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位机构及具有该止位机构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669发布日期:2019-01-04 23: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位机构及具有该止位机构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止位机构及具有该止位机构的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该声能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以供人的耳朵聆听的一个关键任务。音箱要直接与人的听觉打交道,而人的听觉是十分灵敏的,并且对复杂声音的音色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因此,声音场的布置对于人们的听觉享受的影响是很大的。

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让音箱的声音传播方向可以调节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让音箱可以转动。如专利号为CN201120334933.6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的高音音箱。该可转动的高音音箱包括音箱本体和底座。所述音箱本体与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是指所述音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一转轴,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一个供转轴插入的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的内壁间隙配合。该可转动的高音音箱仅可以水平方向转动,不可以竖直方向进行角度调节,同时也没有止位机构。当音箱在输出声能时,其振动是不避免的,当没有止位机构时,该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将是不能固定的,其会随着振动而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位机构及具有该止位机构的音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止位机构,其包括一个外壳,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外壳中的套筒。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半锥状筒。每一个半锥状筒具有相同的结构并包括一个本体,以及一个垂直于所述半锥状筒的轴向的枢轴。在沿所述半锥状筒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本体包括以所述半锥状筒的轴向为对称轴的两段轮廓。每一段轮廓包括一段顶部,以及与该顶部连接的侧壁部。所述顶部与所述半锥状筒的轴向垂直。所述侧壁部包括一段与所述顶部相连接的弧形段。所述枢轴包括一个轴体,两个设置在所述轴体端部的间隔设置的定位销,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定位销之间的定位孔。在所述两个半锥状筒合并时,一个半锥状筒的定位销插入另一个半锥状筒的定位孔中。所述套筒包括一个圆弧端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圆弧端部上的半弧形槽。所述圆弧端部在沿所述半锥状筒的截面上的轮廓线的弧形的直径与所述弧形段的直径相当并与所述弧形段相贴合。所述枢轴到所述顶部的距离使得所述套筒未抵靠所述侧壁部时所述圆弧端部已抵顶在所述顶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的圆心角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心角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心角都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半锥状筒还包括一个连接在所述枢轴与顶部之间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枢轴的中心轴位于所述弧形段的圆心上。

进一步地,所述半弧形槽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由两部分组成,该两部分以所述半锥状筒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半锥状筒以所述半锥状筒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所述套筒的两部分的对称面与所述两个半锥状筒的对称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半锥状筒的截面侧壁上包括一个凸条,以及一个凹槽,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以所述半锥状筒的轴线为分界线。

一种具有止位机构的音箱,其包括一个如上所述的止位机构,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止位机构上的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止位机构在所述枢轴,以及外壳与套筒的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当所述套筒围绕所述枢轴旋转时,在所述套筒未抵靠所述侧壁部时所述圆弧端部已抵顶在所述顶部上,从而达到止位的作用,进而将所述外壳与套筒之间的活动范围固定在一个用户要求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止位机构的音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具有止位机构的音箱所具有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具有止位机构的音箱少一个外壳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位机构及具有该止位机构的音箱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具有止位机构的音箱包括一个止位机构10,以及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止位机构10上的底盖20。可以想到的是,作为一个音箱,其一定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喇叭,电气装置,安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止位机构10包括一个外壳11,以及一个套设在所述外壳11中的套筒12。所述外壳11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半锥状筒111。所述两个半锥状筒111 对称设置有利于模具设计,即只设计一套模具即可,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该两个半锥状筒111扣合在一起,即可完成该外壳11的组装,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所述半锥状筒111上的所设置的结构皆应当以该半锥状筒111的轴向作为分界线,否则将难以完成扣合组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分界线所在平面应当垂直所述两个半锥状筒111的对称面,从而使得每一个半锥状筒111具有相同的结构。

