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677发布日期:2019-01-13 17:1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音响作为一种音乐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家电。智能音箱为了能够听懂人类的指令,必然需要在智能音箱上配备麦克风来拾取外界的语言信号。为了能够全方位360度接收外界的语言指令,目前业内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麦克风阵列技术,麦克风阵列有较好的抑制噪音和语音增强的能力,又不需要麦克风时刻指正声源方向使用。如何给正在播放音乐的智能音箱唤醒指令呢,通常需要用户提高说话的响度,让唤醒指令的响度足够大,大于背景噪声后才有可能被智能音箱识别到;让用户大声的喊着唤醒指令会带来不愉快的用户体验。

音箱在大响度播放时还会引起一定的箱体振动,所以智能音箱需要一定的降噪减震设计才能提高唤醒的效率;家庭环境有时会特别比较嘈杂,言语内容也是捉摸不定,比如在看电视时,电视里会出现各种对白,智能音箱会容易被错误的唤醒,然后进行各种奇怪的对话或错误操作,比如打开空调之类的,这是非常糟糕可怕的用户体验。

而声音的响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距离越远就越难唤醒智能音箱和进行语言交互。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音箱一般只把语言交互距离拓展到3米内,而且是在比较安静环境下,更不要说在5米以外的互动。

麦克风安装在智能音箱上,而智能音箱一般又是固定摆放在家中的某个位置,而人类在家居生活中的位置是自由随意的。这就决定了当前的交互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智能音箱只依靠特定词汇的唤醒方式,更容易被错误唤醒,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智能音响,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蓝牙模块、语言获取模块和运动传感器,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音响相配对,所述语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言信息,所述运动传感器用于识别用户的特定手势动作;使用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语言获取模块和运动传感器与智能音响进行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为,用户穿戴上可穿戴设备,采用特定词汇和动作手势的结合与智能音响进行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为,智能音响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指令回答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交互为,智能音响通过监测与可穿戴设备的距离调整回答问题或播放音乐的响度。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按键模块、输入与显示模块,所述按键模块、输入与显示模块分别与智能音响通讯连接,用户通过按键模块来控制智能音响的关闭,解决当语言获取模块失效时,用户只能走到智能音响面前拔掉电源或关闭开关才能让智能音响停止工作的问题;用户通过输入与显示模块的手写输入文字指令发送给智能音响,所述手写输入文字指令优于语言获取模块的指令,智能音响优先反馈手写输入文字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音响通过输入与显示模块将讯息发送给可穿戴设备,保证讯息的私密性与可存储性。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上还包括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可以为耳机接口,用于连接耳机,以让智能音响的音乐传输到可穿戴设备上,进而通过耳机传输给用户。

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和蓝牙模块通讯连接,以让智能音响的音乐传输到可穿戴设备上,进而通过蓝牙耳机传输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智能音响通讯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可识别用户身份和设置用户优先级。

进一步的,所述可穿戴设备为运动手环。

进一步的,所述语言获取模块为麦克风。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智能音箱通过与可穿戴设备的配对,只接收可穿戴设备的唤醒指令,提高了智能音箱的准确唤醒率,避免错误唤醒;

2、可进行远距离交互,充分发挥智能音响能听会说的人工智能功能,接收用户指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实现互动。通过对近距离的麦克风发送指令,然后通过蓝牙长距离的传输指令,远端的智能音箱做出响应,抗噪声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不需要用户大声喊着指令,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拓展模块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可穿戴设备 2智能音响

11蓝牙模块 12语言获取模块 13运动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为了方便阅读,因此根据附图指出“上”、“下”、“左”、“右”,其目的是指出各元件之间的参考相对位置,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为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示意图,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1和智能音响2,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1包括蓝牙模块11、语言获取模块12和运动传感器13,语言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用户的语言信息,运动传感器13用于识别用户的特定手势动作;可穿戴设备1通过蓝牙模块11与智能音响2相配对,使得智能音箱通过与可穿戴设备的配对,只接收可穿戴设备的唤醒指令,从而提高了智能音箱的准确唤醒率,避免错误唤醒。

