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交换板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441发布日期:2018-11-02 22:00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交换板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交换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混合交换板卡。



背景技术:

高性能计算集群,也称为数据分析超级计算机,是数据密集型计算系统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整合了在商品计算集群上实现的软件架构,为使用大数据的应用程序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集群,是由采用分布式计算的一组服务器组成的系统。分布式计算,是将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项目数据分割成小块,由多台计算机分别计算,再上传运算结果统一合并得出数据结论。目前,随着计算需求的日益增长,高性能分布式的计算机集群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以便满足很高的密集计算需求。

然而,高性能分布式的计算机集群在数据交换上存在很大技术瓶颈,特别是混合交换方面管理和实现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数据交换是指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数据交换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电路交换是指,在用户之间要传输数据时,交换中心在用户之间建立的数据电路,适合传输实时性强和批量大的数据。分组交换是指,把数据分割成若干个长度较短的分组,每个分组内除数据信息外还包括控制信息,在交换机内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交换。混合交换是指,在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同时采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方式。混合的方法是将传送信息分为不同的带宽,将一部分带宽分配给电路交换使用,而将另一部分带宽分配给分组交换使用。所谓带宽是指在一条传输信道上允许传输信息的频带宽度,即能从信道上通过信号的最高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合交换板卡。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合交换板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混合交换板卡,应用于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机,提供低速数据交换通路和高速数据交换通路;低速数据交换通路用于管理控制各个计算板卡;高速数据交换通路为各个计算节点提供高速数据交换支持;

其结构为一PCB板卡,其上设置SMC管理模块、管理控制模块、SRIO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其中,所述SMC管理模块与管理控制模块连接通信,管理控制模块与SRIO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均连接通信;

所述管理控制模块,用于初始化控制以太网交换模块和SRIO交换模块,同时负责配置、管理SRIO交换模块;所述SMC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整个机器的各个节点的物理工作状态。

具体的,所述管理控制模块通过SRIO接口,使用标准的SRIO协议对SRIO交换模块进行管理配置。

具体的,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1G 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所述1G 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均使用独立的交换IC进行设计。

具体的,所述管理控制模块,负责对所述1G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进行初始化配置,以及处理一些网络报文;配置物理链路是PCIE,通过高速PCIE链路传输配置和一些报文处理。

具体的,所述SMC管理模块使用标准的IPMI协议,使用I2C和1G 以太网作为板级管理通路;使用1G 以太网提供低速数据交换通路;使用40G 以太网和SRIO作为高速数据交换通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合交换板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机,具有以太网交换和SRIO交换功能,为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机提供了互联总线,提供了低速管理通路和高速数据通路,其中1G 以太网主要用于系统的管理、配置;40G 以太网和SRIO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为计算机集群扩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内容,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所描述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1为所述混合交换板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查、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混合交换板卡,主要应用于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机,以提供低速数据交换通路和高速数据交换通路;这里,低速数据交换通路,主要用于管理控制各个计算板卡;高速数据交换通路,主要为各个计算节点提供高速数据交换支持。

本实施例混合交换板卡为一PCB板卡,其上设置SMC管理模块、管理控制模块、SRIO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其中,SMC管理模块与管理控制模块连接通信,管理控制模块与SRIO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均连接通信。这里,SRIO(Serial Rapid I/O,串行高速输入输出协议),是面向嵌入式系统开发提出的高可靠、高性能、基于包交换的新一代高速互联技术,SRIO是面向串行背板、DSP和相关串行数据平面连接应用的串行RapidIO接口。

本实施例混合交换板卡中,管理控制模块,主要用于初始化控制以太网交换模块和SRIO交换模块,同时负责配置、管理SRIO交换模块,通过SRIO接口,使用标准的SRIO协议进行管理配置。SMC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整个机器的各个节点的物理工作状态,比如开关机、温度异常等情况。

以太网交换模块,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

为了增加本实施例混合交换板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该混合交换板卡中,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1G 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1G 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均使用独立的交换IC进行设计。这里,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如附图1所示,该混合交换板卡上设置:SMC管理模块、管理控制模块、SRIO交换模块、千兆网络交换模块、40G网络交换模块;其中,SMC管理模块与管理控制模块连接通信,管理控制模块与SRIO交换模块、千兆网络交换模块、40G网络交换模块均连接通信。

此时,管理控制模块作为初始化控制以太网交换模块和SRIO交换模块的,对以太网交换模块的配置主要包括1G网络交换模块和40G网络交换模块的初始化配置,以及一些网络报文的处理;配置物理链路是PCIE,通过高速的PCIE链路传输配置和一些报文处理。这里,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设互联协议。

该混合交换板卡中,SMC管理模块使用标准的IPMI协议,使用I2C和1G 以太网作为板级管理通路,即物理链路有I2C和1G以太网;使用1G 以太网提供低速数据交换通路,该低速数据交换通路主要用于管理控制各个计算板卡;使用40G 以太网和SRIO作为高速数据交换通路,该高速数据交换通路主要为各个计算节点提供高速数据交换支持。这里,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集成平台管理接口

以上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制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内。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