每一个所述半锥状筒111包括一个本体112,一个垂直于所述半锥状筒111 的轴向的枢轴113,一个连接在所述枢轴113与下述的顶部1171之间的加强筋 114,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111的侧壁上的一个凸条115和一个凹槽11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半锥状筒111还包括其他的结构,如将该两个半锥状筒111组装在一起的螺栓孔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而设定的,在此不再赘述。在沿所述半锥状筒111的轴向的截面上所述本体111包括以所述半锥状筒 111的轴向为对称轴的两段轮廓117。每一段轮廓117包括一段顶部1171,以及与该顶部1171连接的侧壁部1172。所述顶部1171与所述半锥状筒111的轴向垂直,以使得所述套筒113可以以所述半锥状筒111的轴向为对称轴旋转,并在旋转时以相同角度进行止位。所述侧壁部1172包括一段与所述顶部1171相连接的弧形段1173,以及与该弧形段1173连接的壳体壁1174。所述弧形段1173 用于与所述套筒12的相应部分相贴合,其会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枢轴113包括一个轴体1131,两个设置在所述轴体1131端部的间隔设置的定位销1132,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定位销1132之间的定位孔1133。在所述两个半锥状筒111合并时,一个半锥状筒111的定位销1132插入另一个半锥状筒111的定位孔1133中。如上所述,两个所述定位销1132及两个定位孔1133 各自的一个位于所述分界线的一侧,各自另外的一个位于所述分界一的另一侧,即使得每一个半锥状筒111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使结构尽量简单,降低制造成本,所述轴体1131的轴向中心位于所述弧形段1173的圆心上。所述定位销 1132的圆心角与所述定位孔1133的圆心角相等,且都为90度。

所述加强筋114用于连接在所述枢轴113与顶部1171之间,用于加强所述顶部1171的强度。因为为了降低成本,有时所述顶部1171可能制造的比较薄。这时,所述加强筋114就可以用于加强该顶部1171的强度,避免在被抵顶时而变形。

所述凸条115与所述凹槽116用于配合使用,即在扣合所述两个半锥状筒 111时,一个半锥状筒111的凸条115插入另一个半锥状筒111的凹槽116中,达到定位的目的。同理,为了使每一个半锥状筒111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凸条115与所述凹槽116以所述半锥状筒111的轴线为分界线。

所述套筒12包括一个圆弧端部1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圆弧端部121上的半弧形槽122。所述圆弧端部121在沿所述半锥状筒111的截面上的轮廓线的弧形的直径与所述弧形段1173的直径相当并与所述弧形段1173相贴合。当所述套筒12绕所述枢轴113旋转时,所述圆弧端部121沿所述弧形段1173滑动,直到抵顶到的外壳11的顶部1171,达到止位的目的。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套筒 12绕所述枢轴113旋转,其两侧分别抵顶到的外壳11的顶部1171时,就会达到止位的目的。所述半弧形槽122的圆心角可以大于180度,以可以扣合在所述枢轴113上,达到固定所述套筒12与外壳11的目的。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套筒12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固定,此时,所述半弧形槽122的圆心角可以等于或小于180度。由于是通过所述圆弧端部121抵顶所述顶部1171来达到止位的目的,因此所述枢轴113到所述顶部1171的距离使得所述套筒12未抵靠所述侧壁部1172的壳体壁1174时所述圆弧端部121已抵顶在所述顶部1171 上。同理,为了制造方便,且降低成本,所述套筒12也为相互对称的两部分。所述两个半锥状筒111以所述半锥状筒11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所述套筒12的两部分的对称面与所述两个半锥状筒111的对称面相互垂直,以利于组装该套筒12。

所述底盖20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底盖20用于设置其他的结构组件,如支撑杆,或者是用于盖合所述外壳11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止位机构11在所述枢轴113,以及外壳11与套筒12的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当所述套筒12围绕所述枢轴113旋转时,在所述套筒12未抵靠所述侧壁部1172时所述圆弧端部121已抵顶在所述顶部1171上,从而达到止位的作用,进而将所述外壳11与套筒12之间的活动范围固定在一个用户要求的范围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