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111发布日期:2018-11-30 20: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功能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智能终端产品,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外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这些智能终端产品追求更高的占屏率,简化外观,逐渐采用整体式外壳,取消分离式中框结构,采用在智能终端侧面排布音量和电源等按键的形式。

目前传统外壳是在外壳侧面开孔,再设置音量、电源等机械按键。此种外壳加工方式复杂,且破坏了外壳的整体性,不利于智能终端防水和防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壳,直接按压外壳来控制智能终端,解决的是传统智能终端外壳在侧部开孔设置机械按键,加工复杂,不利于防水和灰尘,破坏机壳整体性,影响智能终端外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壳,应用于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机壳单元和位于机壳单元内部的变形识别单元,所述机壳单元包括按压区结构和壳体,所述按压区结构和所述变形识别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按压区结构包括:按压区,第一加强柱,第二加强柱,机壳内侧凹槽;所述按压区位于外壳外侧;所述第一加强柱和所述第二加强柱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按压区两侧;所述机壳内侧凹槽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柱和所述第二加强柱之间的凹槽形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按压区长度一般在10mm左右,贴合拇指,机壳内侧凹槽降低了按压区结构厚度,增加按压区变形量,所述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增大了按压区结构两侧壳体厚度,减小了按压区结构两侧壳体变形量。综上所述,上述按压区结构可以将变形集中于按压区,这样的设计加工难度小,能够避免容易误触按压区周边区域造成误操作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增加按压区的灵敏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变形识别单元为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按压区受力产生变形,变形识别单元能够识别变形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变形识别单元的具体形式包括: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用户可以根据智能终端尺寸和型号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种类、结构的变形识别单元。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按压区结构至少有一个。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按压区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侧面中的上部,中部,下部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变形识别单元至少有一个。

采用上述结构,变形识别单元与按压区结构一一对应,按压区结构的位置和个数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智能终端的特点进行相应地设置。

进一步优化为,外壳的材料包括镁铝合金,铝合金中的任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结合按压区结构的实际构造,本实用新型易于加工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壳,按压这种外壳能够直接控制智能终端进行相应的动作,取代了传统智能终端外壳在侧部开口设置机械按键,增强了机壳的整体性,优化了智能终端的外观,同时,增强了外壳的防水和防灰尘的效果,外壳加工难度小,能够将变形集中于按压区,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外壳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按压区结构将变形量集中在按压区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按压区结构,两个变形识别单元,且按压区结构与变形识别单元一一对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包括机壳单元6和变形识别单元5,所述机壳单元6包括壳体和按压区结构,所述壳体和所述按压区结构都是机壳单元6上的一部分。所述变形识别单元5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单元6的内部,所述按压区结构包括:按压区4,第一加强柱1,第二加强柱2,机壳内侧凹槽3。所述按压区4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柱1和所述第二加强柱2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按压区4两侧的突起形结构,所述机壳内侧凹槽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柱1和所述第二加强柱2之间的凹槽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变形识别单元安装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主板(图中未显示)上且与所述机壳单元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变形识别单元安装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主板(图中未显示)上且与所述机壳单元不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形识别单元为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变形识别单元将变形量转化为电信号原理:位移传感器包括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将按压区的变形量转化为电容极距的变化进而转化为电容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压电式位移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产生电荷,通过按压区的变形量大小,生成电信号;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中按压区的变形量引起内部电感线圈的电感变化,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生成电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按压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区结构设置在所述智能终端外壳侧面中的上部,中部,下部中的至少一个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柱1和所述第二加强柱2增大了按压区两侧壳体厚度,减小了按压区两侧壳体变形量,避免由于误触导致智能终端进行误操作,所述机壳内侧凹槽4减小了按压区结构厚度,上述结构也增加了按压区的灵敏度。综上所述,如图2所示,纵坐标是变形量,横坐标是外壳侧面的位置,单位为毫米,按压区的位置为横坐标轴上20毫米-30毫米,已在图2中示出,上述按压区结构能够将变形集中在按压区。

进一步地,所述变形识别单元至少有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上有两个按压区结构包括按压区结构1和按压区结构3,两个变形识别单元包括变形识别单元2和变形识别单元4,且按压区结构与变形识别单元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镁铝合金,铝合金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外壳上设置的按压区结构在受到用户施加的外力时产生变形,将变形集中于按压区,按压区产生变形量,外壳内部安装的变形控制单元将变形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传递给智能终端内部结构,控制智能终端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取代了在侧部开口设置机械按键的传统外壳,增强了外壳的整体性,优化了智能终端的外观,同时,加工简单,提升了外壳的防水效果和防灰尘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