,从数据处理模块20的副定向耦合器206的耦合端口通过射频线将漏缆输出的所述射频信号输送至所述合路器205,之后所述合路器205将所述射频信号输送至所述副声表滤波器211进行滤波,同样预先设置所述副声表滤波器211的通带频段为所述射频信号透传频率的下频段(如CDMA800中的870-880MHz或GSM900中的930-960MHz),使得经过所述副声表滤波器211滤波后的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进入所述副射频放大器212进行放大;由于所述副射频放大器212与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连接,放大后的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进入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输出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功率相对应的电压至所述副处理器203,所述副处理器203通过所述副功率检测器202发送的电压值,获得此从数据处理模块所在位置的漏缆中所述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的实际功率(PN);由于所述副信号收发器204与所述副处理器203连接,所述副处理器203控制所述副信号收发器204将所述实际功率(PN)的相关信息通过所述合路器205发送至漏缆进入多系统接入平台后,进入基站实现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发送所述实际功率(PN)给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

由于所述副信号收发器204通信通过所述合路器205与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04连接,所述主处理器103与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04连接,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的主处理器103通过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04进行网络通信,接收到第N个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20发送的该从数据处理模块所在位置对应的实际功率(PN)。所述主处理器103根据所述实际功率(PN)和初始功率(P0),从第一从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所述实际功率(P1)到第N从数据处理模块对应的所述实际功率(PN),逐一循环计算所述实际功率和初始功率的功率差,即为射频信号的下频段信号经过隧道内漏缆传输后的功率差。所述主处理器103每计算完一个功率差立即判断该功率差是否符合预设的漏缆线路的插入损耗要求即判断漏缆是否有断路或异常现象;当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的主处理器103判断该功率差不符合所述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时,所述主处理器103通过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04将该功率差和被检测漏缆的对应信息上报至漏缆监测平台,并控制所述显示屏105显示该功率差并发出警告;当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10的主处理器103判断该功率差符合所述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时,控制所述显示屏105显示该功率差,并进行下一从数据处理模块20对应的实际功率与所述初始功率的功率差。从而实现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远程实时监测POI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系统,包括: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301、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2、N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3和漏缆304;

所述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2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缆304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301的主数据处理模块10连接;每一所述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3的输出端与所述漏缆304的输出端连接,N个所述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3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301的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20一一映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与所述漏缆3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定向耦合器106的耦合端口通过射频线与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301的主声表滤波器111连接;每一所述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30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与所述漏缆3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定向耦合器206的耦合端口与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301的合路器205连接。所述漏缆304应用场景为隧道内连接多台透传型多系统接入平台(POI)的多段漏缆。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 of Interface,简称POI),指位于多系统基站信源与室内分布系统天馈之间的特定设备,相当于性能指标更高的合路器,具有将多系统基站信源进行合路并输出给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设备,同时反方向将来自天馈设备的信号分路输出给各系统信源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和系统,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包括主数据处理模块和N个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所述主数据处理模块的主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主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输入漏缆的射频信号的初始功率值,由于主功率检测器与主处理器连接,主处理器获得所述初始功率;输出漏缆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每一所述从数据处理模块的合路器,合路器将所述射频信号传输至副滤波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后,进入副功率检测器检测出该从数据处理模块所在位置漏缆输出的射频信号的实际功率值,由于副功率检测器与副处理器连接,副处理器获得所述实际功率值,副处理器控制副信号收发器生成实际功率值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合路器发送至漏缆进入多系统接入平台实现与主数据处理模块通信,使得主处理器按顺序根据每一从数据处理模块实际功率值和初始功率值判断漏缆的损耗情况,并当漏缆损耗情况严重时,主处理器通过主信号收发器上报,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