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摄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615发布日期:2018-11-20 21: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摄仪。



背景技术:

航摄仪是搭载在飞行器平台上对地面目标物进行摄影,获得数字化影像的仪器设备。

随着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革新,又鉴于社会建设在地理信息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在航摄仪的原理基础上整合各种新技术,制作出能够直接获取数字化影像的数字航摄仪。

航摄仪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无人机、飞机等飞行设备连接,从而对地面上的目标物进行摄像;在航摄仪不使用的过程中,将航摄仪放置在仓库内存储,由于航摄仪上开设有散热孔,所以灰尘容易从散热孔进入航摄仪内部,容易造成航摄仪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灰尘容易从散热孔进入航摄仪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摄仪,减小灰尘进入航摄仪内部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摄仪,包括基体、开设在基体上的散热孔,还包括用于覆盖散热孔的封闭片,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散热孔两侧的螺纹杆,所述封闭片两端设置有两个与螺纹杆配合的通孔,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封闭片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封闭片上的通孔与螺纹杆配合,转动螺母,使封闭片固定,从而使散热孔被封闭,在不使用航摄仪时,减小灰尘进入基体内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蝶形螺母便于工作人员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片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两个通孔中一个通孔设置在滑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螺纹杆的位置可能会偏移,此时,通过在滑槽内滑动滑动块,从而调整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使两个通孔与两个螺纹杆对应,从而将封闭片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穿过封闭片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滑动块时,通过将滑动块沿滑槽一侧装入,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呈十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呈十字形,滑动块在滑槽内位置被限定,从而使滑动块沿水平方向滑动,滑动块的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片与基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圈,加强了封闭片与基体之间的密封性,减小灰尘进入基体内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片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橡胶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圈嵌入安装槽内,从而使橡胶圈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与基体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焊接在基体上,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不使用航摄仪时,通过封闭片将散热孔封闭,减小灰尘进入基体内的概率。

2、通过在滑槽内滑动滑动块,从而调整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使两个通孔与两个螺纹杆对应,从而将封闭片安装。

3、在安装滑动块时,通过将滑动块沿滑槽一侧装入,安装方便。

4、通过橡胶圈,加强了封闭片与基体之间的密封性,减小灰尘进入基体内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航摄仪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封闭片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基体;2、摄像头;3、散热孔;4、封闭片;5、螺纹杆;6、滑槽;7、滑动块;8、通孔;9、螺母;10、安装槽;11、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航摄仪,如图1所示:包括基体1、设置在基体1上的摄像头2、开设在基体1上的散热孔3(如图3所示)、用于覆盖散热孔3的封闭片4。在不使用航摄仪时,通过封闭片4将散热孔3封闭,减小灰尘进入基体1内的概率。

如图1和2所示:基体1上焊接有两个位于散热孔3两侧的螺纹杆5。封闭片4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6,滑槽6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7,滑动块7与封闭片4上均开设有与螺纹杆5配合的通孔8,螺纹杆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封闭片4的螺母9。螺母9为蝶形螺母。在滑槽6内滑动滑动块7,调整两个通孔8中一个通孔8的位置。

滑槽6穿过封闭片4一侧。滑槽6呈十字形。通过将滑动块7沿滑动槽滑入,从而完成滑动块7的安装,安装方便。

如图3所示:封闭片4上开设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绕散热孔3的周向延伸,安装槽10呈矩形。安装槽10内嵌设有橡胶圈11。通过橡胶圈11,加强封闭片4与基体1之间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通过将两根螺纹杆5焊接在基体1上,在不使用该航摄仪时,将橡胶圈11嵌入安装槽10内,通过在滑槽6内调整滑动块7的位置,从而将两个通孔8的位置与两根螺纹杆5的位置对应,从而通过转动螺母9,从而将封闭片4固定。在不使用航摄仪时,通过封闭片4将散热孔3封闭,减小灰尘进入基体1内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