如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具体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具有蓝牙或者其他无线传输功能及运动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为运动手环,语言获取模块12为麦克风,即运动手环包括运动传感器、麦克风和蓝牙,因运动手环随时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从手腕到音源(嘴巴)的距离随时都在1m以内;使用时,运动手环与智能音响通过蓝牙提前配对好,智能音响只接收运动手环的唤醒和其他指令,此时,用户在距离智能音响10m以内的距离,采用“特定词汇和动作手势”准确、高效的唤醒方式,比如采用“ Hi Alexa”+“抬手动作”才能唤醒智能音箱;因运动手环上的运动传感器通过检测加速度,可以轻松识别抬起手腕的动作,LCD屏幕亮起,当有特定词汇“Hi Alexa”被手环上麦克风拾取,通过一个简单的算法就可让手环识别到这是唤醒指令,从而使得与运动手环配对好的智能音响只接收运动手环的唤醒和其他指令,此时运动手环与智能音响的交互方式就变成用户与运动手环讲话,远距离的智能音箱收到指令后回答问题。

实际使用场景还可以为:智能音箱可以通过监测与运动手环的距离(即与用户的距离)调整回答问题或播放音乐的响度,来实现运动手环与智能音响的交互。

实施例2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拓展模块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按键模块、输入与显示模块,具体的,所述按键模块为按键,所述输入与显示模块为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分别与智能音响2通讯连接,当智能音响在播放着响度太大的音乐时,或背景音乐比较嘈杂,此时可穿戴设备上的语言获取模块有失效的可能,无法及时准确捕捉用户的语言指令,出现了用户要不停重复的大声呼喊指令的尴尬情况。

用户可通过按住按键三秒以上,控制配对的智能音响的关闭,使智能音响停止一切正在进行的操作(比如播放音乐),重新恢复到等待指令的安静状态。避免智能音响当语言获取模块失效时,用户只能走到智能音响面前拔掉电源或关闭开关才能让智能音响停止工作的问题。

当某天用户喉咙不舒服,或针对某些有语言障碍的人使用时,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触摸显示屏手写输入文字指令,发送给智能音响进行交互。用户也可以把手写输入文字指令设置成比语言获取模块的指令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智能音响会优先反馈手写输入文字指令。

当用户不希望智能音响把讯息通过语言播报出来时,用户可以让智能音响把讯息发送到可穿戴设备上的触摸显示屏,用户可以近距离阅读讯息和保存讯息。比如用户让智能音响查询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但用户不希望智能音响语言播放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时,或者是有听力障碍人士使用智能音响时,通过这种交互方式就能保证讯息的私密性与可存储性,用户出门在外也能随时读取到之前查阅的讯息。

实施例3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拓展模块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上还包括音频输出模块,所述音频输出模块可以为耳机接口,用于连接耳机,当用户希望听音乐又不想打扰到其他家庭成员时,可以让智能音响从网络上搜寻到个人感兴趣的音乐传输到可穿戴设备上,可通过在可穿戴设备1上设置耳机接口并连接耳机,或者通过蓝牙耳机连接到可穿戴设备1,实现用户享受专属音乐。

实施例4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智能音响交互的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拓展模块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与智能音响2通讯连接,指纹识别模块可以帮助智能音响2准确识别用户的身份。当有多名家庭成员使用智能音响2时,可以设置不同家庭成员指令的优先级。当有多人同时与智能音响2交互时,指纹识别模块能够保证智能音响2清晰的辨别主人身份,按照优先级处理指令。比如大人的指令会比小孩的指令优先级更高,当指令冲突时,以成人指令为准。比如小孩想通过智能音响打开电视,但是大人有更高的优先级命令关闭电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语言获取模块即麦克风从智能音响上移除,将麦克风增加在运动手环上,即使环境噪声比较大时,用户可以调整运动手环(即麦克风)与人嘴的距离,轻松实现语言指令被准确识别。因为声音的响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用者无须大声喊着发出指令,从而实现远距离高效准确的唤醒与语言操控智能音箱,抗噪声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可获得愉快的用户体验。

通过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蓝牙模块、语言获取模块、运动传感器、按键模块、输入与显示模块、音频输出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等等,使得可穿戴设备与智能音响的交互不局限于用户只通过语言指令,智能音响只会语言播报的方式,极大发挥智能音响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控中枢,智能音响也越来越像家庭大管家的角色,操作过程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很好实现用户与智能音响的多种互动方式。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