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976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话门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电话门禁控制器装置是通过连接在门口的电话分机,需要开门时,由访客在门机上拨通房间里面的电话,内部人员通过电话确认访客身份后,在电话上输入密码,可以远程将门打开。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干燥装置,这样当使用者在使用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时,如果手上由水渍,这样水渍会很容易进入到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中,这样会造成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内部元器件受潮损坏,不利于其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使用者手上有水渍时容易渗入到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内部造成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安装在锁板的前侧外壁最上端,所述干燥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扩音孔,所述扩音孔的两端均穿过锁板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前端外壁内部,所述扩音孔的下侧设置有进声孔,所述进声孔的下侧设置有通话按钮,所述通话按钮的水平左侧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通话按钮和开关按钮的下侧设置有向前伸出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穿过锁板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前端设置有横向的锁把,所述转轴的下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锁头盖板,所述锁头盖板后端固定安装在锁板的前端外壁上,所述锁头盖板内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的两端均穿过锁孔和锁板并设置在锁孔和锁板的内部,所述通话按钮、开关按钮和进声孔均穿过锁板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的前端外壁上,所述锁板的后端外壁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周长内部的锁板后壁最下端设置有锁芯盒,所述锁芯盒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侧设置有钢栓,所述钢栓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穿过钢栓并设置在钢栓的内部,所述钢栓和固定框均固定安装在锁板的后端外壁上,所述开关按钮、通话按钮和干燥装置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的最外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锁板的前端外壁最上侧,所述壳体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设置有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L字型风管,所述风管的最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穿过壳体左侧下端内壁并设置在壳体左侧下端内壁内部,所述微型风机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为长方体形状,且干燥装置的宽度与锁板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微型风机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微型风机均通过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锁头盖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锁板的前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扩音孔的每个孔洞直径均为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锁板前端外壁最上侧增加了一个干燥装置,来使得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该新型时手上的水渍浸入到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而损坏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情况发生,并且该干燥装置主要是通过吹风的方式来实现干燥效果,这样也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新型时手掌能够保持干燥状态使用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使其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该干燥装置是由壳体、微型风机、安装块、风管和出风口组成,其中壳体的左端固定安装在锁板的前端外壁最上侧,且壳体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而安装块的上端设置有微型风机,在微型风机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L字型风管,风管的最下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穿过壳体左侧下端内壁并设置在壳体左侧下端内壁内部,并且两个微型风机和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共用电源,这样会使得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样当使用者把手放到锁把上时按上通话开关后,微型风机开始工作吹风,且吹出来的风通过风管和出风口吹到使用者的受伤,从而把使用者手上的水渍吹干,防止水渍进到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内部而造成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损坏的情况出现,大大增加了其便捷性和使用安全性,也会增加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锁头盖板;2、锁孔;3、转轴;4、锁把;5、开关按钮;6、通话按钮;7、进声孔;8、扩音孔;9、锁板;10、干燥装置;11、锁芯盒;12、固定框;13、密封条;14、固定块;15、钢栓;101、壳体;102、微型风机;103、安装块;104、风管;10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包括干燥装置10,干燥装置10安装在锁板9的前侧外壁最上端,干燥装置10的下侧设置有扩音孔8,扩音孔8的两端均穿过锁板9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9前端外壁内部,扩音孔8的下侧设置有进声孔7,进声孔7的下侧设置有通话按钮6,通话按钮6的水平左侧设置有开关按钮5,通话按钮6和开关按钮5的下侧设置有向前伸出的转轴3,转轴3的后端穿过锁板9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9的内部,转轴3的前端设置有横向的锁把4,转轴3的下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锁头盖板1,锁头盖板1后端固定安装在锁板9的前端外壁上,锁头盖板1内设置有锁孔2,锁孔2的两端均穿过锁孔2和锁板9并设置在锁孔2和锁板9的内部,通话按钮6、开关按钮5和进声孔7均穿过锁板9的前端外壁并设置在锁板9的前端外壁上,锁板9的后端外壁四周设置有密封条13,密封条13周长内部的锁板9后壁最下端设置有锁芯盒11,锁芯盒11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框12,固定框12的上侧设置有钢栓15,钢栓15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前端穿过钢栓15并设置在钢栓15的内部,钢栓15和固定框12均固定安装在锁板9的后端外壁上,开关按钮5、通话按钮6和干燥装置10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增加其使用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干燥装置10的最外部设置有壳体101,壳体10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锁板9的前端外壁最上侧,壳体101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103,安装块103的上端设置有微型风机102,微型风机102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L字型风管104,风管104的最下端设置有出风口105,出风口105穿过壳体101左侧下端内壁并设置在壳体101左侧下端内壁内部,微型风机102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使用更加美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干燥装置10为长方体形状,且干燥装置10的宽度与锁板9的宽度相等,

为了干燥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微型风机10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微型风机102均通过安装块103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

为了更加耐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锁头盖板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锁板9的前端外壁上,

为了扩音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扩音孔8的每个孔洞直径均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在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锁板9上把开关按钮5和通话按钮6安装好,然后通过转轴3把锁把4安装好,然后在锁把4下侧的锁板9外壁上把锁头盖板1固定好,然后在扩音孔8的上侧的锁板9外壁上把干燥装置10安装好,然后把开关按钮5、通话按钮6和干燥装置10连接到锁板9内部的控制电板上,使得锁板9内部的控制电板能够控制住开关按钮5、通话按钮6和干燥装置10的使用,然后通过锁芯盒11、固定框12钢栓15和固定块14把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安装到需要使用的门板上,然后给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通电进行测试,观察开关按钮5、通话按钮6和干燥装置10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且干燥装置10能够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该新型时手上的水渍浸入到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而损坏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情况发生,并且该干燥装置10主要是通过吹风的方式来实现干燥效果,这样也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新型时手掌能够保持干燥状态使用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使其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该干燥装置10是由壳体101、微型风机102、安装块103、风管104和出风口105组成,其中壳体10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锁板9的前端外壁最上侧,且壳体101内部左侧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块103,而安装块103的上端设置有微型风机102,在微型风机102上设置有向左伸出的L字型风管104,风管104的最下端设置有出风口105,出风口105穿过壳体101左侧下端内壁并设置在壳体101左侧下端内壁内部,并且两个微型风机102和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共用电源,这样会使得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样当使用者把手放到锁把4上时按上通话开关后,微型风机102开始工作吹风,且吹出来的风通过风管104和出风口105吹到使用者的受伤,从而把使用者手上的水渍吹干,防止水渍进到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内部而造成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损坏的情况出现,大大增加了其便捷性和使用安全性,也会增加该手柄式通话门禁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